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学处理人-地关系、实现海岛保护与发展的平衡是重要的海岛研究课题。《全国海岛保护规划》明确提出在2020年形成以海岛生态旅游等特色产业为主的海岛经济协调发展格局。在生态与产业的融合过程中,出现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2种需求。对于生态资源优越的海岛而言,生态产业化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而海岛生态旅游就是海岛地区生态产业化的重要路径。文章考察鸟岛、克里特岛、海龟岛和博基萨岛等海岛生态旅游的国际范本,以我国三大国际旅游岛之一的平潭国际旅游岛为例,说明其生态旅游“工笔画”仍有待临描;以鸟类生态旅游点选划为示例,阐明平潭国际旅游岛观鸟点的选划方案;最后建议推动海岛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并建立国际知名海岛生态旅游合作网络。  相似文献   

2.
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是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之一,通过实施海岸带生态修复、滨海湿地生态修复、海岛海域生态修复,使海洋生态环境质量得以改善,海域、海岸带和海岛生态服务功能得到有效提升。为了客观评价蓝色海湾整治行动的修复效果,文章借鉴我国海洋整治修复项目实践情况,围绕“水清、岸绿、滩净、湾美、物丰”的美丽海洋建设目标,构建了涵盖16个指标的蓝色海湾指数评估体系,从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和人居环境改善等角度科学反映蓝色海湾整治行动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并以第一批温州市蓝色海湾整治行动为例,实施蓝色海湾指数评价。蓝色海湾指数评估体系的构建对于全面掌握全国蓝色海湾整治行动的实施情况,科学指导修复工程的有序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为我国开展海洋生态修复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
海湾是保护与利用矛盾最突出的区域,是生态环境保护研究关注的焦点区域。“十四五”期间,生态环境管理部门将以海湾为抓手,稳步推进美丽海湾建设。但是目前美丽海湾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尚不完善,鉴于此,文章在回顾国内外海洋生态环境治理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梳理了国内外在海湾生态环境治理方面的主要经验教训,在此基础上完善了美丽海湾的概念以及对概念的科学理解,提出了美丽海湾的行动框架,并对我国建设美丽海湾提出了做好顶层设计,完善法规制度;制定清晰的目标,并层层分解落实;做好陆海统筹,注重以海定陆;注重科技支撑,科技参与决策;发动公众积极参与美丽海湾建设等建议,以期为美丽海湾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随着沿海经济带的开发建设,海洋生态环境承受着巨大压力,湿地、河口、海湾、海岛等重要生态系统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对海洋生态的保护修复已经迫在眉睫、刻不容缓。文章基于辽宁省海洋资源环境的特征,结合海域开发利用及海洋生态修复现状,探索辽宁省海洋生态修复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生态修复重点及对策建议,截至2017年,累计整治修复岸线长度约140km,整治修复海域面积超过50km~2。辽宁省海洋生态修复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有:近岸局部海域水体污染、生态受损;湿地、滩涂面积有缩减趋势;河口生态系统脆弱,生物多样性指数降低;海湾生态功能退化;海岛生态环境失衡。辽宁省应重点开展海湾环境综合治理以及滨海湿地、岸滩、岛礁等整治修复工作。  相似文献   

5.
美丽海湾是“十四五”时期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主线。近年来,江苏省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美丽海湾建设的部署要求,在全国率先建立了美丽海湾资金补助及全过程监管等系列制度体系,并组织开展了第一批美丽海湾省级示范项目建设工作,为全国美丽海湾建设贡献了江苏样板。文章在分析近年来江苏省美丽海湾建设进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的基础上,探讨江苏省美丽海湾建设的实践路径并提出:陆海统筹改善近岸海域水质,以海水水质不能稳定达标的海域为重点,着力抓紧抓实入海河流治理与管控。健全协调机制,统筹协作推进美丽海湾建设任务。通过整治修复受损岸滩、加强海洋垃圾治理、完善配套公共设施,拓展亲海空间,提升亲海品质。加强海湾生态环境评价,梯次推进美丽海湾建设等对策建议,助力海洋生态环境状况根本好转。  相似文献   

6.
为推动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促进我国海岛渔村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文章概述海岛生态渔村建设的内涵,从生态环境恶化、开发建设相对无序、基础设施缺乏和特色文化逐渐消失4个方面分类剖析我国海岛渔村目前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以海洋生态文明为理论指导,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可行性和前瞻导向性原则,运用层次分析法,从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人居、生态文化、生态保障支撑和公众参与6个方面选取22个评估指标,构建海岛生态渔村建设评估指标体系,为多角度系统评估海岛生态渔村建设效果提供科学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7.
海岛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的研究有助于成熟海岛目的地开发新产品增加新收入,也有助于新进入者获得市场先发优势,对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具有启发意义。文章通过对国内外海岛生态旅游理论和实践研究及实地走访,提出海岛生态旅游的五大特征;依照开发活动对海岛生态系统干扰程度由低到高,将其开发模式依次分为严格的、中等的和不严格的模式;对山东长岛进行案例实证研究,对比不同开发模式的优劣势,建议山东长岛采用严格的生态旅游开发模式,实施以海洋野生动物为核心的生态旅游带动海岛自然旅游的差异化战略,获得海内外市场,并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海岛旅游的快速发展,带来了资源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海岛生态环境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海岛旅游发展必须兼顾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文章提出了树立海岛旅游发展中的生态文明理念、加强海岛旅游资源环境保护、合理规划海岛生态旅游发展、加强海岛生态环境整治修复、推进适用海岛的污染物处理设施的研发和应用等保护和改善旅游海岛生态环境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山东海岛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和开发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田克勤 《海洋科学》1998,22(3):68-70
生态旅游[3~6]是到大自然中观赏自然风光和野生动植物、寻奇探险、获得旅游地生态环境知识为主要目的的旅游。生态旅游的开发和管理强调把旅游活动严格控制在旅游区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之内,充分发挥旅游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积极作用1,减少其负面影响。目前生态旅游已经成为世界旅游业中增长最快的部分。据世界旅游组织(WTO)预测,生态旅游将是21世纪旅游业发展的主要方向[3]和基本模式。山东省海岛生态旅游资源优势明显,颇具特色,开发利用的潜力较大。生态旅游的开展对解决当前我省海岛旅游存在的问题,实现海岛可持续发展,贯彻实施“海上山东…  相似文献   

10.
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是破解海洋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和建设美丽海洋的必然要求,是加强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和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必要环节,是解决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和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生态产品的重要手段。为深入推进我国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文章对中央财政支持沿海各地实施的270余个海域、海岛和海岸带整治修复和保护项目以及18个"蓝色海湾"整治行动项目进行系统分析,提出海洋生态保护修复主要包括海域海岸带环境综合整治、海岛整治修复、典型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生态保护修复能力建设4个方面;据相关统计,截至2017年年底,全国累计修复岸线260km、沙滩1 240hm~2、海岛近60个、滨海湿地4 100hm~2,多地整治修复效果明显,海洋生态环境呈明显改善和整体趋稳向好的积极态势。与此同时,目前仍存在缺乏具有综合性和系统性的海洋生态保护修复规划、尚未形成多渠道投入机制以及海洋自然修复的研究和实践不足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攻坚方向的建议,即做好"三个"转变:保护修复从局部向系统化和高层次转变、资金来源从依靠中央财政向多渠道投入机制转变以及修复模式从人工干预为主向自然恢复为主转变。  相似文献   

11.
微型海岛概念的提出及其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基于不同面积段有人海岛人口密度计算结果和国内外缺乏统一的岛屿面积分类方案的现状.同时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将面积在0.0005~1km^2的海岛定义为微型海岛,首次提出了微型海岛的新概念。微型海岛面积微小、数量众多,属生态脆弱带,极容易遭到损害而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对微型海岛保护与开发模式的选择尤需慎重。本文提供了符合微型海岛环境、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概念框架,包括海洋号观保护、海洋牧场建设、生态农业、生态旅游、港口和海洋开发基地建设。  相似文献   

12.
青岛西海岸新区区位条件、科技人才、海洋资源、生态与政策环境等优势明显,海岛数量多、资源丰富,为海岛旅游创设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海岛旅游仍处在传统观光型阶段,文章在介绍青岛西海岸新区海岛旅游特点的基础上,指出海岛存在基础资料不完善、开发方式粗放单一、生态破坏严重等问题,并给出要向休闲、娱乐、度假型生态旅游转型升级,重点在于注重规划、因地制宜、整合资源、夯实基础等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风动东山     
<正>若要来到福建,得着几天的闲暇时间,东山岛绝对是一个不容错过的好去处。194平方千米的面积,让东山岛跻身全国十大岛屿之列。这里属于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宜人,春日煦暖,夏无酷暑,秋爽气凉,冬无严寒。岛上设有国家级海滨森林公园、省级珊瑚自然保护区,保护较好的沙滩和滩涂,因为广阔的面积而形成了无比美丽的景色。风光独特的东山岛,自古就以"内八景、外八景、海天八景"以及"铜山十八景"而驰名于世。岛上有南门湾、马銮湾、澳角湾等7处月牙形的海湾,伴随着洁净的沙滩、绵延  相似文献   

14.
基于生态足迹的南澳岛生态旅游开发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采用国际上可持续发展研究中较为前沿的生态足迹方法,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引入旅游生态足迹子模型来定量衡量测度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程度,实证研究方面,对广东南澳岛的旅游生态足迹和生态系统承载力进行测度,探讨并分析海岛旅游发展的共性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以南澳岛为代表的我国海岛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5.
施通池 《海洋世界》2008,(11):39-41
海峡西岸,福建东南之滨,美丽的东山岛犹如一只浩瀚东海碧波上的翩翩彩蝶。浩瀚广阔的大海,漫长曲折的海湾,松软洁白的沙滩,蔚蓝澄澈的海水,千姿百态的岛礁共同组成东山独特迷人的滨海风光。  相似文献   

16.
海岛旅游模式及环境影响对策分析——以青岛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海洋渔业资源的衰退,旅游业发展成为世界沿海岛屿主要的经济增长点之一.与大陆旅游发展相比较,海岛旅游具有鲜明的特点.作为我国东部沿海的旅游强市,青岛市具有丰富的海岛旅游资源,具有发展海岛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但也面临着海岛地理空间狭小、基础设施落后、自然环境脆弱以及海岛旅游产品单调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因此,面向高端休闲度假及生态旅游游客,开发海岛生态旅游度假产品将成为青岛市未来海岛旅游开发的主要模式.海岛生态旅游的发展需要从海岛旅游规划与管理、海岛环境保护与监测以及海岛旅游产品设计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以确保青岛市海岛旅游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为促进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的高质量发展,文章分析其海岛的开发利用现状和重大战略使命,并提出海岛功能总体布局、功能分类导向和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舟山群岛新区的海岛大多数以岛群形式集中分布,目前有居民海岛和部分无居民海岛被不同程度地开发利用,且存在发展差异大、保护力度不够、综合效益较低和战略承载能力不足等问题;基于宁波舟山一体化建设、浙沪自贸区建设、国际油气全产业链建设、海上花园城市建设和海洋生态文明示范窗口建设等重大战略使命,舟山群岛新区的海岛功能总体布局为“一城、两翼,两区”的发展新格局,同时分别建设综合开发利用岛、港口物流服务岛、临港工业制造岛、对外开放合作岛、海洋旅游服务岛、海洋绿色渔业岛和海洋生态保护岛;在主要海岛功能布局的基础上,未来舟山群岛新区应依法管控海岛开发、优化海岛空间规划、完善海岛生态保护、健全岛际交通链接、升级海岛防灾减灾和增强海岛整体智控。  相似文献   

18.
文章结合大连圆岛生态建设实验基地建设工作,对我国小型基岩海岛的特点、功能以及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进行系统论述,提出对其适用的生态岛礁建设策略,并在大连圆岛开展实践应用,可为解决我国北方小型基岩海岛长期积累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升其对海洋发展的服务功能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研究表明,小型基岩海岛主要存在生态问题突出、自然资源利用不合理等问题,亟须采取明确海岛主体功能、做好生态资源详细调查、保护海岛典型生态资源、加强建设过程监管等策略,强化小型基岩海岛生态保护。  相似文献   

19.
海岛生态补偿是协调海岛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制度安排,也是近年来海洋环境管理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文章围绕补偿主客体、补偿标准、补偿方式等海岛生态补偿的关键环节,对不同学科学者在海岛生态补偿研究方面的进展和相关问题进行了梳理和全方位、多视角的探讨。并提出要加强海岛生态补偿跨学科合作研究;建立海岛生态补偿标准核算体系;拓宽海岛生态补偿方式;丰富海岛生态补偿实例,以促进海岛生态补偿制度实施。  相似文献   

20.
<正>东山岛是灿烂的文化之岛,自古有"海滨邹鲁"之美誉,是"中国民间艺术(音乐)之乡"、"中国民间艺术(海岛美术)之乡"。东山特殊的地理区位、优美的自然环境、厚重的文化积淀,形成了"大气、文气、秀气、灵气、朝气"包容兼备的海岛文化特征。早在史前时期,古人类就通过"东山陆桥"完成了早期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并从未中断。古越族群文化通过"东山陆桥"跨越台湾海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