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水母暴发的主要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水母(Jellyfish)是一个泛称,主要包括腔肠动物门(Cnidaria)的水螅虫纲(Hydrozoa)、管水母亚纲(Siphonophorae)和钵水母纲(Scyphomedusae)等具固着水螅型和浮游水母型的水母,以及终生营浮游性生活的栉水母门(Ctenophora)水母  相似文献   

2.
广义上说,水母是多种生物的统称,包括水母、海葵、珊瑚、水螅等。水母在地球上出现的时间比恐龙还早,大约6.5亿万年前就存在了,不过现在它们仍然属于较低等的生物,目前地球上被称为"水母"的生物大约有200多种。在分类上有些属于水螅纲,有些属于钵水母纲,其生活史中,几乎所有种类都有两型,即水螅型和水母型,并有两型在有性生殖与无性生  相似文献   

3.
我国海域常见有毒水母的分类检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合现有资料编制了我国海域常见的19种有毒水母种类的分类检索表.我国常见有毒水母分属于3纲8目14科17属,包括水螅水母类3种、管水母类2种、立方水母类2种、钵水母类12种,其中钵水母纲旗口水母目和根口水母目种类较多(各5种),其它目每目含1~2科且每科仅1属1种.对我国现有的水母分类体系中部分与国际通用体系不统一之处进行了厘正,如:火水母拉丁文种名应由Tamoya alata Uchida,1929厘正为Tamoya gargantua Haeckel,1880,建议将灯罩水母[Linuche draco (Haeckel,1880)]命名厘正为爪罩水母[Linuche unguiculata (Schwartz,1788)]等.  相似文献   

4.
我国关于水螅虫类和水螅水母类的调查研究,林绍文曾于一九三八年发表了浙江舟山羣岛的水螅虫共计十五种;高哲生曾于1956年发表了山东沿海的水螅虫共计30种;魏崇德于1959 年发表了舟山的水螅类17种。关于水螅水母的研究,徐锡藩曾于1928年记载了厦门的一个新种;林绍文曾于1937年发表了浙江沿海的水母共计10种;丘书院曾于1954年发表了厦门的水母共计18种;高哲生等于1959年报告了山东沿海水螅水母  相似文献   

5.
黄加祺 《海洋学报》1999,21(4):92-95
中国海域水螅虫纲(Hydrozoae),花水母目(Anthmedusae),棒状水母科(Corymorphidae)的真囊水母属(Euphysora)经研究有3个新种:褐色真囊水母(Euphysora brunnescentis sp.nov.)、刺胞真囊水母(Euphysora knides sp.nov.)和硬手真囊水母(Euphysora solidonema sp.nov.),对此予以详细的描述报道.模式标本保存于厦门大学海洋系.  相似文献   

6.
黄渤海水螅水母,管水母和栉水母的地理分布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蒋双  陈介康 《海洋通报》1994,13(3):17-23
本文根据作者近几年来所采集标本,在鉴定出辽宁沿海水螅,水母46种,管水母2种和栉水母2种的基础上,(其中有水螅水母一新种,Ectopleura platyapicata Xu et Huang;另有水螅水母5种属黄海新纪录,水螅水母22种和管水母1种属渤海新纪录,水螅水母29种,管水母1种和栉水母1种是辽宁沿海首次记录)。结合其他学者的研究报告,就现知黄渤海浮游水母类(钵水母除外)的共81种的地理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1986年至1991年在我国钓鱼岛周围海域周围调查研究海洋水螅水母类结果的第一部分。报道了钓鱼岛周围海域31种水螅水母,其中20种为台湾省首次记录,刺铃水母、武装海瘤水母和简单介穗水母土产中为国内首次记录,本文对它们和另2种国内过去未作过分类的玻璃海瘤水母和大洋堪拿水母共5种的形态特征作了描述,认为钓鱼岛周围海域水螅水母类属大洋暖水区系,区系特征与南海较为似,其地理区划同属印度=-西太平洋印  相似文献   

8.
台湾西部海域冬春季的水螅水母类和管水母类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首次报道了台湾西部海域冬,春季水螅水母类和管水母类的种类组成,其中水熄水母类16种,管水母类26种,对我国首次记录的两种水螅水母的形态特征作了记述,并比较和讨论了整个台湾周围海域这两类水母组成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环境因子对海蜇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海蜇(Rhopilema esculenta Kishinouye)隶属于刺胞动物门(Cnidaria),钵水母纲(Scyphozoa),根口水母目(Rhizostomeae),根口水母科(Hizostomadae),海蜇属(Rhopilema)[1]。海蜇为进化比较保守的两胚层动物[2]。丁耕芜等[3]首次报告了海蜇的整个生活史。海蜇生活史具有刺胞动物门典型的世代交替特征,分为两个世代:水螅体世代和水母体世代。在水螅体世代整个过程中,海蜇螅状体于海底基质上营固着生活,以无性生殖  相似文献   

10.
利用2003年6月和2006年6月在长江口及邻近海域进行的两次大面调查所采集的浮游动物网采样品,对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水母类的种类组成、优势种、数量分布及生态类群等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研究水域共记录水母类77种,其中水螅水母60种,管水母12种,钵水母1种,栉水母4种。优势种有:五角水母(Muggiaea atlantica),双生水母(Diphyes chamissonis),拟细浅室水母(Lensia subti-loides),四叶小舌水母(Liriope tetraphylla),两手筐水母(Solmundella bitentachlata),嵊山秀氏水母(Sugiura chengshanense)和瓜水母(Bere cucumis)等。其中水螅水母类的优势种存在较大的年际变化,2003年为嵊山秀氏水母,2006年为四叶小舌水母和两手筐水母。研究水域内水母类平面分布不均匀,2003年平均丰度为13.3个/m3,除在长江口外存在一个由河口低盐种贝氏拟线水母(Nemopsis bachei)大量聚集形成的高值区外,在舟山群岛南部还存在一个密集中心;2006年水母类丰度略有上升,平均丰度为16.0个/m3,与2003年相比,其密集中心向东北部偏移。2006年6月研究海域温、盐较2003年同期均大幅升高是造成两航次优势种类更替及水母类分布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利用编码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I(COI)的基因片段序列,对泰国近海有毒水母69个样本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并探讨该片段作为DNA条形码对泰国近海有毒水母类进行快速分类鉴定的可行性,以期为后续有毒水母的监测和预警、生物学和生态学等的研究提供技术支撑。基因碱基组成分析表明,立方水母COI序列GC含量为42.1%,明显高于钵水母(37.1%)和水螅水母(36.9%)。COI基因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第3位点GC含量(30.2%)显著低于第1,2位点(分别为47.4%,42.1%),且该位点碱基替换频率最高,转换/颠换比值为1.0,表明该位点碱基突变趋于饱和;但去除密码子第3位点,对系统进化树的构建无显著影响。根据COI序列计算3个纲水母的K2P(Kimura 2-parameter)遗传距离,得出种内遗传差异为0.000~0.151,均值为0.036,同纲种间遗传差异为0.167~0.321,均值为0.263,纲间遗传差异为0.246~0.385,均值为0.334。该COI基因片段能够快速有效区分这些有毒水母种类。研究表明,泰国沿岸水母多样性较高,所获69个样品可以分为13个种,包括5种钵水母、6种立方水母和2种水螅水母,其中Carukiidae科存在新属新种。立方水母的地理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马来半岛东西两岸存在物种和遗传多样性差异,其产生原因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泰国近海习见有毒立方水母和钵水母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利用线粒体16S rDNA和核基因18S rDNA片段,对泰国沿海常见的有毒水母进行遗传分析,并比较了2个基因片段作为通用分子标记,在研究水母类多个纲的遗传多样性中的应用。研究发现,泰国近海的有毒水母存在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所获得的32个样品可以分为9个种,包括4种钵水母、4种立方水母和1种水螅水母。然而,完全确定各种的分类地位,还需要更多的形态、生活史等方面信息。两个基因片段均能明确区分各种类,但核基因18S序列比线粒体基因片段更为保守。根据16S基因片段序列计算水母种内和种间的K2P(Kimura 2-parameter)遗传距离,发现所研究的9个水母种类,种内遗传距离在0~0.050之间,其中94%的种内遗传距离小于0.040,同纲种间的遗传距离为0.204~0.474,其中91%的种间遗传距离大于0.250;而利用18S基因,种内距离在0~0.002之间,同纲种间距离为0.008~0.066(平均为0.038,SE=0.006)。16S的AT碱基含量明显高于核基因18S,且16S的碱基含量在不同纲之间有显著差异,进一步表明水母线粒体16S基因的突变率相对较高,适合研究水母较低分类阶元以及种下的遗传差异。  相似文献   

13.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水螅水母纲新种和新记录记述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水螅水母纲有49种,隶属于26科,34属,其中有2个新种:瓣高手水母(Bougainvillia lamellata n.sp.)、单管玛拉水母(Malagazzia monocanalis n.sp.)和2种我国新记录:橙黄高手水母(Bougainvillia aurantiaca Bouillon,1980)、玫瑰太阳水母[Solmaris rhodolma(Brandt,1838)],此外,我国记载的束状高手水母[Bougainvillia ramosa(van Beneden,1844)]订正为鳞茎高手水母(B.muscus(Allman,1863)).  相似文献   

14.
与其他钵水母相比,倒立水母具有独特行为:在生命周期的大部分时间里,它都在海底呈倒立附着、“睡眠”的状态。为探索与这一独特行为相关的遗传信息,本研究对安朵仙水母(Cassiopea andromeda)和同属于钵水母纲的海蜇(Rhopilema esculentum)、巴布亚硝水母(Mastigias papua)进行首次全基因组测序、拼接和注释,并重点分析了这3种钵水母与感觉功能、神经系统发育相关的重要转录调节因子HoxPOU基因家族的多样性与系统发育关系。遗传分析显示,刺胞动物门中HoxPOU基因家族具有明显的物种间差异性。对Hox基因的分析首次发现钵水母及水螅(Hydra vulgaris)的“前段Hox基因”产生了部分缺失,并进一步印证了刺胞动物不存在“中段Hox基因”的假说。安朵仙水母和海蜇具有相对全面的ParaHox基因种类,即GSXXLOX/CDX基因,而巴布亚硝水母只有GSX基因。在POU基因多样性方面,安朵仙水母、海蜇、星状海葵(Nematostella vectensis)的基因组具有全部4类POU,而巴布亚硝水母、海月水母(Aurelia aurita)、水螅只有2类POU。在本研究分析的刺胞动物中,安朵仙水母的POU-1,-6亚型的核苷酸多态性最高;安朵仙水母与指形鹿角珊瑚(Acropora digitifera)、星状海葵的POU-2/3/5亚型的序列多样性较其他钵水母更高。另外,3种钵水母与水螅粘附蛋白的比较结果表明,安朵仙水母具有巴布亚硝水母和海蜇所不具有的粘附相关鼠李糖结合凝集素和一类抗氧化活性物质铁螯合物还原酶。综上所述,安朵仙水母具有更多POU编码基因和复杂POU亚型,以及具有粘附相关凝集素和还原酶的编码基因,可能是与安朵仙水母倒立附着生活方式相关的关键遗传信息。  相似文献   

15.
台湾南湾秋末冬初水螅水母类的组成与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析了2001年11月2~3日和12月8~10日在台湾南湾12个测站采集的表层和底层92份浮游动物样品,共鉴定水螅水母18种,其中8种是台湾周围海域的新记录.半口壮丽水母(Aglaura hemistoma)和四叶小舌水母(Liriope tetraphylla)为优势种,它们在11月和12月分别占水螅水母类总量的77%和94%以上.南湾水螅水母类的种类数和个体丰度均以12月(17种,3102×10~(-3)个/m~3)明显多于11月(6种,72×10~(-3)个/m~3).在冬季,外海高盐水团是影响水螅水母类分布的主要因素,盐度与水螅水母类多样性指数的相关关系显著,文章还比较了南湾与邻近海区水螅水母类的季节变化.  相似文献   

16.
根据2020年8月至2021年5月对渤海西南部浮游动物调查的4个航次数据,分析该海域水螅水母、栉水母群落结构和季节变化特征,讨论了环境因子对小型水母丰度的影响。研究发现,渤海西南部小型水母种类组成和丰度分布存在季节变化,全年调查共发现小型水母13种,11种水螅水母、2种栉水母;春、夏、秋、冬该海域水母种数分别为4种、9种、7种和2种,丰度均值分别为30.74 ind./m3、30.78 ind./m3、12.08 ind./m3、0.57 ind./m3;优势种为嵊山秀氏水母(Sugiura chengshanense)、八斑芮氏水母(Rathkea octopunctata)、锡兰和平水母(Eirene ceylonensis)、半球美螅水母(Clytia hemisphaerica)、球型侧腕水母(Pleurobrachia globosa),优势种季节更替率平均为91.67%,呈现明显季节演替。水温和盐度是影响渤海西南部小型水母丰度季节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春季水温回升及适宜营养盐含量促进小型水母生长繁殖,夏季桡足类为小型水母提供了丰富的饵料促进其生长,秋季群落主要受盐度的影响。根...  相似文献   

17.
2011年4月在黄、东海的大面调查中观测到一种多管水母大量发生,在现场通过表层目测计数了其分布特征,采集现场样品测量了伞径、湿重和干重,并结合水文数据分析了其分布与水团的关系。经鉴定,该种为水螅水母纲、软水母亚纲、锥螅水母目、多管水母科、多管水母属、墨绿多管水母(Aequorea coerulescens)。在69个站位中,有11个站位出现,出现率16%,主要在东海南部近岸海域。个体伞径在17.40—142.00mm之间,湿、干重分别在3.07—75.47g和0.12—3.06g之间,湿、干重与伞径呈现显著的指数关系。碳含量占干重的3.15%±0.56%,氮含量占干重的14.44%±2.65%,碳氮比为4.58±0.30。伞径和温度、盐度显著相关。作者认为,墨绿多管水母来源于舟山群岛附近海域,受海流的作用,输送到观测海域;离源地越远的站位,由于生长时间长,水母伞径增大。  相似文献   

18.
东山岛周围海域各类水母的分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加祺  许振祖 《台湾海峡》1996,15(4):363-365
本文分析了1990年春至1991年冬采自东山岛周围海域的浮游动物样本。共鉴定60种水线,水螅水母类在种数和数量上的均占优势。拟细浅室水母,球型侧腕水母和半口壮丽水母为优势种。  相似文献   

19.
2011年4月在黄、东海的大面调查中观测到一种多管水母大量发生, 在现场通过表层目测计数了其分布特征, 采集现场样品测量了伞径、湿重和干重, 并结合水文数据分析了其分布与水团的关系。经鉴定, 该种为水螅水母纲、软水母亚纲、锥螅水母目、多管水母科、多管水母属、墨绿多管水母(Aequorea coerulescens)。在69个站位中, 有11个站位出现, 出现率16%, 主要在东海南部近岸海域。个体伞径在17.40—142.00mm之间, 湿、干重分别在3.07—75.47g和0.12—3.06g之间, 湿、干重与伞径呈现显著的指数关系。碳含量占干重的3.15%0.56%, 氮含量占干重的14.44%2.65%, 碳氮比为4.580.30。伞径和温度、盐度显著相关。作者认为, 墨绿多管水母来源于舟山群岛附近海域, 受海流的作用, 输送到观测海域; 离源地越远的站位, 由于生长时间长, 水母伞径增大。  相似文献   

20.
胶州湾水母类生态研究Ⅰ.种类组成与群落特征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张芳  孙松  杨波 《海洋与湖沼》2005,36(6):507-517
根据2003年5月-2004年9月胶州湾浮游生物浅水Ⅰ型网中水母的调查资料,分析了胶州湾水母类的种类组成和群落特征.共记录水母34种,其中水螅水母类31种,管母类2种,钵水母类1种,属胶州湾首次报道的有3种;订正并列出了到目前为止的胶州湾水母种属目录,累计共60种,其中水螅水母类52种,管水母3种,钵水母4种,栉水母1种.分析其群落特征结果表明,全年共有9种优势种,各月份水母的优势种类不尽相同,薮枝螅水母和半球美螅水母为春季和夏季的主要优势种,五角水母为秋季的主要优势种,八斑芮氏水母为冬季的主要优势种;水母的总丰度在调查时期内有3个高峰,分别为2003年6、9月份、2004年3月份,3月份作为最高峰丰度高达120.42ind/m^3;总种类数以2003年5、6月份为最多,共14种;1年中,5-11月份的群落多样性指数较12-4月份高;2003年12月到2004年3月各月优势种到下个月的更替基本是完全的(更替率为100%),其它月份优势种的更替或者部分更替(0〈更替率〈100%),或者没有更替(更替率为0).本文中作者对80年代以来水母类的优势种、总种数及总丰度的变化进行了讨论,总种数比90年代有所增加,但未达到1984、1985年的水平;水母的总丰度水平也较80、90年代要高.本文中作者把胶州湾水母生态类群分为近岸低盐生态类型和大洋暖水性生态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