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周刚炎  邹家忠 《水文》1996,(2):21-26
差分GPS在水道观测上的应用周刚炎,邹家忠(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1前“吉长期以来,我国河道、水库的水下地形观测是采用经纬仪交会定位,配合超声测深仪的传统方法。这种方法需要大量的控制点,增设大量的标石和高标,而且受气候条件、通机条件的限制,精度低,速...  相似文献   

2.
邹家忠 《水文》1989,(3):62-64,F003
一、概述长江河道原型观测,是河流泥沙测验的一项基本工作,通过对长江河道进行实地勘测、调查、测验、钻探和野外试验,搜集水文泥沙及河床地形资料,进行整理及分析,掌握河道冲淤和演变特性,可为综合治理开发长江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用GPS系统进行土石坝变形观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GPS测量能达到的精度,提出了GPS在大坝变形观测中的技术要求和注意事项,研究了数据处理与形变分析方法,通过测试证明,GPS测量可以解决土石坝外部变形观测视准线法因精度不高而处于停止观测的状态。  相似文献   

4.
牛玉国 《水文》1989,(3):42-44
一、问题的提出灌溉引水是影响河道天然径流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使水文资料具有一致性、代表性,就必须对这部分水量进行还原计算。目前,对灌溉引水进行还原计算的有效途径是在引水渠道上设点观测。但一般是白天灌溉,夜间停灌,  相似文献   

5.
白浩铁路一期工程线路自桑锡线的白音库伦车站引出,直至门迪诺尔,全线长约52.253km。根据野外施工条件采用GPS定位技术进行E级网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采用几何水准方法,在施测时加测一个临时点以增加图形强度。测量施工采用4台S82-2008双频GPS接收机按静态观测方法进行同步观测,观测时间控制在45min~60min。根据GPS网平差后坐标和点位精度分析,该项勘测工程控制网设计与施工措施合理,测量结果满足规范所规定的各项限差要求。白浩铁路一期工程GPS施测控制网的布设方法为GPS在沙漠地区特殊条件下的应用提供了一成功例证。  相似文献   

6.
李世举  周永青 《水文》2000,20(6):53-54
GPS在水文测验中的应用,可以改变传统的水文测验方式,提高测验精度和工作时效。提出了运用GPS对测船进行断面导航定位、目标函数的建立和起点距的计算方法。通过对黄河花园口、夹河滩两站的447条垂线进行分析,其结果完全满足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7.
大坝GPS整体变形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大坝GPS整体变形监测问题,文章设想了GPS整体变形监测方案并论证了大坝GPS监测可能达到的精度,最后指出只要选用设备,观测环境和观测方案恰当。GPS监测可满足大坝监测精度要求,实现高精度大坝变形监测自动化。  相似文献   

8.
煤矿顶板砂岩水害严重影响着煤矿安全生产,河道砂体的有效识别对煤矿防治水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地震数据识别河道是有效途径之一,但河道砂不是煤矿勘探的目的层,研究程度低,并且在地震数据成像中河道是一种线状、孤立的地质异常体,常被忽略,因此,在煤炭地震勘探中该项技术不够成熟。以淮北地区某矿的高密度地震数据在含煤地层上覆新近系中发现的河道为基础,在抽取8条线变换为常规观测系统后,以不同偏移距和方位角等观测系统参数为对象,对常规观测系统和高密度观测系统在剖面和平面图中的河道成像质量进行讨论。结果表明:0.8倍河道埋深的最大偏移距和全方位方位角情况下对河道成像较为有利,高密度较常规观测系统对河道成像较好,特别是振幅类属性上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已有站点的基础上,沿甘肃兰州至宁夏中卫一线布设了一条由12个站点构成的跨青藏高原东北缘断裂带的GPS测线网.该测线网与已有站点相互补充,构成了一条平均点距约22 km的密集GPS垮断裂剖面,为青藏高原东北缘海原断裂带及香山-天景山断裂带的现今走滑及逆冲运动状况进行更加精细的研究提供有效的约束.阐述该GPS测线网的站点布设情况、各现测组未必同步的"自由现测方式"、先进的GIPSY时软件.精确单点定位"数据处理方案,并对现洲结果进行分析.实测结果表明.这种方案能够在确保精度要求的前提下更加有效、灵活地实施GPS的地壳形变监测.  相似文献   

10.
利用GPS观测资料反演华北地区现今构造应力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根据已获得的最新GPS观测资料,利用有限元方法反演华北地区现今构造应力场。反演结果表明,华北地区现今构造应力场除受55°~235°方向的压应力外,同时还受到140°~320°方向的拉应力,其中 NE-SW向的压应力最大,约为SE- NW向的2倍。认为这一应力场是2种动力学过程的叠加,一是印度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挤压,其中来自印度洋板块的作用力最大,约为太平洋板块作用力的1.5倍;另一个是因地幔隆起而产生的NW-SE向水平拉张力。  相似文献   

11.
陆桂华  张宗德 《水文》1995,(4):63-64
GPS──DFS系统的开发应用陆桂华,张宗德,王卫平(河海大学水资源开发利用国家专业实验室)1前言60年代末,美国出于军事上的考虑,开始拟定全球卫星定位网的计划,设想利用空间卫星来确定地面位置。经过方案论证(1974~1978年)和系统论证(1979...  相似文献   

12.
根据已获得的最新GPS观测资料,利用有限元方法反演华北地区现分构造应力场。反演结果表明,华北地区现令构造应力场除受NE55°-SW235°方向的压应力外,同时还受到SE140°-NW320°方向的技应力,其中NE-SW向的压应力最大,约为SE-NW向的两倍。研究表明,这一应力场是两种动力学过程的叠加,一是印度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挤压,其中来自印度洋板块的作用力量大,约为太平洋板块作用力的1.5倍;另一个是因地幔隆起而产生的NW-SE向水平拉张力。  相似文献   

13.
文章主要叙述了GPS在冷水江滑坡变形监测的应用,结合该工程实例主要介绍了冷水江滑坡的情况、GPS变形监测技术以及GPS在滑坡变形监测中的应用,包括方案,GPS数据处理,分析变形数据、通过本次GPS在冷水江滑坡变形监测的应用研究,发现GPS的测量精度完全可以满足滑坡变形监测的精度要求,且具有明显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手持式GPS在化探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立文  安兴 《西北地质》2012,(2):151-156
主要论述在化探预查和普查阶段使用手持式GPS,实现了单点绝对定位,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野外定点的精度,降低了工作强度,简化了工作程序,保证了工作质量。GPS在化探工作中的使用必须按照必要程序进行,为保证精度,必须进行GPS试验,主要包括控制点的选择,仪器参数校正,精度试验,多台GPS一致性检查,并明确给出该地区GPS能否使用报告。通过野外实例充分说明了利用手持式GPS的定位方法在地球化学勘查中应用的效果,利用GPS航迹跟踪功能验收当天野外工作,制作航迹监控图、野外实际材料图,利用GPS和MAPGIS制作地质简图及化探测网的布设。重点讨论了GPS有关参数的设定、校正及准确度等细节,从而保证地球化学勘查测点定点的精度和质量。  相似文献   

15.
16.
李华平 《安徽地质》2009,19(1):78-80
从GPSRTK技术在高山地区受到限制的情况下,通过采取快速静态和GPSRTK技术相结合的方法保证作业时间以及定位的精度,从而提高作业效率和加强质量控制。采用GPS快速静态GPSPTK相结合定位技术的精度及效率在黄山风景区像控工作中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17.
18.
GPS技术在测量领域的应用以其精度高,效率高,不受气候条件和通视条件影响等优点受到测量界的欢迎。GPS测量的成熟技术方法有多种,作者依据滦平盆地的地形特征和重力勘探的精度要求,在对滦平盆地进行重力测量时选用GPS静态相对定位技术建立测区内的测量网,采用GPS快速静态定位技术实测各重力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GPS测地技术在物化探勘查及地质普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GPS的几种定位方式及其所观测坐标系统的转换方法,列举了近年来在重力测量和地质工程联测工作的实例,说明GPS测量在物探和化探及地质普查中可以广泛地使用,指出在工作中要注意的几点事项,展望GPS测量的应用前景会越来越好。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详细介绍了我省GPS观测网络的主要内容与进展 ,以及该观测网络 1 995~1 997二期观测概况 ,观测数据的处理及所得到的结果 ,网内的地壳运动 ,包括网内各部分的应变。应变计算表明 ,福建沿海强震的孕育发生 ,其力源可能是印度洋板块对欧亚板块的碰撞以及菲律宾海板块对台湾岛东侧仰冲挤压的共同作用所致 ,前者作用是均匀的 ,后者是不均匀的 ,但福建沿海强震的孕育发生与后者的关系更为直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