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利用广州地区已施工的工程勘察资料,选用风化红色残积土层中标准贯入击数与侧限压缩Es建立线性关系模型,并对线性关系模型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3.
本文进行了美国《标准贯入测试和对开管取样的标准试验方法》(ASTM D1586-11)(美标)和中国《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国标)标准贯入原位测试对比试验,获得了美标、国标标贯对比数据.标贯锤击能量分析表明,美标锤击能量较国标高.利用经验贝叶斯克里金插值法考虑锤击数的空间变异性,将不同空间位...  相似文献   

4.
用标贯击数确定抗液化振动挤密砂桩的间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考虑了抗液化振动挤密砂桩的侧向和竖向加密的同时,又考虑了砂桩的充盈系数对加固作用的影响,从而提出了一种基于抗震规范的液化判别方法,根据标准贯入击数确定抗液化振动挤密砂桩间距的经验关系。  相似文献   

5.
含水率影响下尾矿砂内摩擦角随标贯击数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尾矿砂样品在运输和存放过程中均存在易扰动的特点,但考虑到工程造价以及人力资源等因素,目前在大部分上游式尾矿坝的工程地质勘察中难以建立现场试验室,所得抗剪强度指标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误差。针对这种现状,结合某铅锌矿尾矿坝现场试验结果,从现场简易试验获得的含水率和标准贯入击数进行分析,并对基于含水率影响下尾矿砂内摩擦角随标准贯入击数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考虑上覆压力作用下标准贯入击数的修正公式,并推出了用标准贯入击数估算尾矿砂内摩擦角的方法。通过几个实例验证:除当修正后的标准贯入击数N1>8(5%< <20%)情况下以外,该方法均能够有效地估算尾矿砂内摩擦角。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以后的上游式尾矿堆积坝的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某涉外跨海大桥工程两次地质勘察过程中SPT差异现象,发现除了钻孔直径、钻探工艺、标贯头刃口尺寸和泥浆浓度等影响SPT击数之外,钻杆和套管匹配情况,钻进过程的时间效应,操作工人的技能也显著影响测试结果,以上诸多因素的累积,将导致地质勘察结果出现较大的波动。希望本文能引起越来越多的相关人士重视地质勘察技术手段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用标贯击数估算单桩极限承载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多个工程地基土的标贯试验测试成果,估算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并与静载试验结果进行比较,提出了适合福州地区打入式(静压式)预制桩单桩极限承载力估算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8.
新近沉积粘性土的压缩模量与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简略论述了新近沉积土的一般特征,通过分析研究大量的试验数据,确定出了新近沉积粘性土的压缩模量Es与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N值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钻探量巨大,钻探管理存在漏洞,导致许多假标贯击数,影响地质人员对地层的判断,造成不良后果。为提高工程地质勘察质量,以长益常城际铁路勘察为工程背景,用PDCA模式管理方法,对标准贯入试验进行过程控制。依据相关规范,比较标贯击数与土样液性指数所对应的塑性状态,真实度约为79.5%,该方法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近两年,我单位在苏丹国先后完成Kajbar,Shrerik、Sabloka,Dal、Dagash,Mograt等水利水电大坝的勘察工作。本文通过6个大坝详细勘察中标准贯入试验的操作工艺应用,以Dagash大坝为例对标准贯入试验进行阐述,并就与国内该试验实际操作存在的差异性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1.
红黏土路基填筑压实度控制指标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黏土属于一类典型的特殊土,路基施工规范指出,特殊填料进行填筑路基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降低压实度要求,并且规定有些高液限、高塑指黏土不能直接作为路基填料填筑。利用某高速公路处的红黏土进行了重型击实和承载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红黏土在最优含水率附近具有很强的水敏性。最优含水率点对应的CBR值并非最大值,其最大CBR值对应的含水率大于最优含水率3%左右,在此基础上结合土体的强度、压缩性、胀缩性、渗透性等指标随压实度变化的规律,确定该桩号红黏土作为下路堤填料其压实度可降低2.5%,填筑含水率控制在35%左右。  相似文献   

12.
根据岩溶红土地基软土的形成条件划分出了岩沟型、层间型及洞中型三种不同的软土类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取样测试并结合前人已有成果,对不同类型软土的工程地质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岩溶红土地基软土是一种与岩溶作用关系密切的特殊软土;(2)岩溶红土地基软土的天然含水量和压缩性均明显小而重度又普遍高于泻湖相软土;(3)60%的岩沟型残积软土其天然含水量均小于液限含水量;(4)岩溶红土地基软土的工程地质问题主要表现为地基不均匀沉陷、边坡失稳和诱发土洞塌陷等.基于岩溶红土地基软土形成条件及其工程地质性质比较特殊,建议把它叫作"岩溶软土",以示与其它成因软土相区别.  相似文献   

13.
江西九江ZK08钻孔孢粉记录及其反映的古环境信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振东  范淑贤 《地质通报》2005,24(2):170-175
根据江西九江永安ZK08孔中的孢粉记录,划分出7个孢粉带和10个亚带,并探讨孢粉源区约12700aBP以来的古环境演化。初步研究表明,约12700-10200aBP,经历寒冷期和温暖期,森林植被为寒温带针阔叶混交疏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疏林的演化;约10200-9400aBP为孢粉缺乏带;而后约9400-8600aBP升温期以温带乔木林为主,约8600-3300aBP为大暖期,期间有2个低温期,植被以亚热带乔木林为主,约3300aBP进入新冰期,其中约3300~2100aBP的降温期以温带乔木林为主;约2100-380aBP为寒冷期,约890aBP以前为干冷,其后为湿冷,植被以山地的寒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交替变化为特征。约380aBP以来受人类活动影响,孢粉记录小冰期气候特征不明显,但约150aBP以来的气温上升显著。  相似文献   

14.
Guizhou is one of the dominating karst regions,where laterite is widespread,in China.Seventy-two laterite samples were taken from twelve laterite sections in the karst areas of Guizhou Province,which are possessed of typical subtropical karst geomphological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features and have evolved completely from dolostones and limestones.In terms of the major,trace and REE deta for thd sampl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laterite in the karst areas with an attempt to disclose the geochemical process and evolutionary rule of laterite formation.There have been involved three important pedogenetic geochemical precesses in the formation of laterite in the karst areas:(1)enrichment of silicon and aluminum and depletion of calcium and magnesium;(2)enrichment of iron and manganese;and(3) enrichment of aluminum and depletion of silicon.During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laterite,obvious enrichment and differentiation of trace elements such as Cu,Pb,Zn,Ni,Co,Cr,Pb,F,Cl,and As can be observed,but for the rare-earth elements,their enrichment is remarkable against a weak differentiation.The REE distribution patterns in the laterite are similar to those of its parental carbonate rocks.  相似文献   

15.
江西九江红土堆积的粒度特征及成因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南方红土的研究中, 区分不同地区红土地层的成因类型是研究区域古环境演化的关键。以江西九江红土剖面为例, 通过系统的粒度分析, 并与西峰黄土、古土壤样品及代表性河、湖相沉积的粒度特征进行对比, 结果表明, 九江红土与西峰黄土、古土壤样品具有相似的粒度分布特征, 而与河、湖相沉积有较大区别。其中, 九江剖面上部的下蜀土与西峰黄土粒度特征相近, 而剖面下部的网纹红土与西峰古土壤样品更为相似, 表明江西九江红土堆积与中国北方黄土一样属于风尘堆积。研究成果为古环境信息的进一步提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王岩  杜军  田广明 《吉林地质》2009,28(3):67-70
本文针对盘锦城区砂土液化不良地质作用,采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原位测试——标准贯入试验法结合前人在此所作的地质调查资料和工程地质勘察资料,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2001)相关规定,对盘锦城区的砂土液化进行相应的等级分区,对于盘锦市今后的工程建设具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7.
九江地区第四系中典型地裂缝特征及构造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齐信  陈州丰  邵长生  陈立德 《地质学报》2015,89(12):2266-2276
在九江地区开展断裂活动性调查中,发现了一些第四纪剖面中发育丰富的地裂缝。本文选择三个第四系中典型地裂缝出露剖面为研究材料,通过野外实测展开对剖面的地层序列、地裂缝的宏观和微观特征及地裂缝与区域断裂分布规律进行分析,有以下4点发现:1九江地区第四系中地裂缝形态特征多样,多呈"V"型,"倒V"型,"Y"型,"扫帚"型和"直线"型等;2地裂缝内均有充填物,充填物多呈灰白色、浅灰色条带,宽度不等,多呈上窄下宽,向上渐尖灭,向下未见底。地裂缝内充填物具有劈理化、压扁、挤压、拖拽等受力流变现象;3平面分布上,地裂缝出露剖面PM1位于九江-德安断裂NE末端,PM2位于襄樊-广济断裂SE末端,PM3位于城门山-范家铺断裂带中部,地裂缝出露剖面位置与九江地区区域性断裂展布和历史地震震中分布都具有高度相关性。同时,PM1、PM2和PM3三个剖面的主要地裂缝走向分别为NE、NW和NEE,与其高度相关的断裂走向也分别一致;4PM3剖面发育一条第四纪断层,断层产状为145°∠68°,显示正断性质,最大错据可达1m。综上分析,笔者认为九江地区第四系中典型地裂缝发育是受区域性断裂和地震震中控制的,地裂缝的形成是区域性断裂活动和古地震事件在地表的响应。九江地区第四纪地裂缝的发现,给该区的断裂活动性和古地震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材料,也为断裂活动性和古地震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8.
通过地震波在近地表附近双源传递机理的研究,论述了近地表介质与激发井深的关系,研究了利用地震波最大激发能量与地震波最大信噪比选择爆破源地震激发井深的方法。三维地震实例研究结果表明,地震波在近地表附近的双源传递与品质因数是选择地震波的激发井深的重要因素。从实例结果来看,该方法不仅取得了高质量的勘探成果,而且节约了采集费用。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划分了块状岩类、变质岩类、碎屑岩类、红色岩类、碳酸岩(石灰岩)类5类红色风化壳,宏观地叙述了各类红色风化壳的发育特征。介绍了各类风化壳的空间分布及其岩土性质,指出块状岩类风化壳、变质岩类风化壳、碎屑岩类风化壳一般分布于丘陵山体的斜坡上;红色岩类(红层)风化壳和碳酸盐岩类(石灰岩)的风化壳,一般埋藏于台地和平原的地面以下,以埋藏型风化壳为主。各类风化壳对城市建设环境的影响,并引发了边坡失稳、地面沉降、岩溶地面塌陷等灾害,分析了致灾因素。为城市规划建设、工程决策、灾害防治提供风化壳对城市建设环境影响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金沙江支流硕曲河V级及以上阶地阶面和两级带状剥夷面上发现中更新世红土层。根据ESR、14C测年资料,结合地层层位、冰期和深海氧同位素阶段对比,将红土层形成时代确定为150~185ka,与康滇地区中更新世末期网纹化红土可以对比。拟建为吾斯顶红土层。红土层形成于海拔2000m以下湿热的河流宽谷环境,现今海拔为2890m以上,因此该区中更新世末期以来处于平均速率为5.9mm/a的快速隆升状态,气候与环境向着日趋恶化的方向演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