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对产生连续性暴雨的物理成因作了初步探讨,并给出了本次连续暴雨过程的大致物理图象,可供今后连续性暴雨的分析和预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使用上、下两层涡度差,Q矢量散度,运动学法的ω,广义相当位温和水汽通量等物理量场对1997年河南省主汛期一次东西向切变线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确定了此类暴雨、大暴雨产生和落区预报的物理量指标。 相似文献
3.
4.
该方法以T106L19(简称T106)数值预报产品为基础,根据天气动力学原理引入量的强度指数与面积指数的概念,并运用强度指数与面积指数导出综合指数与暴雨的量值关系,通过与T106的降水预报产品相集成,制作出常德市区域及分县(落点)24~96小时的暴雨定量预报。通过98、99年的应用,证明该技术对区域和落点暴雨预报有很强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5.
对T106数值预报产品进行统计分析,确定了与暴雨关系密切的物理量;通过对物理量场与暴雨落区之间关系的定性诊断分析以及对物理量的定量计算,确定了物理量的临界值,并以此作为预报暴雨发生的限制条件;将T106数值预报产品的3种物理量预报场与临界值对比,判断未来24h有无暴雨。 相似文献
6.
以客观分析结果为依据对“94.12”广西大范围降雨降水过程作了热力和动力分析,了解这次暴雨过程的某些特点和成因,对作好冬季大范围的暴雨预报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7.
8.
9.
“960628”黄淮气旋暴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汛前淮河流域首场大暴雨,是在有利的环境背景下,低层低涡切变线发展,诱生地面气旋,形成了一个较深厚的天气尺度暴雨系统。通过对一些物理量分析,得出几点不稳定能量释放和上升运动发展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川西“95.8”特大暴雨天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川西“95.8”特大暴雨天气分析彭贵康(雅安地区气象局,邮码625000)摘要从天气学角度分析了川西“95·8”特大暴雨的大尺度环流及天气尺度影响系统;水汽输送及源地;物理量结构;边界层内空气质量、水汽、感热和潜热汇的作用;及中尺度对流云团等要素。结... 相似文献
11.
物理量曲面拟合的实用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华东地区为例,引用一种新的有限区域曲面拟合法(NMOCSF)计算多项物理量,可以得到区域内任意点值和网格点值,该系统精度高、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此外它对硬件环境要求低,适用于基层台站。 相似文献
12.
13.
人工触发闪电与降雨倾泻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根据人工触发阀电后雨量猛增的观测事实,利用一个简单的静电模式计算了闪道附近雨滴的重力碰并增长,结果指出,闪电后降雨猛增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除了要求较高的离子浓度(〉10^14/m^3)外,还取决于闪电所引起的电场变化和闪电被触发后闪道附近环境电场强度的特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大-暴雨mos预报中应用概率变换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概率变换法能提高预报因子与预报对象之间的线相关性,扩大了预报因子的选取范围,改善了方程中的因子组成结构,使方程的历史拟合率和预报准确率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云南暴雨涡散场动能转换函数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996年云南主汛期(6-8月)逐日散度风动能和旋转风动能之间的转换函数C(KD,KR)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同时分析了C(KD,KR)各项Af、Az、B、C在动能转换函数中所起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对流层内C(KD,KR)>0,同时对流层低层的C(K,KR)>中高层的C(KD,KR)之和.极易出现暴雨过程;Af项在整个动能转换中起主要作用,71%的Af与C(KD,KR)具有相同的符号,Az项和B项在动能转换中起振荡作用,Az+B控制着29%的动能转换方向。 相似文献
16.
立体雷达方法在星载测雨雷达上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星载测雨雷达的应用,必须满足一些主要条件:高的空间分辨率、宽阔的覆盖范围、大的动态降雨测量范围以及精确的点测量等。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满足这些条件的雷达工作在被雨衰减的频率段,因此必须修正由于衰减所导致的误差。立体雷达方法利用雷达从两个不同角度对雨团的观测来进行衰减效应的订正并实现整个观察区域的雷达反射率因子和比衰减因子场的反演。通过数值实验研究了星载特性的引入造成的不均匀性束内填充效应对立体雷达方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B—P算法在青海省降雨分区分级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08:00(北京时)常规资料和数据预报产品作为预报输入资料,将关键区要素场作贝雪夫多项式展开,取车贝雪夫系数作为预报因子,由B-P神经元网络进行训练,分别建立了全省各片未来24h内有,无≥5,10和25mm降水天气过程的人工神经元降水分区预报系统,从学习结果看,历史概括率均达95%以上,1994和1995年6,7,8三个月的业务试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飞机报资料在0506华南致灾暴雨过程模拟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利用常规和非常规观测资料,对2005年6月18~24日华南地区的一次致灾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并对18~19日的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由于常规观测资料的分析对于描述暴雨的系统结构等方面尚显不足,因此利用GRAPES模式对此次暴雨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采用不同资料,利用模式同化系统经过12小时的同化,将得出的不同的同化分析场作为模式的初始场,对此次过程进行24小时的数值模拟做对比模拟试验,来对比分析飞机报同化场对于模式预报的改进作用。试验证明,利用有飞机报加入的同化分析场做初始场的模拟结果不仅能够模拟出主要的降水区域,而且降水强度与实况更加吻合,比未加入飞机报的控制试验结果的准确率提高了。飞机报资料的使用对于提高此次暴雨过程模拟效果是可行的、必要的,而且也为该资料用于华南暴雨的预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1975年8月河南省特大暴雨雨强极值的重新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云中气载液态水含量以及水汽和气载液态水之间的平衡方程的讨论,建立了改进的可降水量Ia公式。按照改进的公式,重新估算了1975年8月河南省特大暴雨7日20时雨强。结果表明,分别以遂平气象站记录的8 m/s和按物象估算的12 m/s地面风速为基础的改进的板桥水库附近8月7日20时雨强估算值Iae1=75.0 mm/h和Iae1=95.8 mm/h很接近实际的雨强极值Ioe=99.7 mm/h。 相似文献
20.
基于GPS/Pwv资料的上海地区2004年一次夏末暴雨的水汽输送分析 总被引:5,自引:10,他引:5
本文应用GPS探测的可降水水汽资料Pwv对上海地区2004年一次夏末暴雨的水汽输送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的水汽输送路径有两条,一条是西南水汽输送路径,一条是东南水汽输送路径。指出边界层的偏东急流是此次暴雨过程的主要增雨机制。分析还表明:每30 min一次的GPS/Pwv资料能直观地、及时地反映大气中水汽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变化;GPS/Pwv资料随时间的演变特征与降水有较好的对应关系;GPS/Pwv的散度资料可以反映大气中水汽的辐合、辐散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