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岩溶地区桥梁钻孔桩施工为例,介绍岩溶地区钻孔桩的施工方法、溶洞处理工艺及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通过对工程实例的施工实践,证明根据不同的施工环境,采取针对性的施工方法,可以取得较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针对岩溶地区桥梁桩基在设计和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出岩溶发育地区桩基设计和施工的原则和方法,对今后相似地质条件的桩基设计和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谢文焕 《中国煤田地质》2004,16(1):36-37,40
针对灰岩地区大口径灌注桩施工作出了较为全面的阐述。介绍了钻冲相结合的施工方法,分析了灰岩地区施工大口径嵌岩灌注桩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对今后在灰岩地区施工灌注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及时有效地预测基坑施工所引起的变形和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总结基坑变形控制技术、措施并验证其实施效果,对于软土地区深基坑的设计与施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结合南京下关大唐南京发电厂生产科研及调度指挥综合楼基坑项目的工程实践,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施工监测等方法,对软土地区深基坑开挖引起的变形及变形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大面积预应力管桩施工的挤土效应会使邻近已完成桩体或建(构)筑物产生位移,这种现象在南方软土地区较为普遍,但在北方湿陷性黄土地区却甚为罕见。通过对北方湿陷性黄土地区山西某电厂勘察报告的分析,找出其预应力管桩施工导致相邻已完成施工的锅炉房桩基及其上所筑基础承台位移的原因,提出了多种可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推荐采用边坡卸荷、调整施工顺序、减慢施工速度等综合处理方法,有效解决了问题,防止了工程质量事故。这种利用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解决岩土施工中技术难题的思路,对以后工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林寒松  盛春 《地下水》2012,(2):39+50-39,50
结合我队长期在伊敏煤矿疏干井项目的工程实践和施工经验,就疏干井施工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为今后该地区疏干井的施工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7.
桩基施工中岩溶地质危害的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在岩溶地区进行桩基施工的实践 ,以典型工程实例介绍在桩基施工中岩溶地质危害的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安徽皖江地区页岩气钻井施工技术难点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皖江地区页岩气资源潜力巨大,但是该地区地层复杂,含气层主要在大隆组、龙潭组、孤峰组、五峰-高家边组,该地层钻探施工中会遇到碳质泥页岩层、煤层,极容易发生井塌、抱钻、井漏、下钻遇阻等事故。安徽皖江地区1:5万页岩气地质调查子项目-皖江地区页岩气地质调查项目施工中采用绳索取芯技术,通过合理的井身结构设计、科学的钻井泥浆调配等先进的施工方法,成功施工了"港地1井"和"南地1井",取得了不错的地质成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锦州地区某深基坑工程支护、降水施工为实例,介绍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主要针对我国首条在城市化地区大型电力隧道施工过程中对周边环境影响的保护及精度分析,信息监测工作在施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今后工作中应采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针对青海大盐滩地下钾盐矿开采难题,尝试利用水力压裂技术增加卤水井单井产能。从水力压裂技术原理、压裂井布置、压裂与座封段确定、器具安装、压裂施工、抽水试验等方面介绍了卤矿区水力压裂试验。试验结果表明,4眼试验井平均增产559.25%,获得良好的压裂增产效果。首次将水力压裂技术引入到了卤矿区盐田增产领域,填补了国内卤盐矿井压裂增产的技术空白。  相似文献   

12.
不同颜色青海软玉微观形貌和矿物组成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青海软玉颜色丰富,近年来对青海软玉矿物学的研究不少,但针对不同颜色青海软玉矿物学特征的研究还存在欠缺。本文利用偏光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探针及粉晶X射线衍射仪器,从透闪石微形貌特征、微观结构、矿物组成及结晶度四个方面,研究了青海软玉颜色与矿物学特征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白玉、烟青玉、糖玉中透闪石主要为纤维状,显微纤维变晶结构,结晶度为96. 12%~96. 88%;青白玉和翠青玉中透闪石主要为叶片状,显微叶片变晶结构,结晶度为97. 35%,97. 32%;青玉和碧玉中透闪石主要为叶片状,显微叶片-隐晶质变晶结构,结晶度为95. 48%,95. 29%;黄玉中透闪石主要为柱状,显微柱状变晶结构,结晶度为97. 84%。青海软玉主要组成矿物均为透闪石,含量在95%以上,部分次要矿物如翠青玉中的榍石、黄玉中的钙长石、青玉中的菱镁矿、碧玉中的铬铁矿、糖玉中的斜黝帘石只出现在特定颜色的青海软玉样品中。研究认为不同颜色青海软玉矿物学特征确实存在差异,这些特征为研究不同颜色青海软玉成矿环境及成矿条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中瑞合作利用“许氏法”开发盐湖卤水中锂资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自 70年代以来 ,利用传统方法在青海进行的盐湖卤水提锂未见成效。利用“许氏法”(“蒸发泵原理”及“原地化学反应池法”)对青海察尔汗盐湖的高镁含锂老卤进行室内及野外提锂试验 ,均获得成功。不但富集了锂卤水 (LiCl含量自 0 .72 1 2 g/L富集至 45 .1 8g/L) ,而且还得到了大量的副产品水氯镁石 (MgCl2 ·6H2 O) ,同时查明Br、I、B、Rb、Sr、Cs等微量元素赋存在锂卤水中。“许氏法”不但成本低、效益高、方法可行、工艺合理 ,而且保护了盐湖区的生态环境 ,实为一种值得推广的盐湖卤水提锂的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14.
青海湖地区晚第四纪黄土的物质来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曾方明 《地球科学》2016,41(1):131-138
青海湖地区的晚第四纪黄土记录了湖区晚第四纪以来的环境和气候变化.迄今为止,对于青海湖地区晚第四纪黄土物质来源的研究较薄弱.以青海湖东岸的种羊场晚第四纪风成沉积剖面为主要研究对象,在青海湖区及其周边采集了黄土、风成砂、湖相沉积、河流沉积等样品,结合黄土高原西部临洮黄土样品,对它们的元素组成(<75 μm的硅酸盐组分)进行了对比研究.初步结果表明:(1) K2O/Al2O3(摩尔比)和Zr/Ti、Zr/Nb比值显示青海湖地区的风成沉积显著区别于本区的河流沉积和湖相沉积;(2) 青海湖地区的晚第四纪黄土与黄土高原西部临洮黄土的K2O/Al2O3和Zr/Ti、Zr/Nb比值相一致;(3) 青海湖地区的晚第四纪黄土可能来自柴达木盆地.   相似文献   

15.
青海湖作为高海拔的内陆湖泊,其表面水体面积多年变化对寒旱区的气候变化和水循环至关重要。为了研究30年来青海湖湖泊面积变化规律,提取了1986—2017年(除去2012年)覆盖青海湖的459景Landsat5/8影像,采用6种常用的水体提取方法分别提取了青海湖表面水体面积,并分析了不同方法的差异,最终分别对Landsat 5 TM和Landsat 8 OLI遥感影像采用改进的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MNDWI)和水体指数2015(WI2015)方法获得1986—2017年青海湖表面水体面积的年变化,并分析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989—2003年青海湖面积减小了175.34km^2,年平均减小率为12.52km^2/a,2003—2017年青海湖面积增加了183.43km^2,年平均增加率为13.10km^2/a,整体上,1986—2017年青海湖面积增加了104.46km^2,年平均增加率为3.37km^2/a。  相似文献   

16.
青海软玉的岩石矿物学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采自青海东昆仑三岔口软玉矿区的样品进行了显微硬度、扫描电镜、X射线粉晶衍射物相定性和结晶度等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与新疆和田软玉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青海软玉普遍显示出硬度较高、透闪石含量稍低、结晶度偏高的特点;透闪石主要呈毛毡状交织结构、显微纤维结构和显微片状结构,定向性普遍较好。对比两地软玉矿区的矿床地质特征,发现青海软玉成矿母岩相对贫Mg、Si而富Ca,动力改造相对较弱,成矿温度较高,这是造成两地所产软玉在上述岩石矿物学特征上巨大差异的根本原因;也是造成青海软玉透明度偏高、油润度不足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7.
青藏高原多向碰撞─揳入隆升地球动力学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论证了青藏高原形成与隆升过程中的变形构造格局。岩石圈结构、青藏高原隆升与周边前陆沉积盆地耦合关系、高原隆升的地球动力学模式等。提出青藏高原碰撞-隆升过程中,高原边缘以走滑-挤压构造为主,高原内部以伸展构造为主;高原隆升过程中,岩石圈变形总体是:上部以伸展变形为主,中部以挤压变形为主,下部以伸展变形为主。通过青藏高原及周边岩石圈结构及隆升过程变形作用时-空耦合关系的对比研究,建立起青藏高原隆升机制的多向碰撞-入隆升地球动力学模式。  相似文献   

18.
青海湖盆地是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区典型的山间断陷湖盆,与我国西北一些含油气盆地沉积特征十分相似,发育有一系列有利于油气储集的沉积体系.对青海湖沉积体系的研究,可以为陆相古含油气盆地沉积原貌的恢复提供借鉴.通过对比总结前人研究资料、实地考察以及对湖区近40年(1972~2010)来8张遥感图像的判读,分析了青海湖滨湖区域沉积体系演变特征.同时,在青海湖水动力特征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沉积物输运模拟,结合每一区域沉积演变特征,分析该区域沉积体系形成演变的水动力成因机制,并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环青海湖滨湖区域沉积体系演变趋势.研究结果表明:青海湖水动力特征主要表现出三个顺时针主旋回和湖湾和河流入湖口等处的次级旋回,沉积物输运和堆积趋势与水动力湖流特征对应一致,水动力特征控制着沉积体系的形成及演变;河流入湖口、沙岛-海晏湾、郎剑沙嘴以及东南湖湾等区域,是青海湖滨湖区域沉积演变最明显的区域;今后较长时期内,沉积物输运、堆积趋势将不会发生大的改变.  相似文献   

19.
青海软玉产出的地质特征及物质成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软玉自20世纪90年代初被开采利用以来逐渐被人们认识和喜爱,尤其被选定用来制作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金、银、铜奖牌(金镶玉)后,更是引发了人们对它的极大兴趣,现已成为我国软玉玉料的主要来源之一。首先介绍了青海软玉产出的地质特征,并利用偏光显微镜观察、X荧光光谱分析、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等测试手段对各个颜色品种及不同成因品种的青海软玉样品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结果显示,青海软玉的物质成分特征为:青海软玉的主要化学成分为SiO2,MgO,CaO,其质量分数较为稳定,变化范围不大;主要矿物组成是透闪石,其质量分数多数大于99%。  相似文献   

20.
青藏高原多向碰撞─揳入隆升地球动力学模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论证了青藏高原形成与隆升过程中的变形构造格局。岩石圈结构、青藏高原隆升与周边前陆沉积盆地耦合关系、高原隆升的地球动力学模式等。提出青藏高原碰撞-隆升过程中,高原边缘以走滑-挤压构造为主,高原内部以伸展构造为主;高原隆升过程中,岩石圈变形总体是:上部以伸展变形为主,中部以挤压变形为主,下部以伸展变形为主。通过青藏高原及周边岩石圈结构及隆升过程变形作用时-空耦合关系的对比研究,建立起青藏高原隆升机制的多向碰撞-入隆升地球动力学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