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包正相 《湖南地质》1992,11(3):190-194
含锡石铁帽系铜金岭原生含锡多金属矿床经次生氧化、分解作用后,机械地堆积于表生带和其附近洼地的微喀斯特化灰岩的次生氧化富集带的产物。锡石主要来源于云母-萤石交代岩脉带的锡矿体(化)。是湘南寻找和预测高-中温岩浆热液型锡多金属矿床的重要地质标志  相似文献   

3.
滇东南锡多金属矿产区域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滇东南锡多金属矿产围绕花岗岩成矿中心在某一或某几个特定的象限内作带状分布,各个成矿中心在区域上等间距出现,成岩成矿主要在燕山期,与早期岩体有关的矿产主要伴生金,与晚期岩体有关的矿产主要伴生银,不同成分的花岗岩有不同的矿产分布形式.  相似文献   

4.
论太平洋成矿带矿床中锡银金矿化共存之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6.
7.
8.
矿床数学经济模型不仅可以用来定量查明矿体的空间形态和品位一吨位的变化情况,而且可以用数学和图形的方法定量反映矿体的矿化强度和矿化富集规律,文章以个旧锡矿X号矿体为例,采用矿床数学经济模型,对矿体的矿化富集规律进行研究。指出该方法能为矿山生产提供科学的指导,并能为矿石资源的充分合理地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香花岭矿田一号锡多金属矿化带中矿体与花岗岩体空间关系的统计研究发现:最有利于锡多金属矿体定位的空间条件是控矿断层与岩体交线上方160米左右范围的构造空间;相对较大和稳定的成矿温度场和较开放的环境是锡多金属矿体富集的重要物理化学条件。  相似文献   

10.
大井锡多金属矿床矿化中心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讨论一个大井矿床,矿体,矿物及元素的空间分带性,结合对成矿物流体物理化学条件空间变化的研究,推断了大井矿区矿化中心,认为矿区主要的矿化中心有两个,一为矿区中部,即老区东部-北区南部一带,另一个矿化中心在矿区的西部。这两个矿化中心分别位于北东向的F2和F2断裂附近,表明这两条北东向断裂是矿区的导矿构造。  相似文献   

11.
大井锡多金属矿床矿化元素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主要剖面、平面、长纵剖面矿化元素的空间分布、矿石多元素相关分析得出 :Cu、Sn矿化既有关、又有分离 ,二者并非总是同时空富集 ,存在独立的锡矿体和铜矿体 ;总体上Sn矿化与Cu -Ag矿化关系密切、局部与Zn矿化有关 ;Ag矿化与Cu矿化、Pb -Zn矿化均有关 ;Cu与Pb、Zn的相关性差 ,空间上经常分离。从NWW到SEE矿化元素存在Ag -Cu -Sn -Pb -Zn混合矿化→Cu -Sn -Ag矿化→Pb -Zn -Ag矿化的纵向分布。成矿地球化学阶段可划分为 :Sn +As+Co、Cu +Sn +Ag±Au±Co、弱Ag +Cu±Au、Zn +Pb +Ag±Cu四个阶段。推断NE向断裂F2 -1及F2 可能是导矿构造。F1可能是另一个类似于F2 -1的导矿构造。  相似文献   

12.
试论大厂锡多金属矿田矿化蚀变化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斌  罗德宜 《广西地质》1999,12(3):17-23
大厂矿田矿化蚀变化带特征十分明显,在水平方向,整个矿田可分为西,中、东3个矿带。西、东矿带主要产出锡石一硫化物型矿床,围岩蚀变类型主要有硅化,钾长石化,电气石化,等。中矿带主要分布矽卡岩型锌铜硫化物矿床,并有锑钨石英脉型矿床叠加其上。  相似文献   

13.
14.
文章在阐述长坡锡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了矿化富集规律:①长坡锡多金属矿床由上部锡石硫化物矿体和下部夕卡岩型锌铜矿体组成,锡石-硫化物型矿体形态主要表现为大脉型、细脉带型以及似层状;夕卡岩型锌铜矿化主要沿赋矿岩石的裂隙充填、交代,形成细脉状、层状以及浸染状矿化,矿体分为2段,南西段为锡多金属硫化物矿,北东段为锌铜矿;②长坡锡多金属矿床具有明显的水平以及垂向分带特征,平面上从岩体中心向外依次为Zn,Cu→(W,Sb)→Sn,Zn→Sn多金属→(Pb,Zn,Ag);垂向上自下而上依次为Zn,Cu→Sn,Zn→Sn多金属→(Pb,Zn,Ag);③长坡锡多金属矿床矿化富集与构造关系密切,尤其是次级构造部位,矿化富集程度高。夕卡岩型锌铜矿富集受花岗岩体影响明显,靠近花岗岩体矿化增强。  相似文献   

15.
锡的螯合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献科 《岩矿测试》1991,10(1):64-65
本文用巯基乙酸(TGA)或柠檬酸(Cit)定量释放Sn-EDTA中的EDTA,选择性的螯合滴定法测定样品中的Sn。大量金属离子(除Bi~(3+)外)包括Al~(3+)、Th(Ⅳ)、Zr(Ⅳ)和∑RE,均不干扰。选用二甲酚橙-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为指示剂,终点清晰、敏锐。已成功地测定高铝锡合金、锡铅镉合金、锡基合金和锡精矿中的Sn。  相似文献   

16.
个旧锡矿土壤次生晕地球化学勘查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个旧锡矿高松矿田不同类型地质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成矿热液活动对区内地表基岩、构造岩产生了系统性的热液活动影响,地表岩石的土 经并未造成矿化指示元素显的选择性变化,土壤样品具有与地表基岩及构造岩一样对矿化作用的指示作用,但由于主元素大量流失,微量元素得到明显富集,在土壤中矿化活动指示元素含量高于地表基岩1-2个数量级,也显高于地表构造岩,而且土壤样品随机取样在一定程度上有相对稳定性,代表一定范围内均化的效果。区域上元素含量变化系数较大,具有可以区分的变化以反映不同的地质(矿化)情况,因此,研究认为在个旧锡矿隐伏矿床找矿上土壤次生晕地示化学勘查是一种可行的地面化探方法,相对于基岩原生晕有测定技术上易于实现、取样上人为影响较小、代表性和客观性较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18.
为了进一步查明类乌齐锡(钨)异常的分布规律及异常与矿化的关系,提供工程验证的具体位置。对月穷弄锡异常区进行了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圈定了矿体。结果显示异常与锡矿体对应良好;通过地质草测,地表工程及岩石测量,查明其为热液作用形成的锡石-电气石-石英型矿体,深部有形成接触交代型锡矿床的可能。  相似文献   

19.
个旧锡矿33号矿群地质特征与其外围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个旧锡矿区是老矿区,开采历史悠久,目前资源紧张,急需开展找矿增储研究。33号矿群是近年新勘查的矿体,以接触交代矿床为主,经工程揭露,现已探明一定锡储量,目前矿山生产急需向外围找矿,以期扩大储量,但苦于找矿工程方向不清。我们通过对隐伏花岗岩体形态,锡、铜的矿化强度模型,地表地球化学结合地质研究,指出33号矿群的北东,芦塘坝断裂与炸药库断裂交截部位附近为最有利的找矿空间。  相似文献   

20.
锡氢化物是锡的重要迁移形式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论述了锡氢物的形成条件和物理学特征。在岩浆和热液中,锡以锡氢化物,锡合金氢化物迁移至地壳浅部,锡氢化物,锡合金氢化物被氧化成锡氧化物,锡合金矿物,或与硫,硫化氢作用形成锡的硫化矿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