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周策 《探矿工程》2012,39(2):39-41
介绍了电磁式多参数钻孔测漏仪的构成、数据计算过程及处理原理、仪器的机械结构、测漏工艺流程和野外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2.
我局803队以敢想、敢做的共产主义精神,进行了多次不用锌片的不提钻测斜,每次试验,效果都很好。这就破除了在盛氢氟酸的玻璃管中非装锌片不行的迷信,和氢氟酸蚀漏锌片的时间难掌握的问题。试验证明,不提钻测斜用锌片完全是多业一举。现在我队和有些兄弟队都已运用了这种方法。具体操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贾万忠  黄家声 《水文》1996,(1):27-30
一种适合泥沙巡测新方法的探讨贾万忠,黄家声(辽宁省水文总站)为了配合流量的巡测、间测、简测的需要,泥沙测验必须具有相应的测验方法及资料整编方法,以满足泥沙巡测的要求。泥沙巡测方案的研究,是建立在与常测法比较允许缺测、漏测基础上的。在一次洪水过程中,用...  相似文献   

4.
《探矿工程》1977,(3):81-84
JHP—3型集成电路数字式钻孔测漏仪,与我队在用的几台机械计数器计数的测漏仪比较,具有下列优点:1.计数灵敏度高。接收脉冲频率为500HZ,克服了原用机械计数器(017型)叶轮转速超过每分钟300次,便难以记数的问题,可望用于严重漏水钻孔,大泵量送水测漏和涌水量很大的钻孔测涌。2.仪器采用萤光数码管直接显示叶轮转速。读数清晰、直观、耗电低,整机能电<150mA。  相似文献   

5.
钻孔测漏仪     
在学朝阳农学院的高潮中,我们坚持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原则,配合塑料护孔科研工作,试验成功钻孔测漏仪,经室内和生产试验,均取得了良好效果现简略介绍如下.一、问题的提出钻进复杂地层的堵漏与护壁技术是战胜  相似文献   

6.
一九七六年十一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七日,在湖南二三八勘探队召开了钻孔感光测斜仪、钻孔测漏仪鉴定会.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感光测斜仪的研制单位湖南冶金地质勘探公司、测漏仪的研制单位中南矿冶学院,以及湖北、陕西、广东、广西等省区的有关使用单位,还有桂林冶金地质研究所、冶金地质会战指挥部探矿技术研究所等共八个单位的代表计三十五人.  相似文献   

7.
基于MODIS积雪产品的多种去云方法过程在西藏高原开展对比验证,并以漏测误差L(%)、多测误差M(%)、总体精度O(%)、积雪分类精度S(%)及kappa系数(Khat)作为验证精度评价指标;主要研究方法有上下午星结合去云法(方法Ⅰ)、连续三天结合去云法(方法Ⅱ)以及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的Snowl去云法(方法Ⅲ).并采用高分辨率Landsat遥感数据对所得结果开展验证对比工作,为了使验证结果更具有代表性,选取了西藏高原典型的5个区域用于其验证范围.结果表明:方法Ⅰ和方法Ⅱ有较好的去云效果,适合于在西藏高原开展利用;方法Ⅲ在西藏高原没有起到特殊的去云作用,该方法的前提假设是在西藏高原需要考虑山地和高原作分析;通过三种方法去云之后在5个区域效果总体上表现为漏测误差和多测误差都有减少,总体精度和积雪分类精度分别在60%~98%及60%~95%之间,kappa系数在0.10~0.56间,一致性精度表现一般.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在珠海淇澳大桥严重漏水桩孔中顶漏进行泵吸反循环钻进的方法与效果,阐述了泵吸反循环顶漏钻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新建矿井应进行顶板"两带"实测。采用井下上仰钻孔注水测漏法、井-地联合微震监测法以及UDEC软件数值模拟,综合探查高家堡矿井首采面顶板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利用这3种方法获得的工作面停采线附近的导水裂缝带高度数值基本一致,分别为88.03 m、86.54 m和87.00 m,与实际情况相符合。与地面钻孔冲洗液法或井下上仰钻孔注水测漏法探查结果结合起来,井-地联合微震监测具有突出优势,可实现煤层顶板覆岩破坏与变形的时-空动态四维监测,是研究顶板"两带"发育高度及其变化规律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一、总述JZC-1型钻进参数仪表(简称钻参仪),是北京地质仪器厂、北京局102地质队和武汉地质学院共同研制的,为配合地质勘探中深孔油压钻机应用的钻进参数仪表。JZC-1型钻参仪是数字显示自动化电子仪表,实行多参数综合测量。它可测量钻压、泵压和转数三项钻进参数。同时设有过泵压和过电流自动报警系统。配合涡轮测漏探头,亦可做测漏仪使用。  相似文献   

11.
韩城区块煤层气钻井堵漏技术措施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韩城区块5口煤层气钻井漏失情况的分析,发现主要漏失层位为上部的孙家沟组和上、下石盒子组,漏失层的岩性以砂岩为主,且大都发生在岩性变化处。该区井漏形式主要为砂泥岩层段漏失及纵向裂隙漏失,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堵漏措施:在渗透、纵向裂隙发育的砂泥岩中加入丹封、锯末及复合材料进行堵漏;在纵向裂隙发育的砂岩,漏失量较大时,采用大颗粒材料加水泥封堵,必要时用水泥固井进行堵漏。并针对该区的地层特性漏失原因,提出了相应的井漏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2.
探地雷达(GPR)是管线渗漏探测的有效方法,但是当地下介质分布较为复杂时,难以直接从GPR数据剖面图中准确识别出渗漏异常区。为此,针对渗漏异常区含水量高的特点,根据反射波系数与介电常数的关系,提出了GPR数据的电场分量成像技术。利用时间域有限差分法(FDTD)模拟了不同介电参数的地质模型在GPR中的电磁波响应,由正演模拟结果可知分界面两侧介质的介电常数差异性越大反射波能量越强。最后将GPR数据的电场分量成像技术应用于某工业区管道渗漏探测中。试验结果表明,管道渗漏异常区在电场分量图谱中表现为高幅值区。   相似文献   

13.
隔水帷幕渗漏是影响软土基坑稳定性的关键问题。针对隔水帷幕渗漏检测技术,开展了数值模拟和物理模型试验,深入研究了不同采集装置类型三维电阻率法和探地雷达法对渗漏异常的反映能力及在探测剖面上表现出来的异常特征,给出了判断帷幕是否渗漏和确定渗漏点位置的解释方法。结果表明:温纳装置、偶极装置和温纳-施龙贝格装置都能有效反映渗漏点的存在;降水后帷幕未发生渗漏时,与基坑外侧软土含水层相比,内侧软土层电阻率表现为高阻异常;帷幕渗漏后基坑内侧底部软土层电阻率降低,外侧电阻率升高,并呈现漏斗状异常,两侧低阻异常与帷幕的交叉点可正确指示渗漏点位置;帷幕发生渗漏后,基于基坑外侧的探地雷达探测剖面中会出现双曲型反射波同相轴,通过其顶点可确定渗漏点的位置。研究结果证实了两种地球物理手段开展软土基坑隔水帷幕渗漏检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偶极子间距会对电法检测填埋场漏洞的灵敏度和准确度产生影响。基于电法检测填埋场渗漏的原理,对偶极子间距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及实验验证。理论及实验结果表明:偶极子间距越大,漏洞检测的灵敏度越高,但定位准确度同时降低且易造成漏检;偶极子间距越小,漏洞定位的准确度越高,但检测灵敏度降低。工程实践中,偶极子间距通常确定为1 m。  相似文献   

15.
顺北区块钻井项目施工中,二叠系的井漏复杂情况较多,漏失量大,易发生再次或多次漏失,严重时导致井壁垮塌掉块卡钻,致使井下复杂情况高发,给钻井工程带来损失,影响了该区块的勘探开发速度。二叠系火成岩发育,地层裂缝发育,地层破裂,钻井时井下复杂主要表现为漏失。针对此问题开展了顺北地区二叠系井漏复杂分析,结合顺北区块施工项目的实际情况以及二叠系地层特点,分析了该区块的二叠系钻进难点,总结了随钻堵漏技术具体的施工措施和不同漏速下的堵漏方案.经过实践验证,该综合防漏堵漏对策能有效减少井漏复杂,提高堵漏效率。  相似文献   

16.
The presence of any leak in a waste repository is going to cause some concern since it may lead to the contamination of the surrounding soil and groundwater. This is an important problem which occurs and recurs, sometimes despite the precautions taken to minimize the possibility of development of any leak. The effects of contaminant leakage in general are not well understood. Thus it is the aim in this paper to develop some semi-analytical solutions of leakage problems occurring in deeply buried cylindrical repositories. In the solution approach, a series of integral transforms is used to simplify the governing equations and solutions are found in the transform space before numerical inversions are applied to obtain the contaminant concentrations in real space and time. To illustrat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echnique, results of some leakage cases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含油气盆地断裂发育区油气分布规律,在确定油气沿活动期和静止期断裂穿过泥岩盖层发生渗滤散失机理的基础上,针对油气沿活动期和静止期断裂穿过泥岩盖层渗滤散失的地质条件及识别方法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油气沿活动期断裂穿过泥岩盖层渗滤散失所需的地质条件是活动期断裂在盖层内上下连接分布,作为油气穿过泥岩盖层的输导通道;油气沿静止期断裂穿过泥岩盖层渗滤散失所需的地质条件是下伏储层油气剩余压力大于断层岩排替压力。通过比较泥岩盖层断接厚度与油气沿活动期断裂穿过泥岩盖层渗滤散失所需最小断接厚度的相对大小和下伏储层剩余压力与断层岩排替压力的相对大小,分别建立了油气是否沿活动期断裂和静止期断裂穿过泥岩盖层渗滤散失的识别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南堡5号构造天然气能否通过活动期和静止期NP5 2断裂穿过东二段泥岩盖层渗滤散失的识别。结果表明:在断裂活动期,仅在L2和L8测线处天然气可以沿着NP5 2断裂穿过东二段泥岩盖层渗滤散失,其余测线处(L1、L3、L4、L5、L6、L7、L9)则不能;但是在断裂静止期,天然气不能沿NP5 2断裂穿过东二段泥岩盖层渗滤散失,与目前南堡5号构造东二段泥岩盖层之下已发现的天然气分布相吻合,表明这2种方法分别用于识别油气是否通过静止期断裂和活动期断裂穿过泥岩盖层渗滤散失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蒙鸿飞 《探矿工程》2011,38(9):13-15
根据福建三明荆山矿区ZK1402孔深孔钻探实践,总结在多段漏水破碎地层钻进中,采用多种堵漏措施和优质泥浆护壁的方法解决钻遇技术难题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陕北油区钻井施工井内漏水原因,可归结为地层和施工工艺不当两方面。地层因素可分为洞穴型、裂隙型、渗透型;施工工艺不当可分为表层套管下入位置不当、表层套管质量不合格及联接不牢、固井工艺不当、司钻操作不当。针对不同漏水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漏措施或处理漏水的方法,如准确计算套管下入位置,查验套管焊接质量、调整冲洗液密度以及堵漏材料的合理使用等。  相似文献   

20.
岩溶区尾矿库渗漏是矿山引发环境污染的主要途径之一,其形成机理复杂、治理难度大,已成为矿业开发中的重大隐患。岩溶区尾矿库渗漏是复杂的、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渗漏虽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其发生主要是由上部附加应力作用、下部岩溶发育程度和地下水侵蚀(掏蚀)作用3个影响因素决定。文章在总结和分析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北山铅锌矿尾矿库最新调查成果,通过调查分析尾矿库的地质构造、岩溶发育特征、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对影响尾矿库渗漏的3个主要因素逐一分解,研究了深层与浅层渗漏的形成机理与破坏机制,结果表明尾砂堆积、高水头压力等产生的附加应力导致了库底岩土体支撑应力的破坏,频繁、大幅度的水位波动以及地下水侵蚀(掏蚀)作用产生的负压效应引发岩溶管道的连通,是导致尾矿库渗漏的主要原因。通过螺栓堵塞技术、配制有机充填材料封堵渗漏通道、地下水引流、坡面防护等措施对渗漏区进行了治理,取得了较好的防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