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地名》2012,(4):8
湘江水系地处长江之南,南岭以北,东以罗霄山脉与赣江水系分界,西隔衡山山脉与资水毗邻。湘江流域跨湖南省的永州、郴州、衡阳、娄底、株洲、湘潭、长沙、岳阳8个地(市)。据《水经注》记载,"湘水出零陵始安县海阳山",这是古文献中对湘江源头最早的记载。清《湘水考》也说:  相似文献   

2.
关于湘江的源头,各种权威工具书都非常肯定地说它发源于广西境内海洋山附近的海洋河。《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大辞典》“湘江”辞条说:“湘江发源于广西灵川县海洋山的龙门界,名为海洋河,全长856km。”①《辞源》“湘水”辞条说:“湖南省最大河流,与漓水同发源于广西兴安县海洋山。”②《辞海》“湘江”辞条说:“湘江,湖南省最大河流,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川县海洋山西麓,同桂江上源间有灵渠相通。”③这种关于湘江发源于广西境内海洋山(或海洋河)、湘江与漓江同源的说法,两千年来,广为流传,人们对此深信不疑。但是,这种说法与实际的地理事实…  相似文献   

3.
赵国君 《中国地名》2011,(10):67-67
无锡简称“锡”,因无锡有锡山而得名。“无锡锡山山无锡”,是无锡的一句老话,意为无锡虽有锡山,却没有锡。 据晋代周处《阳羡风土记》记载:“昔有谶云:‘无锡宁,天下平,有锡兵,天下争。”’这是迄今所能见到的最早关于有锡无锡之说的记载,但明确是一条谶语。  相似文献   

4.
《中国地名》2009,(10):74-75
一、历史风貌 老人们常说“先有海阳后有秦皇岛”,据历史考证,秦皇岛市区在1898年开埠建口岸前只是临海的一个小渔村,而海阳镇的历史则可以追溯到辽宋时期,据《抚宁悬志》记载,当时海阳地区属中京道润州海阳县,其州治,县治均设有海阳,可以说是历史悠久。  相似文献   

5.
《中国地名》2011,(12):64-65
关于五女山的名称由来,最早的文字记载是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出版的《怀仁县乡土志》。书中称,光绪三年(1877)始建怀仁县。民国三年(1914年),因与山西省怀仁县重名,将辽宁省的怀仁县改桓仁县,以古桓州得名。该志在《地理类·山脉》中记载:“五女山,在县城之北,形如石屏,屹立佟佳江岸,相传古有五女屯兵其上,因此得名。”宣统元年(1909年)、民国十九年(1930年)出版的《怀仁县志》均沿袭此说。  相似文献   

6.
法库县位于辽宁省沈阳市西北部,其名称由来,现大致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从山得名说。 1、据《满文老档》记载:崇德元年 (公元 1636年 )八月“十七日,圣汗闻法库山喇嘛满珠习礼胡图克图卒,遣察汉喇嘛、毕里克图囊苏往视之。又载:崇德元年八月二十七日,“是日,奉命往吊法库胡图克图喇嘛之察汉喇嘛、毕里克图囊苏还。”从这两段记载可以清楚地看出,后金皇太极时,有个喇嘛叫满珠习礼胡图克图来法库山修道。八月十七日,皇太极闻讯,满珠习礼胡图克图喇嘛病死于法库山,立即钦派察汉喇嘛和毕里克图囊苏从盛京到法库山吊唁,十天后返…  相似文献   

7.
倒马关,长城“内三关”之一,又名常山关,《战国策》称其鸿上关。据《幾辅通志》记载,倒马关在河北唐县西北60公里,山路险峻,马为之倒,故而得名。  相似文献   

8.
针对城镇化导致水系及其水域空间被挤占、压缩甚至吞噬的现实问题,本研究采用1995、2005和2015年3期经Google Map校准后的水系与1995—2015年城镇建成区面积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和重心模型研究湘江流域1995—2015年水系演变与城镇化的时空特征,分析城镇建成区面积对水系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得出:1)湘江流域水系总体呈衰减趋势,河流趋向主干化。各水系指标均产生空间集聚,与周围邻近地区存在相似性。但水系指标的空间集聚格局演变差异显著,河网密度(Dr)、河流弯曲度(Sr)、干流面积长度比(Rm)空间格局稳定,水面率(Wp)、河流发育系数(Kw)较不稳定。高值区集中在流域中下游,低值区则集中在株洲和永州。2)Dr、Kw、Sr、Wp与城镇化重心迁移方向相背离,Rm与城镇化重心迁移方向具有统一性,城镇化在水系演变过程中主要起负向影响。研究结果有助于为城市规划与水系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针对城镇扩张引起的水系衰减、结构单一化等问题,以湘江流域城市群为例,基于2001年、2015年两期同时期遥感数据,采用ENVI和ArcGIS等技术手段,运用拓扑学原理,选取河网密度、水面率、支流发育系数和面积长度比等水系数量、形态格局指标,研究湘江流域城市群水系形态格局演变规律。基于此,再结合三维城镇化,分析其水系形态格局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近15年来,湘江流域城市群河流长度、河流数量、水面率和河网密度都呈现衰减趋势,河流长度衰减最为明显;(2)研究区一二级支流的支流发育系数下降,二级支流的衰减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主干河流面积长度比变化相对较小;(3)河流衰减有明显的区域分异规律,城市化程度越高,河流水系衰减越明显。研究区中,长沙市水系衰减最为严重,湘潭市水系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地名》2011,(12):33-35
“朝阳”一名始于清代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以境内凤凰山上的朝阳洞得名。据民国二十年(1931年)出版的《朝阳县志》记载:“因城址东邻凤凰山脚下,山形如青凤昂首展翅对城似鸣状”,即取储经·大雅》篇“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之意,引“凤鸣朝阳”之句而取“朝阳”二字命名。  相似文献   

11.
湘江水系河水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本文讨论了湘江水系河水一些主要水化学指标的特征及其环境化学效应,计算了河水的化学稳定性指数和化学侵蚀速率,讨论了该水系重碳酸盐型河水的侵蚀及沉积平衡与总盐量的相关关系,还论证了河水的地球化学特征与水热条件和地质因素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巫山位于重庆市东大门 ,为渝、鄂界山 ,呈西北———东南走向 ,长江横切巫山山脉 ,形成著名的长江三峡。关于“巫山”一名的由来 ,旧时有两种说法 ,其一是清光绪《巫山县志·沿革》认为 ,巫山一名巫咸山 ,以巫咸葬此得名。其二是《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云 :“旧传形如巫字 ,遂以名山。”其一 ,巫咸之名最早见于《尚书》 ,有关记载或云神农时人 ,或云尧时人 ,或云殷商时人 ,现多以巫咸为殷商时人。夏、商及神农、尧帝皆是以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山西、河南等地为其活动中心。远古神灵膜拜之风甚浓 ,作为上达民意、下宣神旨的神职人员 ,“生…  相似文献   

13.
石鼓山位于衡阳市东北,是蒸水与湖水的汇合处,有“湖南第一胜地”之称。郦道元《水经注》载:“临丞有石鼓,高六尺,湖水所经。”这里是一峰屹立,山水相映景色十分秀丽。“石鼓郁嵯峨,截然踞沧洲”。自古以来,历为游览胜地。据《南岳志》载:“三国时,诸葛亮练水师在此。其所以叫石鼓山。”有两种说法:一说山形似鼓;二说蒸水与湘水会合,水激石崖,其声似击鼓。晋代庾仲初的观石鼓诗称:“鸣石含潜响,雷骇震九天。”又曰“翔霄拂翠颠,绿涧漱崖间。”在  相似文献   

14.
“纵横交错的山脉”是上海七年级《地理》教材“地形的分布”中的内容。本节课的重难点是记住我国主要山脉的名称和位置。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许多高大而绵长的山脉纵横交错分布在广阔的国土上,很多山脉成为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对气候、水、植被及经济建设都有较大的影响,山脉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是其它地形分布教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曲子越 《中国地名》2012,(10):42-42
长子县是中华民族文明发祥地之一。传说炎帝神农氏在境内尝百草兴稼穑,完成了人类从游牧狩猎到定居农耕的重大转折。境内发鸠山,为《山海经》记载古代神话故事“精卫填海”的衔木之地。尧封长子丹朱于境,长子县由此得名。  相似文献   

16.
秀美神奇的大云山文/@@尚立军大云山位于湖北岳阳临湘两县(市)交界处,自古为江南名胜,有洞天福地之称,大云山海拔911.1米,主山脉面积有40平方公里,1996年8月被评为国家级森林公园。据《大清一统志》、《岳阳府志》记载“大云山周二百里,盘旋七十二...  相似文献   

17.
据史书记载,西柏坡原名“柏卜”,始建于唐代,因村后坡岭上翠柏苍郁而得名。1935年,该村一位教书先生将“卜”改为“坡”,又因与“东柏卜”村相对而居,遂改名为“西柏坡村”。  相似文献   

18.
“图们”之名,在古籍中用字很不统一,有“统们、驰满、土们、豆满”之称,皆同音而异字,都是指图们江。据《中国古今地名辞典》记载:图们江,出自满语“图们色禽”。“图们”意为“万”、“众”,“色禽”意为“源”、“河源”,“图们色禽”即“万水之源”之意,后来略去“色禽”,简称“图们”。图们市图们市位于吉林省东缘,以地濒图们江而得名。隔图们江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为邻,是我国东部的口岸城市。商周时,图们为肃慎族生活栖息之地。秦汉之际属挹娄和北沃沮(勿吉)领地。南北朝时为高句丽所据。唐代属渤海国中京显德府卢州境。辽时属…  相似文献   

19.
相传大禹娶涂山民女为妻,又曾为治水而会诸侯于涂山。涂山民女因思念丈夫,在涂山之间唱出了我国最古老的情歌《候人兮猗》。然而,涂山究竟在哪里呢?由于文献记载简略,相同地名较多,形成数种不同意见。有以为涂山在伊洛、陆浑一带的三涂山,即今河南嵩县。《逸周书·度邑解》记载,周武王营建洛邑时的设想:“其有夏之居,我南望过于三徐,北望过于有岳鄙、顾瞻过于河,宛瞻于伊洛。”《左传·昭公十七年》也载:“晋将伐陆浑,以有事于 与三徐。”杜预注曰:“三涂在陆浑。”《水经注》、《读史方舆纪要》也都说,三徐即涂山,山上有…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地名》2011,(2):21-22
李达的故乡——湖南零陵零陵,位于湖南省西南潇水湘江汇合处,雅称“潇湘”,系中共“一大”代表李达的故乡。零陵得名于舜葬九疑。《史记·五帝本纪》载: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制,设长沙郡,置零陵县,也有纪念舜帝之意。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零陵迁至泉陵侯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