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曹兴锋 《山东气象》2014,34(2):72-74
运用JAVA语言,建立TCP点对点连接技术和多线程技术,建立自动气象监测站网监控系统,通过对观测数据及运行状态的分析判断,设计信息储存、统计、查询、提示、报警等功能,并利用图文、声音和手机短信等方式提示业务技术人员及时有效处理故障,以保障自动站观测数据的完整和准确。  相似文献   

2.
运用C#语言,通过CIMISS大数据平台,建立区域自动气象监测站网监控平台,通过对观测数据的质量控制及运行状态的分析判断,设计信息储存、统计、查询、提示、报警等功能,并利用手机语音和短信方式提示技术保障人员及时有效处理故障,以保障区域自动站观测数据的真实和准确。  相似文献   

3.
综合气象观测运行监控系统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梁海河  孟昭林  张春晖  李雁 《气象》2011,37(10):1292-1300
为了提高我国气象装备运行保障能力和观测数据质量,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从2006年起创建了综合气象观测运行监控系统,并依此逐步建立了监控业务。文中围绕气象装备保障业务关于台站、省级和国家级的三级用户需求,明确了以探测设备运行状态监视、技术保障信息管理、观测数据质量监视为主线的监控业务设计思想,并奠定了监控业务系统的技术框架,提出了"两级布设、三级应用"的分布结构,基于互联网和WebGIS技术,建立了一套实时气象观测网运行监控和分析系统,具备实时设备运行状态监控、装备保障信息管理、观测数据质量监视、基础信息管理、运行统计评估等功能。在此基础上,文中介绍了气象观测运行监控业务概况,通过监控系统实现了对全网设备运行状况的实时掌握,开展监控产品分析服务,定期评估装备运行效能和数据质量状况,使重要气象装备如天气雷达的可用性大幅提升,为提高气象装备运行效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基于SMS的新一代天气雷达监控软件的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法,通过对雷达运行状态及数据产品的生成与传输信息的实时采集、处理及监视,实现了雷达报警信息自动发送及手机短信实时查询雷达运行状态等功能。  相似文献   

5.
为推进气象现代化,地面气象综合观测在智能化、自动化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因受到自然环境、设备状态、网络情况等影响,观测要素数据易出现异常,且台站业务人员无法24 h不间断监测地面综合观测软件,在设备故障、数据异常等情况发生时易导致市县级地面综合观测不能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影响故障点的及时排查和维修。基于此现状,运用“互联网+”模式,通过对地面综合观测要素状态监测及报警软件研究,在观测要素数据逾限、缺测及数据质控异常时红灯提示并发送短信给保障人员报警,实现地面气象观测要素数据的智能监控,切实提高基层装备保障及时性,更好的为气象信息服务与气象分析预测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6.
采用VB6.0和SQL数据库查询和编程技术开发了地市级气象台站使用的加密气象资料监控与分析应用软件,通过访问数据库,对加密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实现自动站运行实时监控、加密天气实况查询、灾害天气发生警报和精细化气象情报制作等功能。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气象通信网络业务运行及监控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福祥 《山东气象》2005,25(4):30-30,33
介绍了山东省气象信息网络业务运行和监控系统的构成及其主要功能,该系统可以完成地面和高空气象信息、加密观测、气象灾情、紫外线、空气质量以及地面观测月报等报文的发送、转发,并对报文发送转发运行情况的实时自动监控.  相似文献   

8.
从气象观测设备运行保障角度出发,基于各观测设备自身运行状态检测信息,结合气象观测数据、气象观测元数据信息以及各级气象观测技术保障业务人员人工填报业务数据,研制了我国气象观测设备运行状态综合判定技术;同时制订了各气象观测设备运行状态分类标准和显示标准,将设备运行状态分为正常、报警、故障和非观测4类状态,分别用绿色、橙色、蓝色和灰色标识.气象观测设备运行状态综合判定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气象观测装备技术保障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开展.该技术贴合气象装备技术保障业务实际需求,设备运行状态判定真实率达100%,结果经实践证明科学合理有效,基于该方法开展的设备运行监控保障工作提高了观测系统稳定可靠的运行能力.  相似文献   

9.
吴昊旻  姜燕敏 《广东气象》2010,32(1):44-46,55
利用Web2.0相关技术,结合C++、VB、ASP等多种计算机编程语言,开发了基于SQL Server数据库的丽水市气象决策服务平台,把决策信息、气象业务数据与各个台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通过Web方式,以直观、形象和可视的图形文字方式发布数据信息,实现了监控、报警、提醒和共享功能。该平台还可以查询和统计预报结论及实况资料,方便日常的业务工作。  相似文献   

10.
针对贵州省新一代天气雷达设备老化、故障频发,雷达型号不统一,信号处理器不同和文件传输等问题,通过定时对报警文件、产品文件、基数据文件和状态文件进行监控分析,发现雷达故障、文件生成及文件传输异常时,将故障相关信息及文件异常信息存入数据库,采用GSM MODEM技术进行短信报警,同时在页面上显示故障和异常信息。该系统的使用有利于及时处理故障,提高雷达数据传输率、业务可用性,本系统同时具备雷达技术资料共享、故障查询统计、用户统一管理功能,实现全省新一代天气雷达监测报警平台统一化模式。  相似文献   

11.
基层台站气象信息传输监视业务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地面测报业务改革后基层台站气象信息传输保障需求,按照模块化设计原理,利用FTP远程查询技术、远程数据库嵌套查询技术、桌面字幕显示技术、电脑音响控制技术、电话拨号技术、发送短信技术等多种编程技术,采用C++Builder 60的面向对象编程技巧,开发了基层台站气象信息传输监视业务系统,实现对上行气象信息数据的实时监视。通过业务应用证实,系统运行稳定,能及时对用户进行有效提醒,保障了气象信息传输的可靠性,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业务质量。  相似文献   

12.
综合气象观测运行监控业务及系统升级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综合气象观测运行监控业务及运行监控系统现状的分析,提出了运行监控业务的发展设想,并对运行监控系统升级做了科学的设计。结果指出,运行监控业务将成为装备保障工作的核心中枢,具有监控、指挥、调度、管理功能,应形成设备监控、维修保障、装备供应与评估业务关联互动的业务体系。运行监控系统需突破目前依赖观测资料质量检查为主要手段的技术,建立以设备自身状态信息为主,故障维修业务填报信息和观测资料检查等多元信息相互校验的技术,实现监控、维修保障、装备供应的信息联动。  相似文献   

13.
14.
李静  陈安 《河南气象》2014,(2):107-111
针对基层气象台站天气预警信息发布不及时、语音质量不高的情况,开发一种原理简单、可靠耐用的基于TTS语音合成技术的气象预警信息语音合成系统。介绍了在.NET平台中,采用C#语言,对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分析、评估而生成的气象预警信息文件进行监控,然后利用TTS语音合成技术实现气象预警信息从文本状态转化为声音信息,最后自动生成为气象预警音频文件,并通过GSM/CDMA/3G网络等,发送预警信息到用户手机、终端报警器和农村信息机的具体过程。该系统能够及时监控服务器中预警文件的生成并进行文字和声音报警,提醒值班人员及时发现预警信息,予以修改订正,并转化为声音文件通过现有各种预警发布方式及时发布。系统已于2012年汛期在益阳市所辖县气象局实现业务运行,运行近两年来,系统工作稳定,不但提高了语音合成质量,同时更加有效地减轻了预报服务人员工作量,提高了气象预警发布时效,在气象预警发布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1引言目前,黑龙江省自动站数据出站质量、自动站及区域站数据传送情况、国家质量控制反馈信息等都通过"黑龙江省气象信息中心"网站以WEB页面的方式发布,需要人工监控、查询,效率不高,工作量大,容易出错,为提高测报业务的自动化程度,减少大量人工操作,提高观测工作效率和数据质量,考虑开发自动站质量控制终端系统,将以上各任务整合到统一平台,并对以上各任务实现实时监控,出现异常信息,自动报警,保障观测业务稳定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16.
PCVSAT单收站数据收集实时监视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姚燕  李湘  周勇 《气象》2003,29(5):30-33
主要介绍了PCVSAT单收站数据收集实时监视系统的主要功能和技术特点。该系统直观、灵活地实现了对所有卫星信道发送、接收和缺收文件实时信息的详细查询、打印和保存等功能,同时具备了监视主要通道的状态和数据收集情况及实时报警的功能,满足了实时监视业务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综合气象观测系统运行监控平台(ASOM)是气象技术装备保障的业务应用系统。系统实现了气象探测设备的运行状态监控、探测数据质量监控、维护维修信息管理、装备保障信息管理、运行监控综合评估、监控信息发布和站网信息管理等功能。利用ASOM系统中2008年7月至2014年7月的4000余条故障维修填报记录,围绕故障修复流程进行分析,探讨新一代天气雷达故障维修信息的规范填报并给出建议。文章旨在围绕雷达系统故障维修信息的规范填报,还原故障维修过程,改进故障诊断技术,达到提高台站雷达维修水平目的。  相似文献   

18.
从系统构成、设计思路、开发技术、运行环境及实现功能等几方面对滨州市地面天气报监控与查询系统进行了介绍,试图为其它观测站地面天气报监控提供一定的参考.指出:系统主要采用VB,ftp批处理语言,SQL语言,html,ASP,VBSCRIPT等技术进行开发,由本地监控报警程序、中心全局监控报警信息入库程序和数据库查询网站三部分构成,实现了对滨州市七个观测站地面天气报的监控报警和历史数据查询,有效地保障了天气报传输的及时率.  相似文献   

19.
为保证气象设备和网络稳定运行,设计开发气象设备及网络监控报警软件,当出现异常时可通过钉钉机器人开放接口发送报警信息到手机和电脑钉钉客户端,提醒业务人员及时处理故障,实现气象设备、网络自动监控和报警功能。通过业务运行表明,该软件在气象设备及网络监控业务中能提高发现故障时效,自动化程度高,是钉钉机器人在气象设备和网络监测报警应用的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20.
随着气象业务领域进一步深入拓展,嘉兴市气象局从2006年起,增加了紫外线、下垫面温度等特种要素观测,并与江苏省无线电科学研究所合作研发了地面自动气象观测集成系统。该系统基于CAN总线,由中心站计算机,综合观测系统业务软件及各种分采集器组成,具备积木式扩充特点,能根据需求扩充气象要素,系统采用Microsoft VB 60作为开发工具,后台数据支持MS SQL Server2000专业版,采用C/S架构,适合多点多要素方式监测。该自动气象观测集成系统集数据查询、统计计算、报警监控等一体,具有可扩性好、稳定性高、信号衰减小、功能完备、运行稳定、界面友好等特点,能满足气象业务日益拓展的需要,适合在全国气象业务部门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