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河南省不同土壤类型墒情变化规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分析河南省台站土壤墒情数据库1997年10月至2003年6月资料,找出不同土壤类型的墒情变化规律。土壤有效水分含量分析表明:壤土最大,粘土次之,沙土最小;土壤墒情受地下水影响较大,地下水位较浅的地区不容易出现干旱。根据土壤墒情资料确定了土壤墒情订正系数和不同土壤类型田间持水量在全省的分布,并将其应用到墒情预报模型中。  相似文献   

2.
利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化德县5个地段的2007—2017年3月至6月上旬土壤墒情相关资料,对当地土壤墒情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公腊勿洞地段土壤墒情较高,土城子地段土壤墒情相对较低。土壤类型相同时,土壤深度越深土壤墒情越大。(2)化德县土壤墒情2013年最大,为11.4%,2010年土壤墒情最小,为7.7%。土壤墒情呈现出波动的年际变化特征,没有明显的增加或减少趋势。(3)随着月份的逐渐增大,化德县各地段土壤墒情变化特征不一致,其中,3个地段5月土壤墒情比前两个月低,整体上看,化德县土壤墒情4月最高,5月最低。  相似文献   

3.
利用VFP6.0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研制了沈阳地区土壤墒情监测与预测系统。系统实现了土壤墒情信息的统计、检索、列表显示、图形分析显示和预测等功能,可实时监测土壤墒情变化规律,为有关部门部署人工增雨等抗旱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升省级自动土壤墒情观测管理能力,开发了C/S结构土壤墒情监测管理系统,实现了对不同厂家3种类型的土壤墒情观测设备数据的统一收集、处理和入库管理业务。系统具有数据质量控制、监控预警以及数据应用等功能,基层台站业务人员可以通过局域网或因特网实时了解和分析当地及全省土壤墒情变化,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可靠的服务信息。通过业务试用,系统运行稳定,可显著提高土壤墒情观测数据质量和设备技术保障水平,具有广阔的推广空间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土壤墒情的监测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文章按地面实测、遥感监测和实测与遥感结合三类方法,分别简要地介绍了土壤墒情监测常用的方法。对1997年春播前全区土壤墒情进行了监测分析,统计分析了各盟市各类墒面积百分比,并绘制了全区土壤墒情分布状况图。  相似文献   

6.
在重点分析评估赤峰市松山区、翁牛特旗历年春、夏、秋季土壤墒情变化规律基础上,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建立土壤墒情预测模型,为当地不同季节的农事活动提供土壤墒情依据,尽而为保证农业稳产高产提供气象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察右后旗天然草场土壤墒情变化规律及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对察右后旗天然草场土壤墒情变化规律及影响因子进行分析,总结了本地区天然草场土壤墒情变化规律与降水量、温度之间的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8.
沈阳地区土壤墒情监测与预测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VFP6.0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研制了沈阳地区土壤墒情监测与预测系统。系统实现了土壤墒情信息的统计、检索、列表显示、图形分析显示和预测等功能。可实时监测土壤墒情变化规律,为有关部门部署人工增雨等抗旱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借鉴极轨气象卫星遥感监测植被雪被和土壤墒情的研究成果,通过静止气象卫星探测通道特性分析和各通道探测值与地面植被生物量、雪被和土壤墒情状况的相关分析,找到了可以较好反映地面植被、雪被和土壤墒情状况的监测指标。实地考察验证以及与极轨气象卫星遥感监测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静止气象卫星资料可以用于遥感监测植被、雪被和土壤墒情的宏观状况。  相似文献   

10.
利用气象卫星监测土壤墒情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利用气象卫星监测土壤墒情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和探讨原有墒情监测指数存在的问题和主要干扰因子,并找到了各主要干扰因子的量化表达式(或代表量)。然后分别用太阳辐射总量,地面吸热能力和大气状况因子的表达式,对干旱指数及表观热惯量进行了订正处理,形成了考虑多因子的土壤墒情监测指数,增加了遥感监测结果的时空可比性,改进了土壤墒情的监测效果。  相似文献   

11.
海北地区是干旱易发区,土壤墒情的监测预测对于指导抗旱具有重要意义。利用自然降水数据,结合土壤物理参数,建立了海北地区土壤反演模型。分析表明:表层土壤水分随降水量变化显著,深层土壤变化一般,但在发生干旱时土壤水分与降水匹配较好;浅层土壤体积含水率与旬降水量之间相关性在0.70以上,且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自动站土壤体积含水率数据基本能够代表土壤墒情状况,与人工观测数据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土壤墒情反演值与实测值相关性在0.79以上。  相似文献   

12.
土壤墒情(土壤古水量)的好坏对农业生产非常重要.尤其是春播、秋播及农作物生长关键期,土壤墒情对农业生产及农业主管部门决策都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而现在的单站测墒资料网点稀少.给宏观了解全区的土壤墒情带来了一定困难,我们将单站的测墒资料做为要寮值填在全区地理图上,利用这些要素值分析出全区各级墒情的等值线。  相似文献   

13.
青海省农业区(浅山)土壤墒情监测系统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墒情是政府决策部门抗旱减灾的重要信息,是农牧业抗旱和合理配置水资源的重要依据。为进一步拓展气象服务的领域,充分发挥气象资源优势,增强气象服务手段和增加服务产品,青海省土壤墒情监测站点从2003年5月1日起,由原来只测干土层厚度的浅山地区10个站点,增加到28个,同时增加了土壤重量含水率的监测,其中,农业浅山地区16个,牧业区12个。由于土壤墒情监测站点的增多,资料统计量较大,每旬分析制作服务产品时土壤墒情资料统计起来耗时、耗力、又易出现差错,系统的研制可减轻工作量,方便业务工作应用。1土壤墒情监测系统青海省农业区(浅山)土壤墒情监测系统总体框图如图1。为了操作方便提供良好的交互访问界面,制作了系统主表单,操作界面如图2、图3所示。5个命令按钮控件可完成5项功能,3个组合框控件通过下拉列表框,选择土壤墒情监测年份、测墒日期和测站。图形显示区,报表生成区。图1青海省农业区(浅山)土壤墒情监测系统总体框图1.1土壤墒情资料录入模块数据录入是系统的基础,只有将数据写入到相应的数据库后,才能实现对数据统计、查询功能的操作。本系统监测站点为农业区浅山地区(无灌溉条件),选择能代表当地不同干旱程度(重旱、中旱、轻旱)的...  相似文献   

14.
春季麦播期土壤墒情预报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相关系数和逐步回归等统计分析方法 ,建立佳木斯市春季麦播期土壤墒情预报方程 ,试作春季麦播期土壤墒情预报 ,经检验方程合理可用  相似文献   

15.
近30多年来,由于农田灌溉条件的迅速改善,得到的土壤墒情资料已不能反映自然状态下的土壤墒情变化规律。利用土壤水分平衡方程和Penman公式等计算各旬土壤水分相对盈亏程度并对照2001~2003年在不浇水条件下得到的各旬土壤墒情资料,建立拟和方程,确定了干旱指标,恢复了1970~2003年的逐旬实际干旱序列。结果表明,模拟的逐旬干旱序列较好地滤出了灌溉因素,与实际自然土壤自然干旱程度接近。  相似文献   

16.
辽宁省未来7d土壤墒情逐日滚动预报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焦敏  李荣平  张晓月  李辑  张琪 《气象科学》2017,37(5):683-690
基于气象台定量预报数据和自动土壤水分监测数据等实时和历史资料,采用土壤水分平衡原理,研究了辽宁省未来7 d土壤墒情逐日滚动预报方法。结果表明:预报模型稳定性好,能够较好地模拟出辽宁省未来7 d土壤墒情的定量演变趋势,首次实现了土壤墒情的定量化预报、精细化(县级)预报及逐日滚动预报。该方法成功实现的关键之处在于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实现了气象台提供的预报要素和模型所用预报要素之间的转换。  相似文献   

17.
植被温度条件指数在土壤墒情遥感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多年极轨气象卫星遥感资料,在计算出植被条件指数和温度条件指数的基础上,计算了遥感监测土壤墒情的植被温度条件指数(TV)。通过实测土壤湿度和TV的散点图,可以得到土壤墒情遥感模型的干旱等级指标,可用于干旱等级定性监测;通过建立土壤湿度和TV的回归方程,可进行土壤墒情定量监测。该方法兼有植被条件指数和温度条件指数的优点,且计算简单,对地面气象要素依赖性小,实时性好,在作物生长旺盛期,其定量反演0~30 cm土壤墒情精度平均可达80%以上,可以替代作物缺水指数法。  相似文献   

18.
基于遥感与GIS集成的土壤墒情监测服务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遥感与GIS集成土壤墒情监测服务系统运行于Windows平台,基于遥感与GIS集成技术,利用热惯量法、植被缺水指数法、植被温度条件指数法和单时相资料回归法等多种模式计算土壤含水量。在遥感监测与墒情分析中考虑背景地理信息的影响,提高了遥感墒情监测的精度和服务水平。该系统具有多种墒情模式计算、图像显示、图像叠加、统计分析、模板处理和输出等功能。应用该系统得出的2005年4月河南省遥感墒情分布图和干旱面积与实测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9.
一年之季在于春,春季是播种的季节,而春季土壤墒情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牧草返青、农作物播种和出茁。每地区土壤质地一般是不变的,土壤墒情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土壤中含水量的多少。土壤中水分的主要来源是空中降水,而春季的土壤墒情和上年度秋季降水、冬季积雪、当年春季降水、春季风力的大小、温度的高低、解冻和冻结的日期等因素有着一定的关系。下面就对春季土壤墒情影响较大的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利用河南省土壤墒情预报模型中建立的河南省台站土壤墒情数据库资料,对不同类型土壤湿度进行分析,从而确定不同类型土壤湿度差异、地下水对土壤湿度的影响及河南省土壤湿度的年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