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地质全息论     
以自然界中全息现象存在的普遍性为指导,以客观存在的地质现象为依据,从全息的角度来对地质现象进行分析,正式提出了地质全息理论,认为地质体形态、地质信息和地质活动的频率等其局部与整体之间具有相似性或对应性,而且这种"整体(全息系统)"和"局部(全息元)"是相对的,与实际大小无关。这三种全息分别称为地质形态全息、地质信息全息和地质时间全息。任何地质体都是地质历史中不同种类、不同级别的地质全息系统的先后和交互作用下的结果,因此在某种具体的地质对象研究中确定其主控全息系统及其级别就显得非常重要。地质全息理论可以为地质学相关研究提供一个全新的理论依据和参考手段。  相似文献   

2.
以自然界中全息现象存在的的普遍性为指导,以客观存在的地质现象为依据,从全息的角度来对地质现象进行认识,认为局部的地质单元中能够包含其所在的整体的相当一部分甚至大部分信息,或局部地质单元与其所在整体地质环境在多个方面存在很大的相似性和对应性,这种客观存在的、普遍的对应性可以作为地质领域中局部和整体之间某些信息相互预测的依据和手段。这里的“地质单元”包括地质体的空间形态和地质活动的频率两个方面。地质领域的在空间上和时间上均可见到地质全息现象,包括空间上的地质体三维形态和时间上的地质活动频率,分别称为地质空间全息和地质时间全息。  相似文献   

3.
地质学科发展史表明,认识岩石和矿物的技术方法的变革,极大地影响着地质学科发展的速度和水平.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光学显微镜在地质学领域中的应用,使人们对地质由宏观物理性质、几何形状和总体化学成分的观察,发展到矿物的光学性质、地质体的显微矿物成分、地质体的显微结构和构造及其与地质体宏观现象之间的相关关系的认识,为岩石学、矿相学和光性矿物学提供了  相似文献   

4.
70年代先后创建的新兴、横向、非线性学科——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正深刻地影响着当代科学的发展和对哲学的思维,新三论揭示了不同学科之间共同的特征。 将物质的宏观运动和微观运动,宏观体系和微观体系联系起来研究,从微观粒子运动出发来讨论宏观  相似文献   

5.
彭光忠 《岩土力学》1980,2(3):39-50
一、研究的目的和内容重视宏观的和微观的地质因素的岩体力学试验研究,有助于较真实地解释和确定岩块和岩体的变形、破坏的机理和力学的宏观现象,可以为选择和建立它们的破坏准则和强度理论,进行地壳岩体和工程岩体的稳定性分析评价等提供有用资料. 岩体是由宏观的结构面和结构体所构成,是地质体的一部分.岩体中包含着岩块.岩块和岩体的建造和改造决定了它们的物质组成和结构构造.  相似文献   

6.
应用合金天然破裂特征进行孕震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然界的宏观和微观领域都有天然破裂现象存在,这些现象之间存在着大量的普适性筮有的特征。应用微观领域合金的天然破裂过程和宏观领域强震孕育发育过程之间的相似性,从破裂发生的环境、破裂过程的非线性特征以及临界表现等方面对孕震机理进行研究,从而为强震孕育机理研究提供了新的实验方法和证据。  相似文献   

7.
西藏撞多勒地区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南侧燕山晚期火山—岩浆弧带,经历了多阶段复合造山作用,各类地质体和构造形迹复杂多样。本文在总结1: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分布规律基础上,分析不同地质体中元素的背景值、标准离差、富集系数、变异系数。依据地球化学示踪作用原理,运用多元素背景值推断主要地质体的空间展布和构造形迹,制作As、Sb、Hg元素组合及Cr、Ni、Zn元素组合的衬值累加图分别解译构造和岩浆岩,厘清宏观地质体与微观元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地层划分、地质体圈定和断裂追踪,对区域地质填图起到了较好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8.
岩矿鉴定是每个地质人员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岩矿工作是整个地质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项基础工作.然而,“长期以来形成的野外与室内脱离,宏观与微观脱离,观察与研究脱离的现象还未能转变,”(《中国地质》1987.9)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质工作的质量与水平.在深入改革与新的一轮固体矿产普查的形势下,这种局面不应  相似文献   

9.
元江岔河铜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煜昭  崔银亮 《云南地质》1996,15(2):154-163
岔河铜矿是康滇地轴内一多成因矿床。本文从岩石宏观与微观特征、岩石化学成分、微量元素和重砂矿物等几个方面对岔河变质岩系进行原岩恢复;用同位素年龄、稀土元素和地层特征对比了康滇地区有关地层;描述了三类矿床宏观与微观地质特征;运用包裹体均—温度和包裹体成分测试成果探讨了成矿流体性质;最后采用裂谷理论讨论了成矿作用与太古代和早元古代地壳演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张颖清提出的生物全息律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反响。生物全息律揭示了生物体每一相对独立的部分在化学组成模式上与整体相同,在结构形态上也是整体的缩影,即局部包含着整体的全部要素和全部信息。全息现象也相当普遍地存在于地球、地壳和各种地质体中。例如,某些具有特殊结构构造的岩石、矿物、化石标本,就包含着大量地史信息,这些  相似文献   

11.
北山造山带公路井—三个井韧性剪切带作为明水地块与公婆泉岛弧(O—S)之间的区域韧性构造边界,带内构造复杂多样,线理、面理、不对称构造广泛发育。宏观与微观构造均显示剪切带具有由NWW向SEE逆冲、右行剪切运动的特征。在野外调查基础上,通过对微观/宏观构造、地球物理特征、同位素年龄与区域地质资料相结合的研究,阐述了剪切带的构造变形特征和形成时代,讨论了剪切带形成演化过程及其在北山造山带晚古生代碰撞-造山过程中的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12.
岩土体剪切破坏时剪切破坏角是一个一直在探讨的问题,传统理论解为Mohr-Coulomb解和Roscoe解,基于试件的宏观破坏现象受微观破坏概率的分布制约这一前提,从岩土体试件内部破坏概率分布函数的角度重新研究了这一问题。通过对试件内部微观破坏概率由微观到宏观的统计分析与坐标变换,发现在形式上破坏概率主轴即相当于主应力,并基此给出了破坏概率破坏莫尔圆。还对Mohr-Coulomb破坏准则与微观破坏概率统计之间的关系开展了探索分析,结果表明Mohr-Coulomb准则是描述试件剪切破坏时大量微破坏行为共同作用的统计结果,Weibull分布仅是岩土试件内部破坏概率分布形式的一种描述,基于数学概率推导的岩土试件破坏模型能更好的与试件的破坏准则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3.
骨架砂体作为油气输导体系的重要组成要素,控制着油气在空间上侧向的运移以及分布,其有效连通常受到砂体内部断层发育以及砂体微观非均质性的影响.通过对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西翼地区主要井位进行单井分析,在明确区域地层格架与沉积相的基础上,划分侏罗系头屯河组及八道湾组各段的骨架砂体;并在此基础上绘制骨架砂体连井剖面图以及平面分布等值线图,对研究区骨架砂体的宏观连通性进行研究;再进一步通过对各层位的砂体系统取样,进行孔渗性分析,定性描述其微观连通情况;运用地质统计学方法,对骨架砂体微观连通性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从剖面、平面、微观3个方面针对侏罗系头屯河组和八道湾组骨架砂体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区骨架砂体连通性相对较好的组段为侏罗系头屯河组三段及八道湾组三段.  相似文献   

14.
油气成藏年代学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51,自引:3,他引:51  
成藏年代学是当代石油地质学的一个前沿领域。80年代以来,随着油藏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方法、同位素测年法、油气水界面追溯法等多种新方法或新技术的引入,成藏年代学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实现了由传统的间接向直接研究、宏观向微观研究,以及定性向定量(或定期向定年)研究的重要转变。间接研究与直接研究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研究相结合、定性与定量(或定期与定年)研究相结合,已成为现代成藏年代学研究发展的重要趋势,这对于叠合盆地的成藏年代与成藏史研究尤为必要。就各种成藏年代学研究方法的应用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5.
闽北浦城地区晋宁期小串花岗片麻岩地质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傅树超  苏江湖 《福建地质》1994,13(4):227-234
闽北浦城地区广泛发育前震旦系麻源群变质岩,其内发现条带状花岗片麻岩,前人将其划归混合岩化变质地层,本文将其作为独立地质体详细论述其宏观及微观地质特征,确定其为花岗质正片麻岩,属中酸性深成岩体经受强烈变形变质作用产物,并正式命名为小串花岗片麻岩,时代属晋宁期。它为研究我省晋宁运动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6.
《花岗岩物理化学及铀成矿作用》一书由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核能地质教研室章邦桐教授著,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戎嘉树研究员审,并已由原子能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是作者在多年从事华南花岗岩及铀矿床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花岗岩研究的最新进展,为研究生教学而撰写的一本专著。该书应用物理化学基本原理,结合国内外花岗岩成岩模拟实验成果,通过对花岗岩野外地质现象及室内显微镜下观察和现代分析测试等宏观、微观特征的分析研究,阐述花岗岩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及其与铀成矿作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Ⅰ、Ⅱ矿区矿体地质进行了对比,认为两矿区在矿体地质特征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反映出含矿岩体有可能为来自同源,但不是同一通道的产物,从而对探讨整个金川矿田含矿超基性岩体的形成与空间展布规律及未来找矿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工程地质学的研究目的, 是使工程建设和运营最大限度地适应并保护环境 (天人整体论 )。因此其研究内容, 围绕工程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这个核心, 包括天然工程地质条件和环境、工程的地质作用和环境效应即人为地质现象, 特别是人为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这些研究, 都应从区域到场地再到区域, 从深部到浅表再到深部 (区域深部控制观点和环境效应扩展观点 ), 从历史到现状到远近未来 (自然 -人为历史观点 ) ;环境效应应从单项到全部 (全面无遗 )再到单项 (突出重点 ) (时空态整体论 )。而其研究方法, 应是岩体, 土体结构力学、岩体、土体水力学与岩土水气物理化学的微观研究并举但突出结构力学, 地质科学、环境科学、工程科学、系统科学的宏观研究并举但突出地质科学 (宏观微观整体论 ) ;建立地质模型、力学模型、数学模型和管理模型, 并与探测、测试、模拟实验、计算预测、监测、管理技术的开发应用相结合, 以求解和实现模型 (手段目的整体论 )。根据以上论述, 文中还对工程地质学的学科体系、学科地位、机构设置、人员培养等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工程场地的特征与工程地质分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程场地与城市在空间尺度上相去甚远 ,但工程场地所具备的与环境行为相近的共性 ,使其属性分析可以推广应用到城市建设所面对的整个工程地质环境。从这一意义上说 ,工程场地是整个城市宏观工程地质环境的微观单元 ,众多微观单元的组合构成了环境的宏观总体。为此 ,工程场地的三大属性特性、适宜性、稳定性 ,可以作为城市工程地质环境分析中分析方法的基础。从工程场地分析推广到城市工程地质环境分析 ,还将有助于保证城市工程地质环境分析的定量化水平。  相似文献   

20.
洞庭湖砂纹淤泥质土固结过程微观结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砂纹淤泥质土是一种特殊的夹有微薄层粉细砂的洞庭湖湖相沉积软土,具有独特的薄砂层构造。该软土固结过程中的微观结构变化,对解释宏观的工程现象、揭示土体变形的本质和采取合理的地基处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X射线微区衍射试验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试验,研究洞庭湖砂纹淤泥质土的矿物成分和微观结构,同时结合固结试验探讨砂纹淤泥质土微观孔隙与结构单元体参数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洞庭湖砂纹淤泥质土主要矿物成分为绿泥石、白云母和石英,微观结构为片状或板状聚体结构;随着固结压力增加,等效粒径增长呈先快速后放缓的规律,结构单元体形态参数则先增大后减小;砂纹淤泥质土压缩系数与竖直切面结构单元体定向概率熵呈明显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