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几年来我校选修课的开设.对于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能力和陶冶情操、提高素养方面都已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我在高中年级连续几年开讲《中国旅游地理》选修课.由于教学内容的丰富多采,并且结合了学生在南京、绍兴等地的考察活动的实际体验和相当一部分同学外出旅游的阅历,使教学过程始终引起了学生浓郁的兴趣.博得了学生的欢迎。考试作为课程终结的环节.应该如何受教育目标的制约.采用何种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考试方法.是值得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早在1854年英国心理学家斯宾塞就提出了“愉快教学”。他主张“教育要使人愉快,让一切教育带有乐趣,富有情感色彩”,用情感、兴趣、意志、需要等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求知欲.融合教与学的双边关系,活跃课堂气氛.扩大学生思维的自由度.让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情感氛围中.轻松地理解、消化知识。  相似文献   

3.
“农业概连”一节的教学存在一定难度。首先.本节内容理论性强.语言精炼.学生学起来枯燥乏味.不感兴趣。其次,率节无任何图象资料,对于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尚差的高一学生来讲.要顺利实现学习目标有一定难度。教学中,笔适当补充一定数量的景观图、投影片和录像资料.引用大量实例.启发学生分析讨论,教师及时引导点拨.提高了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收到了满意的教学效果。具体教学设计如下。  相似文献   

4.
1.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到地理知识的重要性、思想性及趣昧性。2.通过讲故事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3.丰富地理学科内容,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学生能否从书本中走出来.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标尺。具体地说.就是看一个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能否准确地说得出.写得出,用得上。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测试等多种方式考核学生,而经常的、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学会自我诊断.清楚自己对所学知识掌握的程度,  相似文献   

6.
初中地理的趣味性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改变学生消极学习地理的态度.努力提高地理教学质量.最关键的就是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以及教材内容.采用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以此激发学习地理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培养学习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目的.促进地理素质教育的实施。为此.我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根据初中一、二年级学生情感丰富强烈、思维活跃敏捷、求知欲望旺盛,但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往往把学习与兴趣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7.
在学生作业和考试过程中.经常发现知识错误。为纠正错误,强化教学教果.我采取了要求学生建立知识错误题库的办法,实践证明有效。为清晰可见.重点突出.题库的编排可采用列表的形式.内容包括出现错误的知识点、错误原因、订正以及依据四十方面,现略举几例。  相似文献   

8.
郝士敬 《地理教学》2011,(15):60-61
1.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 “我看了,我忘了;我说了,我记住了;我动手做了,我明白了。”尽量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会增加学生思考的机会,有利于突破难点,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最好让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促进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一、课后作业方式转变的必要性 1.传统作业存在的弊端 传统作业单一模式、机械训练,给学生造成了抄袭作业、“复制”作业的不良习惯,导致了学生懒于思考、探究问题的行为,影响了学生的成长,传统作业单一模式,不利于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求,影响学生个性发展,阻碍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意识的发挥。  相似文献   

10.
高中地理教材中有关原理、理论性的矧识较多.综合性效强。针对教材枯燥的文字描述.我收集一些趣味性知识和形象事例.融于课堂教学之中.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地理的教学过程中.省级行政区划这一节是学习的基础。传统的授课方式一般是读读政区图、填填填充图.这种枯燥的方法丝毫激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所取得的教学效果不佳。我尝试着通过“读图”、“填国”、“剪图”、“拼图”的方法,努力多方面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让学生既动手、又动脑.达到手脑并用地掌握中国政区图的目的,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之一。为使学生认识环境、关心环境,我的做法是:利用简单的实验,加深学生对环境质量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并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在地理课本及课外活动中常会遇到一些相反、相似或并列的两种地理现象.内窖或符号,对于刚接触这些内容的学生来说.往往会将它们搞混,即出现张冠李戴现象,固而我将它们称为“孪生子”.在我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运用了一些特殊技巧帮助学生加以区分和鉴别,收到了奇效。  相似文献   

14.
一.新闻报道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1 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电视的新闻报道以真实的画面,生动的语言及时、迅速、准确地报道最新发生的事件,贴近社会、贴近时代,与现实联系密切.时救性、趣味性强,新奇有趣,教师教学中适时适当地选用,可以唤起学生的注意,引发学生探索地理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相似文献   

15.
注重发展思维的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双边活动过程。学生的思维启动、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有意培养和发展.因此,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和获得,其十分重要的渠道.就是通过在学校时的学习形成。  相似文献   

16.
作为素质教育重要内容之一的文化素质教育.旨在使学生获得“双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以及具备正确的审美观。其中,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应该成为核心内容。在地理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引导和培养学生形成多种能力。“地球上的生物、土壤和自然带”一章图文并茂,与多种学科交叉、渗透.并且易与实际相联系.较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如果教师正确加以引导,会对学生多种能力的形成和培养起到良好的作胃.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地理第十二章“中国在世界中”.涉及的内容多是前几章的重复再现和概括,怎样避免雷同和教学内容杂乱、枯操.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站在更高的位置看中国的现在和未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是本章教学的重点。如何形成清晰的线索是教学取胜的关键。我采取纲要图示法教学.并利用分段输入纲要的技巧.生动揭示该章地理知识的内在联系.以境引趣,以趣教学,使学生头脑中形成完整、稳固的表象。对主要问题的突破采取表格法,启发诱导法、纵横比较法.使学生处于良好的激情状态.从而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教学设计如下。  相似文献   

18.
唐敦浩 《地理教学》2011,(12):53-55
【活动目标】 1.通过开展荆州护城河水污染调查及对策的活动,学生进一步了解水污染及其治理的相关知识。2.通过参加荆州护城河水污染调查和讨论水污染控制对策的活动,让学生了解地理调查方法,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存储、运用信息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多种“知”、“能”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朱云 《地理教学》1999,(3):17-18
高中地理上册内容主要是谈各种自然地理事象(事物和现象)的形成和分布,抽象且生涩。虽然不步内容都有原图(指书中或地图册上图,下同)配合教学.但有些原图缺乏针对性.不能突出重点(因为内容详细.信息量大),使得学生不容易理解和接受某些内容。如果能恰当地运用地理略图.则能化繁为简,形象、生动、直观地反映问题.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黄赤交角及其影响”时.如果只用原图.学生很难理解‘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的情况。如果用下面这幅图,学生就一目了然了。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太阳直射点的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创造性教学理论,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拓宽了道路。在地理教学中,如何运用这一理论,结合地理学科特点.最大限度地启迪学生思维呢?笔者拟从大胆假设入手.谈谈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的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