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气象观测的资料,一直来力求真实、准确、完整.但在日常工作中,蒸发量的缺测却屡有发生.如何避免蒸发量的缺测,是我们所有的观测员同志都应该注意的问题.蒸发量的缺测不外乎人为与非人为两大因素.人为因素:有时观测场内有外人进入,或因好奇、或因故意、将蒸发皿中水倒掉或加入一部分,就使得该日蒸发量失真而失去保留价值;还有观测员在取蒸发皿时不小心将水外流,也会使蒸发量缺测.对于这两种情况,只要值班时密切注意观测场内的安全、值班员操作时小心仔细就可以完全避免的.另外夜间小鸟栖在蒸发皿边缘饮水,也会影响蒸发量,在小鸟多的地方夜间最好罩上蒸发皿网罩.  相似文献   

2.
邱春鹏 《气象》1989,15(7):20-20
当降暴雨时,由于现行小蒸发皿容量有限,如果不及时量取肌内的降水量,或遇夜间降暴雨而又不守夜班的气象站,往往导致皿内有水从出水咀中溢出,造成该日蒸发量记录缺测。 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可在蒸发皿的出水咀上安一个防溢装置。 根据目前全国各地气象台站现用的小型  相似文献   

3.
在大雨或暴雨时,蒸发皿的雨水往往溢出,使当天的蒸发量缺测。例如1990年2月16月夜间,我站下了一场65.0毫米的暴雨,由于雨水从蒸发皿的排水咀溢出,使当天的蒸发量缺测。 为了防止蒸发皿中雨水流出,我自制一个防溢装置。事先准备好如下的一些配件:  相似文献   

4.
小型蒸发器失真记录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提高小型蒸发器观测记录的准确性,对德州1998年1月至2007年12月蒸发量失真记录(负值、偏大可用、缺测记录),结合当时天气状况等气象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负值记录占失真记录的54.8%,集中在11至次年2月,多发生在非阵性的小雨(雪)、连阴雨、大雾天气;偏大可用记录、缺测记录多集中在6--8月,多发生在阵性强降水和湿度小、日照强、风大天气;造成失真记录的原因有人为操作不当、特殊天气、操作不科学等因素;针对不同天气条件下避免失真记录的发生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地面气象观测规范》避免小型蒸发量缺测的两种方法,都有一定的缺陷性,用分流法避免小型蒸发量缺测,可解决实际的问题,保证小型蒸发量的准确性,提高数据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6.
对2001年第4期<河南气象>刊登的张照河、冯素芳<预防强降水时小型蒸发缺测的方法>的"强降水"一词,我们略有异议.1998年汛期,我们也曾实验过,实践证明,采用"在蒸发皿倒水嘴连接胶管,胶管另一端连接容器"的方法,对强度不是很大(过程雨量可以很大)的稳定性降水较适宜,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蒸发量的缺测,但对于积雨云带来的强阵性降水,往往并不适用,通常在蒸发皿内水面还未达到倒水嘴时,因其强度大,下降猛,就已经将其内的水溅到蒸发皿外.  相似文献   

7.
对2001年第4期《河南气象》刊登的张照河、冯素芳《预防强降水时小型蒸发缺测的方法》的“强降水”一词,我们略有异议。1998年汛期,我们也曾实验过,实践证明,采用“在蒸发皿倒水嘴连接胶管,胶管另一端连接容器”的方法,对强度不是很大(过程雨量可以很大)的稳定性降水较适宜,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蒸发量的缺测,但对于积雨云带来的强阵性降水,往往并不适用,通常在蒸发皿内水面还未达到倒水嘴时,因其强度大,下降猛,就已经将其内的水溅到蒸发皿外。对此,特提出以下建议:改进蒸发皿的结构,防止雨滴外溅。生产厂家可将倒水嘴再下移1cm左右,将蒸发…  相似文献   

8.
小型蒸发器口沿上附有一个上端向外张开成喇叭状的金属丝网圈 (蒸发罩 ) ,其作用是防止鸟兽饮水。我站为夜间不守班的 3次站 ,每天 2 0点观测后都习惯把蒸发罩取下 ,第 2天 0 8点前再戴上 ,以防夜间有降水时 ,由于蒸发罩的缘故蒸发量失真。然而夏天早晨五六点钟鸟类活动频繁 ,经常在观测场内停留 ,如果仍在 0 8点观测前巡视仪器时再去戴蒸发罩 ,难免出现鸟类吸饮蒸发皿中的水的现象 (尤其是干旱时期 ) ,致使所测蒸发量失真。因此 ,对于夜间不守班的台站 ,为保证蒸发量的准确无误 ,天亮后应及时给蒸发器戴上蒸发罩 ,以免因鸟类吸饮蒸发皿中的…  相似文献   

9.
在气象观测中,常常由于暴雨等原因而造成蒸发缺测和记录失真,因此,研制订正措施十分必要。本文从道尔顿定律出发,以温、湿、风订正后的自记记录,用积分回归公式计算日蒸发量,效果较好,精度也较其他方法高,颇有实用价值。一、建立在道尔顿定律基础上的蒸发计算式  相似文献   

10.
在地面气象观测资料中,因强降水造成蒸发量缺测和加括号的记录较多。如我市某站1994年4至9月蒸发量缺测和加括号的有9天,属降水影响的就有8天。其中6月份出现三次暴雨,蒸发量缺测2天,记录加括号一天。这种情况,不利于保证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序列的完整和准确。因此,探讨强降水时蒸发量缺测的补救办法很有必要。 经查阅记录,我认为有两种做法可以在特定天  相似文献   

11.
如何避免日蒸发量缺测付金梅,盛玉梅春、秋、冬三季,北方地区对蒸发量采用称量法来称量余量。为了保证蒸发记录的准确,本文介绍怎样用量杯加次日原量的方法来校正当日蒸发量准确与否,同时当余量有误时如何避免蒸发量缺测。举例说明:1991年3月21日,原量为58...  相似文献   

12.
刘立 《气象》1991,17(6):1-1
夏半年有强降水时,往往使蒸发量观测精度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造成缺测。据宜宾站1981—1990年10年地面观测记录统计,降水量≥50mm的日数为38天,有24天蒸发量记录缺测。另有13天记录缺测,2天  相似文献   

13.
小型蒸发器口沿上附有一个上端向外张开成喇叭状的金属丝网圈(蒸发罩),其作用是防止鸟兽饮水. 我站为夜间不守班的3次站,每天20点观测后都习惯把蒸发罩取下,第2天08点前再戴上,以防夜间有降水时,由于蒸发罩的缘故蒸发量失真.然而夏天早晨五六点钟鸟类活动频繁,经常在观测场内停留,如果仍在08点观测前巡视仪器时再去戴蒸发罩,难免出现鸟类吸饮蒸发皿中的水的现象(尤其是干旱时期),致使所测蒸发量失真.  相似文献   

14.
1前言佳木斯市地处寒温带气候区,由于一年四季温差大、冬季结冰期长,最低气温低(可达-414℃),玻璃制的大型蒸发器一遇低温,易被冻裂,造成记录缺测。为了补充记录,曾用70高的小型蒸发器代替,但小型蒸发器只能测定特定环境下的蒸发量,不能直接用来代替水...  相似文献   

15.
地面规范规定,小型蒸发器在每天20对观测后,需重新注入20毫米的蒸发原量.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个别一般站,因怕夜间不守班期间有较大降水可能导致蒸发皿溢出,随意将蒸发原量改为10毫米。我们认为这种做法是违反规范规定的,它将导致蒸发量的严重失真(特别是夏季),从而使测得的蒸发量失去其比较性和代表性。为防止一般站在夜间不守班期间因发生强降水使蒸发皿溢出,建议在蒸发器旁边放一加  相似文献   

16.
汛期的一个晚上,利川,雷鸣电闪,大雨倾盆。副局长兼测报股长吴明旭翻来复去睡不着,“如果这种强降水持续下去,蒸发皿内的水仍然会溢出造成蒸发量缺测。”他想,“对三次站来说夜间不管发生多恶劣的天气情况,值班员可以只备注一笔即可,以前蒸发量缺测每每就是这种情况”。 外面仍是一阵接一阵的轰轰的雷声、哗哗的雨声、刺眼的闪电和呜呜的风声。几天来的热浪退尽,室内分外凉爽,妻和子早已熟睡,可他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江苏省16个台站小型和E-601型蒸发皿同步对比观测资料,以南京站为例,采用比值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法对长时间序列小型蒸发皿蒸发量进行估算及效果检验,结果表明:通过比值法计算得到的月折算系数介于0.490~0.609之间,年折算系数介于0.476~0.621之间,二者平均折算系数相同,均为0.537,两种蒸发皿月蒸发量相关系数高达0.952 4,年蒸发量相关系数仅0.496 2,表明在利用比值法进行计算时,月折算系数较为合理,具有较好适用性;基于各气象因子和E-601型蒸发量建立的各月小型蒸发皿蒸发量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决定系数介于0.809~0.940,效果较理想;比值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法模拟检验中,比值法年平均误差为7.9%,多元线性回归法年平均误差仅2.5%,比值法预测结果决定系数为0.861 9,回归模型决定系数高达0.953 4,可见回归模型效果更为理想。总结研究结果后,本文详细给出江苏省各台站小型及E-601型蒸发皿折算系数,为有效完整利用江苏省各台站长时间序列小型蒸发皿资料提供合理依据。  相似文献   

18.
我站于1991年增加E601大型蒸发观测以来,历经两年的观测比较,在观测资料中发现,在同一天气条件下蒸发量的变化同小型蒸发比较基本无规律,而且常有余量大于原量的现象出现,即蒸发量为一负值,并时有造成记录缺测现象发生.这种现象的出现尤其是蒸发量较小的日数更为突出,笔者根据记录误差和缺测等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得出引起蒸发误差而变化不规律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仅因安装王求不@*楷.按照规范要求只注意蒸发桶放火坑内必须使“器口水平”的安装规定,而忽视了器内直管支撑与测针座的连接是否水平.由于安装原因。器内外座不…  相似文献   

19.
根据新疆尉犁县气象站1995—2004年小型蒸发皿(直径20cm)蒸发量及相关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了各气象要素对水面蒸发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各气象要素对小型蒸发皿(直径20cm)月平均水面蒸发量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气温>日照时数>风速>相对湿度。  相似文献   

20.
荤尉地区气象要素对水面蒸发量影响程度的灰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新疆尉犁县气象站1995-2004年小型蒸发皿(直径20cm)蒸发量及相关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了各气象要素对水面蒸发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各气象要素对小型蒸发皿(直径20cm)月平均水面蒸发量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气温〉日照时数〉风速〉相对湿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