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海水养殖可能是实现我国碳中和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贝、藻类养殖是海水养殖的主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碳移除(从海水中收获)、碳固定(形成贝壳)等方式成为有效的碳汇。因此,中国作为海水养殖大国,具有较大的碳汇潜力。然而,目前关于贝、藻类养殖过程中碳汇的计算、评估、监测等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对于其碳汇边界的定义(如储藏年限、周转周期等)也不清晰。本文阐述了典型贝、藻类养殖碳汇的潜力,认为碳汇的计算不仅仅要考虑储存碳,还要考虑养殖过程中由于呼吸等过程排放的碳;提出了贝、藻类养殖碳汇测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认为目前常用的称重法等无法准确反应养殖系统的碳汇潜力;建议在未来养殖碳汇测算中首先明确碳汇边界问题(如使用长、短周期碳汇的概念)。最后,本文讨论了贝、藻类养殖生态系统综合温室效应评估的必要性,建议在碳汇核算过程中同时考虑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如甲烷、氧化亚氮)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海水贝藻类养殖碳汇是海洋渔业碳汇的重要组成,开展其碳汇研究对服务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有积极的作用.福建省的海水养殖规模和产量居于全国前列,对其海水贝藻类养殖碳汇及潜力评估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分析了2015至2020年度《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海水贝藻类养殖数据,估算了2014年至2019年全国及福建省海水贝藻类养殖碳汇强度,...  相似文献   

3.
为促进长岛碳汇渔业的发展和国家公园的建设,文章首次核算长岛海域养殖贝藻类的碳汇数据,综合评估长岛海水养殖的碳汇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长岛海水养殖具有一定的碳汇能力,2016—2020年长岛海域养殖贝藻类的平均碳汇量为2.94万t,其中贝类尤其是扇贝的碳汇量显著高于藻类;养殖结构和养殖产量是长岛海水养殖碳汇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养殖产量又受养殖规模、环境、方式和技术等因素的影响;未来长岛发展碳汇渔业应进一步优化海水养殖结构、建立海水养殖碳汇核算体系以及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4.
为减缓全球变暖趋势,海洋碳汇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在此基础上我国提出了碳汇渔业的发展理念,可直接或间接实现降低大气中CO2浓度。本研究以辽宁省海水养殖贝藻类主要品种(海带、裙带菜、牡蛎、贻贝、扇贝、蛤、蛏和蚶)为碳汇研究对象,依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中2010—2019年辽宁省海水养殖贝藻类碳汇的相关数据对辽宁贝藻海洋碳汇能力进行了定量评估。结果表明,辽宁省通过养殖海藻和贝类的方式,10年间总计碳移出量约为26773万t,相当于减排了98257万t CO2。有效地证明了海水养殖贝藻类碳汇具有巨大的生态效益,也对辽宁渔业发展有着很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对我国达成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具有一定程度的推动性。  相似文献   

5.
低碳是海洋循环经济实现的重要途径,实现海洋渔业的碳平衡是海洋传统经济转变的重要发展方式。本文通过对2013—2022年全国及沿海9省(区)的海洋捕捞碳排放量与碳汇量测算,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全国及沿海9省(区)的碳平衡状态,并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碳平衡状态影响因素的关联度。结果表明除2020年-2022年山东省的碳平衡状态为盈余外,其他均为碳赤字状态。对于碳平衡状态的影响因素,总体来看全国与沿海9省(区)关联度较大的是海洋捕捞产量、捕捞人员数量和海水养殖面积。最后从加快渔船的升级改造与更新淘汰、调整捕捞的作业方式、提高海水养殖贝藻类的养殖规模以及加快渔业专业合作组织的建立和加速推广渔业碳汇交易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尽快地实现海洋渔业的碳平衡。  相似文献   

6.
本文依据烟台市贝藻养殖产量、主养贝藻含碳率等相关数据,对烟台市2010—2019年贝藻养殖碳汇物质量及价值量进行了核算,并开展了主要养殖贝藻的碳汇能力评估。结果表明2010—2019年烟台市贝藻产量年际差异较小,10年来烟台市贝藻养殖碳汇总物质量达116.36万t,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426.65万t,折合碳汇经济量达2.67亿元;虽然藻类含碳率高于贝类,但贝类钙质壳能长期储存碳,是优质的碳汇生物。为进一步提高贝藻养殖的碳汇物质量和经济价值,结合烟台贝藻养殖的实际情况,烟台市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促进碳汇渔业的发展:1.调整贝类养殖结构,提高贻贝、蛏等高效固碳贝类养殖比例。2.扩增藻类养殖加工全产业链建设,充分利用藻类高效固碳优势。3.科学推广贝藻混养模式,提升贝藻养殖碳汇效率。4.给予贝藻养殖从业者适当的生态补偿,调动贝藻养殖积极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渤海湾近十年来渔业碳汇能力,本研究汇总了渤海湾地区2010-2020年海水养殖的品种和产量。通过建立不同养殖品种固碳能力评估体系,计算了不同养殖品种对渔业碳汇的贡献和渤海湾近十年海水养殖固碳总量。结果表明,2010-2020年渤海湾海水养殖以池塘养殖为主要养殖模式,年固碳量从2010年的5.79万吨增至2020年的11.04万吨,十年内共计固碳96.0万吨,平均碳转化比为12.5%,其中山东省贡献超过65%。该探索对建立“渔业碳汇”计算的指标体系、科学发展碳汇渔业、提升海洋碳汇生态价值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滨海蓝色碳汇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碳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生态修复和市场交易等方式巩固和提升滨海蓝碳,是实现碳中和目标最为经济有效的方式之一。为进一步挖掘滨海蓝碳的潜力,推动实现碳中和目标,文章概述发展滨海蓝碳的诸多优势,分析其在制度建设和技术开发方面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对策建议:完善滨海蓝碳保护修复和碳汇交易的政策措施,推进陆海统筹和生态补偿的机制建设;推动滨海蓝碳纳入温室气体清单编制,积极参与国际合作;设立监测评估试点,提升监测能力,完善碳汇计量核算方法;加强科学研究,突破关键技术瓶颈。  相似文献   

9.
许振  左平  王俊杰  杜进进 《海洋通报》2014,33(4):444-450
以盐城滨海湿地为例,基于遥感影像提取土地利用变化信息,估算了1987-2007年盐城滨海湿地表层(0~20 cm)土壤有机碳储存量和滨海湿地土壤固碳能力现状。结果表明: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1992年较1987年略有增长,1992~2002年间下降33.3%,2002~2007年间增加30.5%。自然湿地面积减少是湿地土壤有机碳储量减少的主要原因,而互花米草入侵和围垦造田造成了湿地土壤有机碳储量增加。农田、芦苇滩、碱蓬滩、互花米草滩和光滩有机碳埋藏速率分别为12.90、0.30、0.80、2.92和1.68×104 t/a。滩涂围垦造田在短期内有利于滨海湿地土壤有机碳储量增加,但淤泥质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在淤长过程中的自然演替过程,能使整个湿地具有更高、更持久的固碳能力。本研究建议合理控制围垦速率,才能在获取经济社会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保证湿地土壤有机碳储量持续增加。  相似文献   

10.
养殖贝类是最有效的生物固碳方式之一,其碳汇功能作为海洋生态系统功能的一部分,兼具生态和经济属性,碳汇价格的核算可为海水贝类养殖产业补贴提供数据参考,提高碳汇养殖产业的生产积极性,对海洋GEP核算等提供一定借鉴。目前碳汇价格研究较为缺乏,碳汇价格受限于碳汇计量方法的不完善,因此文章基于碳储量变化原理,对养殖环境中的养殖贝类固碳基础公式进行改进,补充了附着贝类固碳与生物沉积物固碳两个计算参数,以此为切入点选取并改进海洋牧场碳汇定价方法,以东方云溪海洋牧场作为研究区进行案例计算,结果为:海湾扇贝、栉孔扇贝与褶牡蛎的碳汇价格分别为165元/t、185元/t和272元/t;使用改进后的碳汇计量方法得到的养殖贝类单位个体固碳量较高,其中生物沉积固碳对提高单位个体固碳量的作用最为突出,约占贝类自身固碳的91%,主要与养殖海域的水文条件有关;较高的固碳量形成了较低的碳汇价格,固碳量与成本收益因素共同影响养殖贝类的碳汇价格;长远来看,碳汇价格会随着固碳计量的愈加完善而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