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第一次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我们党和国家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这一新要求,不仅丰富和拓展了科学发展观理论的深刻内涵,指明了中国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中国生态文化  相似文献   

2.
弘扬生态文化 共建生态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慧 《今日国土》2008,(10):15-18,14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好!在中国生态文化协会成立之际,我很高兴以《弘扬生态文化,共建生态文明》为题,围绕中国生态文化协会的"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绿色生活,共建生态文明"办会宗旨,谈谈我的一些感悟和体会,与大家一道讨论交流。一、大力弘扬生态文化,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理念  相似文献   

3.
从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到2016年12月5日,中央深改领导小组第30次会议,3年来中央深改领导小组共审议通过了涉及生态文明建设的29项文件,每项文件都有重大的改革创新.这3年,是推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夯基垒台、立柱架梁的3年.3年来生态文明建设围绕主线、打通关节、补齐短板,探索了路径,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4.
土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构建和谐人地关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重新认识土地的价值,将人类的伦理观推广到整个土地生态系统是人类道德思想的伟大进步.论文阐述了生态文明和土地伦理的内涵,分析了二者的辩证关系,总结了土地伦理利用的基本原则,提出了实现土地伦理利用的基本路径,包括:思路路径、制度路径、技术路径、经济路径和文化路径.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土地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入手,阐述了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作用、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严峻挑战。为实现土地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协调,应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确立土地管理的数量红线、质量红线、生态红线;实施空间管控战略,推动形成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土地利用格局;划定城乡发展边界,推动形成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城乡发展格局;还应强化保护耕地、保障发展、维护权益、保护生态,形成土地利用与生态文明相协调的整体合力。  相似文献   

6.
李强 《今日国土》2008,(6):44-45
地处辽宁东部山区的清原满族自治县,从2002年起就已围绕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实践。五年来,清原人民紧紧围绕建设辽宁生态大  相似文献   

7.
岳永胜  罗志远  姬霖 《测绘通报》2022,(12):136-140
目前,国内外对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后,修复成效监测缺少一套完整的监测指标体系。为推动矿山生态修复监测指标体系的构建,本文从矿山生态修复监测的基本内容、监测指标选取等方面开展研究,从水环境、土壤环境、地表环境、地质环境、生态修复综合效益5个方面,构建了一套科学评价矿山生态修复成效的监测指标体系。将指标体系应用于陕西省神木市某煤矿的生态修复监测,并采用GIS分析和样本监测等手段进行验证,评价矿山生态修复的整体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土壤环境各指标中,反映土壤物理性质的土层厚度指标较好;地表水质污染较少,基本没有微生物和有机物污染,水质偏碱性,与矿区内土壤一致偏碱性;植被覆盖和生境质量指数较好;矿山生态修复区域的沉降区域比例较小;矿山生态修复的综合效益指标表现不佳。  相似文献   

8.
根据生态压力对环境状态的影响,以及人类社会应对环境危机做出的响应,以数理统计方法和地理信息技术为支撑,依据PSR模型构建了兖州矿区生态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矿区做出生态安全评价。同时,根据自然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内在联系,使用遥感作为环境监测的技术手段,对矿区的生态安全进行监测分析。评价的综合结果表明该地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已经退化,生态环境遭受一定破坏,生态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客观反映了兖州矿区的生态问题和安全现状。  相似文献   

9.
国土资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妥善处理国土资源领域的若干重大问题,有利于形成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发展模式、产业结构、代际补偿机制、国土开发理念、资源安全保障格局。开展国土资源领域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是贯彻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落实中央领导关于科学发展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0.
在对黑龙江省内自然资源利用与管理、生态环境监管、生态保护职责落实等部门的调研基础上,探索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生态环境监管对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和成果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电子地图可用性评估指标体系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电子地图可用性研究中缺少评估指标体系的问题,本文进行了深入地分析与研究。本文首先研究了构建电子地图可用性评估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然后对电子地图的可用性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分析了可用性评估的主要内容,最后提出了电子地图可用性评估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易于测量与收集数据,客观性更高,可快速发现系统存在的可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2.
基于文件与基于数据库的格网索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建立文件和数据库支持下的格网型空间索引的关键技术及具体实现进行了详细说明,并通过建立实验系统,分别对基于文件和数据库情况下建立索引前后图形操作和目标查询的速度进行了测定、比较,证明了建立索引能够有效提高空间操作效率。  相似文献   

13.
为加快省级"一张图"和国土资源综合监管信息平台建设,提升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监管水平,本文利用理论分析法、生命周期分析法、系统分析法、成果借鉴法以及粗糙集法,对土地资源动态监管指标的选取、分类与命名、指标计算、指标展现、指标评价等方面进行梳理研究,形成一套覆盖土地资源管理全业务环节的动态监管指标体系。实现对土地资源实时动态监测、指标预警,使得监管体系全面化、体系化、落地化,为提升国土资源监测、监管水平奠定基础,进一步推进"一个平台、两个市场"的深入建设。  相似文献   

14.
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评估在开展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过程中城市相关智能化能力的保障水平及建设带来的实际成效,以及为开展智慧城市建设工作提供依据,本文依据《国家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对部门评价指标建立的要求,研究并提出了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总体框架和评价要素,在试点城市进行了评分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进行了指标的修订和完善,以引导和推动城市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  相似文献   

15.
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信息系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秀万  王恩宙 《遥感学报》2001,5(6):448-453
自然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的有机结合是可持续发展研究中非常重要而有效的途径之一。在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探讨基于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可持续发展评价信息系统,提出了系统的设计框架与实现方式。选择四川省攀枝花市作为研究区域,建立该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和可持续发展评价信息系统,将可持续发展信息基础数据库、指标计算、指标的可视化表现、评价报告的自动生成及空间信息查询等集成为一体,并实现了系统的开放性、网络化,是规划方案制定、决策实现和公众参与的有效便捷工具,可以为可持续发展规划、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结合生产实际,根据建制镇各方面土地利用现状信息,选择相关评价指标,采用多因素综合法评价建制镇土地利用潜力,并探讨了今后的建制镇规划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大庆市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庆市的耕地资源利用为具体研究对象,以1994~2008年的数据为基础,对该地区耕地利用从数量和结构上进行时空动态分析,探讨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存在的问题。从耕地生产性、保护性、经济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接受性4个方面选择参评因子,筛选出16个指标,应用AHP法确定指标权重,从而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大庆市耕地资源利用进行评价,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与总结,得出1994~2008年间大庆市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可持续性基本上是不断提高的。  相似文献   

18.
电子地图数据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有效地评价电子地图数据的质量状况,寻找适合于电子地图数据的质量评价模型,以电子地图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对电子地图的数据内容和质量特点进行研究,并在合理地选取电子地图数据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电子地图数据质量进行评价。为电子地图数据质量评价问题的解决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并一定程度上保证...  相似文献   

19.
城市道路网评价体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城市道路网的评价没有一套较为系统的城市道路网评价体系,对于不同规划方案需要选择相应的评价方法并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分析。以徐州为例,通过道路网技术评价方法建立指标体系,利用模糊评价模型,对徐州市道路网进行评价,得出结论:徐州市道路网处于好的水平,但在道路网规模等方面应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20.
目前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各种植被指数来进行作物遥感估产的定量研究。这些指数多是基于“土壤线”的存在来进行土壤背景消除的。但它们只消除了土壤背景中的含水量(沿“土壤线”方向)对遥感数据的影响,而没有消除由于不同土壤质地的变化(垂直于“土壤线”方向,如红壤、棕壤等不同的土壤类型)所造成的遥感数据的偏移。本文首次提出了能基本上完全消除土壤背景影响(包括土壤含水量、土壤类型等)的二轴土壤背景纠正的植被指数(TWVI)模型。该指数比目前使用的其它植被指数更适合于作为进行全球监测的植被指数。已成功地应用于华南地区的水稻遥感估产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