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关于新时代地质调查工作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姚震  杜子图 《地质通报》2018,37(11):2120-2124
新时代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美丽中国、保障和改善民生、实施国家重大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对地质调查工作提出了新目标与新要求,地质调查要在资源保障、生态维护、防灾减灾方面充分地做好支撑服务。当今世界,地质调查正发生历史性内涵式的深刻变化,打造和谐人地关系成为地质调查主攻方向、地球系统科学成为核心理论方法、科技创新成为地质调查的关键动力、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全面重塑地质调查工作。做好新时代地质调查工作,需要瞄准国家需求,调整地质调查结构布局;适应新变化新理念,推进地质调查工作深刻转型;攻克地质调查战略科技问题,有效支撑重大资源环境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2.
郑人瑞  吴登定  杨宗喜  周久龙  夏烨  金玺 《地质通报》2019,38(11):1769-1776
当前,地质调查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世界主要国家(地区)地质调查机构纷纷重新审视其工作重点及未来发展需求,并相继发布新一轮发展战略,积极推动地质调查实现更高水平的创新和发展。通过对这些战略规划的新动向和新举措的系统总结,梳理出全球地质调查发展的新趋势,主要表现在6个方面:各国地质调查工作普遍面临转型升级的巨大挑战;利用数字技术革命重塑地质调查发展方式已上升至战略高度;推动人地关系协调成为地质调查工作重要内容;多要素监测网络体系建设正成为地质调查实现高水平发展的基础条件;地质调查填图更加强调需求、问题和应用导向;地质调查走向区域化、全球化发展的步伐明显加快。为推动中国地质调查工作转型发展,提出了拓展工作领域、加快数据整合、加强多学科综合研究和提升多要素监测能力4个方面建议。  相似文献   

3.
关于地质调查立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调查立法既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也是地质调查工作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必须加快推进.地质调查工作提供公共产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其立法应属于社会法领域.在“大国土”、“大资源”和“大地质”的理念下,地质调查工作隶属于自然科学体系的范畴,应该建立一个与资源平行的地质工作法律体系.在立法过程中,必须坚持地质调查工作的公益性定位,遵循地质工作规律、市场经济规律和法律工作规律,建立地质调查规划、地质调查权、成果质量监督检查、资料管理与服务、财政出资等6项基本制度,以保障和推动地质调查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是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建设智慧城市、提高城市宜居水平的基础保障和重要支撑。笔者立足于新时期城市发展建设需求,建立了包括空间、资源、环境、灾害等方面的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系统;在全面借鉴国外发达城市有益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国家政策导向,从工作内容、技术方法、成果应用3个维度分别提出了城市地质调查8个子系统的标准化建设方案;根据全球地学发展潮流和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时代特征,尝试提出了城市地质调查创新系统的未来建设,旨在探索城市地质调查的新途径、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化工矿产地质》2011,(1):53-53
<正>2011年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明确了我国"十二五"地质调查工作的九大目标。一是大幅提高重点成矿区带基础地质调查程度。以整装勘查区为重点,基本完成重点成矿带中比例尺基础地质调查和重要找矿远景区1∶5万区调、航磁和化探调查,重点成矿带1∶5万区调、航磁工作程度达到65%,全国达到33%。  相似文献   

6.
生态环境地质调查是一项基础性、公益性的地质调查,1999—2002年,中国在大江大河流域、沿海地区和特殊地区实施的生态环境地质调查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回顾了近4年以来区域生态环境地质调查和专题生态环境地质调查的主要成果和进展,总结归纳了生态环境地质调查的工作方法,展望了今后如何继续深入开展生态环境地质调查,更好地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服务。  相似文献   

7.
杨玲 《化工矿产地质》2009,31(2):128-128
2009年2月24日至25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在京召开2009年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汪民在题为《创新机制夯实基础不断开辟地质调查工作新局面》的工作报告中深刻分析了2009年我国地质工作面临的形势,明确了2009年地质调查工作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世界地质调查工作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施俊法  唐金荣  周平  郑军卫 《地质通报》2014,33(10):1465-1472
当前,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矿产资源需求增速放缓,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矿业进入深度调整期,地质调查工作需求驱动力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这种背景下,世界地质调查工作发展呈现新趋势:1树立"大资源"观,加强关键矿产的调查评价。矿产资源研究呈现从传统到新兴矿产、从浅部到深部、从一般性研究到矿产资源全生命周期研究;基础地质从一般性填图信息到深度信息挖掘转变;2树立"大地质"观,推进地球关键带地质调查;3树立"大数据"观,推进信息技术与地质调查工作深度融合。中国地质调查工作改革必须尊重地质工作规律和经济工作规律,树立"大地质"、"大资源"、"大生态"、"大数据"的理念,加强地质调查工作的顶层设计,紧紧抓住关键空间、关键矿种、关键技术,推进地质调查工作的结构调整与转型,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9.
张润丽  罗晓玲  李晓莉 《地质通报》2009,28(203):367-371
新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地质调查工作提供更及时、更主动的服务,而服务的关键是满足用户的需求。当前世界地质工作的发展趋势由供给驱动向需求驱动转变,因此,要提高地质调查成果社会化服务的能力和地质调查工作的影响力,就必须树立“用户优先、服务第一”的服务理念,了解不断变化的社会需要,坚持以用户为核心,通过服务内容的丰富化、服务形式的通俗化、服务手段的多样化和地质文化的感染力,让地质调查工作更加贴近生活、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相似文献   

10.
生态环境地质调查是一项基础性、公益性的地质调查,1999-2002年,中国在大江大河流域、沿海地区和特殊地区实施的生态环境地质调查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回顾了近4年以来区域生态环境地质调查和专题生态环境地质调查的主要成果和进展,总结归纳了生态环境地质调查的工作方法,展望了今后如何继续深入开展生态环境地质调查,更好地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服务.  相似文献   

11.
李秋金  白涛  李金梅 《江苏地质》2023,47(3):339-344
乡村综合地质调查是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工作。以江苏仪征月塘为例,结合乡村发展规划与需求,在研究区开展了国土空间利用现状调查、水土环境地质调查、特色自然资源调查、工程地质调查等综合地质调查工作,为乡村农田建设、特色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地质环境保护等提供地质依据与支撑,探索乡村地质调查路径,为今后构建乡村地质调查工作体系提供思路,延伸地质工作服务领域。  相似文献   

12.
生态环境地质调查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韩再生 《地质通报》2003,22(11):977-983
生态环境地质调查是一项基础性、公益性的地质调查,1999-2002年,中国在大江大河流域、沿海地区和特殊地区实施的生态环境地质调查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回顾了近4年以来区域生态环境地质调查和专题生态环境地质调查的主要成果和进展,总结归纳了生态环境地质调查的工作方法,展望了今后如何继续深入开展生态环境地质调查,更好地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服务。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地质调查工作提供更及时、更主动的服务,而服务的关键是满足用户的需求.当前世界地质工作的发展趋势由供给驱动向需求驱动转变,因此,要提高地质调查成果社会化服务的能力和地质调查工作的影响力,就必须树立"用户优先、服务第一"的服务理念,了解不断变化的社会需要,坚持以用户为核心,通过服务内容的丰富化、服务形式的通俗化、服务手段的多样化和地质文化的感染力,让地质调查工作更加贴近生活、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相似文献   

14.
海南省海洋地质调查主要进展与成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央和地方的共同推动下,海南省海洋地质调查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进一步提升海南省海洋地质工作效果,对近年来实施的海洋地质调查工作的主要进展进行了综述,其成果可分为4个方面,即海洋区域地质调查、海岸带与海湾地质环境综合调查与评价、海砂资源调查与评价和岛礁综合地质调查。其中: 1∶100万的海洋区域地质调查已实现了全覆盖,1∶25万的已开展3个图幅工作; 海岸带与海湾地质环境综合调查与评价工作已全面开展,基本查明了本岛沿岸20 m水深以浅的地质概况,重点岸段调查比例尺可达1∶5万,较系统地梳理了海岸带的地质资源与环境现状; 海砂资源调查与评价主要针对锆、钛砂矿和建筑用海砂开展,初步查明了海南岛周边陆架区沉积物类型和海砂潜力分布区,对成矿条件较好的海域开展了详细勘查,圈定了多个海砂开发矿产地; 岛礁综合地质调查工作主要查明了其基础地质条件和开发利用现状,对海岛的进一步开发和管理提出了建议,同时系统地开展了西沙群岛的海陆统筹地质调查工作,掌握了大比例尺的基础地质数据,并研究了其形成和演化过程,为三沙的海岛建设提供了依据。通过地质调查,获得了海南省基础海洋地质数据,查明了海洋资源和环境概况,为海南省的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地质支撑。  相似文献   

15.
为了更加系统、全面地从无人机航拍资料中提取相关地质信息,让无人机更好地服务于地质调查工作。本文研究了利用无人机航拍影像资料进行地质宏观分析的思路以及基于三维彩色数字地面模型进行地质点、线、面、体等信息获取的工作流程,同时形成了一套利用无人机进行辅助地质调查工作的技术方法。通过在滑坡灾害地质调查实际工作中的具体应用验证了基于无人机辅助开展地质调查工作的可行性和高效性。该方法对如何基于无人机航空地质测绘进行全面系统地质资料的有效获取和地质综合调查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基础地质调查是一项基础性、公益性地质工作。近十五年来云南以 1∶5万区域地质调查为主 ,覆盖云南省国土面积达 16 % ;完成了一批重要地质专著 ;在地质矿产方面取得了一大批新成果 ,广泛应用于矿产勘查、科研、教学、工程、水文、环境、旅游、农业等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17.
地质调查工作部署数据库是利用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地反映了12年来的地质调查项目部署情况,能够实时地反映当前地质工作程度和地质资料现状.该数据库将9个不同专业的地质调查项目的资料和数据图形进行统一化、系统化、规范化的建库和管理,数据库已经在地质矿产调查工作部署与规划及大区地调项目管理部门中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8.
2007年2月8日,方法所召开了2007年工作会议。 大会由郭建强副所长主持。会议首先宣布了方法所正式更名为“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的决定及被河北省政府授予“省文明单位”的喜讯。接下来,传达了国土资源部、地调局领导在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和地调局2007年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相似文献   

19.
黄少芳  杜子图  谢晓波 《地质通报》2007,26(12):1703-1706
全国地质调查信息系统是为地质调查管理部门和决策机构进行动态跟踪管理和工作部署提供依据的信息化服务平台,系统的开发建设对于提高地质调查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全国区域地质调查信息系统(V1.0)的架构、关键技术和主要功能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0.
校佩曦 《西北地质》2004,37(1):110-110
罗布泊及其相邻地区被称为生命的禁区,这里气候变化无常,自然环境极为恶劣,地质调查研究程度相对较低。2002年随着新疆北山地区(笔架山幅)1:25万区调工作的部署和开展,使这一地区地质调查研究工作日趋系统化。在完成面积性地质调查工作同时,为使区域重大地质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