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城市地质——国家地质工作的新领域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城市地质是近年来引起广泛关注的地质工作的一个新领域。本文对国外城市地质工作的发展过程、发展特点、发展技术(方法)以及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等国家的城市地质工作现状进行了综述,为中国城市地质工作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2.
焦奇  陈萍  梁忠  史静 《地质论评》2020,66(4):1060-1062
王宠佑是中国早期学习地质学专业的留学生,近代第一批矿冶专家,他在推动中国地质矿产事业的同时,十分关注中国矿产和地质文献的整理和研究,编纂出版了《中国矿产资源与地质文献目录》、《中国矿产资源文献目录》等地质文献目录,促进了中国早期地质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停刊十六年之久的《中国地质》,又同读者见面了.这是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是广大地质工作者和关心地质事业发展的人们早就盼望的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中央的领导下,经过广大地质职工的共同努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国內加强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提高地质研究程度的时刻,介绍国外近一、二十年来区域地质工作的一些重要进展,是很有必要的。这是因为,世界地质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要总结全球的地质历史和发展规律,不了解中国这一重要局部的地质情况及其特征是办不到的,而要深入探讨中国的区域地质特征并正确阐明其发展规律,不了解全球地质和  相似文献   

5.
完善环境地质学科促进环境地质工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蒋承菘 《地质通报》2004,23(8):732-736
当前中国地质工作处于重要的历史转折时期。这是因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给地质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课题,要求地质工作转变服务方向,扩大服务领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要求地质工作深化改革,转变地质工作运行机制;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要求地质工作迎头赶上,实现地质理论的创新和技术的现代化;政治体制改革,政企、政事分开,要求地质工作体制和管理方式与其相适应。这些都为新时期地质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地质工作发展的最大挑战来自地质工作者的传统观念,关键在于地质工作者如何树立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观念,当前尤其要为经济社会可…  相似文献   

6.
<正>在撰写《我国铀矿地质发展历程及主要经验》一书查阅相关资料时,未发现1989年以核工业地质局局长王陞学为团长的代表团到苏联进行访问情况的文字记载。这次访问是上世纪80年代中苏关系恢复后,中国铀矿地质界对苏联的首次访问,对中国铀矿地质发展的影响很大,是不能遗忘的一次铀矿地质考察。正是这次考察开始了中国与苏联新一轮的铀矿地质技术交流,中国铀矿勘查部  相似文献   

7.
由于中国城市地质工作起步较晚,又缺乏有效的机制和制度保证等,使得城市地质工作在为城市发展建设服务中,存在城市地质工作\  相似文献   

8.
一、《中国地质》的历史沿革及办刊宗旨《中国地质》作为我国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原地质部、地质矿产部和现在的国土资源部主办或主管的地学类刊物,它的诞生已经整整50年了。在过去的50年期间,随着我国地质事业的发展和地质工作管理体制的演变,《中国地质》也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发展演化的过程。《中国地质》杂志的前身是《地质通讯》,创刊于1953年4月。作为当时地质部的机关刊物,以介绍、宣传地质工作的方针政策为主,也刊登一些地质勘查和调查研究的成果。1955年,为适应地质工作发展的需要,把《地质通讯》与《地质知识》合并为《地质月刊》,成为…  相似文献   

9.
正孙云铸教授(1895—1979)是中国著名的古生物学家和地质学家,中国古生物学和地层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又是中国老一辈的地质教育家。他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学系,留校任教,1937—1952年任地质学系主任,对中国地质人才的培养、对北大地质学系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地质科学50年的简要回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世界之效科学技术大发展的现阶段,中国地质科学必将发展,因为它具箅了社会需求、科学问题和社会基础技术三个科学发展的条件。由于中国地质学奠基者的远见卓识,中国地质学在本世纪20~30年代已建立了世界声誉。新中国建立后,50~70年代中国地质科学取得迅速工。自70年代珂至今的改革开放时期更取得了全面的发展。随着地球系统科学的新概念为广大地质学者所接受,地质学各分支学科必将走向互相交驻融合,形成综合的和  相似文献   

11.
《地质与资源》2010,(4):F0003-F0003
<正>中国地质图书馆(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成立于1916年,时称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图书馆,迄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其创办、发展、完善与中国地质事业紧密相连。1956年  相似文献   

12.
遥感地质近年在中国得到迅速的发展.我国各部门都把它当作有很大潜力的新技术积极加以抉植.到目前为止,已有煤炭部、冶金部、核工业部、水电部和地矿部相继建立了遥感地质中心,石油部建立了遥感地质  相似文献   

13.
刘思宇 《地质论评》2016,62(S1):119-120
地质档案是地质信息的重要载体,是开展地质工作、总结工作经验的主要信息源。地质档案是指对地质工作活动的记录和成果,它是在地质调查研究、矿产勘探等活动中形成的科技档案。地质档案有地质原本档案和地质复制本档案两种形式。地质档案一般可划分为区域地质调查档案、固体矿产地质档案、石油地质档案、海洋地质档案、物探和化探档案、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档案。现代的地质档案是国家地质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地质档案管理事业为国家地质工作做出了非常重大的贡献,地质档案所拥有的巨大信息量及参考价值是对现代社会的地质发展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现代意义上的我国地质档案工作是应地质勘探工作需要发展起来的,地质勘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的发展更多地依照着地质调查的节奏,也更多地围绕着地质档案发展中心工作来服务。它是档案工作与高速发展的中国地质勘探事业结出的富于中国特色的一个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14.
李海龄 《地学前缘》1999,6(Z1):233-237
中国的矿井地质工作历经50年的创业、发展和完善,已成为煤矿建设生产中无可替代的一门边缘和应用学科。矿井地质工作贯穿于煤矿设计、建设、生产、开拓延伸。矿井改造直到矿井报废的全过程,涉及到开拓设计、采煤掘进、瓦斯、水文、地压、顶板。地温、安全、环境保护和综合利用等领域。50年来中国矿井地质工作在新井建设和老井挖潜、核实储量、丰富煤田地质理论。完善预测和探查方法等方面都积累了许多可贵的经验,有力地推动中国煤炭工业持续高速度发展。在新的形势下,矿井地质的作用和自身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因采掘而发生的地质动态变化和环境问题必将成为矿井地质面临的重大课题。矿井地质亟待在改革中前进,在挑战中突破。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自己执教办地质教育,是从章鸿钊1911年由日本学习地质回国之后逐步开始的。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地质教育事业的发展经历了下列四个时期:Ⅰ.草创时期(1912—1916):1913年,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开办了地质研究所—我国第一所地质专科学校。Ⅱ.成长时期(1917—1927)Ⅲ.发展时期(1928—1937)Ⅳ.艰苦时期(1938—1949)。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地质教育事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李春昱先生与中国地质事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锦轶 《地质通报》2004,23(9):829-838
2004年5月8日,是李春昱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日。回顾李春昱先生从事地质工作的经历和他对中国地质事业的贡献,不仅是对先生的缅怀,而且对中国地质事业的发展也是很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地质科技工作今后的发展重点《地质矿产部科技发展"九五"计划和到2010年长期规划》明确地提出了我国地质科技工作今后的发展重点是:(1)基础性研究地学基础性研究的主要任务是研究重大基础性地质问题,探索地质发展规律,深化地质问题的认识,创立新的地质学...  相似文献   

18.
2007年11月10日,“人类生存发展与地质环境保护论坛暨贵州省地质环境监测院揭牌仪式”在贵阳市举行。“人类生存发展与地质环境保护论坛”由国土资源部环境司举办。国土资源部环境司司长姜建军博士、中国地质调查局副总工程师殷跃平博士、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矿山环境与国土整治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主办,矿产地质研究院主编的《矿产与地质》,在国内公开发行了。这是地质界一件大喜事,更是有色金属系统地质界的一件大喜事。值此公开发行之际,我表示热烈祝贺!祝愿这一刊物能为促进地质科技、特别是有色金属地质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新贡献。 《矿产与地质》是在办了六年时间的《矿产地质》(即我院学报)的基础上创刊的,它将成为具有自己特点的综合性地质刊物,它有较强综合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第三地质勘查院是以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三局的主业——固体矿产地质勘查、研究、开发、服务为依托的事业法人单位,是属于中央管理的地质勘查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