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国发[2005]28号文)精神,有效遏制破坏矿产资源、破坏矿山环境、防止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于2005年下发了关于印发《黑龙江省矿山地质环境勘查评价技术要求(试行)》的通知,之后黑龙江省矿山地质环境勘查评价全面展开。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将废弃矿山治理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十大重点项目之一,发展循环经济是全面推进生态省建设,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据统计,2005年全省需要治理的废弃矿山1802个。矿区面积38207274平方米(约57310亩)。这些废弃矿山通过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曾经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过贡献,但由于不规范开采,大多存在较为严重的安全隐患,不仅影响景观,而且存在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如果对其进行科学的综合治理,不仅可以消除安全隐患、改善生态环境,还能充分利用废弃的矿产资源,更重要的还能够开发数量可观的土地资源,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根据预测,2005-2020年我省建设占用耕地需要400-500万亩。从国家有关方面获得信息显示,我省2005-2020年建设占用耕地指标可能不会超过200万亩,以此推算,缺口约在200-300万亩。怎样科学有效地开展废弃矿山的综合治理,发挥其最佳效益,缓解建设用地供需矛盾,保障经济和社会发展,将是我们必须认真解决的课题。我省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了探索。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经济建设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需求越来越强劲,因开采矿产资源所造成的越来越突出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不仅威胁到人民生命安全,而且严重地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迫切需要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这也与国家环境政策的要求相适应,而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恢复补偿制度(或机制)则是一项十分有效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4.
以往温州市矿山开采权设置基本上采用行政授予方式。2002年12月温州市鹿城区首开采矿权有偿出让的先河。但是,这种讲经济效益、重满足建设的审批方式,导致了该市矿山开采点多、散、乱和废弃矿山没有及时有效治理的现状。截至2006年底,温州辖区共有开采矿山238座,废弃矿山250座。废弃矿山形成大量裸露山体和废弃矿场,出现水土流失、生态环境逐步恶化的“后遗症”。为了进一步改善矿山生态环境,充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实现治理、采矿双赢的局面,温州市国土资源局努力探索生态亲和型采矿权的设置。一方面通过规划和宣传倡导新型采矿权设置。在新一轮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修编方案中,  相似文献   

5.
杨东  孙相林 《国土资源》2011,(12):49-51
辽宁是矿业大省,矿产资源开发早,规模大,强度高。由于多年的开采,一大批老矿山资源面临枯竭,直接影响到辽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稳定。随着国家危机矿山接替资源项目在辽宁的实施,使辽宁一大批危机矿山实现重大找矿突破,企业发展重现生机。  相似文献   

6.
绿色矿山是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环境相和谐的矿山,实现了矿产资源利用集约化、开采方式科学化、生产工艺环保化、企业管理规范化、闭坑矿区生态化。浙江省率先在全国把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要求纳入矿产资源地方性法规,关闭了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的矿山,率先在全国实现矿业秩序全面好转,开展'百矿示范、千矿整治'系列活动,有效地促进了生态省建设,同时为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自然生态环境相和谐,率先在全国开展创建绿色矿山。  相似文献   

7.
矿产资源整合即对矿山企业依法开采的矿产资源及其生产要素进行重新组合,是优化矿山开采布局,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提高矿产资源保护和利用水平的重要手段。为推进我省矿产资源整合,湖南省国土资源厅派员赴河南、甘肃、宁夏等省(区)进行了学习考察,同时对山西、云南等省矿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对矿山开采所引起(或诱发)的环境地质问题的描述,指出了矿山开采对环境工程地质将会造成的主要影响。以便在合理开发矿产资源的同时,更好地防止对环境的灾害性破坏。  相似文献   

9.
几十年来,我国的矿产资源被高强度开发,矿业开发中高利润的驱动,曾一度造成矿业开发秩序的混乱,造成了对资源和矿山生态环境的破坏.矿山环境问题,特别是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和地质灾害日益加剧,不仅影响到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还危及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因而,分析矿山环境管理形势,加强矿山环境保护,从根本上解决矿山环境问题是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湖南省砂石矿产资源丰富,多年以来开发利用存在点多面广、规模小、开发利用水平不高等问题,带来沉重的生态环境压力。本文从全省砂石矿山开采现状和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入手,结合实际进行深入分析,探索合理的矿山生态保护与修复对策建议,对今后相关工作开展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以国产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数据为主要信息源,通过对影像进行数据处理,根据影像特征建立了矿山环境遥感解译标志,并对标志图斑进行了野外验证,结合多时相影像的对比,查明矿山基建、开采过程中造成的地貌景观破坏、土地压占、矿产资源开采情况等,分析矿山开发利用状态和地质环境问题。以遥感技术为基础,并利用GIS平台,结合土地利用现状、土地权证、矿山权证等资料,形成矿山环境监测系统,反映矿山环境的变化趋势和规律,为区域地质环境保护、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及矿产资源的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如何做好矿产资源开发与矿山环境保护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矿产开发总规模居世界第三位,已成为世界矿业大同。众所周知,矿产资源绝大多数都是不可再生的,也是人类社会与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产资源的开发不可避免地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矿山生态环境。在当前矿产资源供需形势日趋紧张而矿山环境保护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如何处理好矿产资源开发与矿山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是摆在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随着山东省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发展,矿产的开发存在一系列问题,尤其监管科技手段不高,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启动了山东省矿产资源网格化监管系统的建设,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物联网、三维仿真、视频监控等技术,构建了省、市、县、矿山四级互联互通的网格化监管体系,针对全省露天开采矿山、重点地下开采矿山和卤水等液体矿山等矿产资源进行人员定位、视频、产量、流量等实时化、动态化监管,建立了全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天上看、地上查、地下控、网上管"的立体监管格局,增强监督管理水平、有效抑制非法违法开采行为。  相似文献   

14.
湖州市是一个矿业大市.历史上矿产资源的开采为经济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矿山资源过度开采的情况比较严重,造成了矿山自然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为此,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矿山自然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于1998年编制了<湖州市矿产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规划>.  相似文献   

15.
位于河南省西北部的济源市,山区丘陵面积占88%.矿产资源优势明显。前些年,这些丰富的矿产资源在富裕一方百姓、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因开采煤炭等矿产资源引发的地面塌陷、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也时有发生。采矿活动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成为济源市领导层的一个心结。为保护景区生态环境.近年来,济源市国土资源局采取措施,千方百计抓矿山生态环境治理,还全市人民一个绿水青山的济源。  相似文献   

16.
多年来,长兴县一直在不断探索和推出矿产资源管理新举措,推动矿山管理科学化精准化。2020年以来,长兴县以矿政管理信息化总体思路为指导,以满足矿产资源保护、合理开发利用管理需求为目标,以现有自然资源网络环境为依托,开发建设“智慧矿山管理系统”目前已初步建成,该系统加强对开采现场和粉尘的在线监测和网络反馈,加快统计数据报送速度,保证数据的时效性,实现与矿政管理相关业务单系统的整合集成与应用,方便矿山企业使用和自我监督管理,推进矿山管理向物联网、数据化和信息化迈进。  相似文献   

17.
近期,为了规范矿产资源开采秩序,保护矿山地质环境,岚山国土分局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一是坚决关停规划开采区以外的采矿点。岚山分局通过拉网式检查,对规划开采区以外的20余处矿山开采点予以了关停;对规划开采区内开采规模较小的10余处矿山开采点进行了整合,进一步规范了矿山开采秩序。  相似文献   

18.
正沁阳市位于河南西北部太行山南麓。该市北部山区矿产资源丰富,以非金属矿产为主,具有埋层浅、易开采等特点。从20世纪80年代起,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矿产品需求量越来越大,为沿山群众创造了发家致富的好机遇。然而,无序的矿产资源开采,造成了矿山植被遭破坏、地灾隐患严重等问题。近年来,沁阳市把治理恢复矿山地质环境作为建设生态沁阳的重要内容,采取多种措施认真抓好落实。经过持之以恒的努力,不仅恶劣的地质环境得到有效改善,而且矿山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有效改观,并促进了当  相似文献   

19.
矿山环境问题,是人类工程活动引发的各类环境问题中最重要的类型之一。矿产资源的开发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繁荣、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而相伴而生的大量矿山环境问题,不仅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严重影响区域乃至全国的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甚至影响社会安定。  相似文献   

20.
平邑县矿产资源丰富,但多年的开采破坏了周围的生态环境。为此,平邑县高度重视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工作,在分析石膏矿区地质环境现状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开采方式的矿山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