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引言根据我国气象事业发展规划,现行的5 9- 70 1型探空测风系统将逐渐被70 7型雷达-电子探空系统和L波段雷达-电子探空系统所替换。70 7测风雷达于1992年通过鉴定,并在郑州探空站作了对比观测,从1996年起陆续在全国5个探空站配备。70 7测风雷达由国营784厂生产,TC - 2电子探空仪由中国气象科学院生产,终端设备(信号处理系统)由中国气象科学院研制提供。呼和浩特高空站从1998年8月1日开始使用C波段测风雷达,该系统是性能稳定可靠、灵敏度高、测量精度高、自动化程度也很高的常规高空气象观测系统。该雷达是一次测风雷达,测风和探空信号…  相似文献   

2.
天气变化除受天气系统影响外,与大气的湿度、稳定度、高低空冷暖平流和垂直风场配置关系密切,这些信息可从探空资料中提取,该文通过探空资料信息处理生成的产品"埃玛图、风随高度变化图、高空风变温剖面图、高空风极坐标分析图"对威宁站天气预报作浅析。  相似文献   

3.
气象探空测风软件系统的标准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空气象观测是气象业务的基础,是天气预报、气候分析、科学研究和国际交换的气象情报和资料的主要来源。气象探空测风软件是高空气象站探空测风综合探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了一系列严密的处理方法,同时又融汇了日益发展的计算机处理技术,其规范化、标准化程度直接影响着新一代探空系统效益的发挥。该文介绍了高空气象台站探空测风标准化软件系统的设计思路,重点在软件需求、系统结构、实现技术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设计出适合于各种高空探测系统,方便实用的“标准化”探空测风软件,为进一步的软件开发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我中央气象局和美国海洋大气局根据1979年5月8日签署的中美大气科学技术合作议定书,就中美联合高空探测设备合作计划达成了协议。此项合作计则的具体实现方式是由美方提供全部高空探测设备,在中国建立一个联合高空探测站。这项计划为期五年,  相似文献   

5.
大气探测范围很广,项目多,所用的方法和设备类型也很繁杂,涉及声、光、电、化学等各科学领域。本文仅就建立大气探测基本站网使用设备的几个方面,在国外研究的近况作一概述。一、高空探测系统高空探测系统包括探空、等高平移气球、飞机、火箭和卫星探测等。作为建立站网常规的高空探测,主要是探空、测风和火箭探测。本文着重于介绍30—40公里以下的基本站网使用的高空探测系统。 60年代卫星探测技术的发展,已能提供几十公里内的温度廓线和湿度层结,间接推算风场和气压场。国内外都在讨论高空探测站网和火箭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看来就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还需设置基本站网。因为尽管高空站的任务有某些改变,但作为比较或提供低层的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的高空气象探测设备 ,是由测风雷达和气球携带的探空仪两部分组成。测风雷达测定气球的空间位置 ,探空仪提供大气的温度、气压和湿度数据。全国的 1 2 0个高空站中 ,除郑州、呼和浩特、长春和榆中 4个高空站使用C波段一次测风雷达外 ,其余的高空站都使用 70 1系列的测风雷达 ,配用 5 9型机械电码式探空仪。自 60年代起 ,全面布设 70 1系列的测风雷达后 ,又研制了多种型号的测风雷达 ,但由于受到技术、环境及其它各种因素的制约 ,加之测风雷达造价昂贵 ,现在仍没有投入业务使用。目前 ,新一代L波段二次测风雷达处于试运行和小批量…  相似文献   

7.
高空测风的目的是为了测定自由大气中各个不同高度的风向和风速,藉以了解大气的结构,作为天气预报和气象服务的重要资料。为了能使有关单位更方便,更直观地了解、使用高空风的资料,特将近年来的高空风风向作一统计(见表)。此表的数据是历年来所统计的哈尔滨站资料中最全的一次,使用价值较高,它较为直观的反映了哈尔滨市上空各不同高度盛行风向。为各方面的应用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表哈尔滨探空站高空盛行风平均风向统计表高度月份地面0.51.02.03.04.05.05.57.08.09.010121416182022242612101912592732622622572522622662762832792762732722…  相似文献   

8.
测风雷达是目前进行高空观测的主要设备,雷达运行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测风和探空工作。我站是1986年建立的全疆第一部701B型测风二次雷达探空站。这部改进型的雷达在近几年的运行中,情况基本良好,性能较701雷达有一定的优越性。我通过几年的机务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维修经验,现举例谈谈自己的体会。 701B雷达与701雷达有什么不同呢?701B雷达是701雷达的改进型,二者的主要区别是:①由于天线系统与主机脱离(相距最大为50m)因而增加了天线控制系统;②  相似文献   

9.
400M-701x高空探测系统在2006年底投入正式运行,根据近两年来对全疆4个该系统探空站资料的审核经验,以及系统软件的应用实践,通过曲线、数据同屏显示;前后资料对比;探空、测风高度比较;轨迹图等功能的介绍,总结了OSUAO软件丰富的图形显示功能在高空探测资料质量控制中的几点方便快捷的分析和应用技巧.  相似文献   

10.
余海蓉  游泳 《贵州气象》2012,36(2):52-54
该文应用高空数据质量控制方法,对我省高空站成都、甘孜站(1991—2000)年的高空数据进行了检测,分别就高空数据的位势高度、温度、温度露点差、风等要素进行了质量分析。发现我省的高空观测数据质量从总体上看比较可靠,数据正确率比较高。尤其是位势高度、温度的探空数据正确率较高。风的观测数据的质量的正确率相对于其他要素要差,错误率和缺测率比其他要素偏高。  相似文献   

11.
1引言近几年来,高空探测一直使用701C-G ZZ2型探空仪系统进行高空资料的观测,随着科技的进步,原有探空系统已不能满足对高空探测的精度和高度更为广泛的要求,基于此因,中国气象局大气探测技术中心研制开发出了G FE(L)1型二次测风雷达G_TS1型数字式探空仪系统,并于2005年1月在黑龙江省气象台探空站投入使用。2系统简介该探测系统软件是在W indow s9x中文平台下开发的纯32位应用软件,开发工具是B orland C 5.02。该软件具有运行稳定,可靠、界面直观,操作简便快捷的特点,自动化程度高且灵活,允许人工介入各种处理过程,兼容无斜距和单测…  相似文献   

12.
由于我国近半数高空站仍使用未改型的701测风雷达,其数据采集、记录整理等仍停留在以PC-1500计算机为主要手段的半自动处理状态。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微机在气象业务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由杭州市气象局开发研制的“高空气象探测自动处理系统”能够自动接收处理探空电码讯号,并由计算机自动整理探空曲线和完成各种高空气象记录报表的制作,这可大大提高探空业务的自动化程度。1998年1月,湖北省宜昌市气象台引进了该系统,并投入业务试运行。通过对其与PC—1500整理的记录进行对比分析,其结果表明,该系统对探空曲线拟合符合规范…  相似文献   

13.
L波段探空系统高空风平滑计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现行业务L波段探空系统测风原理的基础上,提出改进高空测风数据的平滑计算方法.首先比较了业务分钟风与滑动平均风两种高空测风数据的平滑计算办法,并与GPS RS92测风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和批统计处理,特别是对业务L波段雷达在1~21、22~42和43分钟及以后采取不同的时间隔计算风的规定给出了分时段以及低仰角、远距离和小风速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滑动平均法在选取合适的滑动平均窗口的条件下,其计算的高空风与GPS RS92测风结果一致性更好且动态误差小.建议未来改进业务L波段探空系统的高空风平滑计算方法时,采用窗口为1分钟的滑动平均方式或者前20分钟采用30秒,以后采用1分钟的分段滑动平均方法.  相似文献   

14.
风廓线雷达与L波段雷达探空测风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蕾  陈洪滨  康雪 《气象科技》2014,42(2):225-230
为了解风廓线雷达探测的准确性,对北京南郊大气探测试验基地2006-2008年3年的观测资料与常规高空探测资料即L波段雷达探空测风数据进行了对比,计算并分析了不同高度、不同时次、不同风速条件下的对比结果,进行了相关性分析,计算了平均差和标准差。结果表明,二者测风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半小时平均水平风u、v分量的标准差在2.3m/s左右,为风廓线雷达和L波段雷达探空共同的测量误差及不同采样空间和时间的水平风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李宛桐  姜明  史静  杨荣康  黄威 《气象科技》2022,50(2):171-178
本文从高空风探测原理出发,提出可业务化运行的卫星导航探空系统高空风平滑计算方法。该算法首先根据北斗〖CD*2〗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双模式探空仪提供的大地坐标秒间隔数据,基于地心坐标系计算原始高空风;然后,采用矢量滑动平均法对原始数据进行平滑处理。通过与同球施放的芬兰RS92探空系统做比对分析得出,滑动平均窗口在0~32 km高度范围内设置为34 s、在32 km高度以上设置为60 s条件下,卫星导航探空系统与RS92探空系统高空风测量结果吻合较好。该算法计算结果同基于站心坐标系计算的30 s滑动平均风基本相同,但其风速分量误差范围在32 km高度以下略优、在32 km高度以上减小明显,升空全程误差范围更为稳定。  相似文献   

16.
707测风雷达简介吴英成,张素华,王玲(兰州气象学校730021)(兰州观测站730020)引言根据我国气象事业发展规划,现行的59—701型探空测风系统将逐渐被707型电子探空测风系统所替换。707测风雷达已于1992年通过鉴定,并在郑州探空站作了...  相似文献   

17.
国产GPS探空系统探测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峰  邢毅  杨荣康 《气象科技》2012,40(4):513-519
实验室测试和外场比对试验表明,我国研制的GPS探空系统采用卫星导航测风体制进行测风,GPS高度反算气压取代气压传感器,较之雷达探空体制要更为准确和精确。其在电气性能和稳定性、可靠性方面满足CIMO的探空要求。实验室测试表明,在采用新型温、湿、压传感器和测试条件情况下,准确性误差分别在±0.1℃、±2%、±1hPa之内,满足WMO对常规高空探测要求。与RS92型探空系统相比,国产GPS探空仪的动态测量性能除相对湿度准确性方面由于技术和工艺水平仍有一定差距外,其余要素已接近RS92的水平,尤其与GPS定位相关的气压、位势高度、风向和风速,其一致性标准差已与RS92相当,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与我国现有高空探测业务使用的L波段探空系统相比,测量准确性方面已优于L波段探空系统。  相似文献   

18.
高空气象是实验、研究自由大气中所发生的各种物理现象和过程的一门科学,是探测近地面到30km甚至更高的自由大气的风、气压、温度、湿度随高度的分布规律,它所测得的资料和情报与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有密切关系,是做好天气预报和进行气候分析的重要依据。为了获取充足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在进行探测时要求月平均高度应达到或超过中国气象局高空气象探测质量考核的指标(探空≥25km、测风≥23km、单测风≥18km),且每一规定时次的探测高度必须达到或超过500hPa(单测风≥5.5km),否则要重放球。探测高度的计算必须准确,从而进一步确保探测资料和…  相似文献   

19.
我站自1973年10月安装使用我区自行设计的气象专用电解水制氢设备以来,该套设备满足了我站每天两次探空气球一次测风气球所须氢气的供应,同时也经受住了连续一年半每天三次探空气球及两个多月每天四次试验气球所须氢气的考验。几年来,该套设备运转基本正常,没有出现任何事故。以它优良的性能,优越的工作条件而深受高空观测人员欢迎。我们的体会是:一、工作安全可靠,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20.
对我国高空气象观测业务规范存在的纰漏和现行业务软件算法对观测秒数据利用率不高,导致计算结果精度不足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扩展应用L波段雷达〖CD*2〗GTS1电子探空仪系统元数据来解决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测风秒数据的最大利用价值在于优化和调整量得风层的计算厚度(时间间隔),可将L波段系统测风精度提高到与RS92 GPS探空系统同一数量级,基本满足业务部门对高空风的观测精度要求;通过对气球下沉记录处理流程的调整改进可实现相关记录数据段的妥善保存;引入探空和测风秒数据的野值综合判别、自动剔除和拟合补缺算法,可在提高秒数据利用率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业务系统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上述新技术、新方法的采用,都须以对现行高空气象观测规范中的相关业务规定进行调整、改进作为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