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西宁台地温井数字资料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西宁地温井数字化资料进行了分析,认为数据稳定可靠,无外界干扰因素存在,其变化形态呈现缓慢上升的年变趋势,在汶川8.0级地震前出现明显的下降型异常变化,值得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2.
3.
大连地震台数字与模拟记录测定震级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大连地震台在“九五”计划后期安装了宽频带数字化地震观测仪器。2000年10月,经专家组验收合格并投入正常运转。现已取得近1年的观测资料与7个月的正式数字仪器地震观测报告。 相似文献
4.
1988年11月6日在我国云南省的澜沧地区发生了强烈的地震。我国地震台网公布的主震体波震级为m_B6.7和面波震级为M_s7.5,美国EDR公布的体波震级为m_b6.1和面波震级M_s7.3。这种震级的差异会影响到对地震活动性的估计,已经引起了多方面的关注。 为了对澜沧地震的震级有一个确切的认识,利用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的波形记录重新计算 相似文献
5.
同一台址的数字与模拟观测系统测定震级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前言近几年来 ,全国各地的数字地震台网相继建成 ,并正在逐步取代过去一直运行的模拟地震台网。数字观测技术系统 (以下简称数字系统 )采用速度型记录 ,而模拟观测技术系统(以下简称模拟系统 )则采用位移型记录。数字系统测定的震级与模拟系统测定的震级是否能作到无缝连接 ,是模拟系统向数字系统平稳过渡 ,实现两者顺利接轨的关键。 2类震级资料的一致性将直接影响地震科研和预报工作的连续性 ,因而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所以需要对数字台与模拟台测定的震级进行认真的比较研究。辽宁数字遥测地震台网 (简称辽宁台网 )由位于沈阳的台网中心…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对洛阳地震台数字与模拟地震记录并行观测27个月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认为:数字观测具有记录频带宽、获取的地震信息量更丰富、地震波到时的量取更准确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数字记录的初至波早于模拟记录,且持续时间较长,大部分的数字地震震级比模拟记录、标准震级小。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对拜城地震台数据传输链路出现的现象、原因及网络故障,进行了检查和分析处理,为台站资料的连续、可靠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5.
16.
利用都兰地震台数字地震仪记录资料,在地震处理中使用修改后的走时表,可以实现从模拟到数字的顺利过渡,更好的使用数字化食品进行地震观测。通过传递函数仿真计算震级的对比以及走时表修改后与修改前震中距的对比分析,找出了两的差异和结合点。 相似文献
17.
18.
介绍了在地震数据实时处理系统中常用的几种触发检测算法。以喀什地震台、巴楚地震台为例 ,对触发检测算法在国家数字地震台、区域有人值守数字地震台的实际应用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