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对滇东南某区1:20万区域化探异常的分类方法及效果.分别利用定量数据.定性资料和混合数据进行Q型聚类分析,并对比其优劣.结果表明,综合利用地球化学分析数据(定量资料)和地质观察资料(定性数据)两方面的混合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的分类效果最佳,能较好地按照异常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聚类,对异常的分类和筛选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地气测量在粤北某铀矿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粤北某花岗岩铀矿勘查区开展了地气测量探测隐伏铀矿的试验研究.通过对勘查区4号和19号勘探线的快速地气取样,获取了U、Cu、Pb、Zn、Mn、Sr和稀土等38种元素信息.利用聚类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以及稀土配分、Eu异常判断等方法对矿体的地气异常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U、Mn、Sr、Zn等地气异常在矿体上方或矿体边缘位置有不同程度的显示;U异常与Mn、Sr、Eu、Cu、Pb、Zn、Ho有较好的相关性;矿体上方地气异常区具有相似的稀土配分模式和负Eu异常.这些特征可以作为判定隐伏铀矿矿致地气异常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用多变量场(Multivariate Field)评价化探异常,是在多维变量或主轴空间,利用超球面把具有相同或相似地球化学性质的样品点分别圈出来,从而达到对异常进行分类、评价的目的.本文就多变量场的原理与方法作了简介,并对其计算机算法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4.
穷布拉克铜(银)矿化探二次开发找矿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士明 《矿产与地质》1994,8(5):363-368
在穷布拉克铜(银)矿床二代区化样品改为定量分析,其异常的形态、规模、强度都较一代明显.地层元素含量的统计结果,表明上下二叠统接触界面附近是该地区此类矿床的成矿部位.根据矿区铜、银共生,银矿物赋存于铜矿物中的地质事实,以Ag异常为基础,应用Q型聚类分析,进行异常定性效果良好.应用相似型判别分析方法,对异常含矿性评价可靠性有90%,预测了新的矿致异常存在.  相似文献   

5.
蚀变遥感异常在矿产资源勘察中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目前利用遥感技术已经发现了多个矿(化)点。但这种方法给出的异常范围大,没有针对性。相似的矿床类型蚀变岩波谱特征相似,如果利用这个特点,在异常提取上限定矿床类型蚀变岩的波谱特征,有针对性的提取异常,从而达到分类型矿床蚀变遥感异常的识别。采用这种方法在东天山地区和东准噶尔地区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已经发现了多个矿(化)点。  相似文献   

6.
利用GeoExpl软件对江西省玉华山地区1∶50 000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分析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运用多元地质统计分析方法对化探数据进行R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对分析结果制作单元素异常图和综合异常图,确定了元素异常分布及共生关系.在GIS支持下,结合地质背景,构造特点,地表矿化现象和岩体特征,对江西玉华山地区异常信息进行了综合评定,并指导异常区的成矿远景靶区预测.  相似文献   

7.
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是一种分类方法,它在地质学与勘查地球化学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并有一定成效。但聚类分析有时也会得到地质上难以解释的结果,或者将明显相似的成员误分入不同的组中。这些情况也许是由于变量选择不当,或者由于原始数据中存在问题,但也需要对方法本身进行探讨与改善。  相似文献   

8.
区域化探原生背景与异常形成于相互独立的地质过程。在岩性复杂区,不同地质单元内背景与异常的成因可能完全不同,划定统一的背景上限显然是不科学的,合理的解决方案是分区确定化探背景上限。这里提出一种采用主要造岩元素为指标,采用快速聚类分析方法划分地质单元并分别计算背景上限的简便方法。以1:200 000郴县幅化探数据为例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去除不同地质体类型背景对异常的影响,不仅能突出矿区异常,也能削弱高背景区非矿致异常,缩小靶区面积,识别微弱异常。  相似文献   

9.
成像技术在矿区重力勘探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重力勘探中利用概率成像新方法处理数据,在东北某矿区实测重力剖面数据,在常规处理解释中遇到很多不确定性.而概率成像以及重力梯度概率成像的新方法解决了在实际工作中无法进行场分离的难点,去除干扰场的叠加.通过对比分析更好地处理解释矿区的重力异常,圈定异常地质体,为找矿提供更有力的依据,从而解决了复杂地区重力场的反演解释问题,对重力勘探工作中复杂地区重力异常的解释有很好的利用价值,能快速准确稳定地进行重力异常成像反演.  相似文献   

10.
青海省龙木地区多金属矿地球化学特征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对龙木地区多金属矿进行评价,收集了矿区大量区域测量中获得的地球化学水系沉积物的元素含量数据,并运用数学地质方法对其进行了分析处理,从而确定了19种元素的单元素异常下限值。对这19种元素进行的R型聚类分析得到了元素的组合异常特征,据此圈定出13处综合异常。上述结果表明,研究区化探异常具有面积大、峰值高、浓度分带梯度大、浓集中心明显、强元素组合复杂和分带规律性,其找矿意义较大。其中有5处为主要的综合异常,具有良好的成矿条件,值得进一步开展研究评价。  相似文献   

11.
多体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对比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微量、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对比研究中,直观地根据蛛网图上曲线相似程度而得出的结论带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可信度低。通过2个应用实例(云南北衙金矿床;江西相山变质岩),运用Q型逐步聚类分析及模糊聚类分析与蛛网作图相结合的对比研究方法,分别对云南北衙金矿的成矿物质来源和江西相山变质岩的地层单元归属问题进行了探讨,发现该方法可获得较多精细的、为蛛网图所隐匿的、但具有重要地质意义的地球化学信息,从而得出更为严谨、客观、并具有科学再现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基于系统聚类分析的西部地区环境污染程度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越来越凸显出来,不同省区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不同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有一定的相似性.应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通过提炼选取11类指标,对西部地区12省区环境污染程度的距离相似情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贵州、甘肃、广西、云南、重庆和陕西等省区的距离相似归为第一类聚类;内蒙古和四川归为第二类聚类;西藏、宁夏和青海等省区的距离相似属于第三类聚类;新疆归为第四类聚类.要处理好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需要对二者进行协调,并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铜陵—池州地区水系沉积物测量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长江中下游铁、铜、金多金属成矿带1∶2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的基础上,对铜陵—池州地区的地球化学异常特征进行初步总结。通过对区内元素进行因子分析,得出多种与成矿有关的异常组合,利用成矿元素异常组合划分地球化学分区,进而圈定地球化学异常。通过对比成矿地质背景和地球化学条件,对铜陵地区典型矿床进行相似度分析,预测池州地区的找矿远景区。结果表明:综合区域上的地层、构造、岩浆岩和区域矿产等资料,对成矿元素异常组合进行地球化学分区是可行的,能有效反映致矿异常,突出矿化信息;根据样点相似度值的计算结果与典型矿床相似度图的耦合情况分析,池州市南部的梅街镇、青阳县东侧、铜山铜矿外围是区域上最为有利的铜多金属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4.
柳江盆地浅层地下水硝酸盐背景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索地下水硝酸盐背景值获取方法,文章以柳江盆地为研究对象,在对比分析国内外研究方法的基础上,首先采用绝对含量和毫克当量百分位数双因子法从宏观上剔除硝酸盐异常数据,然后再利用层次聚类分析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识别异常分类,进一步剔除异常数据。最后剩余数据进行分布类型检验,采用浓度累计频率法确定地下水硝酸盐背景值范围。研究结果表明,绝对含量和毫克当量百分位数双因子法虽然不能完全剔除异常值,但可为后续层次聚类分析异常识别减少异常信息和子集;层次聚类分析法注重对各亚类的水化学特征分析来识别分析异常数据,具有识别人为异常和天然异常的优势。对比分析常用的数理学方法计算表明,2种方法结合,更能有效识别异常,计算出的地下水硝酸盐背景值更合理。异常数据剔除分析表明,柳江盆地浅层地下水硝酸盐异常与农业化肥的超量施用和居民生活污水与垃圾粪便的下渗污染具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马英 《物探与化探》1988,12(6):474-477
聚类分析方法是根据多个变量进行数字分类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近年来在地质学中有许多成功的应用,如对岩石,矿物、矿床、化探异常的分类等。  相似文献   

16.
研究区属复杂景观地球化学区,取样位置经常位移,样品高值点难以确定.常规方法圈定化探弱异常范围大,异常中心不明显.经化探数据规格化、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及综合衬度计算圈定的化探异常指导野外找矿,发现多处铜矿体(点).  相似文献   

17.
聚类分析在534铀钼矿床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庆  张振强 《地质与资源》2013,22(4):326-329
聚类分析是对不同地质体或地质现象的某些共同属性的相似程度进行分类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分为Q和R两种.通过对534铀钼矿床聚类分析,将矿区样品分为3组,这3组样品具有十分不同的地球化学特征:东段深部的矿化蚀变具有矿根相特征,东段浅部具有矿身相特征,而西段深部具有矿顶相特征.可以进一步推断,西段深部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8.
一种地球化学定量评价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面金属量法是一种基于地球化学分析数据的资源量定量估算方法,该方法的应用主要局限于在数据层面上,结果只能反映数据异常本身的特点,而不是控制异常性质的地质条件。为解决这一局限性,文章引入相似系数的概念,相似系数的计算原理是将控矿地质因素数值化,从而转换成数据模型,通过某种数学算法与已知的模型区相类比,得出一个表示与模型区相似程度的数值,再用此相似系数对面金属量法估算的资源量进行校正,从而间接地实现控矿地质条件对定量预测结果的控制。该方法实现了纯数据驱动与智能驱动的有效结合,使得该定量方法更具科学性,同时增加了定量预测结果的可信度。从试验结果看,改进后方法的定量预测结果更加合理,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基于加权非负矩阵分解的矿产预测方法,运用非负矩阵分解的非负性、降维性及稀疏性对多维矿产数据进行处理。通过R型聚类分析,按照变量相似度将变量聚合成群,对相关性高的元素的聚类结果进行加权非负矩阵分解得到基向量,进行回归分析验证基向量用于矿产预测的有效性。最后,以广东省新寮岽铜多金属矿区数据为例,通过基向量预测圈定异常,绘制矿产预测分布图,得到明显的异常区域,取得了好的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20.
采用多元统计方法对藏东八宿地区然乌幅水系沉积物化探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选取了与热液成矿有关的4种元素组合类型,将研究区划分为20个地质子区,用EDA法分区计算出4种元素组合的异常下限,并用Surfer软件对异常下限进行滤波,绘制元素组合衬值异常图.结合该区构造断裂特征,对比了单元素衬值与多元素衬值的效果.结果表明,中温热液成矿元素银、铅、锌、镉等的异常分布于断裂带之间,低温热液成矿元素金、砷、汞、锑的异常则倾向于分布在断裂带中.通过铜衬值图与铜、钼、钨、铋组合衬值图的对比,发现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多元素组合衬值具有更有效的异常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