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同”这个词最早见于元曲。伟大戏剧家关汉卿所著《单刀会》一剧中有“杀出一条血胡同来”的戏词。一些古籍中也有记载,《析津志》一书里讲得较为贴切:“京中二十九巷通,巷通本方言”,就如同上海称胡同为“弄”一样。也有人认为“胡同”一词,自蒙古语演化而来。作为元朝的都城北京,当时在生活中免不了用一些蒙古语词汇。至今北京还保留着一些用蒙古语称呼的地名,如沙拉胡同、义溜胡同、蚂螂胡同等。  相似文献   

2.
总布胡同位于北京东长安街以北,与北京站隔街相对。元代既已形成,明朝属明时坊,因总捕衙署设于此,故称总捕胡同或总部胡同。清朝属镶白旗,乾隆时称总部胡同,宣统时以南小街为界,分称东、西总布胡同,民国三十六年(1947)将原城隍庙街改称北总布胡同,并沿称至今,所以总布胡同包括东总布胡同、西总布胡同和北总布胡同。  相似文献   

3.
《中国地名》2011,(5):62-63
在山东省济亍市原越河商场对过路南有个坝口街,街南首有一东西走向的胡同,这就是龙行胡同。现在这里改称龙行路。这条小小的胡同,长不足一里,宽不盈十尺,为什么有这么一个气派雅致的名称呢?  相似文献   

4.
正烟袋斜街位于北京地安门外大街鼓楼前,什刹海前海北侧,东起地安门大街,西至小石碑胡同与鸦儿胡同相连,北起大石碑胡同,南至前海北沿,街区占地14公顷。此街东西斜形走向,全长232米,宽5—6米,街道两侧建筑典雅朴素,颇具明清传统风格,其前店后宅的形式呈现出古风犹存的市井风情,充分展现出浓郁的老北京传统风貌。2010年11月10日,北京烟袋斜街被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称号。烟袋斜街出现于元代,与元大都的建设休戚与共。刘秉忠修建大都城使鼓  相似文献   

5.
估衣街是天津最早的商业街。位于津门三岔河口一带,东起大胡同,西至北门外大街,中与归贾胡同、耳朵眼胡同等街巷相交。 据史书记载,元代南粮北调,海漕或河漕,三岔河口就是南粮北运的枢纽。元朝王懋德有诗曰:“东关转海输粳稻,一夕潮来集万船”。由于漕运的兴盛,运粮船亦运南方杂货至津,三岔河口岸边形成众多货栈、码头,商贾云集,人口聚增,逐渐形成了商业街的雏形。 据说早在明成祖迁都北京时,有个叫张永德的人在天津北门里摆摊卖古董,兼营估衣,人称估衣张。以后其长子张国成继承父业,在锅店街的东口租了间门脸,起了个字号…  相似文献   

6.
久闯北京东城有条“内务部街”,顾名思义,想必与其南侧的“外交部街”一样,都是民国初期定都北京的产物。几年前,由于工作关系,一些过去熟视无睹的事物引起我的兴趣,在一个傍晚走进仿佛蒙着神秘面纱的“内务部街”。与其说它是街,不如说是条大胡同:西与南北走向的东四南大街垂直相交,向东延伸至朝阳门南小街,长700多米,宽可并行两辆小汽车,沥清路面,两旁多为居民住户,很少商业店铺,无公共汽车通过,行人也稀,夜间一定很静……街名所称“内务部”,与“内政部”、“民政部”的涵义大同小异,分别是20世纪我国中央民政机…  相似文献   

7.
北京牛街     
《中国地名》2009,(2):40-40
牛街是北京南城中部的一个民族特色经济区,是名副其实的“民族团结街”。牛街是北京最大的回民聚落,大约在宋元时代,许多来自中亚的穆斯林信徒逐渐在此聚居,经历近千年的发展而形成的。牛街位于地铁“长椿街”站南约2千米处,以区域中心的“牛街”为中轴,包含两旁约60条弯弯曲曲的小巷弄胡同在内的聚落。  相似文献   

8.
正百花深处胡同隶属于北京市西城区什刹海街道辖域,东起护国寺东巷,西至新街口南大街。北侧与新太平胡同相通;南侧与护国寺西巷相通。百花深处胡同是北京街巷名称极雅者。据《北京琐闻录》记载:"明万历年间,有张姓夫妇在新街口南小巷内购买空地二三十亩,种青菜为生。在园中种植树木,叠石为山,挖掘水池,修建草阁茅亭,使这块菜地成为一个十分幽雅的所在。又辟地种植牡丹、芍药,在池中选票莲藕。在黄菊澄香之秋,梅  相似文献   

9.
如何对沿海城镇地名加强管理,给发展变化了的地名实体和街、路(巷、胡同)及时进行科学命名或更名?应遵循那些原则进行命名? 笔者认为,除遵照《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中规定的外,理应遵循“尊重历史、反映特点、体现规划、照顾习惯、好找好记”的原则。藉此再抒管见,以求方家、同行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地名》2011,(5):77-78
在中国地名中,最具特色的,当属北京胡同了。北京的地名以胡同相称的居多,而且大多集中在城区,郊区的数量较少。可以说胡同是北京最具特色的地名,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地域景观和文化景观。老北京就是由胡同组成的,胡同是北京的精髓。所以有关胡同的研究也就成为北京地名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几百来,有关胡同的著述数不胜数  相似文献   

11.
沈阳市的街路纵横交错,在全市街路名称的体系中,南北为街,东西为路,不足500米长,8米宽的街道,无论走向如何一律称巷,巷从属于街或路。在带有数字的巷中,路的南侧和街的东侧为单号,路的北侧和街的西侧为双号;而各区的街路名称,既多姿多彩,又独具特色,既构成备自的单元,又相互融通。  相似文献   

12.
养蜂夹道是北京无数条胡同中的一条普通胡同,它位于中南海后门马路对面、北京图书馆(旧馆)西侧。在这条胡同里,坐落着一个大大的院落,门口没有牌子,也没有任何标志,无论对外对内都没有任何名称。它是1958年建立的,是中央领导开会、会客以及紧张工作之余稍事休息、放松的地方。由于只有副部级以上干部才能进入,在人们的心目中,这座院落也就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既然没有名称,“养峰夹道”就成了这座神秘院落的民间称谓。 仿膳饭店设在风景秀丽的北海公园内,它开业于1925年,至今已经七十多年。它的前身是清宫御膳房,…  相似文献   

13.
正镇江是一座襟山带水、江山如画的历史文化名城,在城内正东路北侧东门坡与梦溪园巷交会处有一山岭,名叫乌风岭,是镇江城内有名的"三山五岭"之一。梦溪园巷对面的正东路南侧,有一条街巷名叫酒海街。"乌风"是一种毒蛇的名字,何以会成为一个山岭的名字?一条街为何又以酒海冠名呢?这其中还有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相传,古时乌风岭下有一个酱园店,老板夫妇年事已高,膝下只有一个儿子,为了让其早日继承家业,就叫他  相似文献   

14.
堂子街。位于大东区南部,南起小河沿路,北至大东路,长597米,宽8米。清代名黄土坑胡同,1989年,以街西北侧原有的堂子庙命名堂子街。  相似文献   

15.
伊鸣 《中国地名》2012,(2):76-77
龙是华夏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的龙地名可谓多姿多彩,就数量而言,中国历史上和现有的龙地名加起来足有上千个之多;就造型而言,有飞龙、卧龙、腾龙、盘龙等;就色彩而言,有黄龙、赤龙、白龙、黑龙等;就龙所涉及的地名通名而言,有山、水、桥、路、街、巷、胡同,涵盖了省、市、县、区、乡、镇、村等各级行政区划。  相似文献   

16.
大栅栏的前身是廊房胡同。距今580年前,明朝水乐皇帝从南京迁都北京,那时北京久经战乱,人口稀少,商业萧条。据《永乐大典·顺天府忐)记载;洪武二年(1369年),整个顺天府只有14900余户48000余人。因此,永乐皇帝决定在北京城关厢建廊房,从外地移民居住,或招商经营。自此之后,现今正阳门外的西部也就有了廊房一、二、三、四条胡同。  相似文献   

17.
正到北京待不住,不由地想走走,看到地铁6号线有南锣鼓巷的站名,印象中这是一处北京最古老街区的景点,便坐地铁过去。果然是店铺密集,人声鼎沸,建筑触目所见皆古色古香,行人则衣裳缤纷时尚新潮。南锣鼓巷是一条禁止车辆通行的南北向步行街,东西各有八条小胡同,每个胡同口都有关于胡同来历和名人故居的介绍。如明末重臣洪承畴、末代皇帝溥仪胞弟溥任、皇后婉容、清代大学士文煜、荣禄、内务府大臣奎俊、  相似文献   

18.
沈阳市有1010条街路,基本命名原则是“南北为街、东西为路”。一、用古迹和历史地名命名,主要在沈河区与大东区。如风雨坛街、地坛街、万寿寺街、大北街、天后宫路、先农坛路、药王庙路、南关路等等。二、用我国城市名称命名的街路分布在和平区。全区有112条街路皆用城市名称命名,如太原街、南京街、北京街、拉萨街、台北路、高雄路、基隆路等;用辽宁省的城市名称命名的街路均在相邻的几条街路上,例如阜新一街、抚顺路、丹东路、营口东路、营口西路等,这些街路都集中分布在北市地区。三、用我国名山大川命名的街路集中在皇姑区。与南北走向…  相似文献   

19.
今年3月14日晚饭后,王庸先生在其寓所北京板厂胡同7号北京图书馆宿舍内猝然晕倒在地,当即抬送市立第五医院,经急救无效,至八时半气绝;从发病到逝世,历时不  相似文献   

20.
今年3月14日晚饭后,王庸先生在其寓所北京板厂胡同7号北京图书馆宿舍内猝然晕倒在地,当即抬送市立第五医院,经急救无效,至八时半气绝;从发病到逝世,历时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