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十一五"期间我国区域规划有关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十一五"规划期间,国家将把区域规划工作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区域规划既不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在区域上的细化,也不是行业规划在区域上的汇总,而是为解决特定区域的特定问题或达到区域内特定目标而采取或实施的战略、发展思路、政策等。区域规划的内涵决定了区域规划的特点和性质,"十一五"期间加强和重视区域规划工作具有重大意义,是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区域重大问题、加速与国际现代管理体制接轨、完善我国规划体系以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建立的迫切需要。文章提出在"十一五"期间,要研究确定区域规划编制主体、编制程序及审批主体等问题,加强我国重点区域规划范围的研究,开展新的地区经济发展类型划分,统筹区域发展,完善区域发展政策,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2.
我国新世纪区域发展规划的基本发展趋向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区域发展规划是特定经济体制下引导区域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必然产物,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规划编制的“小政府,大社会”宏观背景,我国新世纪区域发展规划编制的基本趋向应该是编制计划与市场兼容型的弹性区域发展规划、多目标复合协调型的区域可持续发展规划、公平与效率兼容型社会发展规划、效益型发展规划和应用导向型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3.
我国区域政策实施效果与区域发展的基本态势   总被引:89,自引:11,他引:78  
陆大道  刘毅  樊杰 《地理学报》1999,54(6):496-508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民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确立的宏观背景下,区域开发与发展问题愈来愈成为各级政府规划决策和学术界关注的重大问题。科学院地理研究所针对区域发展问题开展研究,并每两年编制《中国区域发展报告》,上全国及各地区为国土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和动态;分析各地区实施的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对经济增长,结构改善及生态环境产生的效果,揭示地区经济增长水平和地区间差异的形成机制与变化  相似文献   

4.
文章论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区域经济布局的作用、条件、主要内容及模式。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区域,其布局模式也不尽相同,各地区应根据本区域的具体情况和特点,选择能促进本区域经济高速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5.
发展区域经济,是实业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也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人析湛江区域经济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探讨地域开发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振兴湛江经济。  相似文献   

6.
发展区域经济,是实行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也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分析湛江区域经济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探讨地域开发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振兴湛江经济。  相似文献   

7.
区域发展规划指标体系建立方法探讨   总被引:108,自引:7,他引:101  
方创琳  毛汉英 《地理学报》1999,54(5):410-419
本文设计出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发展规划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与内容,探讨了熵技术支持下规划指标体系权系数赋值的层次分析法和专家群民主决策上的定性指标定量转化的赋权方法,以中国西部地区为例建立了规划指标体系支持下区域发展水平的多层次目标模糊综合测度模型,并对区域总体水平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山东省莱州市区域发展规划研究,阐明系统动力学在区域发展规划中应用范围、过程及意义,并针对系统动力学方法与模型在区域发展规划中的特点,对区域发展规划中数学模型的多功能化发展进行概括说明。  相似文献   

9.
区域发展规划是区域生产力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对未来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所做的总体部署。本文探讨新时期区域发展规划在区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10.
区域可持续发展与区域发展规划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区域发展规划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落实,是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二者是一种显着手段与目标关系。本文探讨了二者相互作用的关联效应、动力机制和协同机制,提出了区域发展规划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途径,即规划目标由单目标转向多目标且优先保证主目标,社会生态环境尺度必须同时作为衡量最佳规划方案的重要标准等。  相似文献   

11.
我国新一轮国土规划编制的基本构想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毛汉英  方创琳 《地理研究》2002,21(3):267-275
作者回顾了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中国国土规划发展的简要过程 ,针对当前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提出了编制新一轮国土规划必须实现以下四个转变 :由计划型转向市场型和引导型 ;从资源开发利用转向开发、利用与保护相结合 ;由主要追求经济发展转向经济社会同人口、资源、环境多目标持续协调发展 ;规划重点从产业规划转向协调地区经济社会建设的空间布局规划。在此基础上 ,进而提出完善和提高新一轮国土规划的途径为 :重视编制跨省区和省内跨地市国土规划 ,基层国土规划应以土地利用规划为重点 ,加强与国土规划配套的空间政策研究 ,规划手段与方法朝着信息化和决策科学化方向发展 ,尽快制定国土规划法 ,在编制规划过程中广泛吸收公众参与  相似文献   

12.
1BriefRetrospectionofRegionalDevelopmentPlanningsincethe1980sRegionaldevelopmentplanllingistheproductofregionalproduchvityandregionaleconomythatdevelopedintocertainhistoriansstage.Itisakindofoverall~gementtowardsfutllfCdevelopmentofeconomy,societyandscienceandtechnologywithinaceftainperiodofbineacinalicitedSPatialscope.AlthoughChina'sregionaldevelopmentplanningbeganintheaddandlate1950s,itdidnotgetfatdevelopedunhlthe1980salongwidlthegi'adualdeepeningofreformsandopening-uptotheoutSideworld.I…  相似文献   

13.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及其理论依据与实施途径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该文指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应以协同学原理为基本理论依据,遵循比较优势与互利共赢原则、科学性与超前性原则、主导内容优先整合下的比较优势全面整合原则、组织实施的可操作性与可调控性原则、协同发展下的效率与公平兼顾原则,建立跨行政区组织协调机构及其运行机制,加强在宏观发展框架下的区域规划工作和规划实施体系建设,有效激活与加快构建行业与企业的自组织协调机制;建立跨行政区点轴开发的经济地域系统;建立衡量地方经济发展与考核政府政绩的区际协调与保障机制,并提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实施与监督调控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4.
城市发展转型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对城市发展转型的内涵、内容、影响因素、模式等方面的深入分析,认为目前城市发展转型研究多是注重资源型城市转型而忽视一般性区域中心城市转型,注重城市经济转型而忽视城市文化与社会转型,注重定性研究而忽视定量研究。今后应加强一般性区域中心城市转型研究,突出城市发展转型中的软环境研究,推进不同发展水平城市转型的比较研究,注重城市转型中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性研究。  相似文献   

15.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经济地理学科的发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陈才 《地理学报》1995,50(2):185-191
我国由中央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为经济地理学科的发展提出许多新课题。本文从总结经济地理学科发展特点入手,分析我国经济地理学科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探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拓宽我国经济地理学科研究与实践领域,认真总结已有的经济地理理论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地理学科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Regional tourism and South-South economic coopera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egional tourism within developing countries is a growing phenomenon. Yet this aspect has been largely neglected in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as well as tourism planning. This paper highlights the general nature, scale and economic significance of regional tourism in three leading regions in Asia, Africa and Latin America. The topic is especially timely as economic self-reliance and cooperation are increasingly reiterated in the context of the emergence of regional groupings. A key question addressed is whether regional tourism development represents any new and viable prospects for regional economic improvement and partnership, especially compared to international tourism centred on attracting visitors from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Based on a critical assessment of the experiences of three regional blocs (ASEAN – the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SADC – the Southern African Development Community; and Mercosur – a common market comprising Argentina, Brazil, Paraguay and Uruguay, with Chile being an associated member), the paper suggests that a basic appreciation of the prospects of regional tourism is not enough to produce perceptible benefits. Regional tourism development is occurring in a haphazard manner, with little attention to managing existing socio-economic inequalities and centre-periphery relations. The paper is based primarily on the review of secondary literature readily available to the author combined with a few documents obtained directly from different regional organizations or through Internet search. A small amount of material, especially concerning emerging tourism trends and outcomes, is drawn from a research project on national mass tourism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coordinated by the author at the United N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for Social Development, Geneva.  相似文献   

17.
区域规划评估理论与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垚  陈雯 《地理科学进展》2012,31(6):768-776
区域规划作为统筹区域资源,协调区域发展的重要手段日益受到重视。而实际上,区域规划在实施阶段却面临困境,已经确定的规划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被修改甚至瓦解。规划在发挥更大作用的同时,也受到更多的批评。这是由于规划及其实施是一个长期过程,充满了种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为了使规划达到最佳效能,必须时刻结合实际情况对规划进行评估,从而不断对规划产生反馈,进行必要调整。因此,规划评估是确保区域规划有效实施的必要环节,不仅在宏观意义上有助于区域规划社会地位的建立和巩固,还有助于理解既有规划的不足,了解失效的原因,对区域规划的有效推进无疑具有现实意义。然而当前区域规划评估的研究与应用相对滞后。基于此,本文在回顾国内外规划评估大量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指出区域规划评估经历了从“当作终极蓝图的规划编制成果”到“整个决策到实施的过程”的转向,同时结合评估价值观的演变归纳了当前最为流行的评估方法,以及影响规划实施效果的因素,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18.
陈梦远 《地理科学进展》2017,36(11):1435-1444
区域韧性在中国已成为新兴研究热点,然而国内学者依然将韧性研究局限于均衡论的认识论范畴内。本文首先通过回顾国际最新研究动态从认识论层面辨析均衡论和演化论这两种韧性认知视角的本质区别,由此介绍西方经济韧性的演化论转向。然后从宏观和微观角度阐述演化论视角下区域韧性的形成机制,介绍相关定量测度方法;在此基础上形成系统的西方最新有关研究经济韧性的理论分析框架。未来研究应该在演化论视角基础上强化演化经济地理、创新地理(区域知识网络)和区域韧性这三个研究分支的联系,还应该加强产业历史演化过程的案例研究,并利用专利数据等开放数据源构建产业空间基础数据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