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主成分分析在地质样品分类与浓度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甘露  罗立强 《岩矿测试》1999,20(2):97-100
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地质样品的X荧光光谱强度与浓度的关系,对未知样分类并预测样品浓度。对标准化后的数据计算各样品的主成分得分,根据得分分布图可快速分类样品。对训练样品作主成分回归分析,建立降维的主成分回归模型,用主元回归预测各组分浓度,效果好于多元回归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
碱熔沉淀-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地质样品中的多元素   总被引:14,自引:17,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过氧化钠焙融或偏硼酸锂熔融分解样品,将提取液碱性沉淀,通过过滤分离掉大量熔剂,再将沉淀用酸复溶后用等离子体质谱测定26个元素。通过对比,偏硼酸锂熔融—酸提取—碱性沉淀的方案,空白低,易操作,成本低,大多数元素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10%,相对标准偏差<5%(n=10),与标准值相吻合。  相似文献   

3.
流动注射分析及其在地质样品痕量元素测试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流动注射分析方法的发展及其特点,介绍了流动注射在线分析技术,包括流动注射-原子光谱法、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和流动注射-电化学分析法等联用技术在地质样品分析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钴、镍在硫酸盐、碳酸盐、硫化物、易溶硅酸盐、铁氧化物及难溶硅酸盐相态分析的新流程。地质样品中钴和镍经选择性溶剂定量溶解分离后,试液用ICP-AES测定。该法测定国家土壤标准物质,钴、镍的RSD%分别为4.08%~7.83%和0.80%~12.44%,RE%小于3.64%和3.10%。  相似文献   

5.
聚类分析法在地质样品分类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晓军  罗立强 《岩矿测试》1998,17(3):172-176189
概述聚类分析及原理,通过题示内容的研究,包括测试样品,标准化数据,分类,获得适宜的样品聚类分析方法及建立了方法软件。该研究实验表明,采用聚类分析法对地质样品进行分类,效果较好。为开展X荧光定量分析及建立模式识别专家系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地质样品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龙梅  裴世桥 《岩矿测试》2000,19(4):286-291
综述了分析型超临界流体萃取(SFE)技术替代有机溶剂,在地质样品分析中萃取总石油烃,多环芳烃、多氯苯、生物标志物、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应用,展望了CO2-SFE方法用于地质样品中金属离子测定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8.
流动注射分极及其在地质样品痕量元素测试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流动注射分析方法的发展及其特点,介绍了流动注射在线分析技术,包括流动注射-原子光谱法、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和流动注射-电化学分析法等联用技术在地质样品分析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9.
BP神经网络在地质样品测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成有 《世界地质》2000,19(4):408-409,416
反向传播人工网络(B ack propagation artificial networks)是一种动态信息处理系统,它具有联想记忆、自组织、自适应、自学习和容错性等特征。该模型可应用于地质样品测定,以及从地质样品数据中提取信息,实现对地质样品的分类识别及对矿产资源预测评价。BP神经网络在地质样品测定中将会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采用粉末压片-X射线荧光法,测量了水系沉积物、土壤、岩石等国家一级标准物质。对用LiF(200)晶体在20.70°~48.00°衍射角(2θ)得到的X射线背景数据进行了研究。以30.97°和25.70°(2θ)为参考背景角度,进行了背景曲线的幂函数拟合,背景相对强度的拟合回代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小于2.6%,多数小于1%。利用该拟合函数,可以计算出20.70°~48.00°内任意两个角度下的背景比值(背景系数)。因此,实验中可以根据情况选取合适的公共背景角度,并用拟合函数计算各元素谱峰角度处的背景系数。可采用公共背景法的元素数为13个左右,适当延长公共背景点的测量时间,可以降低背景的统计涨落。  相似文献   

11.
黄碧燕 《福建地质》2013,(4):330-333
样品经盐酸-硝酸分解处理,以硫酸铵为基体改进剂,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地质样品中微量的银.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1.89%~6.70%,加标回收率为94%~106%.  相似文献   

12.
基于遗传算法最短路径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用遗传算法求解最短路径问题作了有益的尝试,详细分析了求解最佳路径的遗传算法的构成要素,提出了一种新的交叉算子,并且论证了算法参数对结果的影响。通过仿真实验,给出了算法的主要性能参数,证明了算法的可行性。并指出了遗传算法求解最短路径问题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3.
工程地质趋势面分析的智能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神经网络和遗传规划的自适应、自学习功能,将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方法与混合进化方法引入到趋势面分析当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传统地质体数学模拟时需要事先选定未知模型类型的弊端,并通过它们特有的学习和进化机制,去寻求一个能较好地描述和解释地质体空间展布特征(趋势)的数学表达形式.通过实例研究,发现RBF神经网络方法拟合和外推插值的效果最好;多项式趋势面法和混合进化方法拟合效果相差不大,但后者的外推插值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4.
地质样品中超痕量铂族元素的中子活化分析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马配学  侯泉林 《岩矿测试》1995,14(3):208-213
文章概述了中子活化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地质样品中超痕量铂族元素的中子活化分析方法。其中除介绍了样品的制备方法、照射和测量条件之外,还对地质样品中铂族元素放射化学分离方法进行了说细的讨论和评述。引用文献24篇。  相似文献   

15.
宋淑玲  饶竹  赵威  李松 《岩矿测试》2010,29(3):271-276
9种有机氯农药(六氯苯、α-HCH、β-HCH、γ-HCH、δ-HCH、p,p′-DDE、p,p′-DDD、o,p′-DDT和p,p′-DDT)是国土资源地质大调查项目中水和土壤样品必测的有机污染物。有机氯农药自身结构和性质的特殊性以及地质调查样品的差异性,在采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分析有机氯农药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困难。文章结合大量地质调查样品中有机氯农药分析的实践经验,从溶剂与待测物响应值的关系、基质效应的表现、样品前处理以及仪器日常维护四个方面,介绍了针对不同样品和分析要求正确选择进样溶剂、判断和解决基质效应,并通过良好的仪器日常维护习惯确保地质调查样品中有机氯农药检测灵敏度达到要求。  相似文献   

16.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地球化学样品中痕量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样品经王水溶解后,加入KMnO4溶液氧化,草酸除去过量KMnO4后的体系,直接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地质样品中痕量Bi。方法使Au、Pd、As、Sb、Se、Te等元素的允许量大为提高,减少了不同测定体系中共存元素对Bi测定的干扰。方法的检出限(6s)为0.042μg/g,精密度(RSD,n=12)为1.88%~5.57%。经国家一级地质标准物质验证,测定值与标准值吻合。  相似文献   

17.
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地质样品中的痕量锗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分析了溶矿过程中HNO3、H2SO4、HClO4、H3PO4等对Ge的影响,采用AgNO3滤气装置消除气相干扰,测定了地质样品中的痕量锗,方法检出限为0.06μg/g,用土壤国家一级标准物质GBW 07401~GBW 07408验证方法,结果与标准值相符,其相对标准偏差(RSD,n=12)为3.66%~6.11%。  相似文献   

18.
Mo同位素的研究在地学领域应用广泛,它可以示踪Mo的全球循环、古海洋氧化还原条件、成矿过程、天体演化过程等。应用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MC-ICP-MS)分析Mo同位素比值前需对样品进行分离纯化,以富集Mo和去除Zr、Ru、Fe、Mn等干扰元素。处理某些Fe含量特别高且Ca含量也高的特殊地质样品(如含大量黄铁矿的钙质泥岩、钙质页岩等),若根据传统的阴阳离子交换树脂双柱法,需多次使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Fe,步骤较繁琐且Mo回收率也会降低,而根据传统的阴离子交换树脂单柱法,使用1mol/L氢氟酸-0.5mol/L盐酸介质会产生较多CaF_2沉淀影响分离纯化效果。针对此类特殊地质样品,本实验使用同一阴离子树脂柱(AG1-X8,100~200目)对样品进行两次淋洗,第一次使用6mol/L盐酸,第二次使用1mol/L氢氟酸-0.1mol/L盐酸和6mol/L盐酸。结果表明Mo的回收率96%,干扰元素的去除效果好,尤其是Ru的去除率接近100%,比原方法提高了约12%。对实际样品进行实验的结果也显示,Mo的回收率和干扰元素的去除都符合要求,δ~(98/95)Mo测定值与文献报道值一致。改进后的阴离子交换树脂单柱-二次淋洗法适用于Fe、Ca含量较高的特殊样品,降低了分析成本,也适用于绝大多数地质样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