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论中山市的城市形象塑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穗虹 《热带地理》2003,23(3):270-273
分析了中山市城市形象特色包括外在宏观物质形象和内在微观精神形象特色,将中山城市形象定位为伟人名城、生态城市和精品城市.在此基础上提出塑造中山城市形象的6条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2.
形象导向的城市旅游规划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文章从城市旅游规划的中心任务分析入手,提出了城市旅游规划应坚持以形象为导向的基本观点,并根据我国一段时间以来旅游规划发展的主流思想,探索了形象导向的城市旅游规划的基本思路及其技术路线。其基本思路,首先设计和营造城市旅游总体形象,然后以形象为核心规划城市旅游系统,规划出的城市旅游系统又反过来使城市旅游总体形象得到进一步强化,从而最终形成一个功能齐备,结构合理,整体优化的城市旅游发展体系。在此思想指导下,形象导向的城市旅游规划从规划入手到规划成果的最终出台要依次经过以下几个阶段;城市旅游动力模型分析、城市“文脉”分析,城市旅游客源市场分析,城市旅游形象现状分析,城市旅游形象定位,城市旅游形象营造,城市旅游形象传播和旅游相关系统规划。  相似文献   

3.
城市旅游形象塑造与传播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梁海燕 《福建地理》2005,20(4):40-42
城市旅游形象是当今城市旅游发展的热点探索领域,城市旅游形象的塑造和传播是城市旅游的生命力所在,是促发人们前来旅游的动力,也是城市旅游发展的战略制胜点.在分析城市旅游形象塑造原则的基础上,探讨借助于多样化的手段,形成全方位的立体传播网络,使城市旅游保持长久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4.
中国旅游城市形象感知特征与分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是当前最主要的旅游地域载体,研究城市旅游形象感知能为城市旅游发展与管理提供依据。基于中国代表性旅游网站——"携程网"近5年发布的11000多条网络文本,结合多种方法,对49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形象感知做出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了中国城市旅游形象总体感知结构与感知方式,认为旅游城市可划分为七种类型,指出认可度而非感知度是影响旅游形象感知的主要依据,识别了有效区分各类城市旅游形象感知的13项因子,归纳了各类城市的旅游形象感知状态和比较优势及劣势,重点对比分析了两类主要旅游城市形象感知。结论弥补了小样本研究的局限,扩展了对中国旅游城市形象感知特征与分异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城市旅游形象是当今城市旅游发展的热点探索领域,城市旅游形象的塑造和传播是城市旅游的生命力所在,是促发人们前来旅游的动力,也是城市旅游发展的战略制胜点.在分析城市旅游形象塑造原则的基础上,探讨借助于多样化的手段,形成全方位的立体传播网络,使城市旅游保持长久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6.
水乡城市景观规划与旅游形象建设--以浙江绍兴市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骆高远  钱淑燕 《地理学报》2004,59(Z1):145-152
在城市旅游发展中,城市旅游形象是城市的"招牌"和"名片",是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一个城市或地区实际景观规划设计,也影响城市旅游事业的发展.文章以浙江省绍兴市为例,通过对绍兴市水乡特征的分析研究,探索以水乡特色为基础的景观规划设计方案,建设和维系绍兴"水乡"形象.  相似文献   

7.
徐霞客晚年万里西行途中,对古城衡阳进行了系统考察,留有衡游日记近12000字,所透析出的明末衡州府城市形象较为完美。从徐霞客衡游日记可看出,明末衡州是一个区域发展中心,交通枢纽,风景秀丽的山水城市,为历代文人学士所景仰。这对21世纪衡阳城市形象的定位和设计无疑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王朝辉  何欢  夏巧云  陆林 《地理研究》2013,32(6):1155-1164
通过调研数据分析处理,建立重大事件对举办地旅游形象影响的游客感知测量模型,分析差异规律,建构SEM模型探索游客感知对其行为影响关系。结果表明:①重大事件旅游形象影响的游客感知模型包括旅游便利影响、城市形象影响、城市功能影响、城市吸引影响等4个维度。②世博会对上海旅游形象影响的游客感知显著,不同群体感知强度差异明显,女性群体高于男性,已婚群体高于未婚,参观过世博会的群体高于未参观过的群体,本地游客(居民)感知高于外地游客。③世博会对上海旅游形象影响的游客感知呈现一定空间分异规律,在旅游便利和旅游吸引影响维度上,客源空间距离越远游客感知值越小;而在城市功能和城市形象影响维度上,客源距离越远游客感知越显著。④游客感知的4个维度中,旅游吸引影响维度对旅游者(居民)行为影响显著,其他维度影响不显著。开展重大事件对旅游地形象影响研究,对重大事件在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目的地形象的细分维度与目的地感知吸引力的关系,以厦门市为例,基于问卷调查,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研究认知形象、情感形象、总体形象对目的地感知吸引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目的地品牌、自然和文化2个认知形象因子对目的地感知吸引力有显著正向影响,休闲娱乐和接待环境2个认知形象因子对目的地感知吸引力没有显著正向影响;2)情感形象、总体形象对目的地感知吸引力皆有显著正向影响;3)情感形象对目的地感知吸引力的影响大于认知形象对目的地感知吸引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广州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形象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陈烈  谢理 《热带地理》1999,19(2):160-165
一个城市只有树立良好的旅游形象,才能有效地吸引游客,促进旅游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文中提出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城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广州市的旅游形象宜定位为:南国商都—南亚热带生态园—历史文化名城。并围绕旅游形象建设问题,提出一些方向性、可操作性的方案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国内旅游形象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旅游形象的文章,从研究层面、旅游形象设计研究和旅游形象营销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概括,并提出了目前旅游形象研究方面的问题,如中国旅游形象研究主要是从旅游地角度出发,运用CIS进行实证分析,缺乏深层次的分析研究和定量分析,多学科交叉合作研究领域的学术成果较少;探讨了发展的趋势,提出在未来的研究中应当加强理论体系构建,发展多学科多角度的学科探索,加大定量分析的比例,加强区域间的合作研究。  相似文献   

12.
旅游地能否在激烈的竞争脱颖而出与是否拥有一个鲜明的旅游形象休戚相关。目前,我国旅游形象策划工作存在严重的主观性倾向。从旅游形象构成因子、影响因子及旅游动机出发,通过预备阶段获取所有可能的形象因子,通过精化阶段将形象因子赋值,通过提取阶段提取旅游形象主导因子,并以乌鲁木齐市为例加以论证,旨在为更客观的开展旅游形象设计工作提供一个程式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重庆主城区居民感知的城市意象元素分析评价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冯维波  黄光宇 《地理研究》2006,25(5):803-813
城市意象是诠释一个城市环境的重要指标,对其分析研究,有助于解读及评估城市景观的优劣、城市生活环境品质的高低,也有助于把握城市空间结构。本文首先在回顾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根据重庆城市特色,将Lynch K的5类城市意象要素进行细分,并转换为地点场所意象元素;其次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城市意象因子和意象元素分别进行评价,并绘制城市意象元素分布图,以了解居民对城市意象元素的印象与品质之间的关系,从而为重庆城市规划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山东长岛特色旅游资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从海岛角度出发 ,在分析山东长岛旅游资源条件及开发现状的基础上 ,提出了该岛发展特色旅游应坚持独特性、时代性和系统性的原则及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知识的遥感图像分类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的遥感图像土地利用分类法。包括知识的获取和表达 ,以及将知识用于土地利用分类。知识的获取和表达包括两方面。一是将原有的GIS土地利用数据与新的遥感图像配准、叠加、集成 ,并从中挖掘各类型的光谱知识。二是通过对研究区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特点进行分析研究 ,并从中得到原有各土地利用类型经数年后变成其它类型的可能性及其大小。并将其定量化表达成新遥感图像上各类型的先验性概率。在知识的应用和分类方面 ,分别对原土地利用各类型所对应的遥感图像进行知识的应用和处理 ,利用各自可能出现的类型及其各类型的先验性概率进行最大似然法分类。研究表明 ,该方法将原有的GIS数据和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先验性知识综合集成用于新的遥感图像的分类中。这不仅可以促进GIS数据更新的自动化 ,而且还可以得到比常规最大似然法高的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16.
基于GF-1与Landsat-8影像的土地覆盖分类比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高分一号(GF-1)卫星具有多种分辨率与大幅宽结合、重访周期短等优势,而Landsat-8卫星具有多波段、高辐射分辨率等优势。针对不同传感器参数特点,利用支持向量机分类器(SVM)对同区域同期两种数据进行土地覆盖分类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两种传感器对应波段决定系数均大于0.92;典型样本的光谱趋势一致性良好,但在农田与林地、不透水面与裸土的典型样本可分离性方面,Landsat-8优于GF-1;GF-1与Landsat-8的分类总精度分别为90.38%和90.07%,但不同地物类型的分类精度存在差异,波谱响应函数的差异可能是导致Landsat-8对林地的分类精度高于GF-1的原因;此外,GF-1对零碎分布地物类型的分类精度高于Landsat-8,主要原因是GF-1具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  相似文献   

17.
乌鲁木齐绿洲城市旅游形象设计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依据乌鲁木齐绿洲城市旅游资源特色以及对客源市场问卷调查,阐述乌鲁木齐市旅游景区开发与规划未能体现民族风情,旅游形象不鲜明等问题,认为乌鲁木齐绿洲城市旅游形象设计要从理念、视觉、行为设计三方面进行,特别是视觉形象设计要注重体现其民族风情、休闲度假、旅游购物、美食文化等旅游形象。提出旅游形象设计的传播策略,同时认为旅游形象设计与传播是动态循环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8.
现阶段对意象空间的研究缺少对小尺度空间的研究。本文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为研究区域,采用认知地图法,从构成要素、基本类型、发展阶段和感应级别三个方面,对小尺度下的意象空间进行研究,并尝试与大尺度的意象空间进行对比;同时,通过对大学生这个特定群体的“校园认知地图”调查,为学校的规划提供新的视角和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小尺度研究对象,其空间要素与城市大尺度下的相比,节点数目多,区域数目少;基本类型和发展阶段上基本一致。地大校园建设需要建立“大校园”概念,更突出地学特色,竖立绝对标志物并进行道路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