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中原 《海洋学报》2002,24(2):77-83
利用泥炭(33个)和潟湖(65个)14C测年数据重建了尼罗河三角洲全新世海平面的变动过程,结果显示潟湖样品比泥炭更为有效地反映出海平面变动特征:距今7000a时海平面约位于现今-10m,距今5000a时约为-5m,距离2000a时已接近现代.海侵强度和范围受古地貌和区域沉降的影响呈现出东北部大、中部其次、西部最小.随着海平面上升速率减小,三角洲在约距今7000a时开始建造,并广泛发育潟湖、沙坝和平原河流沉积体系.此后,海平面趋于稳定,人类活动增强,导致海岸沉积环境大片萎缩、消亡.同样利用泥炭(45个)测年数据重建了长江三角洲全新世海平面变动,结果与尼罗河的差异较大,可能是两地沉降差异所致.近代长江三角洲人类活动也是导致环境退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尼罗河三角洲平原沉积物来源和沿岸土壤流失的特例D.J.Stanley尼罗河三角洲曾经是地中海最大的沉积中心,如今它已基本上成为一个人工改造的沿岸平原,不再向地中海延伸,局部开始后退。尼罗河三角洲不再是一个活动的三角洲(Stanley和Warne,19...  相似文献   

3.
位于里海北部的伏尔加三角洲属河控型三角洲,其水下坡度极度平缓。近百年来里海海平面升降幅度达3.46m,其变化可分为3个阶段:1900-1929年缓慢下降期,平均下降速率为1.1cm/a;1930-1977年快速下降期,平均速率为6.3cm/a;1978-1999年为快速上升期,平均上升速率达到8.8cm/a。在海平面下降阶段,伏尔加三角洲增长幅度达到每年2-180km^2,这是由于河流泥沙的沉积和浅水区出露水面而造成。海平面上升之时,较浅水下三角洲部分成为“缓冲带”,降低了海平面上升对三角洲的影响。尽管近20多年来海平面迅速上升,伏尔加三角洲并未发现海岸侵蚀、湿地损失、盐水入侵、海岸洪涝灾害等一般大河三角洲常见的现象。对比其它三角洲可以发现,各个大河三角洲各以不同的方式响应海平面的上升。  相似文献   

4.
深蓝 《海洋世界》2010,(1):75-77
<正>在古代,由于海上贸易和战争的需要出现了两种船,一种是使用风帆的,船体较宽的运货商船;一种是平时用帆,作战时收起,用人力划桨,船身瘦长的战船。第一艘大海船可能是埃及人在尼罗河上建造的。公元前1400年,由于古希腊文明和  相似文献   

5.
辽河三角洲地区海平面上升趋势及其影响评估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根据潮位资料分析,辽河三角洲平原和辽东湾东岸近四五十年来相对海平面处于上升趋势,从70年代以来平均每年上升量为5mm左右.考虑到辽河三角洲平原地面下沉以及全球性海平面将加速上升,预计下个世纪内,辽河三角洲平原相对海平面上升的速率将达到8-10mm/a,到2050年相对海平面上升量将达到40~55cm.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对不同的海平面上升量将造成的土地淹没损失进行了预测.如不加防护,相对海平面上升0.5m时,将淹没近4000km2,包括整个营口市区和半个盘锦市区;上升1.0m时,将淹没5000km2.对海平面上升将造成海岸侵蚀、风暴潮和洪涝等灾害加剧等影响也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海平面上升对沿海城市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是沿海城市发展的共同环境背影,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新近对海平面上升的最佳估计是,到2100年全球海平面将上升50cm,而大河三角洲区和沿海低平原区,由于沉积物压实,构造沉降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地面沉降,相对海平上升远远高于比值。  相似文献   

7.
陆架边缘三角洲因其具有面积广、厚度大、储层发育等特点,在世界上已成为重要的油气勘探目标。运用高分辨率单道地震资料,对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番禺低隆起陆架边缘三角洲第四系地震相和沉积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认为第四系陆架边缘三角洲主要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沉积。三角洲平原主要以水道—天然堤相组合为局部特征,频繁发生水道下切与改道。三角洲前缘主要以大型的前积地震相为主,随着海平面升降及物源供给变化,前缘带不断进积,由陆架向陆坡方向生长,三角洲前缘砂体前积受控于坡折带。前三角洲特征不明显。综合分析表明,研究区第四纪以来相对海平面经历了多次缓慢下降再迅速上升的旋回,形成了慢速海退和快速海侵交替进行的陆架边缘三角洲沉积。  相似文献   

8.
通常认为海底扇的发育出现于低海面时期。在陆生地体中 ,相对海平面的降低导致从河流和陆架向深海盆搬运的沉积物增加 ,从而促使扇体发育。在一般情况下 ,这是由于三角洲向陆架边缘迁移和陆坡不稳定的增强 ,在陆架上形成下切水道和峡谷 ,从而使河流梯度增加所致。在相对海平面上升时期 ,沉积物圈闭在近岸带 ,阻止了沉积物向深海搬运。然而 ,在海平面上升和高海位时期 ,在陆架边缘的三角洲前缘或与河谷相连的陆架峡谷体系中也发现了浊流沉积作用。在这些研究中 ,海平面信号没有揭示气候和构造背景的影响。这里我们研究了在地貌上存在差异的两…  相似文献   

9.
最近80年来中国的相对海平面变化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搜集了32个验潮站的潮位记录,并对各站历年年平均海平面作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最近20~80年来20个站的相对海平面上升,12个站的相对海平面下降。产生此结果的原因不仅是由于全球性理论海平面上升,而主要是由于现代地壳垂直形变及过量抽用地下水。因此,在沉降的三角洲和沿海平原上的验潮站,相对海平面上升;反之,在上升地块上的验潮站,则相对海平面下降。塘沽和吴淞两站的记录均已经地面沉降修正,不能用以计算该两地的相对海平面。由于特大的相对海平面上升(>10mm/a)均系过量抽用地下水所造成,为了预防和减轻今后海平面上升及其所引起的灾害,亟应采取严格措施,减小沿海地区的地下水开采量。  相似文献   

10.
美国大西洋陆架35,000年来的海平面曲线,是建立在80多个放射性碳年代的基础上,其中15个年代是老于15,000年代的。测年的材料包括浅水软体动物、鲕状岩、珊瑚藻、海滩岩和盐沼泥炭。30,000—35,000年前的海平面,曾经是接近于现在的海平面的。随后冰川发育,16,000年前海平面降低到负130米左右。全新世海侵可能开始于约14,000年前,并迅速地延续到约7,000年前。世界大多数大陆架的年代和这条曲线相一致,说明这条曲线大致是这个时期海平面升降的曲线。  相似文献   

11.
叙述了应用验潮站的海平面资料求年变率的方法,该法得出我国海平面的年变率为0.14-0.20cm/a,同时对海平面的外推预测法进行介绍和比较验证;提出了全球海平面上升值加当地地面升降 地点和地区预测法,结合年变度和气温升温计算出全球和我国珠江,长江及可三角洲等地区以及一些地点的21世纪海平面预测值。  相似文献   

12.
海平面上升对中国沿海地区影响初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五十年来中国沿岸海平面变化总的呈上升趋势,年变率平均为1.4mm/a,中国沿岸地形复杂,未来海平面上升可能影响的主要脆弱区为黄河、长江和珠江三大三角洲和滨海平原,其可能受害区域估计达35000km^2。影响中国沿岸相对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因素有:近代地壳垂直运动和地面沉降,台风和风暴潮,海岸侵蚀和海咸水入侵等。  相似文献   

13.
相对海平面上升对中国沿海地区的可能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杜娟 《海洋预报》2004,21(2):21-28
本文论述了相对海平面变化研究的重要性,并在IPCC提供的全球海平面变化背景值之上,给出中国未来几十年相对海平面变化的预测值。中国大河三角洲地区未来几十年相对海平面皆呈上升趋势,但幅度不同。因此,充分认识相对海平面上升将导致的危害就显得极为重要和迫切。相对海平面上升将对中国沿海地区产生以下影响:(1)导致海岸侵蚀,扩大侵蚀范围;(2)风暴潮强度与频率增加:(3)沿海低地与湿地被淹没;(4)海水入侵加剧,范围扩大,水资源和水环境遭到破坏;(5)防汛工程功能降低,洪涝灾害加剧。因此,沿海地区政府决策应考虑未来相对海平面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正>北起地中海边的塞得港,南止红海旁的陶菲克港,全长190多千米,这条曾被马克思评价为"东方最伟大的航道"为世界所熟知,那就是"苏伊士运河"。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东北部,并不宽阔的运河从它诞生之初,就注定成为紧紧扼守欧、亚、非三大洲的交通要冲。为了把红海和地中海贯通连接起来,公元前1874年,埃及法老苏努塞尔特三世就曾希望利用尼罗河的直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末次冰期最盛期结束后(大约2万年前),世界大洋的海平面上升了150多米。在大约13万年前的前一个问冰期,大体上类似的情况也发生过。融化过程进行得不均匀,在总的背景下的南极洲和北冰洋都可以划分出巨大冰山的快速脱离幕。  相似文献   

16.
尼罗河三角洲盆地已经进行了60余年的勘探实践,但是近年来随着勘探研究和钻探活动的继续深入,仍然不断有新的问题产生和新的勘探领域被发掘,显示出新的生命力和良好的勘探前景。尼罗河三角洲盆地虽然是一个世界级的富油气区,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中国油公司甚少涉及该盆地的研究,鲜见相关文献发表。通过对尼罗河三角洲盆地构造演化与沉积充填、烃源岩、储层等石油地质条件的研究,分析了尼罗河三角洲盆地的油气成藏特征与勘探潜力,并结合现今勘探现状指出了尼罗河三角洲盆地未来主要勘探领域与勘探方向:浅水区勘探程度较高,生产设施完善,经济门槛低,是实施滚动勘探的最佳区域;中深水—深水区渐新统是今后10年中—大型天然气田发现的主要潜力区;超深水区存在中新统和上新统大型生物气藏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17.
中国海岸侵蚀主要出现于废弃三角洲前缘地带和现代三角洲局部地区。其次出现在堆积性海岸阶地或沙坝区域。 河流沉积中心转移、流域来沙减少、河口水动力变异是废弃三角洲和现代三角洲侵蚀的重要条件;陆架供沙不足是海岸砂质堆积体蚀退的主要原因;较高能量的海浪、风暴和近岸水流作用是海岸侵蚀的主要动力因素;海平面上升对海岸蚀退有一定影响。 目前,中国海岸侵蚀仍在继续。今后,随着海岸带的开发建设,必须重视对海岸侵蚀的防护。  相似文献   

18.
2021年珠江东江流域遭遇1956年以来最严重干旱,上游控制断面博罗站年均径流较多年平均减少了64.5%。在此极端干旱条件下,2021-2022年枯水期珠江口东江三角洲遭遇了有记录以来的最强咸潮上溯,严重威胁到区域供水安全。本文基于2009-2022年东江三角洲各水厂含氯度数据,利用交叉小波和小波相干分析识别了咸潮上溯与径流、潮汐、外海含氯度及海平面波动等影响因素间的相位关系与共变周期,揭示了极端干旱条件下东江三角洲咸潮上溯的主控因素及含氯度峰值交替变化的原因。研究发现,2021-2022年枯水期东江三角洲咸潮上溯主要影响因素为潮汐与伶仃洋湾内含氯度,其次为外海海平面波动,三种因素对东江三角洲咸潮上溯影响的时间尺度相互交织。5~9 d的周期变化主要受外海海平面波动影响;14.8 d的变化周期主要由大小潮及伶仃洋湾内含氯度控制;28~32 d的周期变化主要影响因素为伶仃洋湾内含氯度。东江三角洲含氯度峰值交替变化的原因主要为伶仃洋湾内含氯度与潮汐间存在相位差 (相关系数r=0.73,显著性水平P<0.01),并叠加外海海平面波动上升的影响(r=0.31,P<0.01)。本文可为东江三角洲咸潮预报及流域调度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三)实施21世纪海洋战略的意义 1.政治意义 实施国家海洋发展战略,是顺应全球开发海洋大潮、奠定我国海洋强国地位的必由之路,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海洋的开发利用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无论是公元前1600年前后的爱琴海文明,还是公元前5世纪~4世纪的地中海文明,继而15世纪开始的大西洋文明,都是随着海洋经济的繁荣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20.
广东东部晚更新世以来的海平面变化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本文根据作者对广东东部地区的大量钻孔岩心和地表露头的沉积相综合分析资料及14C测年数据,讨论晚更新世以来的海平面变化。认为广东东部沿海在晚更新世中期发生过海进,而且具有开始早、结束迟和中间有过波动的特征。全新世海进在距今12000—10000年已开始。中全新世早期海面迅速上升,晚期转为缓慢上升甚至相对停顿。晚全新世早期海平面升到最大高度,近2000年来稍有下降并渐趋稳定。未必存在中全新世高海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