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利用气相色谱法分析并结合外标法,定量测定2009年4个航次桑沟湾海域水体中8种有机氯农药的质量浓度,探讨了有机氯污染物在该海域组成以及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DDTs类农药是桑沟湾水体中主要的有机氯农药种类。该海域有机氯农药质量浓度分布特征呈现8月份较高,10月和12月份次之,4月份最低。与其他海域相比,其有机氯农药质量浓度处于中等水平。桑沟湾的水体中HCHs和DDTs质量浓度均符合国家一类海水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2.
以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了莱州湾海域水体中22种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类化合物的浓度水平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莱州湾海域表层水体中有机氯农药浓度范围为N.D.~32.7ng/L,底层水中的浓度范围为N.D.~11.7ng/L。在该海域水体中共检出有机氯农药3种,β-666是水体中主要的有机氯农药污染物。多氯联苯类在底层水样中检出2种,总浓度范围在4.5~27.7ng/L之间。该海域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的分布特征是近岸高,离岸低,由近岸向湾外延伸方向依次递减。并对莱州湾表层水中总有机氯农药与海水盐度、氯度、溶解氧和pH间的关系作了初步探讨,得出总有机氯农药与盐度、氯度间有一定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均为0.59。方法测定5种有机氯农药化合物的空白加标回收率为97.3%~126.0%,相对标准偏差为2.8%~8.6%;测定5种多氯联苯类化合物的空白加标回收率为88.6%~151.8%,相对标准偏差为6.7%~10.4%。  相似文献   

3.
厦门港湾表层沉积物BHC和DDT含量的分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人工合成的有机氯农药BHC、DDT主要通过大气传输、河口径流和沿岸排水进入海洋。由于海洋生物对它们有较强的富集能力,所以输入到海洋的有机氯农药不但污染海洋环境,而且会通过食物链的传输反馈给人类,危害人类健康。因此,BHC和DDT含量已成为评价环境污染的重要指标。测定表层沉积物中BHC和DDT的含量还可以估计上复水层农药的污染现状,预测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对污染物分布的影响。本文据1982年9月的调查资料,首次报道了厦门港湾表层沉积物BHC和DDT的含量及其分布特征;初步讨论了岸畔农药使用、水动力、地质地貌和滩涂养殖等因素对BHC、DDT含量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有机氯农药是一种污染物质,它不但污染了陆地,而且污染了海洋。对于海洋环境中有机氯农药的研究,目前受到了较广泛的重视。在人类未使用有机氯农药之前,海洋中并不存在此种物质,由于世界各国的科学和工农业迅速发展,为消灭疟疾和控制病虫害,因而制造和生产了大量的有机氯农药。据有关资料报道,美国及西欧各国在40年代初开始大量生产和使用,而我国在50年代初才开始大量生产和使用。施用到农田中的有  相似文献   

5.
以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分析并结合外标法,定量测定了桑沟湾海域水体中15种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类化合物的含量.结果表明:桑沟湾海域表层水体中有机氯农药浓度范围为20.34~52.86 ng/L,底层水中的浓度范围为31.7~58.68 ng/L.该海域水体中共检出有机氯农药6种,DDTs类化合物是水体...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海洋环境中有机氯农药含量的测定,目前受到比较广泛的重视。海洋环境中本来并不存在有机氯农药666和DDT这些化学污染物。它们是由人类在工农业和卫生防疫等活动中撒播,从河流、排污渠道及大气传输进入海洋环境的。海洋环境中有机氯农药含量很低,在ppt级水平,因此,要求有一个尽可能灵敏的测定方法。方法的关键问题是666、DDT广泛存在于蒸馏水、化学试剂之中,存在于玻璃器皿壁上。我们购进的化学试剂,如正已烷含技α—666在785—1.65×10~3ppt之间;市售蒸馏水含α—666在150ppt左右。这样的试剂显然不能直接运用于海洋环境中有机氯农药的超痕量分析。因此,试剂要求严格的纯化处理,才  相似文献   

7.
海藻中含有丰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但同时也富集一定浓度的有机氯农药,食用海藻摄入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同时也会摄入这类污染物,其共摄入风险分析评估是食品安全领域必须关注的科学问题。本文以胶州湾近岸采集的条斑紫菜、坛紫菜、海带、裙带菜、龙须菜等5种常见经济海藻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脂肪酸和有机氯农药组成情况。结果表明,这5种海藻中脂肪酸以棕榈酸、油酸、亚油酸、花生四烯酸和二十碳五烯酸(DHA)为主,n-6和n-3 PUFA的比值远小于建议值4,均有较高的营养价值;5种海藻中六六六类农药主要残留的是γ-HCH,滴滴涕类农药中P,P’-DDD、P,P’-DDT残留量较高。对PUFAs中的有效成分二十碳五烯酸(EPA)+DHA与有机氯农药污染物共摄入时对人体的益害风险进行了评估,发现对于健康成人在达到EPA+DHA摄入要求下,食用这5种海藻带来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与有机氯农药污染物共摄入引起非致癌或致癌的健康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8.
海藻中含有丰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但同时也富集一定浓度的有机氯农药,食用海藻摄入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同时也会摄入这类污染物,其共摄入风险分析评估是食品安全领域必须关注的科学问题。本文以胶州湾近岸采集的条斑紫菜、坛紫菜、海带、裙带菜、龙须菜等5种常见经济海藻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脂肪酸和有机氯农药组成情况。结果表明,这5种海藻中脂肪酸以棕榈酸、油酸、亚油酸、花生四烯酸和二十碳五烯酸(DHA)为主,n-6和n-3 PUFA的比值远小于建议值4,均有较高的营养价值;5种海藻中六六六类农药主要残留的是γ-HCH,滴滴涕类农药中P,P’-DDD、P,P’-DDT残留量较高。对PUFAs中的有效成分二十碳五烯酸(EPA)+DHA与有机氯农药污染物共摄入时对人体的益害风险进行了评估,发现对于健康成人在达到EPA+DHA摄入要求下,食用这5种海藻带来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与有机氯农药污染物共摄入引起非致癌或致癌的健康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9.
利用GC-MS测定37个黄河三角洲表层土壤样品中的有机氯农药含量,揭示其中的有机氯农药残留特征,结果表明,HCHs的含量为0.04~1.19 ng/g,均值为0.47ng/g,DDTs的含量为0.05~6 ng/g,均值为0.85 ng/g.多数站位β-HCH、DDE百分含量较高,表明可能来自土壤中农药残留,仅2个站位DDT/(DDE+DDD)>1,可能有新的农药输入.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该区有机氯污染的生态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气相色谱法定量测定了桑沟湾海域2009年4月-2009年12月的经济贝类中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的残留量。结果显示:该海域贝类中 HCHs 为 N.D.~2.04×10-9,均值为0.30×10-9; DDTs 为(0.13~3.36)×10-9,均值为0.97×10-9;PCBs为(0.01~3.20)×10-9,均值为0.59×10-9,有机氯物质含量均低于相关国家标准值,符合食用安全要求。经济贝类中的有机氯农药的组分特征为HCHs中b-HCH占优势, DDTs中p, p′-DDT占相对优势; PCBs中多为5~7个氯原子。与北海等6个海域相比,桑沟湾海域经济贝类有机氯污染物中, HCHs、DDTs和PCBs的残留量都处于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11.
海洋沉积物中痕量BHC、DDT的测定——汽相提取法及其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沉积物和土壤中有机氯农药BHC(666)、DDT(滴滴涕)含量的测定,目前主要采用振荡提取法,索氏提取法,消煮提取法和柱提取法等。这些方法都是利用有机溶剂与沉积物样品直接接触,进行固-液分配而提取农药的。这样,只要能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的沉积有机物质,都可能被有机溶剂提取出来,从而造成了往下  相似文献   

12.
前 言至今,污染胁迫等逆境压力对海藻的影响已有许多报道[1,2],但已有的研究报告大多局限于对生长、发育和光合作用等的影响,而有关污染对藻细胞毒性作用的机理研究极少[3].同时,所用的污染物大都集中于石油和重金属,农药污染对生物影响的研究也主要局限于有机氯农药,近10年来,随着DDT、六六六等有机氯农药停止生产,有机磷农药使用量大增.虽其在环境中残留期较短,但对水生生物毒性大.我国沿海每年雨季因有机磷农药污染造成死虾、死  相似文献   

13.
生物样品中有机氯农药的测定,已有很多报道。本文提供一个快速、简易的测定方法,用较少的样品和药物即可得到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有机氯农药对缢蛏的食用安全性影响,2010年在宁波近岸海域采集了11个缢蛏样品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其持久性有机氯农药(8种)的残留量,采用接触风险指数法及致癌风险指数法进行了风险评估以及安全消费量的估算.由于我国《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和《海洋生物质量》中只对HCHs和DDTs总量进行限值,未对各分量进行具体限值,采用澳大利亚食品卫生标准值对部分单体进行评价.结果显示:缢蛏中α-HCH、β-HCH、γ-HCH、pp'-DDE、pp'-DDD、pp'-DDT的残留量均低于澳大利亚食品安全限量,HCHs和DDTs残留量符合我国《海洋生物质量》一类标准;致癌风险指数CRI在1.61×10-5~9.98×10-5;接触风险指数ERI在0.00~2.55×10-2;每天每千克人体食用缢蛏可接受的最高致癌安全消费量(按CRI≤10-4估算)平均为0.044 kg/(kg·d);每人每千克体重可接受的最高接触安全消费量(按ERI≤1估算)平均为0.502 kg/(kg·d).消费者在正常情况下食用宁波近岸海域的缢蛏而受到有机氯农药危害的可能性不大.  相似文献   

15.
有机氯农药(DDT,BHC)和多氯联苯(PCBs)是人工合成的有机氯化合物。它们的化学性质稳定,在环境中能持久地残留并不易受环境中各种因素的作用而降解,它们在生物体内的累积和生物链中的浓缩已构成对人类和生态系统的潜在危害,早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并公认为全球性的环境污染物。许多国家的学者对不同海区、各大洋海水、沿岸海水、沉积物以及海洋生物体内的DDT, BHC, PCBs作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Elear, 1976; Edwand et al, 1975; Ehrhardt, 1981; Harvey, 1973; Osterroht, 1977;Robert, 1976)。我国对近海海域有机氯农药污染状况作过一些调查,但对多氯联苯未见有过报道。、1980年8月作者在渤海湾采集了26个站位的海水样品,22个站位的沉积物样品和8个毛蚶(Arasubcrenata Lischke)样品,分析了其中DDT, BHC, PCBs的含量水平,并对其在渤海湾中的分布特征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珠江口水质BHC和DDT含量及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骆世昌 《海洋通报》1998,17(3):32-38
根据1987-1992年珠江口的污染监测和其他调查资料,对珠江口水中有机氯农药HB和DDT的含量及分布善作了评述,探讨了影响HBC和DDT分布的因素,为珠江口的综合利用开发和污染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方法对三沙湾表层沉积物中多氯联苯(PCBs)、多环芳烃(PAHs)和有机氯农药(OCPs)进行测定,结果表明,PCBs、PAHs和OCPs的含量均值分别为1.28、61.76和1.18ng/g。与早期研究结果相比,PCBs含量浓度明显降低,表明其污染已得到有效控制;PAHs中高分子量组分普遍存在,通过分析菲/蒽和荧蒽/芘比值,判断其主要来源为燃料的高温燃烧;HCHs和DDTs是主要的有机氯农药污染物,二者的残留特征表明其主要来源为早期历史残留,且表层沉积物受到厌氧微生物降解。总体而言,三沙湾表层沉积物中PCBs、PAHs和OCPs的污染程度及生态风险均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8.
浙江沿岸海产品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水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8年、2001年和2003年分别在浙江沿岸13个地区采集了53种海产品,采用GC-9A气相色谱仪对其进行了有机氯农药(HCH和DDT)残留量的检测,对不同类别海产品中HCH和DDT残留在浙江沿岸的分布状况以及有机氯农药异构组分分布的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浙江沿岸海产品普遍受到HCH和DDT的污染,多数生物体内DDT的含量比HCH含量高,鱼类体内HCH含量高于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体内HCH的含量,而软体动物体内DDT的含量则高于鱼类和甲壳动物体内的DDT含量;(2)不同类别海产品(尤其是鱼类)体内HCH和DDT的残留量在浙江沿岸分布的差异较大,杭州湾、象山湾和乐清湾海产品体内HCH和DDT的残留量较高,而浙南的南麂和东部的普陀海产品体内HCH和DDT的残留量则较低;(3)1998年至2003年,浙江沿岸海产品中HCH含量呈微弱下降趋势,而DDT含量却呈现上升趋势(上升了107%);(4)2003年,浙江沿岸海产品中p,p′-DDT100%检出,其降解产物p,p′-DDD和p,p′-DDE也普遍检出,p,p′-DDT/ΣDDT明显升高,因此在浙江沿岸海域可能还存在DDT新的污染源;(5)浙江沿岸海产品中以p,p′-DDE的含量为最高,但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其有机氯农药尚处于较低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普遍存在于各种环境介质中,其中有机氯农药(OCPs)和多氯联苯(PCBs)化学性质稳定,在环境中能持久残留.它们经食物链浓缩并在生物体内累积,大多数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效应,构成对人类和生态系统的潜在危害,成为世界公认的全球性环境公害.  相似文献   

20.
海水样品用乙酸乙酯萃取后,萃取液加入乙酸和氧化铬,在100℃下回流30min,再用正己烷萃取,干燥,浓缩,定容后进行色谱测定,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度高,该法已用于青岛胶州湾海水中有机氯农药残留量的测定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