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海洋渔业卫生遥感的研究应用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星遥感技术在海洋渔业领域已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根据收集到文献资料,着重分析了海洋环境要素与鱼类行为之间的关系,概括了卫星遥感技术在海洋渔场环境分析与渔业捕捞研究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介绍了国际上海洋渔业应用的主要遥感卫星平台及其特征,并综述了世界上主要渔业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以及其它国家和我国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在海洋渔场环境分析及渔情速、预报服务领域中的研究应用的进展。  相似文献   

2.
卫星遥感海面高度数据在渔场分析中的应用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婷婷  樊伟  伍玉梅 《海洋通报》2013,32(4):474-480
通过对卫星测高数据进行分析,结合国内外有关海面高度数据在海洋渔场分析方面应用的文献,着重分析了海面高 度数据与常规海洋外界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概括了海面高度数据对海洋渔场资源变化的影响,并综述了西方渔业发达国家 利用测高数据采用直接和间接方法在海洋渔场环境分析及渔情预报方面的研究应用与进展,最后指出我国海面高度数据在渔 场分析方面的应用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基于国外情况,对我国今后使用卫星测高数据在渔场方面的应用研究提出了几点 建议。  相似文献   

3.
一、前 言 作为海洋渔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渔场安排和船只调度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捕捞效果和经济收益,这是海洋捕捞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然而要合理地作出渔场安排和船只调度,必须对生产海域的海况环境变化及时有所了解,而卫星遥感图象所提供的海况环境要素变化的信息,在同步、及时、宽广性上无疑是得天独厚的,因此引起国内外渔业界的高度重视。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已将卫星遥感信息应用于中上层渔业生产,对指导渔民寻找金枪鱼、鲱鱼和鲐黪鱼渔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然而我国目前海洋渔业生产的主要捕捞对象是近底层鱼类,主要作业方式是对船底层拖网。在黄、东海生产的近千艘渔轮,90 %是从事底拖网作业的,沿岸4万多条群众机帆渔船亦以底拖网生产为主。因此能否在以底曳网生产占主要成分的我国海洋渔业中,应用卫星红外云图提供的遥感信息,是广大水产工作者十分关心的问题。它关系到遥感信息渔业应用的发展前途。 本文目的在于通过对黄、东海海洋环境要素变化特征和卫星红外遥感信息与渔场相关性的分析,论证卫星红外云图在我国底拖网渔业生产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4.
渔业电子海图数据专用物标及属性的设计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共享海洋地理空间信息,实现渔业信息的标准化,以中国远洋渔业数据库为数据源,基于对海洋渔业专用物标信息的分类及IHO S-57电子海图等国际标准,提出了符合国际标准的渔业专用扩展物标类目及其属性设计方案。构建了海洋渔业电子海图数据专用物标,分别为海洋经济物种、海况环境、渔船、渔具等4个类目,并对其属性一一进行了扩展。研究结果将有助于统一和规范渔业专用信息的存储、管理、表达与应用,推动海洋渔业电子海图产品的标准化,从而为渔业资源、渔场地形、渔场底质、渔场环境、渔情预报等工作提供基础性信息服务支持。  相似文献   

5.
我国海洋渔业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总结了我国海洋渔业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应用现状,远洋渔业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应用于金枪鱼、鱿钓业和秋刀鱼的资源分布、渔获量与渔场环境关系、渔情预报、渔场图绘制等方面,近海主要用于分析东海渔业资源分布和漂移特征、渔场环境分布、部分种类渔获量分布与环境关系及渔情预报等方面。除渔业资源与渔场领域外,渔业地理信息系统还被应用到渔船跟踪、捕捞违法行为判别、渔业信息发布和水产品查询,以及渔港建设等领域,国内学者在进行渔业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的同时,还注重了其技术的研究及改进。  相似文献   

6.
曾焕彩 《海洋科学》1978,2(4):34-39
渔埸海洋学是研究海洋科学与海洋渔业关系的一门科学。即研究海洋环境条件与海洋渔场、渔汛等关系的科学。 海洋环境与海洋渔业的关系,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但是一直到50年代以后,在一些发达的沿海国家,对于海洋环境与海洋渔业关系的认识,才渐趋向现代科学技术水平。例如,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渔业部门积  相似文献   

7.
卫星遥感海洋环境要素的渔场渔情分析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樊伟  周芳  沈建华 《海洋科学》2005,29(11):67-72
20世纪70年代初Laurs,Kemmerer,Stevenson等的试验性研究使得卫星遥感海水表层温度(SST)和海洋水色信息在渔场渔情分析中得到初步应用。由于卫星遥感所获取的各类海洋环境要素信息能够帮助渔民减少寻鱼时间,节约燃料,提高渔捞效率,因此,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所获取海洋环境要素的增加,海水叶绿素、海面高度及海流信息等也迅速运用到商业捕捞中。与此同时,卫星遥感反演精度的提高也使得其在渔场渔情分析中的应用从试验研究阶段走向业务化应用。  相似文献   

8.
根据浙江省渔船安全救助信息系统建设的需求,探讨分析北斗卫星在渔业信息建设中的关键技术及其实现,从而加强海洋渔业安全生产管理,构建平安渔业,提高我国海洋渔业信息化水平,促进数字渔业和海洋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海洋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加剧,科技进步逐渐成为我国海洋渔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我国是海洋渔业大国,但不是渔业科技强国。主要从四个方面开展研究:首先基于科技支撑体系、科技创新、科技效率与成果转化、高新技术应用等方面概要介绍了我国海洋渔业科技发展的成就和问题;然后从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水产遗传育种、水产养殖、渔业装备与工程等领域梳理出现阶段我国海洋渔业经济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重点从经济增长、产业机构调整和产业模式创新三方面分析科技进步对我国海洋渔业经济发展的影响路径;最后概述了常用的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方法及在海洋经济,尤其是在海洋渔业经济领域的运用。海洋渔业科技进步贡献的测算及评价,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技术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挖掘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遥感与GIS支持下的海洋渔业空间分布研究——以东海为例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基于海洋渔业多年来生产实践所表明的海洋渔场与海洋水文要素密切相关性,将研究区的遥感融合信息与生产数据进行GIS空间配准,同时建立了诸多要素数据的空间聚类模式,利用该模式提取了水文信息和中心渔场信息相关联的空间分布规律的隐伏信息,由此阐述了实现海洋渔业现代化,应用空间遥感融合信息和GIS支持下指导海洋渔业生产的渔情预报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海域使用类型遥感监测的分类系统,探索建立了各类海域使用类型的卫星遥感监测方法。在此基础上,以葫芦岛试验区为例,对该验区海域使用格局进行了卫星遥感监测与评价。结果表明:卫星遥感技术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与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可以较好地对海域使用空间格局进行监测和评价。葫芦岛试验区海域使用类型以工矿业用海和渔业用海为主,工矿业用海以大斑块的集中用海为主要特征,而渔业用海则以小斑块的分散用海为主。在海域使用空间格局上,葫芦岛区块海域以工矿业用海为主,兴城区块海域以工矿业和渔业用海为主,绥中区块海域则是以渔业用海为主,葫芦岛试验区海域使用空间格局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  相似文献   

12.
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在厦门海湾生态环境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林桂兰  孙飒梅  曾良杰  庄世坚 《台湾海峡》2003,22(2):242-247,T003
对于局部区域研究,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及其影像的智能化处理技术是获取信息的新手段.本文以IKONOS遥感影像在厦门海湾的应用为例,探讨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影像应用于海湾生态环境调查与分析的应用技术.通过分析高分辨率影像地物特征,提出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重要处理技术:采用不同缩放尺度进行分类和利用空间特征及纹理结构进行专题信息提取。  相似文献   

13.
SAR卫星组网观测技术与海洋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凉海  刘善伟  周鹏  万勇 《海洋科学》2021,45(5):145-156
SAR卫星的组网观测,较之于单卫星工作方式,不仅能够提高观测频率,还能挖掘SAR的多模式探测能力。本文介绍了SAR卫星组网的遥感观测技术发展现状,并总结了基于卫星组网的海洋动力环境监测和海上目标监测研究进展。在海洋动力环境遥感监测方面,多SAR卫星联合获得的同步数据能够互为补充,提高海洋动力环境信息的探测精度;在海上目标遥感监测方面,多卫星联合能够实现从传统的单星目标检测到跟踪的跨越,提高海上动态目标的跟踪监测能力。  相似文献   

14.
卫星海洋遥感的发展和预报中心遥感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介绍了卫星海洋遥感的发展情况和可获得的海洋气象观测数据,介绍了预报中心卫星遥感的发展历史和现今状况,以及为海洋环境监测和预报提供的海洋遥感信息产品,并给出了部分产品示例.  相似文献   

15.
水深是重要的海洋要素,水深遥感反演是获取浅水水深的重要手段。当前水深遥感反 演应用以国外卫星数据为主,国产卫星数据的研究和应用较少。本文针对国产高分六号卫星 (GF-6) 数据,以三亚南山港为研究区域,分别建立单波段回归模型、双波段比值模型、多波段 回归模型,进行多光谱影像的水深反演能力研究,并与国外主流哨兵2 号卫星(Sentinel-2) 数 据进行实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GF-6 遥感影像具有较好的浅水水深反演能力和一定的反演精度,各波段水深探测能力依次为:绿波段跃蓝波段跃红波段跃近红外波段,反演方法效果依次为:多波段模型跃双波段模型跃单波段模型。相较于Sentinel-2 数据,GF-6 数据水深反演精度与其一致,这表明GF-6 影像具备替代国外遥感数据进行水深反演的能力和大规模应用的潜力。本文针对GF-6 影像水深反演能力的研究方法和分析,结果将为国产高分系列卫星数据的水深反演研究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海水透明度是潜艇潜没深度和水雷布设的主要参数,获取海水透明度的方法有传统船舶观测和卫星遥感反演监测.通过海水透明度传统船舶实测资料与卫星遥感监测资料的对比分析,检验评估了海水透明度遥感反演产品的精度,建立了两者的线性关系,校正了海水透明度遥感反演产品的精度.  相似文献   

17.
结合XML技术和海洋元数据标准,在分析遥感卫星地面站运行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XML的海洋遥感卫星数据格式,旨在为海洋遥感数据格式的规范化和为海洋遥感卫星数据的交换与集成奠定标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中国海洋卫星遥感应用进展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我国海洋遥感应用自20世纪70年代起步以来,取得了长足发展,构建了覆盖海洋水色、海洋动力和海洋监视监测的三大系列海洋卫星,并初步形成了具有优势互补的卫星海洋遥感业务化应用体系。本文回顾了我国海洋卫星遥感应用取得的重要进展,重点介绍了卫星遥感在海洋环境与资源监测、海洋灾害监测、海洋权益维护、海洋环境预报与安全保障等方面所构建的典型应用示范系统,以及开展的典型业务化监测应用。最后,文章对我国海洋卫星遥感应用下一步发展进行了展望分析。  相似文献   

19.
基于黄海水温垂直剖面分层结构统计分析,建立了一个卫星遥感SST反演水温垂直剖面的参数化模式,以该模式反演数据作为一维数值预报模式的初值,同时用大气预报场资料作为预报模式的过程资料,发展了一个以卫星遥感资料作为主要输入量的黄海水温垂直剖面的数值预报模型.模型实现了利用卫星遥感资料反演预报黄海水温垂直剖面的目的,5 d时效的预报效果明显优于已往强温跃层数值预报模式.  相似文献   

20.
针对采用传统海洋测量手段难以获取危险及争议海区的水深和水下碍航物信息,提出了基于卫星遥感进行水深反演和水下碍航物探测的新思路。探讨了多光谱遥感水深反演的数据预处理方法、遥感水深反演模型的构建及水下碍航物遥感探测方法,并开展了相应的实验验证。实验表明,采用卫星遥感手段可以快速地获取测量船只不易到达海区的水深和水下碍航物信息,研究成果对海洋测绘技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