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政策     
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标准体系发布近日,自然资源部印发《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标准体系(试行)》(以下简称《标准体系》)。《标准体系》包括通用、调查、监测、分析评价、成果及应用5大类22小类。一是通用类标准。规定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活动和成果所需的基础、通用标准,包含术语、分类、质量3个小类,其中,术语、分类是基础和核心,质量类标准是通用要求,贯穿整个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活动过程的质量监管、日常质量监督、成果质量验收等。二是调查类标准。规定自然资源调查的内容指标、技术要求、方法流程等,包含基础调查、耕地资源调查、森林资源调查、草原资源调查、水资源调查、湿地资源调查、海洋资源调查、地下资源调查、地表基质调查以及其他等10个小类。三是监测类标准。  相似文献   

2.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证土地调查的有效实施,根据《土地调查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土地调查是指对土地的地类、位置、面积、分布等自然属性和土地权属等社会属性及其变化情况,以及基本农田状况进行的调查、监测、统计、分析的活动。第三条 土地调查包括全国土地调查、土地变更调查和土地专项调查。全国土地调查,是指国家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对全国城乡各类土地进行的全面调查。  相似文献   

3.
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结束以后,为进一步规范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工作,建立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新机制,维护土地调查成果的现势性、真实性和准确性,开展土地实时变更调查,探索土地变更调查新机制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近日。福建省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全省农村土地调查成果检查验收工作,确保调查数据真实、准确。通知指出,各地要高度重视农村土地调查检查验收工作,切实采取措施加强成果质量的把关和检查,各级政府对本辖区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负总责,各级土地调查办公室主任为检查验收工作的第一责任人。通知要求,进一步规范调查成果审查工作。成果审查作为县级调查成果省级预检的主要工作内容,按数据、图件和文字报告3个专项对调查成果进行全面检查。对省土地调查办的成果审查意见,各县(市、区)国土资源局要组织作业单位逐一整改,将整改结果报设区市国土资源局审查后,方可开展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成果与农村土地调查衔接工作。通知规定,整改确认情况以及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成果与农村土地调查衔接报告、审查后成果整改情况报告将作为成果总验收的组成要件。  相似文献   

5.
胶南市城镇地籍变更调查工作于近日顺利通过山东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办公室检查验收。此次调查工作完成了胶南市地籍信息管理数据库建设,对于地籍工作从纸质管理过渡到信息化管理起到关键作用,促进了地籍萝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调查中,严格遵循《城镇地籍调查规程》,以山东省国土测绘院协作测绘的1:500的调查工作底图为依据,以各镇区国土资源所技术人员为主进行权属调查。权属调查过程中,创造性地设计了“有问题土地调查统计表”等手段进行辅助调查。  相似文献   

6.
2003年11月,山东省政府决定在全省范围内集中开展土地调查工作(包括城镇地籍变更调查和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泰安市国土资源局泰山区分局作为国土资源部土地更新调查的试点单位,从2004年6月起先后开展了土地利用基础图件与数据更新调查工作、城镇变更地籍调查工作,其中土地利用基础图件与数据更新调查已于2006年9月通过国土资源部验收,城镇变更地籍调查也已基本完成,进入初验阶段。  相似文献   

7.
10月15日至16日,仙居县组织专家组对《仙居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项目进行野外验收。专家组在听取了项目承担单位浙江省地勘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对野外调查工作情况汇报;查阅了野外调查资料,在野外进行实地抽查、核实相关调查情况后,经过认真分析讨论,对仙居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野外调查予以验收通过。项目工作将转入报告编写阶段。县级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基础。自2001年第一轮县级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完成以来,  相似文献   

8.
在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中,辽宁省加大力度做好军用土地调查工作,主要采取四项措施:一是联合下文,建立机制。由省厅与沈阳军区联勤部联合下文,制定军用土地调查方案和措施,建立军地协作调查机制和工作制度,军队用地单位和地方人民政府相互配合。二是明确分工,密切合作。军用土地调查和军用土地周界测绘以及权属调查,由各市调查办组织、军队住用管理单位配合完成,  相似文献   

9.
一、野外调查的基本方法 土地资源野外调查的基本方式主要分为普遍调查和类型调查两种。普通调查是通过全面收集调查地区的地形图、航空像片、卫星像片和各种有关资料和图件,并采取调查访问和实地路线考察。其基本任务在于了解区域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及其分布特点;认识并勾绘土地类型、土地利用类型,并制定分类系统和调查的技术标准;分析土地资源的结构、布局及主要问题,同时确定进一步调查的重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确保二次土地调查成果质量,围绕数据保真,全国土地调查办确定了“由国家提供基础调查底图和组织队伍开展地方调查成果核查”的技术路线。由专业核查队伍依照国家统一制作的正射影像图,对照各地上报的调查成果资料,对各地上报的县级调查成果进行逐图斑、逐地块的内业核查。成果核查成为二次调查保证成果准确规范的一个重要措施,也是保持二次调查成果真实性的最后一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1.
一、土地调查土地调查是土地资源管理工作基础的基础,目的是全面查清土地资源和利用状况,掌握真实、准确的土地基础数据,为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有效保护土地资源提供依据。根据《土地调查条例》规定:国家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每十年进行一次全国土地调查;根据土地管理工作的需要,每年进行土地变更调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以下简称"二调")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工作,多次强调"调查  相似文献   

12.
土地权属调查是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的重要内容。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实施方案》要求,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前下发通知。就土地调查中查清土地权属争议及调处情况有关事宜提出要求。通知要求,各地要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中查清土地权属争议情况,包括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中遇到的土地权属争议数量和类型,已解决土地权属争议数量及未解决数量。  相似文献   

13.
日前从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了解到,全省农村土地外业调查已基本完成;对经检查合格的外业成果,全面开展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城镇土地调查和农村宅基地使用权调查登记发证工作正在稳步推进。第二次土地调查开展以来,黑龙江省政府与各市(地)政府签订了《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目标责任状》,确定了各级政府的6项责任目标,明确了调查时间和进度要求。  相似文献   

14.
点击关键词     
土地权属争议调处土地权属调查是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的重要内容。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实施方案》要求,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前下发通知,就土地调查中查清土地权属争议及调  相似文献   

15.
正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国发〔2006〕38号),我省第二次土地调查(以下简称二次调查)自2007年7月1日启动,并以2009年12月31日为标准时点汇总和上报调查数据。2013年12月30日,国务院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向全社会公布了全国二次调查主要数据成果。作为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全省二次调查按照国家统  相似文献   

16.
5月26日,全省第二次土地调查试点单位土地权属调查工作推进会在哈尔滨召开。省国土资源厅地籍处处长、省调查办常务副主任陈宜全在推进会上强调,各试点单位及农垦红兴隆分局、牡丹江林管局调查办一定要保质按时完成土地权属调查工作。  相似文献   

17.
正全国土地调查是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自1996年完成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十全年间,土地利用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有的土地调查数据成果难以满足需要。2006年12月,国务院部署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并成立了12个部委局组成的领导小组。2007年7月,国务院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全面部署这项工作。历时三年,全面完成了调查任务。  相似文献   

18.
为加快推进农村土地调查收尾和城镇土地调查工作,7月15日,省调查办下发《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土地调查收尾和确保城镇土地调查成果质量的通知》。齐齐哈尔市国土资源局迅速行动,于次日再次召开齐齐哈尔市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推进会议,市辖7区、9县(市)国土资源局局长、主管局长及地籍股长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9.
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是落实我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重要基础性工作。此调查工作目前已开展基础信息采集和初步采样调查两个阶段,信息采集工作为初步采样调查提供地块名单,两者承上启下。调查工作存在的难点主要为地块历史生产活动不明确,导致调查时重点区域及特征污染物的遗漏;调查人员专业水平不均一,对于生产工艺较复杂的地块,难免造成中间产物识别和样品采集不全面、不准确,这直接关系到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还有各地实验室测试水平不一,导致测试数据存在偏差等。本文从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的实际工作出发,分析了调查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难点,总结了本次调查工作经验,为日后开展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提供一定技术支撑,并就日常监管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矿产资源的调查与评价是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部署调查与评价工作时,要特别注重总体思路和宏观布局的把握,调查评价的总目标是摸清资源家底和组织重大突破。调查与评价工作要加强新方法的应用。加强各专业技术的交叉与融合,制定详细的技术要求和实现步骤,树立创新意识,建立起调查与评价的科学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