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海山 《矿床地质》1988,7(1):54-63
凤太层控铅锌矿床赋存于中(?)盆统古道岭组灰岩与星红铺组千枚岩接触带或隐伏背斜构造鞍部,受地层、构造控制明显;有清楚的硅化、铁白云石化、炭沥青化等围岩蚀变现象,主要矿石矿物为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黄铜矿及毒砂等。根据矿物包裹体、矿石和上下盘围岩组分比值、矿石矿物微量元素分布、硫铅同位素组成、区域围岩元素丰度等一系列特征,推测矿质极可能来自深部古加里东岛孤基底,后经海西—印支期构造作用,通过地下热卤水渗流,再到上部有利圈闭空间富集成矿。矿床成因类型基本属古生新储层控再造矿床。上部围岩也可能提供部分矿质,但主要矿源层应在深部。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永平铜钼矿床的矿质来源主要来自于混合岩化作用以前形成的原始含矿地层;其成矿是由于变生热液在动力和热力作用下,萃取了己被混合岩同化的矿源层中的矿质,形成含矿的变生热液,在迁移过程中,选择在矿源层残留块体或其毗邻地段,形成愿地、半原地的由含矿变生热液迭加而富集的铜、钼矿体.  相似文献   

3.
滇中郝家河砂岩铜矿的地球化学及其成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德先  马宏 《地质论评》1994,40(2):183-192
本文论术字滇中生代地层与矿区及春外围马头山组中铜的时空分布与迁移富集规律,揭示了矿床的沉积-后期叠加改造成因。成矿作用经历了同生沉积形成矿源层,后期叠加改造形成矿体的过程。后期改造中铜元素发生了大量迁移,矿质主要来自矿体之下伏紫色矿源层。  相似文献   

4.
滇中铅锌矿床地球化学与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秦德先  孟清 《地质科学》1994,29(1):29-40
滇中地层铅锌丰度高,成矿元素对于地层有继承性和一致性;硫同位素分散,富重硫;铅同位素稳定,多为单阶段演化正常铅,模式年龄与地层时代大体一致,矿质来自地层,矿床为层控型。同生沉积形成矿源层,后期改造(叠加)形成矿体。为中低温度的地下水热液成矿。  相似文献   

5.
金龙山金矿床矿源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龙山金矿床产于秦岭元古宙-晚古生代海槽特殊有限洋盆之中,矿床赋存于上泥盆统南羊山组和下石炭统袁家沟组,该层位金丰度度,认为赋矿层位为矿源层。通过对矿源层沉积区域地质环境,地层岩石组合,岩相结合,沉积地球化学诸特征分析,以揭示矿源层是在动荡海盆环境下喷流沉积作用的结果,构造,火山热液活动是金矿源层形成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扬子地块西北缘后龙门山构造带南华纪—早古生代沉积地层的分析研究,综合运用岩石学、沉积特征分析的手段,结合与前龙门山构造带、碧口地块、米仓山构造带和汉南地块的沉积特征对比,探讨后龙门山构造带南华纪—早古生代的沉积环境,查明其形成环境。结果表明:在南华纪—早古生代后龙门山构造带沉积环境可分为南华纪—震旦纪裂解-稳定沉积和早古生代伸展裂陷沉积两个阶段,其中在早古生代伸展裂陷阶段后龙门山构造带经历了裂解→抬升→局部裂解→抬升→裂解的反复过程,最终形成了志留系茂县群裂陷槽沉积,主要沉积了一套代表伸展裂陷环境的沉积岩系,并有少量的陆内火山岩系。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龙门山构造带在南华纪—早古生代总体是一个陆内裂谷带,不发育与古缝合线相关的构造混杂岩和蛇绿混杂岩带,是在陆内裂谷的基础上于印支期—燕山期形成的陆内造山带。  相似文献   

7.
吉南浑江坳陷南缘重力滑覆构造特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据军江地区1:5万区调资料,吉南浑江坳陷南缘发育一个由多个构造岩块组成的重力滑覆构造区,其内部自下而上可划分白山市,红旗,大梨树沟,横道河子四个滑覆体分别由新元古代一早古生代地层组成,滑覆于晚古生代地层之上,构成了所谓“四层楼”式的构造工,形成时代为早侏罗世。  相似文献   

8.
贵州西部晚古生代裂陷作用及其成矿系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贵州西部晚古生代裂陷作用及其与成矿作用的关系,文章系统识别了贵州西部裂陷构造,分析了各级别构造发展阶段特点、各类别地质环境特点及其与成矿作用的关系,并对贵州西部晚古生代成矿系列进行了修订和完善。研究得出,全区共有3个矿床成矿系列、7个亚系列、18个矿床式,其中部分与晚古生代裂陷构造作用有密切关系:1贵州西部晚古生代因板内拉张形成了裂陷构造,以及裂陷槽盆与台地相间排列的古地理格局;2峨眉地幔热柱活动是在地壳岩石受裂谷作用破坏最强烈的阶段沿着构造薄弱地段发生的,裂谷构造对岩浆活动产物的就位有一定控制作用;3海西期以陆内裂陷为主,主要形成了多种沉积型矿产的矿体及一些后生热液型矿种的矿源层,其中同生断裂对于沉积、成矿产生了积极作用;4印支期以升降运动为主,而燕山期以水平运动为主,因此主要是燕山期导致大规模褶皱造山和断裂活动,导致晚古生代地质体产生了后生成矿作用,形成了较多的金、铅锌、汞、锑等低温热液矿产。  相似文献   

9.
湖南雪峰地区金成矿演化机理探讨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研究表明,湖南雪峰地区存在前地槽构造层,该区金矿的成矿物质主要来自赋矿地层,成矿流体主要为大气降水,其主成矿期为加里东期、印支-燕山期。金的成矿作用与壳体的演化关系密切,前地槽阶段为矿源层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地槽阶段形成矿源层并发生金成矿作用,地洼阶段金发生改造迭加成矿。  相似文献   

10.
秦岭东段金红石矿床成矿构造环境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通过对秦岭东段主要金红石矿床赋矿层位地质及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及对矿源层形成时的构造环境的分析 ,划分出 4种不同的成矿构造环境。中元古代以来 ,本区地壳处于强烈的陆 洋壳演化分异阶段 ,在北秦岭宽坪小洋盆、桐柏 大别古陆形成了与幔源成因有关的矿源层 ;在杨子地块北缘的被动陆缘拉张海盆形成了与沉积有关的矿源层。晚古生代以来 ,本区处于陆壳演化阶段 ,成矿构造环境为陆缘裂陷海槽环境 ,矿源层的形成与壳源岩浆有关  相似文献   

11.
孙邦东 《广西地质》2002,15(1):37-42
矿源层是成矿作用的物质基础和必备条件。文章通过总结广西铅锌矿在各地层各地区的丰度值及已有矿床的资料,认为泥盆系、奥陶系、寒武系是广西铅锌矿的矿源层,并分析了矿质迁移富集条件。建议加大对此3个矿源层的研究,以促进广西铅锌矿找矿取得新突破。  相似文献   

12.
张万良 《地质论评》1989,35(4):355-358
层控矿床是一种产于一定地层层位中的非岩浆热液矿床。矿源层的存在是层控矿床形成的内因,后期的构造活动、地热增温是层控矿床形成的外因。构造活动、地热增温使矿源层中的地下水更加活跃起来,并萃取其中之矿质而富集成矿。文中还讨论了层控矿床与沉积矿床和其它成因的热液矿床的主要区别。  相似文献   

13.
论德尔尼黄铁矿型铜钴矿床的成矿规律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区域深断裂带(即昆南深断裂)控制着华力西期超基性岩和印支期花岗岩的分布。由于花岗岩的成矿作用,并在构造及岩性圈闭条件下,形成了德尔尼黄铁矿型铜钴矿床。上石炭统的下部片岩组含矿性较好,是区内矿源层之一,但矿质主要来自花岗岩岩浆热液。该矿区属浅成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4.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莫索湾古隆起的形成演化与成因机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准噶尔地块是在前寒武纪"微"地块与环绕它的早古生代陆缘增生褶皱带的基础上经历石炭—二叠纪过渡阶段的构造演化之后固结形成的新克拉通地块。准噶尔盆地是在这一"新克拉通"之上发展起来的克拉通内坳陷盆地(T—E)与前陆盆地(N—Q)相叠加而成的叠合沉积盆地。周缘边界断裂带的多期活动与基底的非均一性使该"新克拉通地块"在后期活动强烈,集中表现在准噶尔盆地腹部于中—晚侏罗世形成了一个大型的SWW-NEE向的车排子-莫索湾隆起。该隆起经历了燕山早期(J1s)初始发育、燕山中期(J2x,J2t)强烈发育并定型、燕山晚期埋藏隐伏和喜马拉雅期掀斜消亡的完整过程。它是在中—晚侏罗世区域压扭背景之下,受周缘边界断裂带活动的控制,侏罗—白垩系构造层和石炭—三叠系构造层上下拆耦,发生镜像旋转而形成的压扭性构造带,为一形态不规则的复合性质隆起。车排子-莫索湾隆起对沉积与油气成藏有明显的制约作用,其两翼发育了一系列岩性、地层圈闭,目前发现了石南21、石南31、莫北、莫西庄和永丰等多个大中型油气田。车排子-莫索湾隆起将是准噶尔盆地腹部下一步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的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15.
会泽超大型富锗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泽铅锌矿区位于拗陷背景内的长期隆起-张裂构造环境之中,有良好的导矿与输矿-容矿断裂网;有多层供矿矿源层,矿源丰富。华力西期幔源玄武岩浆喷发,除本身带来部分深源矿质,并对矿源层改造、萃取矿质,形成第一期火山热液贫矿化。因广泛存在与酸性岩有关的伴生元素组合和锗的富集,加之铅同位素模氏年龄、包体测温二组数据、上贫下富两类不同硫化矿石的存在等证据,推断深部存在燕山期与热液叠加矿化有关的酸性岩体。从而在构造简单、岩性单一,又无岩浆出露的扬子准地台区产出超大型会泽富锗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16.
大同盆地地质特征及构造演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大同盆地内沉积地层的岩性、结构、厚度等地质特征及相应的沉积环境和沉积相进行研究,结合构造的演化及控制作用,认为大同盆地形成于中生代晚侏罗世末期—早白垩世早期,其构造演化可分划为白垩纪箕状断陷形成、新近纪典型箕状断陷发育和第四纪盆地定型3个阶段。该区充填历程复杂,包括3个构造层,分别为白垩纪初始沉降、新近纪快速断陷、第四纪盆地扩展坳陷;3期断裂发育期,分别为白垩纪早期、保德组沉积早期及泥河湾组沉积晚期;5个不整合面。大同盆地及其周边地区,在燕山运动以前存在EW向褶皱构造,燕山运动后NW—SE向的挤压作用叠加在近EW向构造之上。此后尽管遭受了十分强烈的剥蚀作用,但是在近EW向和NE向两组褶皱向斜核部的叠加部位,仍残留晚古生代及中生代地层。  相似文献   

17.
西藏申扎地区古生代地层的新认识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林宝玉 《地质论评》1981,27(4):353-353
西藏申扎地区古生代地层层序为西藏地质局综合普查大队于1977—1978年期间建立,并于1980年4月在地质论评26卷第2期作了报导。1980年6—7月笔者等对该区古生代地层进行了调查,取得了一些新的认识。现简要报导如下: 1.新建立奥陶、志留系过渡层并命名为申扎组。  相似文献   

18.
<正>1成矿地质背景达来敖包地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西伯利亚板块东南大陆缘晚古生代陆缘增生带,属古亚洲成矿域、二连-东乌旗铜钼铁成矿带的一部分。区域出露的古生代地层以石炭—二叠系宝力高庙组最为发育;中新生界的地层主要为上侏罗统陆相火山岩,第四系覆盖面积较大。矿区出露地层为宝力高庙组一段细粉砂岩,分布在花岗岩侵入体形成的港湾内,与侵入体接触面较陡,深部见隐伏的晚侏罗世—早白垩  相似文献   

19.
黔西北位于扬子板块的西南缘,经历了新元古代板块拼接碰撞造山运动及早古生代加里东期陆内造山运动的复杂演化过程,尤其是加里东期的三幕(郁南、都匀、广西)构造运动造成早古生代地层不同程度的缺失。本研究在黔西北毕节地区首次发现早奥陶世湄潭组与桐梓组之间存在一套以硅质砾石为特征的砾岩层。通过地质剖面测制、镜下岩石学分析、地层对比及古生物化石鉴定等手段,对该砾岩层区域产出特征、岩石学性质及横向地层对比等进行综合研究,笔者认为包括研究区在内的黔中地区,在早奥陶世曾发生短暂的水上隆升,以致该阶段岩石地层单元出现平行不整合接触界面,以湄潭组粘土岩假整合于娄山关组白云岩之上标志着本次隆升结束。综合构造变形与沉积环境的研究认为,郁南运动阶段,贵州大部表现为水下隆起和海盆变浅,大面积沉积早奥陶世早期碳酸盐岩,但毕节地区出现短暂的抬升为古陆剥蚀区;都匀运动自南向北挤压,形成东西向黔中隆起,以遵义—毕节—赫章为界,黔西北为沉积整合区,黔中为假整合区。  相似文献   

20.
广东长埔—吉水门锡矿带内的锡矿床(点)几乎毫无例外地赋存于下侏罗统金鸡群第二亚群中,锡矿带的展布格局和矿体的形态、产状等特征说明,锡矿受地层层位控制。锡矿带受莲花山断裂带的次一级断裂制约,矿床、矿体主要产于NE-NEE向层间滑动断裂及其派生裂隙中,锡矿具有构造定位的特征。矿床一般经历了早、晚两个成矿期,第一成矿期发生于晚侏罗世火山作用之前,第二成矿期形成于晚侏罗世末期至早白垩世。成矿物质是多来源的,但主要来自地层。金鸡群地层富含锡等成矿组分,是重要的矿源层。成矿溶液以变质水为主,并有大气降水混入。锡矿床属沉积-变成层控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