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嵩溪银锑矿区位于广东梅县白渡镇.矿区早侏罗世为海底火山喷溢.在喷溢间歇期及期后,大量含有Fe、Ag、Sb等多金属元素的残余气液与海盆的陆源碎屑和内源碎屑共同沉积,形成矿胚层.经由后期的热液改造,成矿物质叠加富集,形成矿体.其外围几千米范围内,有着与矿区类似的成矿条件.所以,从矿区成矿机理入手,深入研究,建立成矿模式,对寻找“嵩溪式”矿床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贵州热水沉积矿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贵州热水沉积矿床划分为4个成矿期:1新元古代大塘坡期(成锰期);2早寒武世时期(Ni-Mo-V-Ba成矿期);3泥盆纪时期(重晶石-铁矿形成期);4二叠纪时期(锰矿-"大厂层"形成期)。贵州热水沉积岩及矿床的热水沉积序列在结构、构造上具有一致性:热水喷发初期以爆发相为特征,形成角砾状、碎屑状构造;主期以喷流相为特征,形成块状和透镜状构造,条带状和纹层状构造是热水间歇供给形成,为喷溢相特征;晚期以喷气作用为主,多形成浸染状构造。除泥盆纪成矿期之外,其余成矿期均有火山活动,火山-热水沉积是贵州热水沉积成矿的主要方式。不同期次所形成的热水沉积矿床均受深大断裂的明显控制,裂陷控制的深水盆地或台沟是矿质聚集的主要场所,也是找矿的主要靶区,不同类型矿床的找矿工作应以其产出特征及不同找矿标志为指导。  相似文献   

3.
试论金顶超大型铅锌矿床的成矿条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杨友华  赵准 《云南地质》1991,10(2):230-240
在分析已有资料和参与地矿部“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三江”滇西片课题)的基础上,笔者认为,金顶超大型铅锌矿床是在长期活动的地质构造环境、良好的聚矿陆内地堑盆地、喷溢沉积作用的成矿机制、同生断裂的长期活动、有利成矿的岩相及古水文条件、推覆构造的掩埋作用等特定条件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4.
刘雨  周琦  袁良军  张遂  王萍 《贵州地质》2015,32(4):250-255
在通过对大塘坡矿区所有钻孔原始资料以及野外地层剖面整理、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运用锰矿裂谷盆地古天然气渗漏沉积成矿系统理论关于中心相、过渡相和边缘相判别标志,在断陷盆地中心的渗漏喷溢口及附近,分布有大量的古天然气渗漏喷溢构造,如底劈构造、渗漏管构造、软沉积变形纹理等,特别是出现被沥青充填的气泡状构造的菱锰矿石是其关键标志。综合分析认为该矿区至少存在三个古天然气渗漏喷溢口,构成"一大两小"、十分罕见的古天然气渗漏喷溢口群。每一个喷溢口,即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古天然气渗漏喷溢沉积成矿系统,各自的中心相、过渡相和边缘相独立完整。故大塘坡锰矿床是形成于由三个古天然气渗漏喷溢沉积成矿子系统构成的一个统一的、复杂的古天然气渗漏喷溢沉积成矿系统。该发现对于研究古天然气渗漏沉积型锰矿床成矿系统成矿模式与找矿模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青城子铅锌矿成矿受层位、岩性控制.古元古代条痕状花岗岩侵位而引起的穹隆构造及其上覆的层状岩系中的滑脱型韧性剪切带、层间断裂带及中生代岩浆作用、断裂构造对成矿起重要作用.矿床具有“多阶段复成因”特点,经历了3个主要成矿期,即古元古代同生沉积就位成矿期、吕梁变质-变形“重就位”成矿期和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化“再就位”成矿期.矿床成因属以海底(喷流)热水沉积作用为基础,遭受后期变质变形和热液叠加的广义层控性矿床,即属海底喷气沉积变质-岩浆热液改造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6.
罗学常  胡明安 《地球科学》1997,22(2):185-189
通过对陕西银硐子沉积型银铅多金属矿床成矿的古构造,古地理环境以及矿床的含矿岩系的岩石,矿石,矿物成分,微量元素、稀土元素、铅同位素等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并与国外某些海底喷气沉积铅锌矿床相比较,发现它们具有相似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矿床是正常海相沉积与海底喷气沉积相掺合而形成的,是具有较大经济价值的银铜锌贱金属-贵金属综合矿床。  相似文献   

7.
武山铜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武山铜矿床的地质特征。按矿体的空间分布、控矿因素、矿体特征,矿区可分为南、北两个矿带、三种矿体。通过对块状硫化物铜、硫矿体,含铜斑岩型矿体、夕卡岩型铜矿体的控矿因素及矿体特征、矿石类型及结构构造、矿石物质成分及变化规律、硫同位素组成、成矿温度及成矿时代、近矿围岩矿化蚀变等的研究,讨论了矿床的成矿作用。认为武山铜矿床有两个成矿期,北矿带的块状硫化物铜、硫矿体是海西期海底火山喷气—喷溢沉积的块状硫化物型矿床;南矿带的含铜斑岩矿体和含铜夕卡岩矿体是燕山期的产物。武山铜矿床是复成因的矿床。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陕西银硐子沉积型银铅多金属矿床成矿的古构造、古地理环境以及矿床的含矿岩系的岩石、矿石、矿物成分、微量元素、稀土元素、铅同位素等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并与国外某些海底喷气沉积铅锌矿床相比较,发现它们具有极为相似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矿床是在正常海相沉积与海底喷气沉积相渗合而形成的,是具有较大经济价值的银铅铜锌贱金属-贵金属(特大型)综合矿床  相似文献   

9.
康滇地轴东缘铅锌矿的成矿构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地构造控制了含矿建造的分布,区域地质构造的不同发展阶段发育了不同的含矿建造类型,不同的含矿建造孕育了不同的矿床成因类型。“两隆夹一陷”的构造格局、晚二叠世玄武岩沿断袭的喷溢,是区内构造热卤水驱动和运移、基底铅锌物质活化的重要条件。基底复活断裂、倒转背斜加“一刀”(断层)、长寿断裂加次级褶皱是区内的重要控矿构造型式。容矿构造不管是断裂或层间破碎带,当它与导矿构造(如基底复活断裂、深断裂)毗邻时,是区内大、中型矿床的重要构造成矿条件。  相似文献   

10.
广东省梅县嵩溪银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嵩溪银锑矿V2、V4、V5、V6号矿脉的产状、形态和矿化特征,分析了矿体沉积环境,控矿构造,成矿物质来源等因素,探讨了矿床的成因;初步认为早侏罗系海底安山玄武岩熔浆,沿寨岗上盆地边缘扩张性断裂上涌,在喷溢过程中,大量含Fe、Ag、Sb及多金属元素从喷口溢在富含有机质的局限-半局限海盆中沉积,形成矿源层或矿胚层。由于海盆中不断地接受上涌基性熔浆,在带来新的矿质来源的同时,含矿热水溶液流经含矿层问破碎裂隙,促使矿源层或矿胚层中矿化组分活化、迁移,在有利的物理化学和构造条件下沉淀富集成矿。其矿床成因应属海底火山喷流沉积-热液改造型矿床。  相似文献   

11.
枇库沟铅锌矿地处南秦岭山-柞-镇-旬多金属成矿区,南秦岭公馆-回龙镇汞、锑、金、银、铅、锌多金属成矿带上,产于中泥盆统杨岭沟组碳质灰岩与上泥盆统落家河组碳质千枚岩的接触带中靠灰岩一侧,两种岩性之间呈断层接触,断层产状倾向350°,倾角73°~77°。通过对区域地质、矿体地质,以及控矿因素等方面的分析研究,提出了该区铅锌矿成矿元素具有明显的分带性;结合目前钻探揭露情况及Ba元素的分布范围,确定了该区铅锌矿目前处于顶部相,深部铅锌矿有较大找矿潜力;结合瞬变电磁异常及钻孔验证,认为在1和0号线和6~8号线存在2个铅锌矿隐伏矿体。  相似文献   

12.
南秦岭柞山地区铜矿成矿类型、成矿规律及找矿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西社 《地质与勘探》2012,48(4):750-741
[摘 要]南秦岭柞山地区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其西起柞水县,东到山阳县,面积约3000km2。其地处南秦岭海西-印支褶皱带东段,主体夹持于商丹缝合带与凤镇-山阳大断裂之间。作者总结了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对热卤水喷流沉积型铜(银铅)矿、沉积-改造层控型铜矿、热液脉型铜(镍)矿、矽卡岩型铜(铁)矿、震裂岩型铜矿、斑岩型铜(钼、金)矿等6 种铜矿成矿类型的特征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柞山地区铜矿的成矿规律,指出热水喷流型铜矿、斑岩型铜矿、沉积-改造层控型铜矿最具找矿潜力。目前已知的矿床(点)均受具导浆、导热、导流、导矿功能的区域性凤镇-山阳大断裂控制,并沿其两侧展布。未来一段时期,柞山地区铜矿找矿主攻类型为热水喷流型铜矿、斑岩型铜矿、沉积-改造层控型铜矿。找矿靶区首推柞水县银洞子矿床深部、山阳县池沟铜矿点、柞水县冷水沟铜矿点,次为柞水县张家坪铜矿点、山阳县色河铺铜矿点。通过进一步勘查有望取得铜矿找矿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3.
秦岭—大巴山地区金属矿产成矿规律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彭大明 《矿产与地质》1997,11(3):158-165
秦岭—大巴山地区金属资源蕴藏丰富,成矿规律明显。剖析控矿条件,概括出优势金属资源的空间定位、成矿类型,归纳了成矿期,指明了小秦岭、熊耳山、伏牛山、汉(中)武(都)北(川)、凤(州)成(县)礼(县)、山(阳)柞(水)旬(阳)和商(南)洛(南)等七个成矿域,是查勘巨型或特大型矿产的地区。  相似文献   

14.
The Zhashui-Shanyang district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ulfide deposits in the Qinling Orogen where the formation of porphyry-skarn Cu-Mo deposits has a close genetic link with the Yanshannian magmatism. Laser Ablation-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LA-ICP-MS) U-Pb zircon dating of two granodiorite intrusions (Xiaohekou and Lengshuigou deposits) was investigated in the Zhashui-Shanyang district and the rock-forming ages obtained from 148.3±2.8?to 152.6±1.2?Ma, averaging 150.5 Ma, accompanied by a younger disturbance age of 144.3±1.7?Ma in the Lengshuigou intrusion, which is in excellent agreement with published sensitive high resolution ion micro-probe (SHRIMP) zircon date on the later monzodiorite porphyry phase in the Lenshuigou deposit. Two samples were selected for molybdenite ICP-MS Re-Os isotopic analyses from the Lengshuigou granodiorite porphyry, yielding Re-Os model ages from 149.2±2.7 Ma to 150.6±3.4 Ma, with a weighted mean age of 149.7±2.1 Ma. These mineralization ages overlap rock-forming ages of the host intrusions within the error range. This implies that the mineralization occurred in the Late Jurassic,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tonic phase B event of the Yanshan Movement, not Cretaceous as previously thought. Therefore, the Late Jurassic mineralization of the Zhashui-Shanyang district could be connected to the large-scale Yanshan molybdenum metallogenic period, the geodynamic regime of which is attributable to the far field response of convergence of surrounding plates, perhaps the approximately westward subduction of the Izanagi plate beneath the Eurasian continent.  相似文献   

15.
茶尖岭矿区后水矿化点铜银多金属矿属于浅成热液脉型成因,通过矿床形成的热源、水源、矿源的信息标志分析了后水矿化点铜银多金属成矿条件。认为该矿化点铜银多金属成矿的热源、水源、矿源条件均较充足,指出找矿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6.
黄沙坪铜锡多金属矿床是在钦杭成矿带和南岭成矿带叠合构造背景下形成的岩浆热液型多金属成矿系统的典型代表,该区铜多金属矿与锡多金属矿成矿系统复合、多期构造体系联合、深部钨锡矿与浅部铅锌银矿耦合等特点突出。针对该矿床控矿构造深部展布格局不清、深部铜锡多金属矿体定位不明的核心问题,基于矿田(床)构造精细解析,开展了多期构造体系控岩控矿作用机理及其控矿构造深延格局的深入研究,表明岩浆侵入接触构造系统与倒转背斜翼部的层间断裂-裂隙系统分别控制了脉状-不规则SK型铜钨锡多金属矿体群与沿NNE-NE向层间断裂带、NW向断裂带分布的热液脉型铅锌银(金)矿体群,这些矿体群具有不同的侧伏规律;基于矿田、矿床、矿体(脉)尺度控岩控矿构造组合样式的剖析,揭示了构造分级控岩控矿规律和中心对称成矿效应,厘清了成矿前、成矿期和成矿后构造体系,构建了矿田构造控岩控矿模式,进一步论证了坪宝矿田成矿构造动力学背景:中生代以来,坪宝矿田构造应力作用呈现“顺时针式”的运动方式,在燕山早期太平洋板块与华夏板块发生碰撞造山作用,在区内产生SEE-EW向主压应力作用,从而在矿田内形成了中酸性岩浆侵入成岩成矿系统。这些认识为坪宝矿田乃至钦杭、南岭成矿带湘南地区深部找矿勘查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7.
李生全 《地质与勘探》2018,54(S1):1373-1382
山阳-柞水矿集区位于商丹断裂和山阳-凤镇断裂之间,区域上归属于中秦岭褶皱带,出露地层属海相粘土质碎屑岩—碳酸盐岩含铁建造,整个岩石受区域变质作用影响,形成浅变质的绿泥石岩相带。断裂构造和岩浆活动强烈,成矿条件优越,是重要的多金属矿集区。柞水大西沟大型菱铁矿、重晶石多金属矿床位于秦岭褶皱系礼县—柞水华力西褶皱带中东段,西芦山—蔡玉窑复向斜西端,交公庙向斜的南翼。以菱铁矿为主的矿体赋存于泥质碎屑岩建造向碳酸盐岩建造过渡的部位。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古海槽底的断裂带的热卤水,部分成矿物质可能来源于火山—次火山。这些成矿物质在海盆中富集、沉积成矿,其后的变质作用使部分菱铁矿变成磁铁矿,有叠加、富集作用。矿床成因主要为热卤水沉积成矿。  相似文献   

18.
邓军 《地质与资源》2012,21(6):552-556
大瑶山地区铜金多金属矿床主要由斑岩型、夕卡岩型、断裂-蚀变岩型3种类型的矿床(点)组成,矿种以金为主,伴有铜、银、铅、锌等矿化,构成了一个较完整的成矿系列组合,可划分2个矿床成矿系列和4个矿床成矿亚系列.成矿作用与浅成-超浅成岩浆岩关系密切.岩浆活动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热源和热液.断裂构造提供了运移通道并控制着矿体分布.震旦系-寒武系是主要矿源层.建立了矿源层、构造、岩浆活动“三位一体”的区域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9.
粤西金、银矿床成矿规律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粤西是我国华南的主要金、银矿床集中区,区内金矿床与银(金)多金属矿床具有相间排列的分布规律,即从南到北分为以下5个矿带:廉江地区银(金)多金属矿带、高州—信宜金矿带、罗宁—云浮银(金)多金属矿带、德庆—清远金矿带、连山地区银(金)多金属矿带。本文从区域地层、岩浆岩及成矿作用等方面对粤西金、银矿床区域分布规律进行了探讨,认为影响金、银矿床分布的主要因素是不同区域地层、岩浆岩Au、Ag含量的差异及金矿床与银(金)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宁甡 《吉林地质》2012,31(1):21-26
集安群地层主要分布在通化南部—集安一带,大地构造位于华北地台、辽吉台隆东部。通过对比和分析前人资料,从地层的沉积建造、岩石组合、构造及岩浆岩及其与成矿的关系入手,根据集安群的成矿地质背景、控矿条件和矿床(点)的分布特征,总结了其成矿规律。集安群地层中金(银)、铅、锌多金属矿床具有复成因、多期次成矿的特点,其成矿过程经历了初始矿源层的形成—改造矿源层—构造岩浆岩热事件富集—矿体就位。本文按成矿预测标志,圈定了集安群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