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外来生物入侵是指非本地生物(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以自然或人为方式对本地生态系统、人类健康、物种多样性造成危害的现象。外来生物入侵不仅对本地生态系统和物种造成严重破坏,而且会对一个产业、一个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影响。文章就部分入侵面积和危害较大的海洋外来生物(包括互花米草、沙筛贝、尼罗罗非鱼、米氏凯伦藻、桃拉病毒)的入侵现状进行综述,并提出海洋外来生物入侵防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相似文献   

2.
国家环保总局公布了首批我国的16种外米物种:紫茎泽兰,薇甘菊,空心莲子草,豚草,毒麦,互花米草,飞机草,水葫芦,假高梁,蔗扁蛾,温地松粉蚧,强大小蠹,美国白蛾,非洲大蜗牛,福寿螺,牛蛙。国家林业局也成立了“国家林业局防止外来生物入侵管理办公室”,而全国政协委员陈汉彬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国政协大会上强调“一些外来有害物种正在悄悄远涉重洋,侵害我国城乡,严重危险着我国的生态安全”,这一切都说明:防范外来有害物种入侵已经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3.
外来物种所引起的生物入侵一直是近年来环境问题研究的热点.毫无例外,在互花米草于2003年被列入入侵物种名单后,也引起了互花米草的生态效应研究的热潮.文章主要分析了大米草和互花米草在我国的引种背景;米草的最初引种目的,以及其生态位等.基于大米草在我国海岸已基本完全退化,这里主要就互花米草在我国的现状以及其所引起的正负生态效应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是我国遭受海洋生物入侵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文章探讨了浙江海洋生物的入侵途径、外来物种成功入侵的机制及入侵种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同时给出了控制海洋生物入侵的策略,以期能更好地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减少外来生物入侵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船舶压载水的转运和排放是水生生物入侵的重要途径。为保障我国海洋生态和水产养殖安全,文章基于我国航运大国地位,介绍船舶压载水排放带来的生物入侵及其相关国际标准和法律规定,并对我国船舶压载水监管提出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由船舶压载水引起的生物入侵主要包括浮游生物和微生物;目前国际对于船舶压载水排放主要执行D-2标准,很多国家均以法律手段对船舶压载水进行监管;我国在加快船舶压载水立法的同时,应加强基础数据研究、制定统一的规范标准和扩展关注领域。  相似文献   

6.
外来海洋生物的入侵现状及其生态危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外来生物物种入侵已成为严重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分析了外来海洋生物的入侵现状、生态危害以及对我国海洋环境的影响,希望引起社会各界重视,展开对外来海洋生物入侵的深入研究,预防外来海洋生物入侵灾害的发生和减轻其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危害.  相似文献   

7.
珊瑚礁源源小断地向人类社会提供多样的产品和服务,是宝贵的海洋资源,但珊瑚礁受自然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加剧的双重影响正处于严重退化之中.文章以三亚珊瑚礁为例,利用海洋生态足迹方法评价珊瑚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状况.三亚源自珊瑚礁的海洋生态足迹主要来自于本地居民消费、外来旅游消费、贸易输出及其他方面.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的海洋生态足迹已远远超出了珊瑚礁自身的生态承载力,并呈现不断增长趋势,打破了珊瑚礁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迫切需要拓宽捕捞范围、调整渔业结构和发展生态旅游等来减少对珊瑚礁的破坏,并加强珊瑚礁的保护、管理和科学研究,以实现珊瑚礁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8.
三都湾互花米草的遥感监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孙飒梅 《台湾海峡》2005,24(2):223-227,i001
本文尝试通过分析滩涂上外来入侵植物群落的植物学和生态学特征,就闽东宁德地区三都湾海域的互花米草生长与变化状况,探讨如何实现利用遥感数据快速监测滩涂上的外来入侵植物的方法,为生物入侵监控工作提供决策依据.研究表明以缨帽变换的方法处理LandsatETM 和TM多光谱数据所获得的土壤视面和植被视面为基础,进行分层次分类可监测滩涂上互花米草的生长与分布扩展状况.  相似文献   

9.
外来海洋生物是基于某一物种所具有的经济或社会意义而从外地有目的地引进,或者由于无意识的活动如航运业中的船体附着以及压舱水的排放等而带入的.外来海洋生物可能会对当地的生态系统直接或间接地造成影响,如与土著生物争夺生活空间,破坏生态环境;与土著生物杂交,造成遗传污染;带入病原生物;导致海域生态灾害加剧等.综述了我国外来海洋生物的种类以及可能存在的生态影响,以期初步了解我国外来海洋生物的现状,为我国有关外来海洋生物的管理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总结目前红树林面临的各类生态退化机制,利用"压力-状态-响应(PSR)"分析模型,构建了红树林生态退化机制评估指标体系,并应用于福建省漳江河口红树林生态系统的案例研究.评价结果显示:漳江河口红树林生态退化压力仍处在较小的范围内,主要压力源来自生物入侵以及海岸带水产养殖和围垦;对影响显著的生态退化因子已经采取了有效的控制措施;保持并加强保护措施,将有助于当地红树林生态系统在未来维持稳定的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