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区域发展通常以一个地区的工业化来衡量。正在工业化的地区往往通过增加经济活动而产生更高的区域收益,并且吸引更多的资金和劳动力,又需要更多的投资用于基础设施、城市设施和环境建设。增长的地区又可为其自身的成长提供更多和更好的服务。因而,区域发展过程就是产业调整的过程。结构变化的速度和方向是涉及区域发展的首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北京工业结构调整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侯本旗 《地理科学》1994,14(4):371-377
  相似文献   

4.
5.
6.
面临中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农业结构的调整至关重要。文章以开封市为例,回顾了“九五”期间农业结构的变化,指出了当前农业结构中仍存在粮食作物所上占比重大且效益低、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和市场信息体系建设滞后、资金投入不足和农民整体科技素质不高等问题,提出了“十五”期间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路、任务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天山北麓工业带城市工业经济结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选择新疆区域工业发展为参照系,用Shift-share方法对天山北麓工业带6城市工业增长与工业经济结构进行分析,从动态角度判别各城市工业结构的优劣及存在问题并揭示其原因,提出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陕西关中地区工业水价调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浩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23(1):66-68,72
分析关中地区工业水价现状和问题,认为工业水价基本到位,工业用水价格调节空间不大,提出了价格杠杆调节关中工业用水的措施,包括:对自备井征收高额水资源费;确定合理水价结构;实施用水定额等。  相似文献   

9.
随着世界制造业中心向我国转移以及党中央关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实施,大连市工业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必须适时进行结构调整,从整体上提高其产业能级、辐射功能和国际竞争力.基于此,选取了轻重工业结构、人均GDP等一系列工业发展阶段的判断指标,通过比较分析,判定大连市工业的发展处于重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即加工工业阶段.针对工业所处阶段的特征和面临的问题,运用多指标分析方法,得出了石油化工业、装备制造业、服装工业、食品工业、电子信息业为大连市的五大主导产业,并据此提出了工业结构调整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农村工业结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山东省农村工业结构现状特点的基础上,运用AHP对不同层次的区域上重点发展行业作了选择,并进一步提出了农村工业结构优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论述了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调整方向。依照资源潜力和生态地质环境特点,特色农业开发是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但特色农业的生产布局必须与生态地质环境进行空间耦合,只有按照生态地质环境的空间分异性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才能使贵州省特色生态环境和优势农业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实现农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2.
昆明市是中国西南地区经济增长极,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及大耗水重工业比例增大,加上区域内降水量偏少,造成了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昆明已成为缺水型城市.在分析昆明市工业用水系统的基础上,用线性规划法,研究在总取水量约束条件下,工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方案,并提出相应的调整方向.  相似文献   

13.
从工业行业、规模、所有制、地域分布等方面对比分析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及其9省市工业结构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多角度研究三大区域及九省市的工业结构特点,运用经济地理学和区域经济学理论,探索上述区域分工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乌鲁木齐地区工业部门结构特点和工业布局现状的基础上,详细探讨了该区域的工业结构调整原则和调整方向,论证了发展石油、纺织、机械、建材等主导工业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区域工业结构比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工业行业、规模、所有制、地域分布等方面对比分析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及其9省市工业结构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多角度研究三大区域九省市的工业结构特点,运用经济地理学和区域经济学理论,探索了上述区域分工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辽宁中部老工业基地调整工业结构和布局的决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凡杰 《地理科学》1992,12(3):206-214
  相似文献   

17.
应用系统动力学的原理和方法,在资源、人口、环境和工业协调发展思想的指导下,建立乌鲁木齐工业区环境容量与工业结构优化SD模型。模型以工业投资分配比例、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作为决策变量,对2010年以前环境容量进行了动态仿真模拟。通过多方案比较分析,认为增加水资源可利用总量和优化投资结构是乌鲁木齐工业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的一项刻不容缓的政策手段。  相似文献   

18.
我国省区间工业结构的异同与结构转换的调控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锋 《地理研究》1990,9(4):6-16
通过计算分析,本文认为我国省区之间工业部门结构既有趋同性,又存在趋异性;趋同性是基本合理的,而趋异性预示着各省区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的方向。我国省区工业结构差异主要发现在综合专业化能力、部门深层结构、结构质量三方面。以此为依据,本文提出了我国省区工业结构转换的调控途径。  相似文献   

19.
20.
在分析环洞庭湖区内工业现状的基础上,采用主分量分析法(PCA)和区位商评价工业发展条件的地域差异和分析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提出区内各市工业调整与布局优化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