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1月5日,义乌市宅基地跨村跨镇街安置试点工作打响了新年“第一炮”。上午9时50分,廿三里街道里兆村村民吴建东经过激烈的举牌竞价,以每间91万元的选位费价格中标,加上里兆村与西张村的宅基地级差,总价150.5万元竟得了1.5间(54平方米)宅基地,实现了他多年来梦寐以求的建房梦,他也成为了全省农村宅基地跨村跨镇街安置第一人。  相似文献   

2.
2014年12月4日,是我国首个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为了提高社会各界对依法管地、依法用地的认识,广西国土资源厅组织开展送法下乡宣传活动,同时还开展农村宅基地管理、农村闲置宅基地整治利用等咨询活动。当天上午,广西国土资源厅联合马山县国土资源局,在该县白山镇新兴街举行农村宅基地新政新规宣传活动。  相似文献   

3.
正入冬以来,禹州市国土资源局磨街矿管站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铝矾土、黏土等矿产资源监管工作,严防无证盗采现象发生。进入冬季,农村闲散劳力增多,无证采挖铝矾土、黏土等现象蠢蠢欲动,给监管工作带来了一定压力。为此,磨街矿管站进一步完善动态巡查监管机制,对资源分布密集、开采相对集中或容易发生非法开采的区域排查摸底,实行重点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新建改建房增多,宅基地管理中出现了“闲”、“散”、“乱”、“难”、“超”等问题。应从加大执法力度、因地制宜规划、推进农村宅基地整理等几方面着手,让空闲的宅基地产生更大的效益。  相似文献   

5.
青海自1999年至2006年共发生包括地震、矿山塌陷和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206起,造成50人死亡和约3.03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而每年因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住房和经济损失90%在农村,其中因民宅的街和建设不当造成的大量地质灾害隐患的防范问题尤突出,农村大量削坡建房而不采取任何防范措施或者措施不当引起的地质灾害亦屡屡发生。针对这种情况,青海以此次培训作为“青海行动”的切入口,在培训期间采取专家授课、多媒体演示现场模拟、播放地防灾知识光盘等形式进行培训,农民群众一致称赞说:“这次培训好,我们懂得了,记得牢。”  相似文献   

6.
一、新农村建设中的土地利用中出现的问题 1投有在农村土地利用方面使用好国家政策在新农村建设中,有些地区对农村土地的用没有注重以人为本、科学协调、“五个统筹”全面的发展观,片面地追求GDP的增长,使在农村土地利用方面出现了严重的浪费。2.耕地面积减少,大量耕地被占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着力加强农民最急需的生产生活设施建设。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加强农村公路建设,  相似文献   

7.
中央反复强调,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农民富才能全民富,农业兴才能百业兴,农村安才能天下安。“三农”问题说到底就是土地问题,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是农民最可靠的社会保障。国土资源部门作为涉农部门,做好“三农”服务工作,特别是做好失地农民的征地补偿安置和基本生活保障工作,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发展用地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2010年实施的土地整治仅解决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用地问题,而农村企业、公益事业、集镇建设、非新型农村社区的农民建房用地等得不到保障,导致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受到影响,“空心村”治理得不到有效推进,农村违法占地得不到有效遏制,耕地保护压力加大。  相似文献   

9.
压力场分布决定了油气运移的指向和分布状态,地层压力演化成果可为研究区有利成藏区带评价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基于钻井测试资料和地震资料,利用盆地模拟技术对南堡凹陷地层压力演化史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南堡凹陷地层压力演化经历了沙河街组-东营组沉积期(45.5~24.3 Ma)及馆陶组沉积期-现今(24.3~0 Ma)的一幕半“增压-泄压”旋回,压力演化表现为“积累-停滞-再积累”的总体特征,超压主体位于生烃凹陷,盆地中-东部剩余压力极大值高于西部,且主要赋存于沙河街组及东营组三段。南堡凹陷东营组末构造抬升剥蚀导致在24.8~14.8 Ma超压表现为停滞增长,且不同“增压”旋回沙河街组及东营组超压成因机制各异,第一个“增压”旋回(45.5~24.8 Ma)沙河街组增压幅度远高于东营组,沙河街组超压主要为欠压实及生烃增压双重贡献,东营组超压主要为欠压实成因;第二个“增压”旋回(14.3~0 Ma)沙河街组与东营组增压幅度相近,沙河街组和东营组超压皆为生烃增压成因。   相似文献   

10.
为揭示树木的不同空间配植方案对行人呼吸高度气流的影响,本文将树木视为均匀多孔介质,通过附加源项法从空气动力学角度用CFD模拟了H/W=2的典型深街谷几何内4种树木配植情景,实验表明,不同空间配置下树木对街谷内行人呼吸高度处局地气流的影响强弱在空间分布模式上差异悬殊:① 均匀种植的树木对街谷内行人呼吸高度的气流起到阻碍作用,不均匀种植则有效提升街谷的整体流速。4种空间配植方案下树木对气流的影响程度不同,阻碍作用从大到小的顺序为均匀间距8 m(Spa8m)>均匀间距6 m(Spa6m)>均匀间距20 m(Spa20m)>不均匀配植(Non-uniform);对应的平均气流增强指标顺序为$\bar{D}_{spa8}$(-19.31%)<$\bar{D}_{spa6}$(-16.14%)<$\bar{D}_{spa20}$(-10.73%)<$\bar{D}_{non-uniform}$(1.25%)。② 对比不均匀和均匀的种植方案,不均匀植树的街谷内部行人呼吸高度的气流流速比其对照案例(均匀植树Spa8m方案)整体增强了106.49%。街谷中部不种树,在街谷两端配置树木并预留足够的自由空间的不均匀植树方案,能够让角涡渗入街谷中部,促使街谷内部的垂直漩涡和两端的水平角涡运动,增强湍流和垂直交换,有效减少了街道两端“风口效应”和街道中部“风影效应”的区域,改善了整个街谷行人呼吸平面的风环境。④ 合理空间配置的树木能够改善街谷内部的行人风环境。街谷内行人呼吸高度处的气流对局地条件很敏感,树木的局部配置(空间簇集、密度)将引起强烈的空间变化。在既有城市建筑布局条件下,如何通过谨慎的景观设计,利用树木等城市绿化措施有效地改善城市的行人风环境,缓解污染扩散、疾病传播等问题,本文的方法可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宅基地“三统一”,是指村庄规划区内的宅基地、空闲地、自留地由村民委员会或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安排(使用)的农村集体土地管理模式。实施宅基地“三统一”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是解决农村建设过程中出现资金、农民建房和土地指标等各种问题的主要途径,更是促进我市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一、新农村建设中土地利用出现的问题 1.没有在农村土地利用方面使用好国家政策 在新农村建设中,有些地区对农村土地的用没有注重以人为本、科学协调、“五个统筹”全面的发展观,片面地追求GDP的增长,使在农村土地利用方面出现了严重的浪费。  相似文献   

13.
农村和农民工作在各级政府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农村宅基地管理工作又在农村工作中占有突出地位。过去我们常说:“农村工作两台戏——计划生育宅基地”,这充分说明了宅基地管理工作在农村工作中所占的份量。近年来,各地的土地管理工作都在不断加强、逐步规范,唯独对农村宅基地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出现了不少问题,对村庄建设、耕地保护和农村的社会稳定都产生了不利影响。 漯河市国土系统从2001年开始,在部分村庄开展治理“空心村”试点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舞阳县马村乡大郭村通过治理,开通了8条道路,拆除了影响规划的房屋121间,收回…  相似文献   

14.
"一户一宅"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这对于节约集约用地,强化农村宅基地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长期以来,农村旧的宅基地管理模式造成农村村民住房严重超标,一户多宅以及空心村的现象普遍存在,农村宅基地极度浪费。“一户一宅”制从当前全国农村的实际出发,对农村宅基地使用作出了科学合理的界定。但是,在执行“一户一宅”过程中,也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必须在立法和实践中加以解决,并不断完善现有的制度,以达到科学合理地利用农村土地。  相似文献   

15.
襄城县国土资源局充分发挥典型 了典型的“空心村”。 基地用地面积,由村民委员会依法收示范作用,全力做好“空心村”治理试     今年3月,襄城县国土资源局抓住 回多占、超占的宅基用地480余亩。腾点工作,仅丁营乡霍堰街一个村,就整“空心村”治理的有利时机,在霍堰村 出的土地除满足该村10年新划宅基地理出土地480余亩。 率先开展“空心村”治理试点工作,通的需要外,尚有300余亩土地可整理成    霍堰街有7000多人,1750户,村 过全面宣传发动,使广大村民认识到 耕地。庄占…  相似文献   

16.
“农村工作两台戏,计划生育宅基地”。计划生育工作经过20多年的努力已基本上纳入正常化、规范化管理的轨道,而农村宅基地管理工作却仍然处在摸索、探讨之中,至今没有找到一条有效途径。目前,农村很多地方宅基地超占呈扩展、漫延的趋势,使国家和集体土地收益大量流失。怎样使这项工作摆脱困境步入规范化管理,堵住国家集体土地收益流失的黑洞,已成为当前土地管理工作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农村宅基地超占多占现象的特点和类型特点:人烟稀疏的地方超占的多,人口稠密的地方超占的少;农村缺乏规划的地方超占的多,新村新规划超占的少;交通不便信息闭…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面免除农业税、中小学全部免收学杂费等一系列惠农政策的落实,公共政策和公共财富全面向农村倾斜,农村出现了多年期盼的好局面,但仍面临着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广东省的农村发展与改革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在新农村建设方面起到了领头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空心村“治理好大一片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富裕后的农民改善居住条件成为一种普遍愿望,于是出现了一股建房热。由于一些群众土地法制观念淡薄,宅基地私有观念浓厚,农村宅基地超占、多占现象普遍存在。“一年地,二年场,三年变成农民房”,大量耕地被农村住宅建设变相占用。在农民新建住宅的过程中,由于村庄规划严重滞后等原因,农村居民点用地往往不能合理、  相似文献   

19.
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全面协调的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反映在土地利用中即要求做到节约集约用地。由于一直以来我国农村居民点用地的规划缺位,农村普遍存在着用地结构松散、单一、人均用地量大、建筑密度大、容积率低、功能分区模糊等问题,特别是近年来出现大量农民外出打工,使得大量旧宅基地闲置、废弃,空心村现象不断扩散,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一些大中城市为了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和城市规模,相继出现中心城区向郊外扩展的郊区化趋势。与此同时,城市空间扩展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逐渐积淀并显现出来,郊区农村的城市化呈现为一种“不完全城市化”,出现大量的“城中村”现象,这已经引起了许多专家学者和各级政府部门的注意。杭州市自1998年来率先进行了以撤村建居和集体资产的股份制改造为主的城郊农村管理体制创新,实行留地安置和统一收储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杭州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