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除说明了所用等高线分类名词的来历外,主要是针对测量学教材中有关分类名词的混乱现象,以及其中长期纠缠不清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澄清了辅助等高线的涵义,认定了四分之一距等高线为助曲线的同义词。尤其是指出了近年出版的多数测量学教材抄袭成风,宣称等高线分类名词只有首曲线、计曲线和间曲线三种所造成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
根据等高线是地图上可视化的线并与地图比例尺密切相关的条件,推出了等高线悖论,即等高线是地面上一定范围内高程相等或不相等的点的连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提出了点元概念,推导了等高线是地面上的等高点元集在地图平面上的同胚或拓朴映射的广义等高线定义。本定义包容了传统的等高线定义并可解释制图综合规律。因此,广义等高线定义更适用于等高线可视化的地图应用环境。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介绍等高线内插的各种数学模型入手,并基于MicroStation的二次开发语言MDL(MicroStation Development Language)采用三角网/线型插值法建立数学模型编制了内插程序,且运用到生产中。  相似文献   

4.
一种改善地形图等高线自动矢量化精度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高程模型(DEM)是GIS中进行空间分析的重要基础数据,地形图等高线自动矢量化成为其中的关键技术,如何提高等高线自动矢量化的精度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结合RS和GIS的优点,分析地形图的特点,通过遥感图像分类方法和滤波器对地形图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利用遥感分类方法和定向检测滤波器可以比较好地突出表现和提取地形图中的等高线。由此表明,遥感不仅能作为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数据源,而且还能作为地理信息系统信息提取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等高线是地形表达常用的形式之一,它是地理信息系统基础的数据模型,而高程则是构成等高线的重要属性。本设计利用MapBasic编程语言实现了对矢量化后的无值等高线批量赋予高程值[1],有效地提高了等高线高程录入的效率和准确度。文章首先介绍了自动赋值算法的基本思想,然后,结合MapBasic关键代码,从赋值等高线的获取与排序、等高线属性的修改与赋值等方面阐述了MapInfo中实现等高线自动赋值的思路,并最终给出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6.
等高线空间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形图上等高线相互之间的空间关系是人们分析地形的重要依据,也是利用GIS模拟地形图认知能力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在利用计算机模拟人们判读地形图的过程中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在计算机环境下有效地描述、表达及计算等高线空间关系,本文从空间认知的需求出发,在等高线空间关系分类的基础上,利用图论中的树结构(等高线树)形式化表达等高线空间关系,在Voronoi邻近的基础上建立了计算机可执行的等高线空间关系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7.
王海鹰  闫浩文 《测绘通报》2012,(3):71-73,88
等高线树表达的是等高线之间的层次关系,其构建对于地性线的提取、地表分析、精密数字高程模型的建立等具有重要意义。本算法按逆时针沿内图廓线搜索两条高程不同的等高线,计算其相对方向,再根据高程值的大小,判断得到前一条等高线的闭合方向,进而得到所有等高线的闭合方向,并将等高线沿着闭合方向构成等高面,判断等高面是否含有空洞,空洞为负向地貌等高面。最后将等高线和等高面之间的嵌套关系存放在等高线树中。  相似文献   

8.
刘嵘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01,18(3):199-200,203
等高线数据的质量控制是各测绘生产单位作业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文中提出了一种条形码的检测方法,并将此方法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研制了一个实用的等高线数据检查系统。该系统可用于地面高程数据库入库前的检查验收。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可大大提高检查效率,方便了作业生产。  相似文献   

9.
地形图综合中地貌综合是一大难题,只是以单根等高线的综合来实现地貌综合是不行的。为了等高线综合的方便,必须对等高线进行结构化处理,本文探讨了等高线的树结构建立。  相似文献   

10.
基于DEM生成等高线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绘制等高线算法,分为等高线确定,等高线短线构成和等高线短线连接。首先确定每条等高线具体高程和等高线条数,根据等高线高程,划分各点所在地势级,找出地势变化处的点,在这些点的附近找出等高线经过处,内插出等高点,再将同一等高线上的两点连接成短线,短线连接是根据同一等高线上的点,高程相等又相互连接,在等高线短线中,找出高程相等,由相同坐标点的短线,将其逐个连接起来,便形成了完整的等高线。  相似文献   

11.
DLG立体测图生产过程中,由于仪器或视差等原因,往往会造成等高线和水系不套合。介绍一种等高线和水系半自动套合的算法,可以提高效率,减少DLG编辑过程中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12.
基于矢量等高线数据提取山脊线山谷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数字化地形资料中自动提取山脊线和山谷线的技术对于扩充GIS的应用功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对现有的山脊线和山谷线自动提取的算法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简单实用的自动提取山脊线和山谷线的算法,实验结果表明,用该算法所提取的山脊线和山谷线与实际地形相符合.  相似文献   

13.
等高线是地形图的重要要素,通过等高线的高程、空间或层次关系可以进行各种地形地貌的判读。等高线的层次关系通常利用等高线树来表达,本文使用了AcrObjects构建等高线树,并在等高线树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自动判别洼地曲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基于LiDAR点云数据的水体轮廓线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一种基于机载激光雷达点云数据提取水体轮廓线的方法。采用双层格网模式提取较窄的水体;以朝向水体的边界点作为拟合轮廓线的关键点提取更精确的轮廓线。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较好地提取水体轮廓线。  相似文献   

15.
根据地性线绘制等高线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根据地形特征点和地性线绘制等高线是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等高线的主要方法,本文在分析现有自动绘制等高线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根据地性线及其拓扑关系直接求取和跟踪等高线的方法。针对利用各种传统曲线光滑算法所绘相邻等高线间常常出现不协调现象的缺点,首次提出并详细讨论了相邻等高线通过点间的抛物线双向加权平均光滑算法。大量实践表明,利用本文所提出的跟踪和光滑方法所绘等高线的光滑性和协调性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16.
《The Cartographic journal》2013,50(2):116-119
Abstract

Two possible causes of the failure of map users to successfully interpret relief forms from contour maps are Gibson's texture gradient effect which may give false depth cues; and, the expectancy or prior set developed from previous experience by the map reader. In the two experiments reported attempts were made to alter subjects' expectancy by providing cues or contextural information related to the task of interpreting a number of unquantified contour patterns. Although expectancy has proved to be a dominant influence on contour interpretation, successful priming in the experiments provided subjects with a number of conflicting but valid hypotheses which were often resolved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texture gradient.  相似文献   

17.
为了进一步提高断裂等高线半自动重建方法处理各种情况下断裂等高线连接重建的能力,对该方法进行了优化改进研究。首先介绍了该方法的原理,深入分析了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进而对该方法关键运行环节进行优化改进,设计实现了包括扩展双向抛物线形状判断、多重递增回溯求断点方位码、欧氏最短距离判断等算法。最后,采用多种样本图对原方法与改进方法进行比较。实践证明,改进后方法的断线连接准确率、完成率均高于原方法,具有更好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提出一种用三维Douglas-Peucker算法综合无格式离散点,再回放等高线,进而将其作为综合结果的等高线间接综合方法,并进行编程验证。初步试验证明,在主要地貌结构线辅助下,用该方法综合的等高线兼具几何精确性与拓扑一致性,且方法本身对等高线的输入输出形式适应性较强,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首先回顾了构建D-TIN常用的三种算法,然后采用改进了的凸包算法建立等高线离散数据点的无约束D-TIN,提出了基于影响域对角线交换的局部调整算法,运用该算法将等高线作为特征约束嵌入到D-TIN中,建立以等高线为特征约束的CD-T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