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主持的“区域发展战略学术讨论会”于1992年10月10日至13日在南京大学召开。这次区域发展战略学术讨论会是在全国贯彻邓小平南巡讲话精神,明确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战略目标之际召开的。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为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领域,经济地理学者怎样才能在机遇和挑战中,适应社会经济体制的变更,使经济地理学在90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主持召开的“区域发展战略学术讨论会”于1992年10月10日至13日在南京大学召开。全国21所高等院校、12个科研单位及有关计划管理部门和学术刊物编辑部共90名正式代表参加会议,提交学术论文52篇。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李文彦教授致开幕词,中  相似文献   

3.
1986年9月25-28日,在黑龙江省尚志县,由黑龙江省地理学会和黑龙江省经济地理研究会联合举办了黑龙江省区域发展与东部山地开发学术讨论会。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合理保护、开发和利用黑龙江省的山地资源,发挥占全省土地面积2/3的山区优势。会上反映了黑龙江省东部山地开发研究近况。 会议由黑龙江省地理学会秘书长徐承瑞工程师主持,学会理事长陶忠信副教授致开幕词。 与会者涉及的内容有: 1.黑龙江省东部山地开发应作全面考虑,反对“林农”分家、“山水”分户的倾向,林业、农业、矿产和多种经营等应结合为一体,组成合理的山地经济优势,讲求山地综合开发效益,使当地成为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相似文献   

4.
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和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三大分支学科之一。1940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成立以来,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经历了萌芽、上升、成熟、波动和大发展等几个重要阶段,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服务国家战略决策等方面取得了突出进展和显著成效。经济地理、农业地理、工业地理、交通地理、城市地理、乡村地理、旅游地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等学科领域研究取得了开创性成就,带动了中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的整体创新和发展。研究所主持完成了系列国家重大任务,在农业区划与土地利用、工业基地建设与交通布局、城镇体系建设与城镇化、区域发展与规划等领域取得了系列重大成果,为服务支撑国家发展战略,引领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对80年来地理资源所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科的建立与成长历程、研究领域、研究队伍和学术成果,以及在服务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作用方面进行了系统梳理;通过遴选地理资源所人文与经济地理学者发表的6216篇文献(中文文献4576篇,英文文献1640篇),梳理分析了几个主要阶段的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研究进展及其学术成果。面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美丽中国建设战略,亟需创新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前沿理论、创建交叉新型学科体系,对进一步强化国土空间治理、区域可持续发展、人地系统科学与国家现代化地理学创新等重点研究领域和方向提出了新的思考与展望。  相似文献   

5.
刘彦随  龙花楼 《地理学报》2007,62(12):1338-1338
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法国国家地理学会农村地理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区域农业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首都山区新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新农村建设模式与可持续发展途径研究(40635029)"项目组承办的"中国-法国农村建设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9月23-24日在北京成功举行.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地理学会自然地理专业委员会、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区域开发专业委员会、湖南省地理学会、湖南零陵地区地理学会和湖南零陵地区行署联合召开的“全国建设地理与零陵地区区域综合开发学术研讨会”于1994年5月27日~31日在湖南古城永州市召开,来自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70多所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政府机关、以及中专、中学的115名领导、专家学者和教师出席了会议.中国地理学会秘书长张家桢研究员向大会发了贺电.会议出版了90余万字的文集两册:①区域开发理论与实践,②建设地理与零陵地区区域综合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大会用三天时间,全体代表驱车700余公里,先后对语溪碑林、祁阳县开发区建设、永州市商业街开发、柳子庙、南津渡水电站、九嶷山国家森林公园、宁远文庙、舜皇山国家森林公园、舜皇岩、东安县农业综合开发区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7.
为了振兴河南经济,加速山区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于1986年元月18日—22日在郑州举行了全省首次山区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是由河南省科协组织省林学、农学、地理、地质、环境科学、生态、水利、气象、能源、煤炭、公路、土壤、自然辩证法等13个学会联合筹备召开的.出席会议的代表118人.其中有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的专家、教授,有长期从事山区工作的科技工作者.大会收到论文、科研报告共88篇.这些论文报告涉及到山区发展战略、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产业结构的调整、基础理论等方面的探讨,也有应用开发研究和实践经验总结.论文涉及面广,数量多,而且文章多以实际调查和生产实践为主,因而都有一定深度和较高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中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在湖南常德市举行@王群英中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在湖南常德市举行中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于1997年7月10日~14日在湖南常德市举行。这次会议由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中国地理学会、湖南省旅游局、湖南省地理学会、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  相似文献   

9.
申元村 《地理研究》1997,16(1):105-105
“区域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专业委员工作议在郑州召开由中国地理学会自然地理、经济地理、人文地理三个专业委员会联合召开,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承办、河南省地理学会及河南大学地理系协办的“区域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于1996年11月6日至10日在我国中原大地名城郑州市高山饭店举行。来自全国80多个单位230余名代表出席会议,是我国地理学会第1次以三个专业委员会联合召开,自然、经济、人文地理学家共聚一堂,共同研讨一个命题—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大型学术会议。  相似文献   

10.
1985年3月26—29日,四川省地理学会山地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讨论会在成都召开。与会代表42人;云南省地理学会张大为同志等到会祝贺。 四川省地理学会理事长丁锡祉教授代表省地理学会讲话,并给山地专业委员会委员颁发了聘书。 会议期间,有14位同志在大会上交流了山地研究成果,其内容有:国内外山地研究动态,四川盆周山区经济状况及发展的优劣势分析,川西南山区发展粮食生产的途径和措施,山区林牧农结构布局,山地动物资源,峨眉冷杉演替规律,四川省有螺无病的地理分布,山地水量平衡以及渡口市矿碴堆放应力场的计算等等。  相似文献   

11.
1987年10月8—10日,全国贫困山区经济开发学术讨论会在安徽省安庆市召开。会议由安徽省经济文化研究中心、安徽省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地理学会山地研究会和中国科学院成都地理研究所共同主持。出席会议的有中共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国家科委扶贫办、中国科学院扶贫办和来自24个省市自治区的19个高等院校、20个科研单位的代表,以及从事山区工作的干部,新闻记者,共93人。安徽省政府和人大领导出席了会议,并作了讲话。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和中国地理学会山地分会合办的<山地研究>自1983年正式创刊至今已有16个年头.在这16年中,它遵循繁荣我国山地科学、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作贡献的办刊宗旨和坚持学术民主、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的方针,及时地报导了我国山地资源开发,山地生态与环境保护,山地自然灾害成因与防治对策,山区经济建设和山地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与信息.办刊过程中,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为广大山地科学工作者、工程技术人员和山区建设管理工作者提供一个学术论坛和科研园地,为提高全民山地科学知识,特别是从事山区开发、建设与管理人员对合理开发利用山地资源和科学保护山地环境重要性的认识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我国山区经济建设和山区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山地学报》2011,29(4)
《山地学报》由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和中国地理学会主办,系专门报道山地科学研究理论与山区开发、整治、建设实践相结合等内容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内容涵盖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两大门类中与山地研究、山区开发有关的多学科知识,重点报道山地资源开发与山地环境演变、山区工程建设与山地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山洪等)防治、山区社会发展与城镇规划、山区可持续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等领域的理论文章、应用技术、研究和实验方法等。同时也设有学术争鸣、新书介绍和书评等不固定栏目。  相似文献   

14.
主体功能区划实践与理论方法研讨会会议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7年2月3日至4日,由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城市与区域发展战略专业委员会协办的主体功能区划实践与理论方法研讨会在北京圆山大酒店举行。这是一次引起学术界特别是地理学界以及政府部门共同关注的,旨在解决区域发展问题的学术盛会。来自全国各地的130多名专家、学者以及政府官员参加了这次论坛。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地理学会于1987年9月9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经济地理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22个省、市、自冶区的地理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以及计划部门的近8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着重讨论了工业地理、交通运输地理和商业地理方面的问题。会议收到论文72篇,这些文章反映了近年来我国经济地理工作者在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中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一部分论文还回顾、总结和探讨了诸  相似文献   

16.
2008年5月10~11日,由中国地理学会主办,北京大学中国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承办的“城市与区域管理”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行。中国地理学会陆大道理事长、张国友秘书长出席了本次研讨会。另有日本地理学会和韩国地理学会的两位学者列席了会议。参加本次研讨会的专家学者共80多人,分别来自地理学、管理学、经济学、规划界和政府管理部门等40余家机构。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地理学会,区域旅游开发研究会、韶关市旅游局、仁化县人民政府、丹霞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联合举办的全国丹霞地貌旅游开发学术讨论会,在韶关市人民政府大力支持下,于1991年12月9日至12日在仁化县丹霞山召开。这是我田特殊地貌的第一次旅游开发的专门学术论讨会。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全国高等院校、科研单位、风景名胜区管理部门和政府有关部门及香港等33个单位41名代表,会议收到论文和著作29篇,甘谷、齐云山、赤水市永康方岩等丹霞地貌风景名胜区因故未能派代表参加,特向会议发来贺电。贺信等表示祝贺。  相似文献   

18.
兰州—西宁区域经济一体化试验区建设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我国西北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是未来10年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内容。为推进西部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适应国家经济重心战略调整与大城市区域化发展趋势,基于西北河湟谷地城市密集区完整的经济地理区域,提出了建立兰州—西宁区域经济一体化试验区的构想,并从区域空间与产业双重整合等方面,提出了推动实验区建设与发展的政策建议,以期推进西部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从而推动整个西北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大量资料数据和典型材料,论证了河南山丘区农业发展从平原型向山区多层次、多部门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从历史到现状、从整体到局部、从宏观到中观以及对未来进行了全面的科学分析.对建国以来该区开发建设的经验教训进行了实事求是的总结.指出了该区的战咯地位及其农村经济发展的几个重大战略问题.同时详细分析了河南丘陵山区的条件和特点,明确提出了丘陵山区农村经济发展方向和战略突破口问题.提出了确定发展方向的四个原则.最后强调加快丘陵山区建设,一定要坚持开发治理并重,在重大问题上实行战略性转移,确立对外开放,外引内联,以进养出的“外向型”发展战略.在具体实施中,实行如下战略转移,一是在进一步挖掘平原资源潜力的同时,逐步向山丘平并重,建立以丘陵山区丰富的地上地下资源为基础的经济结构转移;二是依靠科学技术进步,由目前的广延粗放型经营向内涵集约型经营转移;三是由单一垦植耕地,以种植业为主体的“斑状”、“平面”结构向立足于山丘区国土资源总体开发的立体经济结构转移。  相似文献   

20.
2010年7月31日至8月1日,"自然地理学与环境变化"学术研讨会在河北师范大学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地理学会自然地理专业委员会、CNC-IGBP & CNC-IHDP土地变化科学工作组:国际景观生态学会中国分会、中国地理学会山地分会、全国高等院校综合自然地理教学研究会、全国生物地理教学研究会、全国土壤地理教学研究会等8个学术团体共同主办,由河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北省环境演变与生态建设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土地覆被变化与土地资源研究室承办,河北省地理学会协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