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一、河南乡镇企业的产业结构现状 1988年全省乡镇企业完成总产值393亿元,超过农业总产值28.1%,乡镇工业总产值已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33.1%,当前乡镇企业已成为全省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1.乡镇企业的发展,改变了农村单一经农业的产业结构,促进了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从产值方面来看,工业企业、建筑企业和交通运输业仍然是我省乡镇企业的主体。1988年,乡镇工业产值占乡镇企业总产值的56%。工业部门也比较齐全,建筑业占乡镇企业总产值的  相似文献   

2.
一、乡镇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乡镇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位置重要。农村兴办乡镇企业为国家和地方提供了财富。1988年乡镇企业总产值占全省工农业总产值1158亿元的36%。为农业总产值370亿元的107.4%;工业产值占全省工业产值780亿元的27.2%。其中乡、村办工业产值达105亿元,占全省工业产值的13.5%;增加了财政收入。仅税收就为农业税收的3.7倍,占全省财政收入的12.5%;出口商品的交售额占全国外贸收购36.4亿元的14.3%;乡镇企业产值达到农民人均573元;从业人数占全国从业人数9000万人的10%。  相似文献   

3.
去年我省乡镇企业总产值已超过农业总产值的28.1%,占全省工农业总产值34.17%,1988年乡镇企业总产值相当于1980年的11.65倍,去年乡镇企业年利润达51.87亿元,向国家交纳税金9亿元。 这种高速度发展靠的是什么呢?首先是靠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特别是对发展乡镇企业的一系列优惠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其二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有力地促进了我省农业的全面发展,增强了农业对乡镇  相似文献   

4.
发展乡镇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从开封市的情况看,乡镇企业在巩固农村改革成果,振兴开封经济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越来越明显。一是乡镇企业已成为全市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1988年全市乡镇企业已发展到8.12万个,总产值达19.68亿元,相当于1978年全市的工农业总产值。其中乡镇企业工业总产值已占全市工业产值的25.3%,我市乡镇企业中的骨干行业的产品产量在全市工业生产中也占较大的比重。二是安排了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至1988年底,全市乡镇企业务工人员达36.7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26.2%。  相似文献   

5.
山区约占我国全部国土面积的2/3。做好山区的农业信贷工作,对改变山区贫困面貌,促进农业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据笔者对四川北部达县地区的调查,辖属13个县、市、工农区中,共有通江、南江、巴中、万源、宣汉等七个贫困山区县(含一个工农区),这些县人口,耕地,幅员分别占全地区的48.0%,49.6%和67.2%,但工农业总产值仅占全地区的43.1%,其中工业产值仅占全地区的28.9%,乡镇企业产值仅占全地区的37.3%,财政收入仅占全  相似文献   

6.
几年来,随着农村改革的逐步深化。我县的乡镇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有了较快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我县乡镇企业发展有以下特点: 1.四大专业的系列化、群体化生产初步形成。一是建筑建材:目前乡一级的建筑合同已发展到10个。建筑队发展到256个。常年在外地施工的153个施工人员22万人,建筑安装工程完成量6000万元利润收入1600万元。全县固定窑厂2400座。其中12门以上的轮窑32座,予制构件厂54个,菱美土制品和石棉瓦厂5个,涂料厂6个,建筑、建材业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基本上形成了专业化、系列化  相似文献   

7.
一、我省乡镇集体采掘业发展概况 在乡镇企业工业的发展中,采矿业和以矿产资源为原材料的工业的发展,在全省乡镇企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1984年以来,在开放搞活的方针指引下,群众性的上山办矿热潮迅速展开。截止到目前,全省乡镇集体矿山达1000多个,群采点7000多个,从业人数近百万。1986年全省乡镇企业乡以上矿产采选及加工业总产值达近百亿元,占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6.3%。1987年统计矿业产值占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40%以上。在一些主要矿产品  相似文献   

8.
我省乡镇企业的现实结构特征为:1.发展迅速较快。全省乡镇工业企业总产值已占乡镇企业总产值的53%,约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1/3。2.区域发展水平不平衡。3.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与大工业同构现象明显。4.企业组织结构焕散,大多是小而全的分散经营的低水平重复生产,社会化协作生产缺乏。5.乡村工业企业职工素质差。6.经营效益低于国营企业。面对所存在的问题,我们的对策应是“逐步调整,打好基础,稳步发展”。1.加强领导,保持政策的稳定和连续。在治理整顿过程中,在没有中央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必须保持原政策的稳定  相似文献   

9.
林西县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2004年1-10月份,全县采矿业产值达1.37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半壁江山”达47.12%。因此,合理开发利用林西矿产资源,是符合我县经济发展实际,实现全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抉择。一、林西县矿产资源现状林西县地处大兴安岭南麓,西辽河上游,处在大兴安岭中南段多金属成矿带上,矿产资源较为丰富,据中国有色金属公司华北有色地质勘探综合普查大队资料,目前,全县已发现  相似文献   

10.
一、伊犁地区牧业生产概况伊掣地区有悠久的养畜历史,是新疆的主要牧业基地,牲畜数量和质量均居全疆首位。畜牧业在本地区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占重要地位。牧业产值由1949年的2.909万元,增长到1980年的12.251万元,增长3.2倍。同年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占30%,其中特克斯的牧业产值占该地区农业总产值的66.5%,尼勒克占60.5%,昭苏占52.8%。近两年牧业产值  相似文献   

11.
泰来县位于黑龙江省南部,素有“塞北小江南”的美誉。改革开放以来,泰来的经济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全县经济总量、城镇化水平、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社会发展指标、经济的外向度等方面均有长足进展。但与先进地区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工业企业规模小、经济总量小的状况没有明显转变;工业税收贡献率较低,仅占工业总产值的6.1%,占财政收入的16%;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产业化、市场化程度不高,融资渠道狭窄,资金投入不足;生态性矛盾还很突出,风沙干旱严重,抗御灾害能力亟待加强;从招商引资上看,大项目少,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环境需要…  相似文献   

12.
腾冲旅游开发对农村发展的影响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腾冲县1997~2003年的社会经济发展统计资料和旅游景点所在乡、村的农民收入与就业的调查资料,分析了腾冲旅游总收入、游客人次对县域经济、农业产值、农民收入与就业的影响。腾冲旅游开发对腾冲县3次产业结构调整发挥了关键作用,加速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分析年份中旅游总收入平均增幅达35.05%,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平均达14.6%,占第三产业比重平均达34.42%。但是,农业生产总产值、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与旅游总收入、国内游客人次呈负相关。旅游业给景区农民增加了新的收入渠道,但旅游景区内农村人均年收入并不比全县其它地区高。旅游业用地征自于农民耕地,但景区农民收入并未得到与旅游业同步的增幅。旅游开发对“三农”发展的带动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应进一步完善旅游可持续发展与“三农”发展的协调。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许昌市乡镇企业的发展现状和历史资料的统计,结合近几年该市乡镇企业发展的特点,选用了三次指数平滑数学模型,对该市乡镇企业的总产值、总收入等六项指标1989、1990、1995、2000年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并做了必要的分析。 1.明确预测目标 要预测乡镇企业的发展趋势,根据综合调查分析:决定预测以下各指标(1)总产值、(2)总收入、  相似文献   

14.
资金、原材料、能源紧缺,是当前和今后一定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的普遍性问题,更是我省乡镇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能否逾越这些障碍,对我省乡镇企业发展前景将带来决定性影响。 一、确定适宜的发展速度 十余年来,我省乡镇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1978年至1983年,我省乡镇企业总产值年递增率为8.3%。这个时期,正值我国新旧体制交替,发展中既有新体制的激励作用又有旧体制的制约影响,而资金、原材料、能源供应等外部环境则基本适宜,从而出现了这样一个较平稳的发展速度。1984年至  相似文献   

15.
<正> 北京市大兴县属平原县,地处首都南郊、永定河左岸,距京城20公里。全县辖27个镇乡,总人口54万。总土地面积10万公顷,耕地面积6万公顷,沙化土壤占全县总面积的70%以上。改革开放以来,全县经济发展迅速,1995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达46.5亿元,财政收入2.13亿元,人均存款5597元。  相似文献   

16.
安塞县地处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是革命圣地延安的组成部分,为我国革命和解放事业作出过重要贡献。全县土地面积2950平方公里。1986年,人口近13.0万,其中农业人口约12.1万;工农业总产值人均仅266元,农民人均收入近143元;全县90%以上财政支出靠国家补贴,经济建设资金十分困难。可见安塞县是个发展中的山区贫困县。 县境内自然环境有明显过渡特征,属暖温带半干旱气候(年均温8—9℃,年降水量425—583毫米),  相似文献   

17.
<正> 靖安县是江西省重点林业县之一,自1994年被命名为全国科技兴林示范县以后,县委、县政府根据本地实际,制定出台了调整产业结构实施方略,确定了以果业、竹业、食用菌业和森林旅游业为主的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新格局。一个“以林为主,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产业结构调整经营模式,在全县铺开。据统计,我县1994年底林业总产值为4167万元,通过结构调整后,到1998年底我  相似文献   

18.
宁南县是个多民族的山区农业县。全县人口15万,土地面积1675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84%,平坝占16%)。本县岭谷高差2000—3000米。全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干暖,热量丰富,光照充足。农业自然资源优势在于甘蔗、蚕桑、油桐、生猪。据此进行农业综合开发,注重:开发的合理性,各项建设的配套,开发目标和对象的明确,农业投入的增加,责任制的推行和完善,科技兴农工程的建立。1989年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13%(其间粮食播种面积减少2万亩),蔗糖产量占全省总产的1/8,生丝成了县内唯一的出口创汇商品,所产桐油是凉山州免检产品,生猪产量7万头。  相似文献   

19.
研究乡镇企业的发展战略,必须有一个科学的指导思想和正确的方针,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是研究和制定乡镇企业发展战略及其对策的指导思想。“调整、整顿、改造、提高”是促进乡镇企业稳步健康发展的正确方针。回顾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过程,大体上经历了三种发展战略思想。 1.农业经济型乡镇企业发展战略。目标是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中心,以乡镇企业为辅助力量,实现农业生产的稳步发展,农民生活的逐步提高。在  相似文献   

20.
浦城县位于福建省最北部,东北与浙江省交界,西北和江西省毗邻。全县南北长约87公里,东西宽约61公里,总面积3373.39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约占80%,是本省典型的山区大县之一。1984年全县总人口37.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85.67%,1981年为国家提供商品粮9150万公斤,人均卖粮293公斤,是全省重要的商品粮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