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地震学报》2003,25(6):674-674
~~2002年地震震中分布图  相似文献   

2.
陈培善 《地震学报》2002,24(6):670-670
为了便于读者了解国内外和邻区以及全球的地震分布图象,本刊每年在第六期上刊登两幅上一年的地震震中分布图.地震资料来源于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九室,由陈培善研究员提供. 2001年地震震中分布图  相似文献   

3.
利用ArcIMS的地图发布功能,较好地实现自动生成静态震中分布图的功能,并将该功能与门户网站集成起来,可丰富地震速报信息的内容,节约应急时期人工绘图的时间.  相似文献   

4.
陈培善 《地震学报》2007,29(6):670-670
为了便于读者了解国内外和邻区以及全球的地震分布图象,本刊每年在第6期上刊登两幅上一年的地震震中分布图.地震资料来源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由陈培善研究员提供.  相似文献   

5.
《地震学报》2005,27(6):698-698
为了便于读者了解国内外和邻区以及全球的地震分布图象,本刊每年在第6期上刊登两幅上一年的地震震中分布图.地震资料来源于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七室,由陈培善研究员提供.  相似文献   

6.
陈培善 《地震学报》2013,35(6):937-937
为了便于读者了解中国和邻区以及全球的地震分布图像,作者利用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地震资料,绘制出中国及邻区地震震中分布图和世界地震震中分布图.刊登在《地震学报》每年第6期上.  相似文献   

7.
陈培善 《地震学报》2012,34(6):875-875
为了便于读者了解中国和邻区以及全球的地震分布图像,作者利用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地震资料,绘制出中国及邻区地震震中分布图和世界地震震中分布图.刊登在《地震学报》每年第6期上.  相似文献   

8.
生成GoogleMap地震震中分布图的一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程序读取EQT格式的地震目录,生成一个GoogleMap格式的地震震中分布图,该图不需要联网即可在局域网应用,适合在地震会商、地震应急指挥中使用.  相似文献   

9.
陈培善 《地震学报》2011,33(6):839-839
为了便于读者了解中国和邻区以及全球的地震分布图像,作者利用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地震资料,绘制出中国及邻区地震震中分布图和世界地震震中分布图,刊登在《地震学报》每年第6期上.  相似文献   

10.
陈培善 《地震学报》2010,32(6):762-762
为了便于读者了解中国和邻区以及全球的地震分布图象, 作者利用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地震资料, 绘制出中国及邻区地震震中分布图和世界地震震中分布图. 刊登在<地震学报>每年第6期上.  相似文献   

11.
基于Matlab可视化图形用户界面程序,编制基于Mapinfo地理信息和双差地震精定位结果的地震震中及深度分布绘制软件。该软件界面友好、操作简单,可用于日常地震分析预报。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以ArcViewGIS平台为开发平台,利用网络划分技术对鞍山市建筑物进行了单元划分,对每个单元进行了建筑物群体震害预测;在ArcViewGIS平台上构建信息管理系统的技术思路与实现步骤:最后给出了反映鞍山市建筑物在不同地震烈度下的破坏结果,以及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情况。  相似文献   

13.
对地震编目工作中遇到的影响地震精确定位的台站钟差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准确识别台站钟差并对其原因进行探讨,提高了地震编目产出数据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以近年来中、强地震震害资料为基础,采用先进的GIS技术,建立了强震震例信息管理系统。通过该系统可以迅速了解地震的基本参数、地震地质背景、烈度分布以及经济损失等资料。  相似文献   

15.
芦山地震崩滑灾害空间分布及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庆  江亚风  吴果  陈国光 《地震地质》2014,36(2):344-357
由于逆断层作用,2013年芦山MS 7.0地震诱发的崩滑地质灾害分布表现出了明显的上盘效应与方向效应。在震后应急科考中未发现发震断层的地表破裂带,然而灾区大量出现的地震诱发滑坡、崩塌,加之密集的余震分布、地震烈度调查结果等,提供了确定芦山地震宏观震中、地震动错动方向以及研究地震发震构造等的诸多线索。 统计结果表明,芦山地震诱发的滑坡、崩塌具有明显的优势滑动方向(135°~144°),该方向揭示了地震断层的错动方向,与震源机制解反映的一致,大体垂直于发震断层的走向;从地震诱发崩塌、滑坡灾害点的分布与密度判断,宏观震中位于宝盛乡北,在仪器记录震中东北约3.6km处;从余震群分布、地震诱发滑坡分布特点及地震等烈度线等,结合以往强震如汶川地震等的调查经验,推测当震级足够大时,发震断层地表破裂带可能通过地质灾害、余震密集区东侧的边缘地带,总体平行于双石-大川断裂。另外,通过分析地层岩性与崩滑地形条件之间的关联性,发现崩滑灾害在某些地层岩性中易发,灾害点呈线性排列的原因是不同地层岩性之间抗风化能力的差异性,造成在地层分界线上形成线性陡崖或高坡度地带,使之在强震作用下容易发生崩塌、滑坡。  相似文献   

16.
1303年洪洞8级地震GIS系统与震害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GIS技术,建立了1303年洪洞地震的地理信息系统. 应用GIS平台空间分析功能研究了1303年洪洞地震的震害空间分布特征和地震等震线的特点. 通过与标准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的对比,分析了地震烈度异常分布的空间特征及其与构造、场地条件、盆地之间的关系. 研究了震源与近源地下结构对地表地面运动的影响,探讨了这种烈度分布特征对区域地震区划、抗震设防、震害预测以及地震应急响应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针对地震安全性评价成果数据的多元性和分散性特点,利用GIS的空间管理优势,建设一套基于GIS的安评成果数据管理系统,实现对地震安全性评价成果数据的有效综合管理,为从业人员及地震管理部门提供便捷的查询服务与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8.
对公元前179年(汉文帝前元元年)"齐楚地震"的基本参数一直有不同认识,属于疑难历史地震。在吸收西汉政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地震史料隐含的约束条件,对这次地震震中位置进行了考证。提出了以齐楚边界和国都连线为基点,结合史料给出的有关约束条件,综合确定震中位置的技术方案。同时,依据地震地质调查成果,从发震构造角度论证了震中位置的合理性。1)鉴于西汉时期政权更迭频繁,通过追踪西汉初期(尤其是汉文帝前元元年前后)齐、楚政区变化情况,尽力复原当时的行政区划和齐楚两国边界分布。2)认真分析史料记载的"齐楚地震,二十九山同日崩,大水溃出"所指示的地区范围,对比历史上其他震例造成的破坏现象的空间分布以及破坏程度,为震中位置和震级确定提供重要约束条件。经文献考证认为,这次地震可定为公元前179年6月6日平邑南(35.2°N,117.6°E)7级地震。3)结合卫星影像判读和野外地震地质调查资料,分析研究了"齐楚地震"所在地区的地质构造特点和活动断裂发育情况。在排除该地震事件属于郯庐断裂带地震事件后,通过对比分析郯庐断裂带西侧发育的各条NW向断裂的构造地貌以及剖面表现,认为苍尼断裂可能是"齐楚地震"的发震断裂。在震中附近,苍尼断裂控制着白彦断陷盆地的发育,也是断层地貌最为清楚的地方,断错的地层最新,断层运动量也最大。  相似文献   

19.
根据2002年1月到2003年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目录反映出的时序分布基本图像得出了回顾性的对6.8级地震的短期预测的“活动时段”;结合边邻内外多次地震共同组成的1组显的中强活动而得出了回顾性的对6.8级地震的预测的“活动范围”。并对远场大震的影响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20.
利用余震震源分布确定主震断层面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余震震源位置的空间分布,采用Newton-Raphson算法和遗传算法确定主震断层面参数的方法,对仿真数据求出了地震主断层面走向角和倾角,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可以与其他数据结合共同约束主震断层面的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