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第六届国际数字地球会议(ISDE6)将于2009年9月9~12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会议由国际数字地球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共同主办,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承办。  相似文献   

2.
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研制的DZW型微伽重力仪,是一种用来进行长期连续观测固体潮的潮汐重力仪。它所记录的信息是地球物理学、地震学以及地震预报等研究的基础资料。 国家地震局于一九八六年七月十日至十二日在北京召开了鉴定会议,对DZW型微伽重力仪进行技术鉴定。参加会议的有国家科委成果局、新技术局,国家测绘局,中国科学院测  相似文献   

3.
世界上第一个“数字地球”国际会议于1999年11月29日至12月2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这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主办,科学技术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中国工程院、教育部、信息产业部、北京市人民政府、总装备部等20个部门共同合办。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出席了大会,并作了重要讲话。中国科学院路甬祥院长、科技部朱丽兰部长、北京市刘淇市长以及大会特邀国外贵宾,主办、合办部门的代表、来自世界25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名代表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后,十一位国际知名科学家作了大会特邀报告,路甬祥院长作了题为“合作开发数字地球共享全球数据资源”的报告。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主办的国际花岗岩成岩成矿作用学术讨论会在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中山大学和广州空军等单位的关怀和支持下,经过两年多的筹备,于1987年12月7日—10日在广州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5.
国际欧亚科学院地球信息科学学术会议将于1997年8月在北京举行。 北京国际地理信息系统(GIS)学术讨论会系由中国科学院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组织的周期性的国际地理信息系统讲坛,每三年一届,从1987年开始,已举行过3届,1997年的第四届会议将和国际欧亚科学院主办的地球信息科学学术会议联合举行。 会议由国际欧亚科学院、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  相似文献   

6.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3,(3):F0002-F0002
<正>2013年5月24日,《地球信息科学学报》第二届编辑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召开。来自台湾、香港及内地的编委会顾问、编委、特邀嘉宾以及编辑部人员3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首先由地理资源所副所长、中国科学院资源与环  相似文献   

7.
第二届国际地洼构造与成矿学学术讨论会于1991年8月27日至29日在苏联阿穆尔州的布拉戈维申斯克市举行。来自苏联、中国、日本、蒙古、匈牙利等国家的专家学者100多人出席了会议。这次大会由联合国教科学组织委员会远东分会和国际地洼构造与成矿研究中心共同主办。我国著名地质学家陈国达学部委员和苏联科学院杨申院士担任会议主席、大会回顾了”第一届国际地洼构造与成矿学讨论会’”之后,地洼学说理论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8.
“国际欧亚科学院亚太区域中心”筹备组筹备的第一次区域会议计划将于1999年11月17—24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香港中文大学地球信息科学联合实验室承办。届时第20届亚洲遥感会议以及中国遥感青年辩论会将同时举办。  相似文献   

9.
IGU-CMGS&IWGIS 会议简况国际地理联合会(IGU)地理系统建模委员会(CMGS)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IGSNRR)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LREIS )联合举办的“国际地球信息与地理系统建模会议暨第五届北京国际地理信息系统研讨会(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eo -informatics&
Geographical Systems Modeling and Fifth Beijing International Workshop in GIS,简称IGU-CMGS&IWGIS/Beijing2004 ) " , 2004年4月2-4日在北京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成功举行。  相似文献   

10.
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于1999年1月23日在北京召开了第三次院士会议,这次会议在中国气象局名誉局长邹竞蒙院士和中国气象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与协助下,在国家气象中心大会议厅举行。 会议由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CSC IEAS)主席廖克院士致简短开幕词,他说:“回顾第一次全体会议只有11位院士,第二次全体会议有23位院士,今天已增加到41位。国际欧亚科学院有近40个国家拥有400多名院士、通讯院士和名誉成员,中国有这么多科  相似文献   

11.
1999年11月22~25日由亚洲遥感协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技术部共同组织召开了第20届亚洲遥感会议。会议在香港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举行。这是亚洲地区本世纪最后一次高水平的遥感学术讨论会。来自中国、香港、澳门、中国台北、日本、韩国、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孟加拉国、尼泊尔、菲律宾、蒙古、伊朗、斯里兰卡、越南、澳大利亚、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荷兰、波兰、德国、瑞士、阿塞拜疆等27个国家和地区的512位代表出席了会议。大会开幕式由第20届亚洲遥感会议秘书长、中国参加亚洲遥感协会全国委员会应届出席、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所长郭华东先生主持。  相似文献   

12.
第三十届亚洲遥感会议(30ACRS)将于2009年10月18-23日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亚洲遥感会议是亚洲遥感界发起并推动遥感科学技术发展与交流的盛会,至今已经举办了29届。2009年是亚洲遥感会议三十周年庆典,届时欢迎您的参与!大会组织机构组织单位:亚洲遥感委员会(AARS)中国遥感委员会(CNCRS)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国土资源部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会议主题———迈向空间时代的亚洲大会欢迎遥感及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学生代表与会,  相似文献   

13.
“北京国际地理信息系统学术讨论会”(IWGIS,Beijing)是中国科学院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的一项重要的定期国际学术会议,是国际上最早的GIS专业性国际会议之一,每三年召开一届,目的是展示和讨论GIS的综合技术和应用。第7届将于2007年8月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GIS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包括GIS的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等有关方面的议题。  相似文献   

14.
第十一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于1999年5月25-28日在海口市召开,会议由空间、宇航、测绘、地理学会等13个单位联合主办,科技部、总装备部、中国科学院地学部等55个单位159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有80多篇论文作了分组交流,并进行了展示。  相似文献   

15.
 为贯彻中央关于不失时机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精神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中国科学院区域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四川省自然资源研究所等七家单位 ,于 2 0 0 0年 4月 1 8日至 2 0日在成都市金牛宾馆召开了“中国西部大开发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 1 4个省 (区、市 ) 40余家单位的 7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议收到学术论文 5 0余篇。开幕式由四川省科协副主席周新远主持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理事长石玉林致开幕词并作了重要报告。  相似文献   

16.
由国家科委主持召开的全国地理信息技术与应用工作会议今天在北京举行,这是我国第一次全国性的地理信息工作会议,这次会议将有力地推动我国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产业化的进程,意义重大。我代表中国科学院对这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刚才,冠华副主任做了非常重要的讲话,对今后如何推动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如何搞好我国地理信息软件产业,发表了非常重要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2008年7月3日,第21届国际摄影测量遥感大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来自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 300名科技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  相似文献   

18.
国际欧亚科学院于1998年6月26日至29日在乌克兰首都基辅召开了学术大会和院士会议。学术大会的中心议题是:克服全球社会和技术危机的紧迫任务。此次学术大会和院士会议的具体组织工作由国际欧亚科学院乌克兰科学中心承担。会议地点安排在基辅郊区风景优美的“明亮的森林”宾馆举行。中国科学中心主席廖克院士、副秘书长何建邦院士和院士候选人黄伟教授出席了大会和院士会议。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和中南工业大学地质系联合主办的第一届国际地洼构造与成矿学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11月1日至3日在湖南长沙举行。来自中国、苏联、日本、波兰、联邦德国、法国、印度等7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共188人(其中外宾32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20.
第一份由中国地质学家主持编制的国际亚洲地质图第三次工作会议9月10日至14日在杭州召开,来自法、俄、朝、韩、日等18个国家的33名外国地质学家和60余名中国地质学家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与浙江省国土资源厅承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