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黑河灌区为例,对灌区范围内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评价,并选取历史降水资料,对灌区地下水资源量、可采量进行计算。结果认为:区内潜水分为上更新统—全新统冲积、洪积砂砾卵石含水岩组和上更新统—全新统冲积砂砾卵石含水岩组两个不同成因的含水岩组;区内潜水的补给来源主要为河流渗漏和地下径流补给,其次是大气降水入渗和灌溉水回归入渗,其排泄主要有向河流排泄、地下水径流排泄、垂向渗漏和人工开采排泄四种途径;区内潜水的动态主要表现为入渗~径流型,局部为地下水浅埋地区和入渗~蒸发型动态;灌区潜水水化学类型比较单一,主要为HCO3~Ca和HCO3~Ca·Ma型水。选取区内的有典型代表性的较长系列的灌溉用水和地下水动态观测资料,采用水均衡法进行地下水资源量计算,从效果来看,计算结果和野外调查的实际一致,证明计算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2.
高文山  韩桂春  康玉梅 《地下水》2003,25(3):136-137
大同市以往的农田灌溉,多以地表水灌溉为主。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地表水严重不足,开采地下水进行井灌就显得更加重要。本文对农田灌溉开采地下水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尚新红 《地下水》2010,32(1):17-19,23
主要介绍通过野外调查、试验、计算等手段,全面分析淮南市潘集区浅层地下水、中深层地下水资源量和可开采量及现状水质状况,指出潘集区内河流、湖泊广泛分布,地表水资源丰富;地下水含水层发育,补给条件较好.地下水资源也相对丰富,开采潜力较大,但浅层孙隙水水质较差;针对不同用水者,可分情况合理安排使用地表水与地下水。  相似文献   

4.
新疆地下水资源量及开采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宝林  魏琳  杨瑾  余宏生 《地下水》2005,27(4):266-267
简单分析了新疆自然地理概况和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特征,论述了新疆地下水资源及可开采量,并对地下水开采潜力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杨金波  辛红兰 《地下水》2009,31(6):38-39
依据山东省临清市胡里庄试验区水均衡观测资料,针对鲁西平原区水资源调查工作中的灌溉用水量、地下水可开采量以及灌溉入渗补给和年降水入河补给系数做了分析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成果,并进行了水均衡检验,成果对于同类地区的水资源评价、规划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地下水可开采量模型计算及预测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本文利用非稳定准三维水流--一维沉降耦合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元数值解,以上海行政区为计算区域,对1981-1992年地下水采灌量、水位及土层变形量等实测资料进行数值模拟,利用1993-1998年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检验,表明所确定的数学模型是合理可信的,利用该模型计算了地下水可开采量及地下水流场和地面沉降的预报。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上海市各承压含水层地下水采灌现状、地下水位分布特的分析与研究及地下水可开采量的预测,指出上海市主要水位漏斗分布区、超采区、因过量抽汲地下水而导致地面沉降等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对地下水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8.
石河子市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河子市经过三十多年的大规模开发建设,市区地下水位一直在持续下降,对目前持续下降的市区地下水的开发状况应如何看待,作者对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提出新的评价底限,意在抛砖引玉,吸引同仁对如何贯彻"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可持续发展"、更好地为城市建设服务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9.
董孝水  段州 《地下水》2014,(5):73-75
对三姑泉域岩溶地下水的观测已积累了24年的资料,经分析研判,地下水超采是造成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而丰水年的降水又是使地下水位大幅度上升的有力支撑,这一升一降之间,有可能找到一个地下水开采量,能够在整个研究时段使地下水实现采补平衡、地下水位升降相抵的良性循环,作为该水源地的地下水可开采量。对此,利用这24 a观测的降水量、地下水开采量和地下水位升降的互动关系过程,作为一个地下水开采经验数学模型,设定几个不同的地下水开采量按时历逐年进行模拟计算,就可求出这个水源地的地下水可开采量。  相似文献   

10.
常玉萍 《地下水》2013,(3):31+35
根据新荣区1956-2008年地表水与地下水监测资料以及调查统计资料,经过分析计算得出该区1956-2008年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与可开采量,全区地下水资源与开发利用现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新荣区地下水资源尚有潜力。  相似文献   

11.
王兵 《地下水》2011,33(5):39-41
通过野外调查、试验、计算等手段,全面分析淮南市凤台县浅层地下水和中深层地下水资源量、可开采量及现状水质状况。凤台县境内河流、湖泊广泛分布,地表水资源丰富;地下水含水层发育,补给条件较好,地下水资源相对丰富,开采潜力较大,但浅层孔隙水水质较差。不同用水户可分情况合理取用地表水和地下水。  相似文献   

12.
郭冬梅 《地下水》2003,25(2):106-109
笔者通过参加“临汾市土门供水水源地地下水资源评价”工作,从多方面系统地分析、比较本次及前人对“土门水源地”的评价结果,最后阐明:确定水源地可开采量为4.0万m^3/d的评价结论。  相似文献   

13.
天津平原地下水可开采量与确定依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深层地下水开采对地面沉降的影响比较,天津中部平原和滨海平原第二、三含水层组深层地下水开采对地面沉降影响较小,为适宜开采层位。地面沉降控制在10 mm/a,第二、三含水层组深层地下水可开采量为2.68亿m3/a。中部平原浅层地下淡水、微咸水,在技术经济上鼓励开采,可开采量为1.64亿m3/a;山前平原地下水现状开采强度未引起明显的环境地质问题,开采强度适当,可开采量为2.79亿m3/a。天津平原生态环境保持良好,地下水总的可开采量为7.11亿m3/a。  相似文献   

14.
广西岩溶地下水资源及允许开采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钱小鄂 《中国岩溶》2001,20(2):111-116
广西岩溶地下水资源十分丰富,前人用枯水迳流模数法计算的地下水允许开采量为148.11亿m3 /a,但该法未能充分考虑广西岩溶区雨季补给量大及地下岩溶储存空间大的特性,使评价结果偏于保守。本文从地下水开发利用的经济、技术及生态的约束性条件出发,并参考已有水源地的有关参数,提出了评估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的方法,使地下水允许开采量评价结果比前人有了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淄博市大武水源地岩溶地下水的评价及开发利用规划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任增平  李广贺 《地下水》2000,22(4):173-177
根据大武水源地岩溶水多年大强度持续超采呈现出来的补、迳、蓄、排特征和水位、水量长期监测资料,应用开采条件下多时段水量均衡法评价了该水源地的可开采量;并据此对水源地现状和开采强度和规模进行了调整、规划。以水源地供水区需水量预测和供水来源分析为基础,将2010年作为规划水平年进行了水资源供需平衡。研究表明:大武水源地在无太河水库放水补源时,其可开采量为39.6万m^3/d,2010年通过调引黄河、太河水库、齐陵水源等客水32.2万m^3/d,基本能够满足75.0万m^3/d的需水要求。  相似文献   

16.
山丘区区域地下水可开采量评价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地下水开采以年均2.8%的速率增长。但迄今不同部门、学者对山丘区地下水可开采量评价问题仍存在不同看法,急需统 一认识。本文提出了对山丘区区域地下水可开采量评价的基本认识和评价工作的基础,并以 岩溶水为重点,分别对岩溶山区岩溶水、一般山丘区基岩裂隙水、山间盆地、山区河谷松散 层孔隙水可开采量评价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7.
地下水水资源量监测分析技术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金峰  章树安  戴宁  杨丹  丁瑶 《水文》2017,37(3):58-62
地下水水资源量是区域水资源分析评价的重要内容,掌握地下水水资源量及其变化是地下水开发利用与管理的工作基础。针对地下水补给量、排泄量和储存量变化等关键要素,对地下水水资源量监测分析有关的技术方法进行系统探讨。同时,结合我国地下水水资源量监测分析的现状,总结提炼已有的试点工作经验和应用成果,指出将来地下水水资源量监测分析的研究方向和工作重点,为进一步提高全国地下水水资源量的监测分析和管理水平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李维洲  边浩林 《地下水》2004,26(1):50-52
本文通过对疏勒河流域双塔灌区地下水资源分布特征及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的分析,提出了该灌区地下水开发利用的建议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为克服地下水可开采量确定过程中确定性模型的局限性、失真和参数确定困难等弊端,合理的确定地下水可开采量,基于研究区不同区域地下水水位与开采量监测资料,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非线性多元回归统计方法对不同情况下地下水最大开采量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964—1990年期间百口泉水源地地下水开采量在持续增加,并以1976年前增加较明显,且地下水水位均表现为下降趋势;非线性多元回归分析法对降深与开采量拟合的结果和误差精度均优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基于拟合的非线性多元回归方程,可确定水源地正常运行条件下的开采量为1 391万m3、极限开采条件下的开采量1 856万m3、疏干开采条件下的开采量1 992万m3。  相似文献   

20.
陈建峰 《地下水》2009,31(4):48-51,141
长期大量的开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开采井群在平面和空间层位上高度集中,致使山西腹部地区的地下水大面积超量开采,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形成以城市供水水源地和井灌区为中心的大面积的地下水降落漏斗,产生了地面沉降,泉水流量锐减、水质恶化等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通过对盆地平原区地下水主要超采区地下水运动特征,开采地下水类型,超采状况分析,依据水资源利用原则,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遏制地下水超采态势,逐步实现采补平衡,改善生太环境,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