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本大学入学共通考试是适应日本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测评课程目标落实情况与学生能力发展水平的重要工具。本文以2023年日本大学入学共通考试地理B试题为例,通过对试题内容与结构的分析,从主题情境、试题类型、试题材料、能力考查四个维度评估日本地理试题对改革要求和课程目标的落实情况。根据《学习指导要领》中的学科目标,本文结合典型试题探讨了目标素养在日本地理试题中的考查方式与命制思路。最后,本文总结日本地理试题的题型设计、情境设定与能力考查特点,以期为我国地理试题命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试题是地理教学评价的载体,受命题者知识背景和命题技术的限制,试题命制常存在缺陷影响考试的信度和效度。命题者要深刻理解地理学科的核心概念、知识的逻辑和结构,准确把握学业质量标准的内涵,掌握适当的命题技术,才能命制出高质量的试题。本文结合实践案例,从考试目标设定、文献资料选择、信息筛选、问题创设、参考答案设置的角度,探讨命制科学考查地理学科素养试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代璇  张海 《地理教学》2021,(8):59-64
德国高级完全中学毕业证书考试(Abitur)相当于我国高考,针对不同科目选择的学生,其考试试题分为基础版和进阶版两种版本。文章从试题结构、试题情境、知识考查、能力考查四个方面对德国北威州Abitur地理试题基础版与进阶版进行分析比较,发现其选用国际背景真实情境,侧重对学生信息加工能力、地理写作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考查,对我国高考试题命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田超 《地理教学》2021,(3):51-55,64
地理等级考政策已经在上海施行了五年,等级考试题特色与模式已初步形成。笔者参考历年等级考真题,紧扣学科素养要求,结合2020年上海市闵行区地理等级考相关模拟试题的命题经验,从选题、素材处理、设问方面分析了试题命制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张文军 《地理教学》2021,(14):58-61
地理实践力的纸笔考查在近几年发展较快,但部分试题的命制存在可商榷之处.文章以浙江省各地市地理模拟卷中的相关试题为例,分析其在命题方面存在的问题,包括内容虚化、材料同化、题型固化、思维浅化等,提出四点对策,以提高地理实践力类试题质量.  相似文献   

6.
正新课改后,开放性试题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关注。开放性试题虽然给阅卷工作带来了难度,但是却给考生以更大的思维空间,为考生提供了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和平台,有利于考生思维空间的拓展和对考生创新精神的考查。因此,近年来开放性试题已成为命题的一个热点,地理学科也不例外,其具有的综合性、地域性、开放性等特点非常适合命制开放性试题来考查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实践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  相似文献   

7.
金卫东 《地理教学》2019,(9):62-64,12
地理空间思维能力是地理思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考能力考查的重点之一。通过品读高考试题,明确考查的思维方向,为教师改进教学和指导学生学习、复习提供帮助;通过命制原创试题,以问题为导向,强化学生的记图、识图、用图和绘图能力,培养和强化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提升空间思维品质(深度、广度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8.
陈琦 《地理教学》2023,(1):51-53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优化考试内容、创新试题形式、科学设置难度是对考试命题改革的新要求,需要以真实情境为载体,鼓励学生多维、综合、发展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以此实现核心素养的学业水平科学测评。本文基于真实情境命制的试题,从背景立意、材料选择、问题形成、答案编制等角度探寻综合题命题思路。  相似文献   

9.
张明 《地理教学》2014,(唐山高三)
正纵观近年地理高考试题,能力立意的命题视角已占据了主导地位,通过"新情境"的创设与"新材料"的运用,让考生直面社会的热点问题,并要求考生运用已有知识去解释、分析、解决这些问题,这充分体现了"贴近社会、贴近时代"的高考要求,凸显了"运用已学的知识来分析解决新问题"的命题取向。因此,在我们的教学与复习备考中,不妨以热点材料为背景,尝试命制地理试题,提高对知识的整合与融合,提高备考效率。下面以唐山市2014年高三期末文综卷37题为例,浅谈一下地理原创试题的命制过程及原则。  相似文献   

10.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中提出需要通过情境与情境活动两类载体来落实“四层”考查内容和“四翼”考查要求,其中“学习探索情境”是一种重要的情境类型。本文选择《海拔梯度对贺兰山岩羊主要活动区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一文进行原创试题设计,从八个环节详细讨论试题的命制过程,并将试题用于高三模拟考试,结合考后数据,对试题进行修改与完善。  相似文献   

11.
地理事物的分布变化规律,有突变和渐变,地理事物的渐变分布往往表现为过渡性。过渡性是地理事物分布的基本规律,也是我们推断地理事物分布的基本依据。如果我们忽视地理事物分布的过渡性,就会产生一些失误,甚至出现一些错误。本文将从关于气候舒适度的两道高考题入手,来谈地理事物分布的过渡性规律,以此来提醒在试题命制及解题过程中遵循相关规律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中考具有极强的教学引领性,如何提高中考命题质量以及通过命题引导教学方向是极其重要的问题。本文围绕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国家战略”为情境的一道中考综合题,明析试题解析及学科核心素养测评的要领,得出“情境”是命制高质量试题的关键,并提出“情境教学”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3.
张选良  俞峰 《地理教学》2013,(9):55-57,59
正江苏省地理高考试题以"密切关注国内外时事热点问题,突出地理学科能力的考查,体现回归生活、学以致用的新课程理念"为特点,充分体现了其"坚持以能力立意为主导,旨在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地理素养"的命题思想。江苏省地理高考试题多以时事热点、焦点问题作为命题的背景材料或切入点来创设问题情境,以区域为基础,注重对生态与地缘政治敏感区、重大国际事件发生地区等区域的空间定位能力、获取信  相似文献   

14.
卫文菁 《地理教学》2023,(5):46-49+45
近年来上海市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中开放性试题数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试题更加灵活,关注情境设计,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本文以2017~2022年上海市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中的开放性试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开放性试题的内容、题型、分类和学生答题情况,得出关于初中地理教学的启示:教师需要关注核心素养、真实情境、深度思维、表现性评价等并改进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5.
刘龙华 《地理教学》2021,(22):62-64
高考评价体系规定了高考的考查载体——情境,本文通过对2021年高考全国文综乙卷地理试题中问题情境的分析,整理归纳出以情境为载体命制的四类试题,分析四类试题中情境的作用,同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备考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初中是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塑造的重要阶段,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国际理解素养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多元文化、环境共存、共同发展三种国际理解素养的具体内涵,对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进行内容分析,揭示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中国际理解教育内容的时代性、广泛性与价值性特点,并从情境、形式、内容、评价四个角度提出落实国际理解教育的教学启示。  相似文献   

17.
梁爱红 《地理教学》2012,(24):56-57
江苏省2004年首次开始高考自主命题,至2012年已经九年了。九年来,江苏地理高考在探索中前进,逐渐形成了江苏独有的地理高考风格,试题呈现出独特的考查特点。本文总结出这些特点,并以"人口"部分的高考试题为例,论证江苏地理高考试题的这些特点,并据此提出面向江苏地理高考的复习策略,以  相似文献   

18.
随着初中地理教学改革的推进,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开始聚焦学生的地理思维、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发展,进一步引领地理学科课程发展的方向.2021年乐山市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联系地理生活特色,聚焦研创能力培养,紧扣时代发展脉搏,在试题的情境格局、研创环境、时空意识、智慧生活等维度亮点突出.本文通过对试题的分析,进一步梳理学业水平考试试题的"亮色",进而为初中地理教学提供一些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张祥飞 《地理教学》2021,(14):62-64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落实与地理课程目标的实现依靠教材、教学、考试全方位共同变革.长久以来高考题对于教学的指向意义重大,因而对高考试题的深入分析可以为教师的日常教学提供启示和借鉴.笔者从一道考试题出发,分析了试题情境、设问特点以及命题者对学生素养能力的考察.地理教师只有善于发现与记录地理事象、引导学生参与地理实践、开拓地理教学资源,才能在新课程改革中通过地理教育更好地实现培养人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原创地理试题有助于地理教师对学情的认知和专业技能的提高,本文从高中原创地理试题的命制和实践研究中的心得感受出发,主要围绕高中地理试题原创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技巧等方面来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