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株洲市国土资源信息管理中心前身为原株洲市国土资源局自动化管理中心,于1993年成立,1996年初正式开展国地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2002年正式更名为国土资源信息管理中心,为财政全额拨款呈业单位。现有技术人员6名,其中硕士研究生1人,本科生5人,分别为计算机、GIS、国土资源管理和工程测绘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2.
东营市成立国土资源信息中心近日,根据上级要求和东营市关于进一步提升国土资源管理科技支撑力度的需要,市编委正式批复成立“东营市国土资源信息中心”,作为市国土资源局直属管理的正科级事业单位,主要负责全市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承担全市国土资源基础数据库、电子政务和相关网络的建设及维护管理等工作。2005 年,东营市将在深入贯彻实施《国土资源管理系统行政为民措施》和《国土资源管理系统工作人员禁令》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全市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和电子政务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快国土资源基础数据库建设,不断完…  相似文献   

3.
《山东国土资源》2007,23(2):58-59
济南2006年,章丘市国土资源局地籍工作紧紧抓住正规化、信息化、电子化及地籍管理信息数据库建设,加强对地籍管理信息数据库成果的运用,积极服务经济建设大局,完成土地利用现状更新及土地权属复核工作,完成了数据库的定期更新,地籍管理规范化建设全部达标。在全国地籍管理工作会议上,被评为“十五期间全国地籍管理先进单位”。(康书安)济南2007年1月29日,济南市国土资源局槐荫分局党组召开专题会议,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联席工作会议精神,明确了2007年全年工作任务及当前的工作重点,提出对2007年工作要在“早”字上做文章,即要“早计划、…  相似文献   

4.
去年以来,山东省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紧紧围绕国土资源管理中心工作,加大了地籍信息系统建设的力度。目前,已有40多个县(市、区)开展了城镇地籍信息数据库建设,其中东营市所有城区的数据库建设已经完成,济南市进行了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和基础图件更新,基本完成了数据库的建设。有70多个县(市、区)开展了农村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建设,其中列入全国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的有40个,通过验收的13个。这些地籍信息数据库的建立,增加了地籍工作的科技含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土地登记发证、耕地后备资源调查、土地变更调查、土地利用规划等方面发挥…  相似文献   

5.
地籍管理地籍管理是国土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2004年地籍管理工作要紧紧围绕全省国土资源管理中心工作,继续全面落实地籍管理“十五”计划,坚持一个宗旨:用心做事、服务大局;继续扩大两个范围:地籍管理覆盖面和地籍成果应用范围;加强三项建设:土地产权登记制度建设、地籍信息化  相似文献   

6.
丽水市位于浙江南部,自2001年撤地建市以来,经济发展迅速,对土地的需求量剧增,对土地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要求日益提高。丽水市国土资源局自2001年开始,着手市本级国土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建立了丽水市国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及以丽水市土地管理专题信息(如地籍、建设用地、土地利用现状、  相似文献   

7.
12月13日,《中国国土资源报》公布了“十五”期间全国地籍管理先进单位、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名单,嵊州市国土资源局名列“全国地籍管理先进单位”。浙江省县级局只有义乌、嵊州、江山三个局享此殊荣。“十五”期间,嵊州市国土资源局以“数字国土”建设为抓手,促进地籍管理规范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地籍管理“七化”目标,即“土地产权明晰化、土地数据信息化、动态监测网络化、土地查询公开化、城乡地籍一体化、管理手段现代化、工作程序规范化”已经实现,成为目前绍兴市唯一的省级地籍管理规范化建设达标单位。目前,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城镇地籍管理数据库(市区24平方公里区域完成了数字化地籍测绘,六大集镇数字化地籍测绘基本完成)等“数字国土”各项科技成果投入应用,为土地规划修编、土地登记发证、土地开发整理和建设用地报批等业务提供了现势性较强的基础数据,真正实现了以数管地、以图管地的目标。从而使国土资源管理更加规范,耕地保护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8.
王军  王新春 《山东国土资源》2006,22(10):84-84,F0003
垦利县国土资源局前身为垦利县土地管理局,成立于1987年,2002年5月更名为垦利县国土资源局,管辖着全县2204平方千米的土地。多年来,在东营市国土资源局和垦利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国土资源管理队伍不断壮大,从建局的18人,发展成为现在的115人;机构由建局初期的4个,发展成办公室、财务股、地籍规划测绘股(含矿产管理股)、建设用地股、法规监察股5个行政股室和垦东分局、开发区分局、土地储备中心、土地开发整理中心、土地评审交易中心、土地执法中队、油田用地服务站、土地评估所、土地利用规划站、垦利镇国土资源所、胜坨镇国土资源所…  相似文献   

9.
《青海国土经略》2006,(2):F0003
化隆县国土资源局是2002年1月在原县土地管理局、县地质矿产局的基础上成立的现有干部职工21人,是主管全县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的规划、管理、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政府职能部门。内设行政机构有办公室、地籍股、地矿股、建设用地股、监察队。事业单位有:国土资源经营中心、土地估价所。  相似文献   

10.
《山东国土资源》2005,21(3):42-43
济南为了实现土地地籍档案的微机化科学管理,槐荫区国土资源局加大土地地籍档案信息化建设,尽快实现地籍档案微机查询,摆脱落后的手工查询方法,各种准备工作已经展开,预计2005年底将完成此项工作。这是槐荫区国土资源局加快“数字槐荫”建设的重要举措。地籍档案录入微机后,  相似文献   

11.
《浙江国土资源》2007,(2):11-12
紧紧围绕国土资源管理中心工作,以开展第二次全省土地调查为重点,切实推进数字地籍调查和地籍信息系统建设步伐;以健全完善土地登记制度为重点,切实加强土地产权管理;以创新地籍管理体制、建立地籍数据库更新机制、完善地籍基础建设长效机制为重点,全面推进地籍管理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地籍成果的作用,为严格土地管理和运用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2.
邵阳市国土资源交易中心的前身为邵阳市地产交易处,成立于1997年,负责市区土地二、三级市场管理和服务。现有人员13人,其中正副主任各一名,内设转让部、抵押部、租赁部、财务室等部室。为加强国土资源市场建设,  相似文献   

13.
2011年哈尔滨市国土资源局以“金土工程”二期建设为重点,以国土资源“一张图”及核心数据库建设为主线,整合资源,深化应用,持续开发,强化服务,扩大覆盖面,加强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统筹,全面推动信息化与国土资源管理业务的深度融合及国土资源业务信息化管理,全市国土资源管理初步实现信息化。  相似文献   

14.
胶南市城镇地籍变更调查工作于近日顺利通过山东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办公室检查验收。此次调查工作完成了胶南市地籍信息管理数据库建设,对于地籍工作从纸质管理过渡到信息化管理起到关键作用,促进了地籍萝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调查中,严格遵循《城镇地籍调查规程》,以山东省国土测绘院协作测绘的1:500的调查工作底图为依据,以各镇区国土资源所技术人员为主进行权属调查。权属调查过程中,创造性地设计了“有问题土地调查统计表”等手段进行辅助调查。  相似文献   

15.
"十五"期间,我省地籍管理工作紧紧围绕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心,进一步强化地籍管理工作,以土地产权管理为核心,以地籍信息化建设和土地登记公开查询为重点,强化基础业务服务思想,推进地籍管理规范化建设,圆满完成了地籍管理"十五"计划任务,地籍管理各项工作上了新台阶.  相似文献   

16.
齐齐哈尔市国土资源档案馆成立于2003年,具体负责全市国土资源档案的收集、立卷、保管和利用工作,并负责对全市国土资源系统档案工作的指导、监督、检查。档案馆实行集中统一管理,除机关文书档案外,还保存有地籍管理、建设用地、土地利用规划、国土资源监察、地矿档案等十大类。建立档案室五问,其中有三间安放了密集架,库房总面积90m^2,保存各类档案18000余卷。  相似文献   

17.
2007年以来,孟州市国土资源局强化农村地籍信息化管理,进一步加大集体土地的管理力度,按照统一作业要求、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工作平台、统一数据管理的原则,自行设计研发了地籍信息管理应用软件,为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盘活存量土地、实现土地优化配置、规范土地市场提供准确的土地数据和图件.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网络技术、"3S"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运用,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已从自由发展阶段跃升为整体推进和全面发展阶段。国土资源部把"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实现信息服务社会化"列为五大工作目标之一,并在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计划中设立"金土工程"。地籍信息是国土资源信息管理的源头,没有地籍的信息化,  相似文献   

19.
《青海国土经略》2006,(1):I0004
“德令哈”是蒙古语,意为“金色的世界”。德令哈市位于柴达木盆地的东北边缘,平均诲拨2980米,于1988年撤镇建市,是海西州府所在地,是全州政治、教育、文化中心,也是海西东部经济区的中心。德令哈市辖有三乡两镇三个街道办事处,辖区总面积2.78万平方公里。目前全市农用地面积153.04万公顷,占总面积的55.14%;建设用地面积0.43万公顷,占总面积的0.15%;未利用地面积124.11万公顷,占总面积的44.71%。现境内己探明的矿产资源有16个品种、65个矿床,主要为煤、铝、白云岩、石英岩、石灰岩、粘土,硼砂、蛭石、石墨、沸石等。柏树山的石灰岩矿,质优量大,年开采矿石量10万吨左右,探明储量3.2亿吨,潜在价值约35.89亿元,该资源有力保障了德令哈市重点企业—海西化建、青海180万吨/年纯碱等项目的生产需求。德令哈市国土资源局是2002年政府机构改革在原市土地管理局、市地质矿产局的基础上组建的,负责全市土地、矿产资源的规划、管理、保护与合理利用以及城乡地籍地政的集中统一管理工作。全局设4个科(室)、1个执法监察大队,共有干部职工12人。德令哈市国土资源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土资源管理各项方针政策,以合理规划、保护和利用土地、矿产资源为目标,以深化国土资源使用制度改革为动力,以培育发展土地、矿产市场为核心,立足德令哈市“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大局,坚持“依法行政、廉洁行政、文明执法”原则,发挥出了各项职能作用。自建局以来,全面开展城乡地籍调查,进行了土地详查,摸清了全市城乡地籍的家底和土地利用现状,着手建立地籍信息库和开展国土数字化建设工作,积极探索土地登记制度,加快了土地使用权证的发放速度,截止2005年底,共发放国有土地使用权证4987宗,集体土地所有权证18宗,集体土地使用权证3100宗,实现了城乡地籍登记的全面覆盖。同时,严格推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土地的基础性作用,将《划拨用地目录》以外的用地,全部纳入有偿使用范围,并按国土资源部11号令要求,建立土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规定凡经营性用地一律进行“招拍挂”出让,形成“要用地、找市场,要交易、进市场”的良好供地方式。2001年以来,德令哈市以有偿使用出让土地共69宗,面积192.72公顷,共收取土地有偿使用费2680万元,其中以“招拍挂”方式共出让宗地43宗,面积5.68公顷,收取土地出让金579.19万元,不仅有效实现了土地资产的增值与财政增收,而且盘活了存量土地,促进了土地集约利用。德令哈市国土资源局不断加强地质矿产“两权”市场的建设,积极探索矿产资源探矿权、采矿权的有偿出让,2004年以协议方式首次出让了1宗采矿权。  相似文献   

20.
《青海国土经略》2007,(3):50-50
平安县国土资源局现有干部、职工21人,设办公室、地籍管理办公室(含政府土地收购储备中心)、建设用地办公室(含土地开发整理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