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图斑合并(聚合和融合)是专题地图综合中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将小于面积阈值的图斑群的空间视觉冲突分为四类,针对不同的类型采取不同的策略,重点讨论了邻接小图斑群的渐进式合并方法。该方法有效地简化了整个计算过程,提高了计算效率,并使得合并前后的变化值达到最小。  相似文献   

2.
由于高斯投影存在面积变形,当面积精度要求较高时,需要在地球椭球面上进行图斑面积计算。通过对图斑椭球面积计算方法进行研究,改进了图斑面积的定积分近似计算方法,并利用改进的矩形法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与常规矩形法相比,改进的矩形法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可以替代图斑椭球面积计算方法中的中间层算法和底层算法,简化图斑椭球面积的计算过程。借助C#语言的十进制数类型变量,利用改进算法获得了椭球面梯形面积的高精度可靠值。利用改进算法可以计算任意一大梯形图块的椭球面积,进而方便地计算任意图斑的椭球面积。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图斑净面积的计算公式,在图斑编码的基础上,运用FME实现了图斑净面积量算工作的流程化和自动化。与其他方法相比,基于FME的图斑净面积计算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易于实现和不用编程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图斑在空间上两两相邻、无缝隙、不重叠是土地利用数据的特点。本文从图斑群合并区域的整体考虑,顾及待合并图斑的邻域图斑变化,提出了一种有效避免新的空间冲突产生的图斑群合并方法,并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合并效果和效率上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5.
史守正  石忆邵 《测绘科学》2019,44(11):164-169,175
针对地球椭球面图斑连线类型的非唯一性、椭球面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多样性以及任意图斑面积计算精度控制的复杂性等问题,该文基于理论探讨与实例计算相结合的方法,明确了土地面积量算中适宜采用的椭球面图斑类型,测定了各椭球面梯形面积公式的计算精度,给出了任意图斑面积计算精度控制的新思路。研究表明:采用等角航线作为地球椭球面两界址点之间连线的等角航线图斑更适宜于土地面积量算工作;取至e~(10)项的乘积项椭球面梯形面积公式不仅精度高于其他两个理论上等价的近似公式,而且也高于精确计算公式;把割、补三角形看做特殊的椭球面大梯形,借助递归算法,提出了椭球面大梯形面积计算的新公式,这为椭球面上任意图斑面积计算及精度控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结合京山县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数据库建设的生产实际,对编制过程中图宽净面积小于等于零、行政辖区面积和图斑计算面积不一致等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说明了应该如何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阐述了所采用的利用图例板自带的属性自动赋值、计算机自动赋值、外来数据挂接赋值和手工输入赋值等4种属性数据录入方式和通过条件生成点文件功能对零星地物的录入处理。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椭球面上面积的计算方法,利用了几何图形库中对于多边形的定义,在ArcObject中实现了椭球面图斑面积的计算。  相似文献   

8.
利用浙江省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着重在语义综合和图形综合两个方面对土地利用现状图的制图方法进行了相关研究,通过将小面积图斑降维处理等方法实现了综合前后土地面积的基本平衡,同时又提出了图斑合并的最小面积原则.实验证明,该原则下的制图综合可以更真实地反映原始图斑的地理属性.  相似文献   

9.
图斑面的聚类处理是挖掘图斑空间知识的重要手段。针对当前图斑面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分布不均等导致聚类结果不够准确的问题,同时为满足大规模图斑数据分析的需要,本文引入多密度属性计算指标,提出了一种图斑数据的聚类方法。首先,根据单个图斑内部点位置(包含边界)的不同赋予其多个密度属性;然后,根据图斑间密度低值向密度高值靠拢的趋势建立图斑归属连接,依次生成图斑要素的树状结构连接;最后,依据树状结构连接的结果对各连接进行剪枝或合并,生成多个独立树,完成图斑面的聚类。试验证明,本文方法可以有效识别各类不规则图斑的聚合集群,并在大规模图斑数据的聚合中具有良好的精度表现,满足高密度多边形区域的聚类识别需求。  相似文献   

10.
在AutoCAD中实现面积的快速量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龚有亮  曹歆宏  翟翊 《测绘通报》2002,(4):33-34,37
提出一种在AutoCAD中快速量测面积的方法,只要在图斑内部任意指定一个点,就可以自动获得图斑的面积和图斑边界拐点的坐标,增强了AutoCAD的面积量算功能,操作简便,提高了量测效率。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化地图得到了广泛应用,高德地图、百度地图等互联网地图广泛应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地图的美观性和设计感就决定了人们对它的第一印象。专题图作为一种集设计理念、空间信息于一体的地图产品,在很多场合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制作专题地图中常常使用到的软件工具有ArcMap、CorelDRAW、Adobe Illustrator等,本文基于ArcMap进行专题图地图符号的设计,利用ArcMap专业地理信息的特性和强大的符号管理工具,对地图符号设计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发掘ArcMap对专题地图符号设计的潜力。  相似文献   

12.
崔爽 《地理空间信息》2011,9(3):133-135
基于RS、GIS和景观生态学原理与方法,研究深圳市域景观的空间格局特征及其动态变化.采用ERDASIMAGINE遥感数据处理软件对1995年、1999年和2008年的TM遥感影像图进行数据预处理、监督分类以及分类后处理,并通过ArcMap对经过分类后处理的图像进行编辑,得到深圳市历年的景观分类图,应用FRAGSTATS...  相似文献   

13.
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demonstrate a new method to map the distributions of C3 and C4 grasses at 30 m resolution and over a 25-year period of time (1988–2013) by combining the Random Forest (RF) classification algorithm and patch stable areas identified using the spatial pattern analysis software FRAGSTATS. Predictor variables for RF classifications consisted of ten spectral variables, four soil edaphic variables and three topographic variables. We provided a confidence score in terms of obtaining pure land cover at each pixel location by retrieving the classification tree votes.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assessments and predictor variable importance evaluations were conducted based on a repeated stratified sampling approach. Results show that patch stable areas obtained from larger patches are more appropriate to be used as sample data pools to train and validate RF classifiers for historical land cover mapping purposes and it is more reasonable to use patch stable areas as sample pools to map land cover in a year closer to the present rather than years further back in time. The percentage of obtained high confidence prediction pixels across the study area ranges from 71.18% in 1988 to 73.48% in 2013. The repeated stratified sampling approach is necessary in terms of reducing the positive bias in the estimated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caused by the possible selections of training and validation pixels from the same patch stable areas. The RF classification algorithm was able to identify the important environmental factors affecting the distributions of C3 and C4 grasses in our study area such as elevation, soil pH, soil organic matter and soil texture.  相似文献   

14.
This study proposes a landscape metrics-based method for mode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land change simulation models. To quantify model performance at both landscape and class levels, a set of composition- and configuration-based metrics including number of patches, class area, landscape shape index, mean patch area and mean Euclidean nearest neighbour distance were employed. These landscape metrics provided detailed information on simulation success of a cellular automata-Markov chain (CA-Markov) model standpoint of spatial arrangement of the simulated map versus the corresponding reference layer. As a measure of model simulation success, mean relative error (MRE) of the metrics was calculated. At both landscape and class levels, the MRE values were accounted for 22.73 and 10.2%, respectively, which are further categorised into qualitative measurements of model simulation performance for simple and quick comparison of the results. Findings of the present study depict a hierarchical and multi spatial level assessment of model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15.
基于ArcMap的地图符号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地图符号是地图的语言,地图符号的绘制是地理信息系统开发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讨论了ArcMap中地图符号的绘制方法,对几种ArcMap中不能实现的符号简要阐述了绘制方案。  相似文献   

16.
安晓亚  刘平芝  金澄  徐道柱  王峰 《测绘学报》2017,46(11):1899-1909
为满足智能化检索地理信息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开域空间方向关系的手绘地图检索方法。首先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手绘地图检索的开域空间方向关系描述模型。该模型通过开域既能自适应精确描述,又可通过松弛化策略模糊描述手绘对象间方向关系。提出基于开域空间方向关系的手绘地图检索流程,建立了R树空间索引和方向关系相似度计算模型,给出了输出结果的评价方法。采用实际数据的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在较大范围地图场景中有效检索到排名靠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一种地类图斑符号配置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地图符号配置是地图可视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制图中,地类图斑的符号化通过填充法或填绘法实现,但是这些方法不能解决符号的空间冲突问题。本文从地图认识的角度出发,归纳地类图斑的符号化规则,提出了一种地类符号配置算法,并利用C#语言、Arc Engine开发接口实现了该算法。实验结果表明,算法较好解决了地类符号与其他地物要素压盖问题。  相似文献   

18.
基于空间竞争的城市道路影响域划分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给出了道路网络多边形剖分的具体模型及算法,实现了城市道路影响域划分的自动化、智能化,为城市的交通状况评价及交通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建筑区是一种重要的人工地理要素,利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可以在更精细的尺度上获取建筑区信息。针对建筑区这类结构复杂、面积相对较大的地物类,提出一种分块表示与合并提取方法。首先,通过角点上下文约束来划分图像,并将获得的图像块作为影像处理的基本单元;然后,利用空间变异函数来建模每个图像块并提取特征描述参数,进一步通过主成分变换实现建筑区图像块的结构特征表示;最后,根据图像块空间结构特征的相似性实现建筑区的判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实现高分影像建筑区的提取,并且对不同分辨率的高分影像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20.
科尔沁典型地区流动沙地景观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3 s技术,对科尔沁典型地区进行取样,分析了在农业生产活动由强~弱~强的梯度变化过程中,流动沙丘斑块空间属性也有相应的变化规律。各级别从斑块的形状特点来看,在以牧业活动为主区域向以农业活动为主区域过渡中,流动沙丘斑块形状趋于复杂。同时,各级斑块面积与分维数的关联分析表明:当斑块面积极小时(<0.2km2)时,极易受外界影响而使得形状复杂;当斑块面积大于0.2km2时,斑块与分维数显著性较差,且为正相关,斑块面积的越大其稳定性越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