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西地区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定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以三西地区为背景,针对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评价问题,建立多层次、多要素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多级模糊综合评价的定量化计算模型,借助于该模型,运用有关实地调查资料和统计数据,对三西地区各县(市、区)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综合排序计算,有关结果为三西地区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陕西省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出发,针对陕西省区域特征,建立了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通过对区域十个地方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综合评价,分析区域发展。  相似文献   

3.
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以拉萨地区为例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李利锋  郑度 《地理研究》2004,23(4):551-560
本文依据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理论模型和区域发展的目标体系 ,构建了拉萨地区可持续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 ,并对拉萨地区 4 0年来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评价。评价揭示了拉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但自然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持能力却在持续下降的动态历程 ,并鉴明了人均耕地面积持续下降、草场退化、土地沙化、以生物质能源为主的能源消耗结构、居民收入差距增大、人口出生率高、人口文化素质较低等因素是拉萨地区发展的不可持续性因子。  相似文献   

4.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区域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徐建华 《中国沙漠》2001,21(2):147-150
以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为研究背景,针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问题,运用Fuzzy数学方法,建立了二级层次结构的综合评价模型。其中,一级评价模型建立在各评价因素子集上,它着眼于各评价因素子集中每一个具体的评价因素,建立隶属度矩阵以及最理想与最不理想单元,计算各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隶属度。二级评价模型建立在整个评价因素集合上,它着眼于各评价因素子集,在一级评价模型评价计算的基础上,建立综合评价模型,计算各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隶属度。应用该模型对三西地区某11个区域进行评价,计算出了每一个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隶属度。  相似文献   

5.
陕西省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出发 ,针对陕西省区域特征 ,建立了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 ,通过对区域十个地市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综合评价 ,分析区域发展。  相似文献   

6.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研究评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邱茂慧  陈忠暖  蔡霞 《热带地理》2002,22(3):222-226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和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是可持续发展进程的一部分,是连接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与战略实施的桥梁,文中对近年来国内外出现的有关研究做了简要概括,分析了各研究成果的优缺点,总结了研究的发燕尾服特点并展望了研究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评价——以河南省为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作为可持续发展实践的主体 ,其评价研究是可持续发展实践的依据 ,当前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多集中在时间维上 ,对空间维的评价尤其是特定区域时空维多层次、多目标的评价较少。  相似文献   

8.
熊永柱  夏斌  张美英 《热带地理》2007,27(6):511-515,520
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了一种区域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和综合协调度模型,确定了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并根据广东省沿海14个地市1995年至2004年的统计数据,对其可持续发展综合协调度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1)广东省沿海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协调度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但东中西部分布不均衡,呈现粤中较高东西两翼较低的格局;(2)14个沿海地市中,1995年综合协调度均处于较弱水平(Ⅳ),到2004年,只有深圳、广州的综合协调度超过0.4,达到中等协调水平(Ⅲ),而其它地市仍处于较弱水平(Ⅳ)的综合协调度阶段。  相似文献   

9.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方法与理论模型研究述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匡耀求  乔玉楼 《热带地理》2000,20(4):326-330
评述了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与模型研究的现状,将现行评价模型归纳为概念模型与线性组合模型两大类,分析了两大类模型的特点并对已有的一些模型进行了评价,指出了目前在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上存在的两大误区,即过分强调模型的普适性和精细性。认为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和理论模型的建立应重视时效性和实用性,并考虑到人类认识的阶段性,分步推进。  相似文献   

10.
区域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城际关系发展的必然走向,而经济圈战略下的区域跨界整合已成为新时期区域治理的有效策略.经济圈战略的实施旨在以整合性的经济区凝聚分散的、壁垒森严的行政区,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空间集聚,以社会经济合作的方式推动城际关系由行政区经济下的相互隔离向一体化经济下的互利合作转变.该文以珠江三角洲西岸地区为例,识别出珠西地区经济圈发展战略下的主要特点,以机遇-问题-挑战的分析框架探讨了珠西地区经济圈战略下的发展环境,并建构了经济圈发展的主要策略,认为经济圈战略是城镇密集区均衡协调发展的重要推进策略,是实现区域跨界整合的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11.
山区县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以五华县为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赵莹雪 《地理科学》2003,23(2):223-229
在阐述山区县域农业复合系统特征的基础上,通过专家咨询,建立了山区县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山区县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协调度函数, 弥补了目前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在反映可持续发展协调性方面的不足。运用定性和定量综合集成方法确定指标权重及构建综合评价模型,并结合五华县对山区县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现状进行综合评价,依据评价结果分析了山区县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现状下的制约因子,提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区域综合承载力是衡量可持续发展状况的有效途径之一。针对当前区域综合承载力研究的不足,综合考虑区域压力、承压和区域交流等方面的因素,根据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建立区域综合承载力动态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模糊物元的评价方法,构建可应用于区域综合承载力评价的模糊物元欧氏贴近度模型。依据2001—2012年河南省的统计资料,评价河南省的区域综合承载力,分析长时间序列变化规律,探讨促进和制约河南省区域综合承载力的单项指标。研究表明,2001—2012年间河南省区域综合承载力呈上升态势,可持续发展状况越来越优化。  相似文献   

13.
区域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模型分析   总被引:40,自引:4,他引:40  
区域生态安全评价需通过评价模型实现。而此类模型的构建则要克服理论、技术、方法、数据等方面的巨大障碍。文章根据生态环境系统的本质特征,对层次分析方法、灰色系统方法、模糊数学方法、变权方法等常用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模型进行优化的复合,以期获得更加贴近实际情况的评价结论。在此基础上,构建层次分析-变权-模糊-灰色关联复合模型,作为区域生态安全综合评价的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4.
区域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度评价--以浙江省金华市为例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的现状分析,从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出发,具体阐述了可持续发展度的评价方法。从资源禀赋、资源利用效益、资源利用结构、资源外部依赖性和资源管理5个方面选取22项具体指标构建区域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度评价的指标体系系统,应用层次分析法从可持续发展水平、能力和协调度3个方面对区域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度进行定量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域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水平较高,能力和协调度较低,整体可持续发展度较低。  相似文献   

15.
 对区域非城镇建设用地用作城镇建设用地的生态适宜程度进行评价是城市生态规划的核心问题,也是城市总体规划制定的基础和依据。以呼和浩特市为例,采用单因子评价分析与综合评价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Arc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的支持下,确定了呼和浩特市城镇建设用地适宜、较适宜、较不适宜和不适宜4级综合生态适宜性分类。研究结果表明,呼和浩特市城镇建设用地适宜级别土地占总面积的39.1%;较适宜级别占7.3%;较不适宜级别占25.6%;不适宜占28.1%。从不同适宜级别土地在不同旗县区的分布特点来看,呼和浩特市城区、土默特左旗的适宜建设土地相对较多,分别为39.1%和28.5%;土默特左旗和托克托县的不适宜土地相对面积较大,分别为45.3%和53.6%。  相似文献   

16.
区域生态环境定量评价初探--以广东省龙门县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以广东省龙门县为例,综合运用景观生态学、生态学等学科原理和方法,探讨区域生态环境定量评价的内容、方法和标准等,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措施和建议,探讨区域生态环境评价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生态效率是区域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及环境污染效益的综合表征指标,它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状态的合适测度。基于生态效率理论,对江苏省2007—2016年生态效率及其变化轨迹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江苏省各指标的资源效率多呈现下降态势;江苏省实现了粉尘、COD和SO_2 3种污染物的减排,但大气和水的环境压力仍持续上升;2)江苏省综合资源效率与环境效率处于较为剧烈的波动中,生态效率演变呈现W型趋势;3)江苏省生态效率处于不断波动的状态,先走A→B→D发展模式,后走A→C→D发展模式;4)江苏省经济发展与环境压力的脱钩状态不稳定,主要表现为强脱钩、弱脱钩和扩张性复钩3种状态;5)粉尘排放量、SO_2排放量和COD为关键因子,三者对江苏省可持续发展的制约最大。  相似文献   

18.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攀枝花为例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可持续发展指标是用以反映和评价可持续发展实践结果的测试手段。从经济发展转向可持续发展是人类认识自己、合理地发展自身的要本性转变。文章针对资源型城市目前发展面临的选择,为其有效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建立的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合硎骨意识、有监测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9.
罗贞礼  黄璜 《热带地理》2004,24(2):140-144
从生态足迹的概念、生态足迹的计算模型、生态足迹分析方法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对郴州市2001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其人均生态足迹超过了它的人均生态承载力.因此,从资源利用的有效性角度来看,寻求资源开发与保护并重,以实现区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将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20.
陈颖  张俊侯 《地理教学》2021,(22):35-38
为了研究初中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能力,本文选取沪教版六年级的"撒哈拉以南的迁徙之谜"作为评价案例,通过借鉴和创新设计学生评价量表,分别进行课中的形成性评价和课后的终结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多元的评价方式较单一的纸笔测试更利于获取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发展状况.在不同的评价方式中,学生的形成性评价的表现明显优于终结性评价的表现,一方面,说明关注过程的评价更容易捕捉到学生的思维闪光点;另一方面,在细化评价指标的终结性评价中,发现学生的整体思考维度还有待提升,一课时的教学对于结果的提升远不如过程的挖掘.同时,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能力发展轨迹,还需要加强单元评价的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