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灵宝市从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入手,加强土地资产管理,积极探索以地经营城市新途径。2001年市区土地收益达到870万元,比1999年增长了30倍;2002年土地收益金逾1000万元;2003年以来土地收益又取得了重大突破,前6个月土地收益已达110055元。 灵宝市城镇现有土地资产价值近80亿元,这笔资产如果经营的好,可为全市经济经展和城市建设提供大量资金。 1.土地有偿使用观念的改变,促使土地配置更趋合理,土地价值逐步显现。长期以来土地的无偿、无期限、无流动使用,导致城镇用地扩展较快,耕地急剧减少,区域城镇体系规模、结构及城镇内部用…  相似文献   

2.
城市土地收益制度的合理性,既关系到城市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又关系到城市土地收益在财政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以及对财政收益的贡献率。我国现行的城市土地收益仍存在着许多不合理因素,需要进一步改革。国外一些城市在土地收益制度方面已取得成功经验,对完善我国的城市土地收益制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土地收益租金,包括土地收益金和土地年租金,从2001年1月1日起,统一规范为土地收益租金。土地收益金是指以营利为目的,房屋所有权人将以划拨方式取得使用权的国有土地上建成的房屋出租的,应当将租金中所含的土地收益上缴国家,这个租金中所含的土地收益,即为土地收益金。而土地年租金指国有土地的使用者租赁国有土地所支付的租金。土地收益租金是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以下简称土地收入)的组成部分,而土地收入又是财政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4.
(三)因土地估价方法的运用偏差所导致的问题 1.不同估价方法运用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1)收益还原法应用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A、不能合理、客观、准确地确定土地、房地产等的收益 首先,所确定的总收益应是指客观收益,而不是估价对象的实际收益。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以估价对象自身的收益代替客观收益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5.
本报讯 庆安县进一步加大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及土地年租金的收缴力度。2007年实现土地综合收益1930余万元,比去年增收700万元。  相似文献   

6.
据悉,2005年鹤壁市土地收益由2003年的6500万元迅速增长到2.6亿元,净收益达1.8亿元,三年内土地收益翻了两番。这是真的吗?目睹最近该市一次土地使用权拍卖会成交额近2亿元的事实,让记者不得不信。如此火爆的土地市场,在一个中部小城市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  相似文献   

7.
驰原 《国土资源》2002,(3):23-25
当2001年的日历还剩下最后一页的时候,辽宁省国土资源厅传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全省2001年国有土地出让收益达到了72.5亿元,比2000年的33亿元增长了39.5亿元,翻了一番还多,相当于1 997年至2000年4年的总和.更令人兴奋的是在这些土地收益中,通过招标、拍卖等纯市场方式取得的达23亿多元,占土地出让金总数的31.7%.招标、拍卖出让的土地面积和成交金额分别为上年度的35倍和45倍.这一组数字虽称不上全国之最,但它却向人们昭示了这样一个判定:辽宁国有土地资产管理进入了崭新的市场化阶段.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在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征收国有土地租赁租金(俗称年租金)过程中,有不少地市同房管部门征收的出租门面房土地收益金“撞车”,它不仅造成同一种费用重复征收,加重用地单位的负担,损害政府形象,而且形成多头管理土地,使土地资产大量流失,甚至导致不安定因素的发生。造成此种现象的主要原因,虽然是某些部门的职能越位和错位,但是概念混淆、政策打架也是其原因之一。因此,要解决此问题,首先要弄清“土地收益金”和“土地收益”二者的概念。 让我们来看一下房管部门征收“土地收益金”的主要依据,它是根据建设部(1995)第42号令《城市房屋…  相似文献   

9.
辽宁省自今年年初实施"土地管理进城"工程,加强城镇国有土地资产管理,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以来,土地使用权市场化运作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好势头.全省上半年土地出让收益37亿多元,超过去年全年土地出让金总和,全省土地拍卖棰声频响,拍卖成交土地面积和拍卖成交金额成数十倍增长.  相似文献   

10.
纯天然的土地和已投入人类劳动的土地都具有价格。土地价格是由土地总价值所决定的 ,土地总价值包括土地等效价值和土地劳动价值。土地等效价值决定土地物质价格 ,土地劳动价值决定土地资本价格。土地收益、供求关系、效用和稀缺程度等是土地价格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一、开展土地出让金审计的切入点1.土地出让金收支是否全额纳入预算管理主要审计土地出让金是否及时足额征收,是否按照规定的比例计提国有土地收益基金和农业开发资金,有无隐瞒收入,设置帐外帐行为。有无利用暂存款、国有资产处置收益等科目,缩小收支规模,截留上级收入行为。有无擅自减免、擅自出台违背国家政策法律的优惠政策或先征后返等行为;票据使用是否符合规定,是否使用全省土地出让金统一监制票据,  相似文献   

12.
一、地价的内涵 按照马克思的地租理论,土地价格是土地经济价值的反映,即地租的资本化。在土地市场中,地价也是土地权利和土地收益的购买价格。在土地市场中,地价是土地权利和收益的购买价格,是土地所有者权益的体现。  相似文献   

13.
土地收购储备制度是一种政府和市场相结合配置土地资源的新机制,是一种经营土地、经营城市,促进国有土地资产保值增值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它对培育和规范城市土地市场,盘活企业存量土地,落实城市规划,增加政府土地收益,显化土地资产,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加快城市建设步伐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经营城市首先要经营好土地。经营好土地,不是简单地将土地推入市场,而是要不断规范、完善土地有形市场,通过市场的精心运作来充分显化土地资产效益。换句话说,就是要在土地市场交易中想方设法去提升经营性土地出让价格,以获取出让土地的最大收益。  相似文献   

15.
土地收购储备制度是一种政府和市场相结合配置土地资源的新机制,是促进国有土地资产保值增值行之有效地方法,对培育和规范城市土地市场,盘活企业存量土地,落实城市规划,增加政府土地收益,显化土地资产,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加快城市建设步伐等方面具有积极地作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长葛市国土资源局着限于提升土地职能部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力,积极推行土地使用权“招拍挂”出让模式,“开源”与。节流”并举,努力锻造“五个力”,促进了土地资源的科学配置,极大地提高了现有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率。2005年以来,该市共出让土地1680亩,收益3.12亿元。其中,“招拍挂”出让土地1450亩,纯收益达到2.4亿元。2007年出让土地809亩,收益1.27亿元,分别比2006年底增长180%和220%。  相似文献   

17.
建立合理的城市土地增值回收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土地增值是指由于城市经济发展和土地投资改良以及对土地的规划和管理等而形成的地价上涨.土地增值主要有四种情形:(1)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增长、人口的增加,人类对土地需求日益增大,从而造成土地的供不应求,引起的土地增值;(2)政府对城市基础设施如交通、供电、供水、通讯和公共设施如学校、医院、文化及商业设施等进行投资改造,使城市土地开发利用能获得更高的开发收益,从而导致地价上涨;(3)由于城市规划变化,使土地利用条件发生改变,在变化方向有利于土地高效利用时,引起地价上涨;(4)土地使用者对土地进行投资改造,提高土地效用引起的土地增值.上述四个方面的增值收益从分配角度分析讲,在土地公有的体制下,第一方面的增值属国家所有;第二、三方面两个增值源自城市政府对土地的投资及规划条件改变,故其增值收益应归城市政府所有;只有第四方面的增值属于土地使用者的贡献,增值收益应归土地使用者所有.  相似文献   

18.
1基准地价更新技术途径基准地价更新是在土地定级或划分均质区域的基础上,用土地收益、市场交易的样点地价及地价指数等来重新确定各类用途土地在现状利用条件下于特定基准日的土地使用权平均价格。基准地价定期更新,既保持了基准地价的现势性,又能充分发挥基准地价在土地市场和土地资产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基准地价更新要严格按照国土资源部《城镇土地分等定级规程》、《城镇土地估价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为主要技术依据,在借鉴国内已有的城市基准地价更新经验的基础上,从该地区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利用已有的土地定级估价、…  相似文献   

19.
土地经营的基本目标和主要任务就是用市场经济的手段,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政府收益的最大化.近些年,莱芜市从实际出发,探索土地资产经营,积极推行"五项制度",不断增加政府收益.但目前仍存在国有土地低价出让和非法转让、出租、抵押等问题.建议采取相关对策,加大土地经营监管力度,推动土地经营的科学化、规范化,以进一步增加政府土地收益.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利津县坚持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严格落实土地“五统一”的有关制度,积极探索土地开发复垦的路子,形成了土地运营的良好机制,不仅实现了政府的稳定收益,而且促进了城镇建设、招商引资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使政府获利、群众受益、经济社会发展三者得到了统一。1主要做法(1)建立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由政府牢牢垄断土地一级市场。由政府掌握经营性土地的“统一收购”和“垄断供应权”是进行土地资本运营的基础。一是对城区土地实行规划控制。先由县城建规划部门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区总体规划,对近期建设需占用的各类用地所在功能区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