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总结雷暴发生规律入手,分析雷电活动特征,提高对雷电发生规律的认识,并提出雷电御防措施,帮助人们趋利避害,减少雷击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2.
本文普查和分析了历史雷击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关系,统计了雷暴多发月份和时段,归纳出几种产生雷暴的天气形势,建立了对当地雷暴的预报方法和预报流程,最后提出了对雷击的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3.
王芳  李剑  张卫斌 《浙江气象》2013,34(3):39-41
落雷的强度、密度及其时空分布、雷暴路径是反映某一区域雷电活动规律的主要内容,目前对雷暴路径的研究还较少,通过分析得出:地面物体遭雷击的概率与雷暴路径有关,位于雷暴路径上风方的物体更易受雷击,在实际防雷工作中,要考虑雷暴路径对雷击点的影响,而不单是几何模型的关系.对位置因子的确定,应结合雷暴路径的因素,考虑周围物体的影响,适当增加或降低雷击风险评估标准中给予的参考值.此外,本文认为绕击现象并非仅与雷电流强度有关,还与雷暴路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从雷暴的形成、发展规律和雷害的危害入手,总结雷电活动的特征,提出预防雷击的措施,从而更有效地预防雷电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因雷击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5.
浅谈雷暴的观测及记录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暴是大气中的一种放电现象,产生于积雨云或云地之间。强雷暴的发生常伴有大风、降雨或冰雹的出现,给人类带来灾难,有时还直接雷击成灾。因而准确的雷暴资料对工业、农业、林业及航空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北京地区雷击事例的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秋芳  孟青  柴秀梅 《气象》2000,26(6):12-15
利用卫星云图、雷达资源和闪电信息对1998年7月23日5和8月16夜间发生于北京地区的两次雷击事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两次雷暴过程是因局地对流云的发展所致,雷暴中的电活动与对流活动密切相关,闪电资料可以及时发现强对流的活动及其变化趋势,是短时预报的一种很有用的工具。  相似文献   

7.
宽波段主动-被动式雷达探测雷暴云是获得云中电状态信息的新手段,它不仅可用来确定雷暴前期大气电的发展程度,还可确定威胁飞机 (或飞行器等 )的雷暴云危险程度。在雷暴期间可确定不同尺度雷电产生的时刻和部位以及它们维持的时间。根据当时得到的资料可确定雷电活动的时空状态,并可预测雷电发展的趋势。 随着人类在空中活动的不断增多,飞机尺度和飞行速度的明显增大,飞机遭受意外雷击的飞行事故也相应增多。不仅产生过非雷暴云对邻近飞机的雷击,甚至在冬季也产生过雷击现象。这些现象产生原因与常规气象探测手段不能足够客观地评价…  相似文献   

8.
如何做好自动气象站防雷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松  张雅昕 《广西气象》2005,26(1):51-52,57
自动气象站要求安装在建筑物高处或野外,由于微电子装置的脆弱性以及广西区地处雷暴高发区,雷电活动频繁,雷击强度大,自动站设备很容易遭受雷击损害。通过桂林市自动气象站防雷设计、安装的实践,对自动气象站防雷以及自动站数据传输网络防雷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为摸清黄平县翁坪乡雷击事件多发的原因,通过现场调查、走访、测量,根据雷暴形成条件,结合当地气候背景、雷暴活动特征及事故发生地地形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因有利的大气环流条件,翁坪乡致灾性强对流天气高发,3—8月是翁坪乡雷暴高发期;受天气系统、地形条件共同影响,翁坪乡白洗村、满溪村和翁秉屯村成为地形雷暴多发区,导致雷击事件多发。  相似文献   

10.
引言雷暴是一种对流性的天气,它是积雨云中所发生的放电现象.一般出现时常伴有大风,冰雹、雷击和强降水.雷暴在宝鸡地区是一种常见的天气,主要出现在4月—9月,夏季出现比较多.其它季节也可出现,但次数较少.本文通过对宝鸡地区雷暴的气候特点和活动规律的分析,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和预报雷暴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一、资料本文所用资料为:1961年—1988年宝鸡地区9县1市共28年资料.宝鸡县资料较频,为了资料一致和比较,未采用.  相似文献   

11.
对兰州避雷检测工作的认识王文健(兰州市气象局730020)前言根据多年气象资料统计,兰州地区平均雷暴日数为34天,最多可达49天,属较多雷击区。由于雷暴天气频繁,几乎每年都有因雷击而造成的建筑物被毁、停电停工、诱发火灾、财产损失或人畜伤亡等重大事故。...  相似文献   

12.
引 言雷电灾害是严重的气象灾害之一。雷电产生的强大电流、炙热的高温、巨变的电磁场和电磁辐射 ,会给人类带来各种危害。尤其是现代城市建设的发展和高科技电子设备的日益增多 ,雷击灾害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 ,经济损失剧增。因此 ,必须提高防雷减灾重要性的认识 ,加强雷灾防预的意识 ,保护人员、设备的安全。1 雷电活动分布特征1 .1 雷暴活动的时空分布从全省各季雷暴日数可以看出 :雷暴在 3~1 1月均可发生 ,主要集中在 6~ 8月 ,即夏季出现的几率最大。雷暴平均初日 ,全省中部和东部平均在 4月中下旬 ,而河西是雷暴出现最晚的地区 ,大…  相似文献   

13.
洛阳地区雷暴活动规律和雷灾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洛阳市及9县10个观测站1966--2005年的雷暴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洛阳地区雷暴活动时空分布特征,结果显示:洛阳地区雷暴时空分布很不均匀,栾川、嵩县、孟津偏多,宜阳、新安、汝阳偏少,南北多中部少;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雷暴日数偏多,80年代至今雷暴日数偏少,但从80年代开始,洛阳地区雷暴日数有缓慢上升的趋势,年际变化幅度大,季节性特点非常明显,集中出现在4—9月,而夏季雷暴日数接近全年的80%。洛阳地区雷击人员伤亡事件主要发生在农村,造成的财产损失主要在市区,近年来雷击次数及所造成的损失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4.
雷暴作为极端天气事件中的一种,不仅常产生强降水、破坏性大风和冰雹等严重的天气灾害,而且还伴有雷电,造成雷击灾害,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都可带来严重的损失。因此对雷暴的预警预报研究变得尤为重要,也促使其理论、技术及应用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本文对有关雷暴预警预报技术的一些研究结果和进展如雷暴的潜势预报、雷暴的临近预报、雷电活动的观测信息在雷暴天气预警中的指示作用及雷暴云的数值模拟等方面进行了归纳和综述,总结了各方面研究所涉及的重要问题及主要进展,并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5.
雷暴预警预报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雷暴作为极端天气事件中的一种,不仅常产生强降水、破坏性大风和冰雹等严重的天气灾害,而且还伴有雷电,造成雷击灾害,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都可带来严重的损失。因此对雷暴的预警预报研究变得尤为重要,也促使其理论、技术及应用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本文对有关雷暴预警预报技术的一些研究结果和进展如雷暴的潜势预报、雷暴的临近预报、雷电活动的观测信息在雷暴天气预警中的指示作用及雷暴云的数值模拟等方面进行了归纳和综述,总结了各方面研究所涉及的重要问题及主要进展,并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6.
利用广东省闪电探测系统资料、卫星云图资料、探空资料及雷击点附近的风廓线雷达、多要素自动站等资料,对发生在湛江市东海岛气象综合探测基地内的一次强雷暴天气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该次强雷暴天气发生在受高空槽和弱冷空气共同影响的天气过程中,雷击电流强度一54.46366kA,雷电流上升陡度28.66508kA/μs。雷击点在低涡云团内,雷击点雷达回波强度超过45dBZ,风向从底层向上随时间顺转,雷击发生前后雷击点附近的降雨量、风向风速、本站气压和能见度等气象要素产生了明显的突变。发生雷击的当日是处在大气层结由不稳定转变为稳定的过渡时段,弱冷空气、强降水和雷暴的共同作用消耗了大气中的能量和水汽,使大气层结回复到相对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7.
对开平最近10年期间的雷暴气候特征和雷电灾害资料进行整理、利用Excel统计分析,总结出开平地区雷击活动规律。  相似文献   

18.
文昌卫星发射场雷暴的活动规律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黄秋如 《广东气象》2008,30(5):36-37
利用文昌气象观测站1959~2005年雷暴观测资料,分析雷暴对航天发射的影响及文昌卫星发射场雷暴的活动规律。结果表明:直击雷、雷电感应、雷电波侵扰、雷击电磁脉冲等雷电现象对航天发射有严重影响。文昌卫星发射场雷暴在11月~次年3月和03:00~09:00时段发生频率较低,在4月~10月和13:00~20:00时段发生频率较高。  相似文献   

19.
张国胜 《青海气象》2007,(F06):3-3,12
雷电灾害是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近年来,青海省因雷击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呈逐年增多趋势,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青海省年平均雷暴日数超过50天,雷暴活动强度大、时间长。据气象部门统计,1997—2006年的10年间,青海省共发生雷击事件131次,伤亡86人,其中死亡30人,  相似文献   

20.
泰安雷暴特征及其灾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53-2010年地面观测资料,对泰安雷暴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8年来泰安雷暴日总体呈下降趋势,年平均雷暴日为31.3天,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和70年代为雷暴多发期,80年代和90年代是过渡阶段,2000年代为雷暴少发期;一年中只有1月份没有雷暴,7月份最多,出现雷暴的最早日期是2月24日,最晚日期是12月3日,一天中,午后到上半夜是雷暴的多发时段。7-8月是雷击事故多发期,雷击伤亡事故均发生在午后至傍晚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