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环境在战争中所起重要作用是人所共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环境问题尤为突出。法国D日入侵行动就是得益于成功的天气预报;1943年美军在塔拉瓦所受灾难,显然是水位太低使登陆筏整排搁浅在离岸仅几百米的堡礁上  相似文献   

2.
1943年10月末,美国海军中将鲁恩斯经过长时间紧张准备之后,就要率领第二海军陆战师进攻太平洋上的珊瑚岛塔拉瓦了。可是再过72小时,全体陆战队员出发的时候,至关重要的航海图却  相似文献   

3.
1946年,美军在西太平洋秘密进行了代号为“十字路口作战”的核爆炸试验。这是二战结束后美军首次进行核爆炸;然而,细细想来,令人痛心,不堪回首。论战比高低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陆军航空兵 B-29远程轰炸机成功地对日本两个城市进行了原子弹轰炸,80万人顷刻之间丧命,从而使美国陆军名震全球,威扬四方。对此,在二战中屡建战功横扫数大洋的美国海军心里极不平衡,总觉得有失宠的不幸。二战刚结束,心里不服的美国海军终于挑起与陆军的大论战。美国海军认  相似文献   

4.
<正>瓜达尔卡纳尔,南太平洋上一座闻所未闻的小岛。正是在这里,美军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通过对两栖作战理念的成功运用,美国海军和陆军联手遏制住日军锐不可当的南下势头。这场战争漫长而艰辛,在历时5个月的战斗中美日双方付出了死亡人数高达30000的巨大代价。另一方面,这场战争也锤炼了美军各参战部队,造就了成熟的战斗力量。在未来的太平洋战场上,正是凭借着这批经验丰富的战斗力量,美军才能一个  相似文献   

5.
阅读海洋     
《海洋世界》2013,(8):78
《我在美军航母上的8年》作者:海攀,一鸣著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日期:2013年8月简介:《我在美军航母上的8年》讲述的是一部关于美军航母舰载航空兵的招收、训练、战斗及生活的真实记录,讲述了一名去到美国的中国青年(当时尚未入美籍)加入美国海军,经过严酷训练成为美国海军航母舰载航空兵,在美军中服役8年,在航母上经历了战火的磨练,实现了他的蜕变成长。  相似文献   

6.
当战争的魔影在各大洲上空逞虐6年之后,1945年,正义之剑终于悬挂在希特勒和东条英机之流战争狂人的头上。1945年4月25日,苏联红军和美军第69师在柏林易北河胜利会师,敲响了德国法西斯的丧钟。4月30日,苏联红军将红旗插上柏林国会大厦,希特勒结束了自己的生命。5月7日,邓  相似文献   

7.
美国海军是一个遂行“全球战略”的远洋进攻型作战的军种。其三大力量支柱分别是核潜艇、航母战斗群和两栖部队。两栖作战部队在美国海军中拥有特殊的地位。美军在历史上曾实施过数十次大规模两栖作战。太平洋战争后期的1944年,美军曾组成3个陆战师,2个步兵师和1个陆战旅共计2万人的登陆突出编队,在640艘各型舰船和1600架飞机的支援下,通过逐岛争夺战,历时7个月,最终将日军赶出太平洋的各岛屿,美军正是依靠其强大的两栖部队,赢得了战争的胜利。小  相似文献   

8.
6月6日凌晨,美英共2395架运输机和847架滑翔机,从英国的20个机场起飞,载着3个伞兵师到法国诺曼底海岸后边的地区空降着陆。黎明时分,英军飞机开始向事先选定的德军海岸炮垒投弹。紧接着,美军飞机也开始出击,在大部队登陆前半小时对德军海岸防御工事进行轰炸投弹。进攻部队由运输舰送到离岸不远的海面上,然后换乘各种类型的登陆艇,抵达攻击滩头。每个小艇运载30人,并排前进,跟在他们后面的是运载重武器、大炮、坦克和工程设备的大型登陆艇,最后是登陆船,直接开到岸边,人员登岸与卸下装备。登陆艇上还分别安装着各类炮,靠岸时就开始进行射击。此外还有两栖坦克,一游上岸就能直接投入战斗。6日早晨6时20分,第一批美军开始登陆。到6日  相似文献   

9.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反法西斯的生死搏斗,在浩缈无际的太平洋,日美展开战争史上最惨烈的海空大战,美军经过艰苦的战斗,才取得太平洋上的制空权,最终歼灭了日本海军。下面介绍当时3种出色的战斗机。  相似文献   

10.
冲绳战役     
冲绳群岛又称琉球,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附属国,1879年被日本窃取,更名为冲绳县。它是西太平洋海空交通要冲,战略地位十分重要。1945年春,太平洋战争已向日本本土逼近。3月26日,位于日本与马里亚纳群岛之间的硫黄岛被美军攻占,能否守住冲绳岛,对日本帝国生死攸关。牛岛陆军中将吸取了太平洋战争初期“歼敌于海滩”的教训,制定了让美军登陆部队全部登陆,然后将其诱至丘陵地带决战的作站计划。  相似文献   

11.
1942年6月4日至5日,在中途岛美军取得了大规模的胜利。这次战斗之后,日本海军再也没有恢复过来。山本五十六也没有再次展开大规模的侵犯行动。而他的国家,除了在中国之外也没有再进行新的侵略行动。  相似文献   

12.
现代登陆作战中,直升机的重要性已被证实,新造的登陆舰能装载为数不少的直升机,以发挥直升机和登陆艇的立体作战能力。这类登陆舰的船型类似航空母舰,拥有全通式飞行甲板,被称作航母型登陆舰,它们已成为沿海作战的最重要的舰种。世界上已有和正在建造的航母型登陆舰有:美海军5艘塔拉瓦级大型多用途两栖攻击舰和8艘黄蜂级多用途两栖攻击舰,英海军大洋号两栖突击直升机母舰,法海军正在建造的2艘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意大利海军3艘圣乔治奥级船坞两栖运输舰,以及日本海上自卫队3艘大隅级运输舰。  相似文献   

13.
东所罗门海战日军对瓜岛登陆的美军进行了初次打击后,8月13日,日军大本营命令第17军军长百武中将火速歼灭瓜岛的美军。百武立即派清野市木大佐率一支受过专门训练的2000人精锐部队执行此任务。  相似文献   

14.
安然 《海洋世界》2012,(11):72-75
美国海军及陆战队每每对外用兵,大有以航母挂帅的航母打击群(CSG),小则有以大型两栖攻击舰领衔的远征打击群(ESG)。从这个意义上说,航母和两栖攻击舰俨然成为美军纵横大洋的“中坚”。  相似文献   

15.
莱特湾海战     
施征 《海洋世界》2005,(9):37-40
1944年,美军沿中太平洋和西南太平洋两线向日军发起连续攻势。在尼米兹和麦克阿瑟的联合打击下,日军节节败退。到1944年秋,尼米兹的中太平洋部队夺取了马里亚纳群岛,麦克阿瑟的西南太平洋部队完全控制了新几内亚,下一步的主要目标是向菲律宾进军。为此,美参谋长联席会议命令麦克阿瑟和尼米兹组成联合部队,于1944年10月20日在菲律宾中部的莱特岛实施登陆。  相似文献   

16.
<正>瓜达尔卡纳尔岛1942——战略反攻作者:约瑟夫·N·穆勒著译者:程艳ISBN:978-7-5027-9053-0/E.93定价:32.00内容简介:瓜达尔卡纳尔,南太平洋上一座闻所未闻的小岛。正是在这里,美军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通过对两栖作战理念的成功运用,美国海军和陆军联手遏制住日军锐不可当的南下势头。这场战争漫长而艰辛,在历时5个月的战斗中美日双方付出了死亡人数高达30000的巨大代价。另一方面,这场战争也锤炼了美军各参战部  相似文献   

17.
在浩瀚的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上有一些星罗棋布的小岛,这些岛屿有许多分布在海上交通线上,它们具有重要的战略位置。多年来,人们利用这些岛屿实施对过往飞机的中途加油和舰船的后勤补给。特别是在战争中,这些岛屿都起到了中间补给站的重大作用,被称之为“永不沉的航空母舰”。正是因为它们具有如此重要的战略意义,所以争夺它们也是十分激烈,谁拥有了它,谁就拥有了前出数千海里的前进基地,谁就可以控制更多的海域和海上交通线。本文精选了十个比较重要的岛屿加以介绍。硫磺列岛在西太平洋小笠原群岛之南,马里亚纳群岛以北,由硫磺岛(中)和南北硫磺岛组成,最高峰921米。硫磺列岛以硫磺蕴藏丰富而得名。因位于日本东南火山带,岛上熔岩很多,也叫火山列岛。面积25平方千米,人口1200,主要是日本人,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1891年其正式隶属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日、美两国激战于此。1945年2月,美军投入3个海军陆战师,约700艘舰艇等大批兵力。战斗结果,美军损失近3万  相似文献   

18.
<正>长久以来,太平洋上的马绍尔群岛一直被美国视为对日作战的必争之地。1944年1—2月,美军连续组织"燧发枪"和"法警"作战,夺取了属于马绍尔群岛的夸贾林、罗伊—那慕尔岛、埃尼威托克环礁,为下一步进攻马里亚纳群岛创造了条件。对于太平洋战争的整体走向,此次行动并不是决定性的,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了太平洋战争中两栖作战的经典案例,也不能忽视它对于最终太平洋战争乃至"二战"胜利做出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19.
1944年6月6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著名的诺曼底战役正式打晌,代号“霸王”行动。凌晨3时30分,几百艘舰船悄悄汇集,准备向纳粹德国大肆吹嘘的“欧洲堡垒”发动总攻。这些舰船中有美军的一支包括战列舰“得克萨斯”号和“阿肯色”号在内的战列舰炮击舰队,由特遣舰队司令卡尔顿·布赖恩海军少将指挥。他在“得克萨斯”号上悬挂起自己的将旗。跨海进攻法国,意味着盟国舰队不得不穿过世界上布雷最密集的海域,迂回前进。美国海军陆战队在横渡海峡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他们精选出一批种射手,爬上军靓桅杆,搜索并射击漂浮在海面上的水雷。  相似文献   

20.
<正>1941年12月7日,二战中最具决定性的一天——正是这一天使美国进入战争状态。当高傲的美国太平洋舰队在夏威夷珍珠港基地昏昏沉睡之时,6架日军航母倾其所有兵力,对美军发动了两波攻击。这次进攻是出色地运用无畏的策略抑或是所谓友邦所犯下的空前欺诈罪行,取决于交战双方截然相反的观点。这一天,富兰克林·罗斯福宣布为"国耻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