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户清丽  陈宁 《地理教学》2019,(5):16-19,7
地理教学论将"基于项目式学习"和"支架式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引入翻转课堂,构建了项目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以项目主题对课程内容进行情境化重构,并对翻转课堂"网上自学"和"课堂探学"学习时空进行了学习进阶和行动支架设计,以解决翻转课堂教学存在的网上自学动力不足和课堂探学效果不佳的实践难题。教学实践表明,该模式有助于地理师范生基于项目情境开展问题发现和问题解决活动,实现其专业素养的综合发展。  相似文献   

2.
将项目式学习融入常规课堂,可以实现两种教学方式的有机融合、优势互补。项目式学习发挥“在做中学、在用中学、在创中学”的优势,常规课堂弥补项目式学习中学科知识不系统等局限。本文以“降水和降水的分布”为案例,阐述了以项目式学习重构教材实践活动的设计策略,以及项目式学习融入常规课堂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承包土地发展农业"为项目主题,通过设计分工任务、提供学习支架、开展项目探究、设计评价方案、课堂展示评价等环节开展项目式学习的教学实践.项目活动的开展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深化了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4.
孙逊  刘中山 《地理教学》2021,(21):38-41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对高中地理课程实施与教学方式变革提出要求,尤其重视"项目式问题教学".针对近年各级各类公开课"问题情境感染力不强、单个问题综合思维欠缺、问题链条层次关联弱"等常见问题,本文以"大都市辐射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为例,展开课堂教学设计,以挑战性项目问题为开端,以贯深性问题链为线索,围绕项目问题的解决,完成对课标要求的落实.  相似文献   

5.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倡导问题式教学,"问题链导学"是其常用形式。本文通过一系列实例,从问题设计的依据、依托、策略和导学实施的原则等角度,探讨了"问题链导学"如何设问、如何导学等问题,并通过设问和导学实现课堂深度学习和核心素养培养。  相似文献   

6.
针对高二区域地理教学的困境,本文以世界地理复习为例,提出遵循化繁为简搭建支架、视角独特凸显特色、课堂内外互补延展的教学策略;为了让课堂充满新奇感、神秘感和期待感,提出了情景式、演讲式、导览式、阅读式等教学方式,力求区域地理课堂达到知识有用、思维有度、教育有魂、教学有效之境,努力提升区域地理教学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7.
田野调查是地理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然而我国的实施状况却并不乐观。美国中小学地理田野式教学实践经验已经十分丰富,值得借鉴。在查阅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出美国中小学田野教学的主要做法和特点是:美国国家地理课程标准强调"做地理",且以访谈和调查为主要方式;美国田野式教学深受学校重视,并已形成成熟的教学模式;美国社会氛围提倡地理田野式教学,各类野外学习项目"百花齐放"。并提出了美国中小学地理田野式教学对我国的启示。转变观念:地理田野式教学并非只是口号;扩宽思路:中学地理田野教学的组织者并非只有教师;增强弹性:中学地理田野教学的教学时间并非只有地理课堂。  相似文献   

8.
项目式学习以创设情境为过程,以问题解决为目标。本文立足地理新高考,通过探析一组经典真题,以代表区域为载体、以农作物为主题、以农作物种植的区位因素为项目,重点探讨依托农业的主题情境创设的优化意义及策略,深度开展项目式学习,从而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打造真正的地理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9.
问题式教学是以问题为中心,将一系列问题整合成与教学相关内容的教学方法。高中地理课堂开展问题式教学是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本文以高中地理“河流水文特征的得与失”为例,重点以非洲尼日尔河和刚果河为例,探讨河流的水文特征,通过基础式、递进式、迁移式等层层设问,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  相似文献   

10.
梁颖思  冯桂萍 《地理教学》2021,(23):33-36,41
本文以"巴西"为例,阐明了在"研学后教"升级版课堂中开展深度学习、有效设计"研学问题链"是中学地理有效教学的核心,也是落实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因此,本文构建了以"研学问题链"为核心的深度学习路径,并探讨了深度学习视角下地理问题链的优化设计路径,提出了深度学习下初中地理问题链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1.
华宇 《地理教学》2021,(8):43-45
目前,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往往局限于校园与课堂之内,可施展的空间和适用的主题都十分有限。在区域地理学习中,学生可进行"知行合一"的机会更加难得。本文以"天兴洲的综合开发方案"为项目主题,在天兴洲野外真实的环境中开展实践调研,拓展学生的活动空间,延展项目式学习的主题范畴,探索基于实践调研开展区域地理教学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2.
徐梁  马小雪  王玮 《地理教学》2023,(24):29-31+40
问题式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问题意识的重要方式,通过创设区域地理情境和设计相应问题链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素养。针对课堂教学中问题式教学与区域认知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创设地理问题情境、设计地理问题链、探究地理问题链和总结评价四个角度,提出了问题式教学模式导向下的高中地理区域认知能力培养途径及优化策略,并以“区域的整体性和关联性”为例展开教学设计,以期为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的实施、学生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程健  许冀豫  孙源成 《地理教学》2021,(19):10-14,25
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课堂教学实现转型,不仅体现在教学理念的更新上,更需要微观课堂教学行为的转变.课堂行为观察法是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有效手段,但以往的研究范式难以适应核心素养课堂转型的新要求.本文对CPUP模型进行改进,构建了教学行为对、教学行为链、素养评价3个维度量化观察模型,并融入教学情境对核心素养课堂进行整体分析,以三节地理示范课为案例,全面解析指向核心素养培养的课堂教学行为特点.以期拓展地理课堂教学研究新视角,为改进地理课堂教学提供启示与参考.  相似文献   

14.
高中地理跨学科项目式教学评价是深化课程改革、转变育人方式、提升地理教育质量的重点,也是地理教学实践的难点。根据多元评价、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原则,以育人目标为导向,建构评价指标,有助于全面评价跨学科项目式教学成效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提出“三阶段十维度”的高中跨学科项目式教学评价指标,结合“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主题研学活动进行实践验证,总结成效,以期更好推进高中地理教学评价改革。  相似文献   

15.
本文依据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问题式教学的指导建议以及教学实践经验,建构了基于认知冲突的地理问题式教学设计与实践思路,并以“风积地貌”为例,以“平潭岛磹水村大沙山”为主题情境,创设问题链,诱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导学生开展合作探究,完善认知结构。  相似文献   

16.
虞文君 《地理教学》2021,(18):33-35
新时代背景下地理课堂的教学更多关注真实情境下,整合意义关联的地理问题链,通过利于促进高阶思维发展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实现深度学习,促进思维发展,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培育地理核心素养.本文以新人教版"喀斯特地貌"一课教学处理为例,从深度学习视角,提出"情境·问题"教学有效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17.
张斯琪  杨光 《地理教学》2021,(13):33-36
项目式学习强调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决策,从而获得知识和技能,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和创新能力.相比社会环境,学生更熟悉校园环境,校园内也有丰富的地理教学资源,这为开展项目式学习提供了更为安全、可行的可能.笔者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校园植物"为主题,提出问题驱动、产品导向、过程进阶推动的地理项目式学习策略,为设计地理项目式学习提供新思路,为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陈丽延 《地理教学》2023,(15):51-52+58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通过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方向。本文从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知情意行”特点入手,探讨了将“中国式现代化”的概念、特征、要求等渗透地理课堂的实施策略。本文以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为例,结合玉门市这一具体情境,以其发展历程为线索,逐步将“中国式现代化”渗透地理课堂,并制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政教学目标、实施过程及课程评价,提出地理课堂中渗透“中国式现代化”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9.
实施地理情景教学要因地制宜、因生制宜,在不同的教学场景中结合不同的教学元素,设置不同的教学情景。本文根据不同教学活动发生的场所,将地理情景教学划分为三类:课堂场景式情景教学、科学场景式情景教学和实践场景式情景教学。不同场景式的情景教学能够反映学生学习能力的强弱,这对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课堂提问是一种普遍且重要的教学方法,贯穿教学的始终。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教师教学最重要的依据。课堂提问是否符合课程标准对学生培养的要求,即课堂提问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如何,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为考查地理师范生在课堂提问中落实课程标准要求的能力,本文以H师范大学地理师范生课堂提问为研究样本,借助SEC一致性分析模式,建立了师范生课堂提问与课程标准“内容主题×认知水平”二维矩阵,计算二者之间的一致性系数。结果表明,地理师范生在课堂提问中落实课标要求的能力仍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与把握存在偏差;第二,落实课标要求的问题链设计能力有待提升。针对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