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煤田物探专业技术讨论会于1990年9月11日—14日在山东泰安召开. 这次专业技术讨论会是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勘探地球物理委员会,中国煤田地质局,山东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联合举办的,并得到了有关领导和老一辈物探专家们的热情支持,顾功叙先生、翁文波理事长、夏国治常务副理事长为大会发来了贺信,赵文津、刘光鼎先生以  相似文献   

2.
1990年9月11日至14日在泰安市召开了煤田物探专业的学术讨论会。会议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勘探地球物理委员会主任赵文津主持,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名誉理事长顾功叙、傅承义与理事长翁文波、副理事长夏国治、蒋宏耀分别向大会作书面发言或送来贺信。理事刘光鼎和孙文涛在会上发言并作大会的总结报告。中国煤田地质局副局长曲宝林也在会上讲了话。 来自全国7个部门的122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101篇,宣读了97篇,其中重磁8  相似文献   

3.
水文、工程、环境物探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北京召开1994年9月13─15日,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和中国地质学会在北京联合召开了“水文、工程、环境物探国际学术讨论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本次会议学术委员会主任刘光鼎院士,铁道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会议组织委员...  相似文献   

4.
1991年12月2日至6日,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勘探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和桂林地球物理学会在桂林举行了第2届全国岩溶物探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18个省市、54个单位的77名代表和3位苏联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56篇。自第1届全国岩溶物探学术会议以来9年中的进展,主要为:1.单一方法发展到综合物探,当时只用直流电法和少量地震方法,目前,无线电波透视法、多频地面地磁法、地质雷达、地震反射波法、瑞利面波法、高精度重力法、核物探、遥感等方法技术已成功地用于岩溶物  相似文献   

5.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会议于1982年10月22日至26日在北京举行。理事长顾功叙致了开幕词,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傅承義作了工作报告,副理事长翁文波在闭幕会上讲了话,副理事长朱岗昆、赵文津、朱大绶出席了会议。参加会议的有50位理事和两位副秘书长。  相似文献   

6.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1届年会于2005年8月26日至30日在吉林大学东荣大厦召开.会议注册代表人数426人,包括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刘光鼎、刘振兴、王水、陈颥、滕吉文、朱日祥、石耀霖、赵文津、李德仁等9人.8月27日上午在吉林大学会议厅举行大会开幕式.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王小牧主持会议,理事长王水致开幕词,他强调地球物理年会是地球物理学会的重头戏,希望本届年会在学术交流、为经济发展服务和为会员服务三个方面取得进展.省市和吉林大学有关领导在开幕式上讲话,希望代表们为地方建设和发展提出建议,预祝大会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7.
北京地球物理学会于1993年3月5日在铁道部科学院召开了一年一度的学术年会。来自京区地球物理界有关部门的会员代表和学会理事约50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由理事长熊光楚主持。 会议以学术报告为主,进行了学术交流,为了适应当前改革的新形势需要,还研讨了学会如何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问题,引起到会者的普遍关注。在大会作报告的有:刘光鼎:《关于地球物理在工程地质中的应用》,赵文津:《喜马拉雅山的第1个地震反射初步成果》,吴功建:《岩石圈与生物学科研究报告》,沈梦培:《数字地震仪器的新进展》,钟世航:《开发物探技术适应工程建设市场的需要》,张少泉:《首都主要自然灾害综合分析与对策》,陈英方:《地震研究与国民经济建设——地震保险咨询》。  相似文献   

8.
1992年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秋季大会12月7—11日在旧金山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约5000名地球物理学家参加了会议.中国没有派团参加,但少数学者,如地质科学院赵文津等参加了会议.笔者估计,中国大陆和台湾留学生与会者有三、四百人.会议分构造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举办的1985年青少年地球物理夏令营于7月21日至7月27日在北京举行。 这次活动的目的是向广大青少年普及地球物理知识,宣传地球物理学科在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的重大意义,使青少年了解和热爱这一学科。常务理事会十分重视这次夏令营,关心并指导了整个活动。顾功叙同志提出要让孩子们通过实践获得知识,并亲自联系安排某些参观活动。理事长顾功叙,副理事长傅承义、翁文波、朱岗嵬、赵文津以及中国南极考察队队长郭琨同志及绝大部份在  相似文献   

10.
北京地球物理学会建会十周年庆祝会暨第九届学术报告会,于1997年4月1日至2日,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学术交流中心召开.中央及北京市40个科技单位的120多位有关领导、学者和专家,出席了庆祝会和学术报告会.庆祝会上,由地质大学副校长毕孔彰教授致欢迎词,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学会挂靠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和中国地质学会的领导,以及学会第一、二届理事长熊光楚教授、名誉理事长赵文津教授先后讲话并致词.本届理事长吴功建教授做了题为“喜迎北京地球物理建会十周年”的报告.十年来,学会团结和带领广大会员,坚持为改革开放服务…  相似文献   

11.
《地震学报》2007,29(3):I0001
胡久常 海南省地震局副研究员.1988年云南大学地球物理专业毕业,获学士学位;1999年获北京大学构造地质专业硕士学位.曾从事地磁、地下流体、地震活动性及地震综合预报等研究.现从事火山地质、火山监测以及火山资源开发利用研究工作.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火山学会理事、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火山及地球内部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海南省地震学会理事.  相似文献   

12.
作者简介     
《地震学报》2000,22(1):112
傅容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65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震专业毕业.一直从事地震、重力和地球动力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现主要从事地幔动力学和大陆动力学研究.国际地球深内部研究(SEDI)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地震学会理事和安徽省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陈学忠 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副研究员.1995年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地震学专业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地震成因、地震孕育过程、地震预测理论和方法及前兆机理的研究.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和中国地震学会会员.李庆春 西安工…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科协和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的指导与支持下,于1992年5月7日成立了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委员会组织预测家对1992年天灾进行了预测,并汇编成《1992年天灾预测意见》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八届年会于1992年11月10~14日在云南昆明市召开。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含台湾两名代表)50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编入“年刊”的论文345篇。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翁文波教授和孙大中、阚荣举等专家作大会专题报告。然后分计算地理物理、非线性理论在地球物理学中的应用、地球内部构造、石油物探方法的进展、金属物理方法的进展、工程物探方法的进展、新技术和仪器、地球物理信号处理、地球磁场与古地磁、空间地球物理、重力场与固体潮、地热学理论及其应用、地球物理环境与灾害和“油储”项目1992年研究  相似文献   

15.
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地球物理勘探委员会、中国石油学会石油物探分会举办的“波动方程专题讨论会”于一九八○年十二月十二日至十六日在南京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有关高等院校、研究所、石油和地质等部门共29个单位,代表共54人。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研究石油地震勘探中弹性波传播的正反演问题,讨论的重点是有限元方法在波动理论中的应用以及有关地震偏移和地震模拟问题。会上宣读了22篇论文,基本上反映出我国现阶段石油物探中波动理论的应用和研究水平,也展示了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国在这方面的工作已逐步接近  相似文献   

16.
地球物理勘探在地学研究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方法种类较多,在各类物探方法的具体工作中,了解相应方法所能探测到异常体的深度范围,对物探工作的开展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对当前地面重力与磁法、常用的电法、放射性方法以及常用的各类航空物探方法在找矿等方面的众多实例勘探深度的研究,总结归纳了现阶段各种常用地球物理方法的勘探深度.总结发现目前重力勘探的找矿深度一般在400 m左右,最大可达到897 m;在地质构造研究方面勘探深度在10~20 km之间,结合其他物探方法最深可达到150 km.目前磁法勘探找矿深度一般在400~500 m,最大深度可达到989 m.电法勘探分支方法较多,多数电法的勘探深度在200~300 m;瞬变电磁法的勘探深度集中在300~400 m,最大可以达到1500 m;大地电磁法的勘探深度集中在700~800 m,最大可达到1800 m以上.放射性勘探主要集中于地表至200 m以浅的放射性矿产勘探.并以典型实例说明各种物探方法可达到的最大深度,研究了影响各种地球物理方法勘探深度的因素,根据总结得到的各类地球物理方法勘探深度,对不同物探方法所适用的地质研究领域与深部找矿方向进行了展望,为实际工作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武粤  艾印双  张怀  李国辉  高原 《地震》2021,41(2):203-204
第八届青藏高原东部构造与地球物理研讨会(8-WTGTP)暨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大陆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固体地球物理委员会2020年学术年会,于2020年9月17日至11月24日顺利召开.由于疫情影响,今年的会议以网络直播的形式,分别在9月17日、9月24日、10月13日、10月28日、11月16日和11月...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上程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成)大会于5月1日在武汉召开.参加大会的有中国科学院、国家地震局、地质矿产部、水利部、电力部、核工业局、煤炭总公司、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及高等院校等系统的L程地球物理界60多名代表.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刘光鼎院上在成立大会L.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成立工程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是改革开放深人发展的需要,也是地球物理发展的必然结果.刘光鼎院上希望工程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成立后能团结全国各条战线的工程地球物理科技人员。加强学术交流,促进工程探测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1981年11月18—21日,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仪器和观测系统专业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了首次学术讨论会。会议由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敬耀主持。学会常务理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秦馨菱致开幕词,学会理事长顾功叙、副理事长朱岗昆等出席了会议,顾老并在开幕式上讲了话。他指出观测工作是地球物理学的基础,要尽快改变我国地球物理观测仪器的落后状态;观测仪器要创新、并要加强基础理论的研究;他勉励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同志努力克服困难,知难而进;要选题正确,并贵在坚持。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1990年年会于10月13—17日在武汉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130多个单位的607名代表。这是中国地球物理学会自1947年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综合性会议。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夏国治、副理事长曾融生、湖北省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